天天看小說

第143章 驚訝

徐循簡直都要暈過去了。

皇長子給她養?虧太后想得出來!

就是太后想給,皇帝也點了頭,徐循都不會接下這個燙手山芋的。事實上,她都不贊成把孩子給皇后以外的人來養,要麼親媽,要麼就是皇后,除了這兩個人以外,別人有誰有資格來養皇長子?。窟@要是沒養好了,那算誰的?

“妾身自知資質有限?!彼敛华q豫地就給回絕了,“怎敢教養皇嗣?!?

說完了,想想趕快補了一句,“如是娘娘以爲皇后和貴妃都不能教養皇長子,以妾身之見,不若交還給生母親自教養,或是由娘娘出面撫養,亦不失爲穩妥之策。”

太后眉頭一皺,深深看了徐循一眼,“你這可是有點拈輕怕重了啊,莊妃?!?

徐循趕快就給起身跪下了——雖然太后話裡沒有什麼指責的意思,但這姿態還是得做出來,人沒有嫌禮多的,“娘娘明鑑,妾身出身微末,資質淺薄,怎堪教養皇長子?按說,宮中除了皇后和生母以外,也沒有別的妃嬪可堪養育皇長子的。”

至於爲什麼孫貴妃會被列入養育候選,那理由大家都明白,也不必多說了。

太后嗯了一聲,倒是也沒反駁,只是微微冷笑了一下,“要按你這樣說,宮裡還不能出現陰奪人子的事呢。這世上難道就活該講規矩的人瞧著不講規矩的人,這麼高高興興地昂首上驤?”

“這……”徐循一時不知如何回話,想了想,便字斟句酌地回道?!罢蛉绱耍u要娘娘出面主持公道啊……”

太后深深地瞅了徐循一眼,“你先起來說話吧——私下議事,何必如此多禮?反而顯得見外?!?

什麼時候,她都變成太后的內人了。徐循有點受寵若驚,也沒有再矯情做作,緩緩起身坐了下來,又勸太后。“終究誰來養孩子,其實也就是個名分,這孩子若不能跟著皇后,其實倒還是跟著生母最好。畢竟是親媽,定能好生照料的。若是不行,養在清寧宮內,也不失爲一件好事,這不是親生的,放在誰宮裡都是尷尬不是?畢竟是千辛萬苦才生下來的男丁,該怎麼帶纔不算是虧待了孩子,那可沒譜呢,除了親媽以外,誰能禁得起這樣的掂量?”

這話倒是在理,也越發透出了徐循剛纔言語中的真心實意。確實,哪怕是皇后呢,這不是自己親生的孩子就是不好帶的,孩子有個頭疼腦熱的,誰知道旁人就犯什麼嘀咕了?倒是親媽來帶,就沒有這樣的煩惱了。就從這個角度來說,清寧宮都不是很適合養育孩子,萬一帶出個三長兩短了,和皇帝的母子之情,難免都要蒙上陰影。

太后沉吟了片刻,望著徐循的眼神,已是柔和了許多,她想了想,又道,“不如令親孃貼身照顧,住到坤寧宮去,你瞧著如何?”

此舉旨在維護皇后的地位,若是玉牒上寫的是生母的名字,這孩子就徹底沒孫貴妃什麼事了。說實話,徐循還是不大看好這計劃的成功機率,不過轉念一想——這樣處置,對孩子倒是最好的,也未必皇帝不會讓步。便含笑點頭道,“娘娘聖明,此舉確實是十分妥當?!?

“若是如此,那玉牒上該記誰的名字呢……”太后又在猶豫此事了。

都讓親媽帶了,記誰的不是親媽的孩子???徐循道,“還是記生母的最爲名正言順吧。”

太后點了點頭,沒有再說什麼,徐循見此,遂起身告辭,太后也沒有多留。

自從孟姑姑被打發出去以後,太后身邊的老宮人做事都特別小心,雖說徐莊妃退了出去,但沒聽見太后召喚,也不敢貿然進門。

等了許久,已是快到用膳的時間了,幾個宮女子便在門口遙遙地拿眼神互相示意,卻也沒什麼人敢叨擾了太后?!羰瞧綍r還好,這幾日老人家心緒正不順呢,若是打擾了她,誰知道會不會落得和孟姑姑一樣的結果?

可馬上就要擺飯了,如是老人家沉浸在心事中,誤了飯點,又沒人提醒的話,指不定出來也會發怒,總得進去提醒一聲纔好。

幾人正在那用眼神糾結誰進去呢,門簾一響,腳步聲就從裡間踱了出來,一羣人頓時都變成牆根的一道影子,就怕被注意到了。

又過了一會兒,大棉門簾動了一下,兩個宮女忙上前挑起了沉重的門幅,太后微微一低頭,就從屋內鑽了出來。——身上卻是已經穿戴好了大毛斗篷。

“走。”她隨口招呼門邊站著的宮女子,“你隨我去。”

宮女子忙就扶住了太后的臂彎,伺候著她下了臺階,“老孃娘是要上哪兒閒步去?可要喚輦?”

太后微微猶豫了一下,“讓擡個暖轎來吧?!?

“是。”一聲清脆的應答,頓時就有人去傳話了,太后出門的諸多裝備也爲人一一送來。昭君套、大風帽、手套、暖爐……等老人家裝備好了,暖轎也到了,老宮女服侍著太后坐進了暖轎裡,垂手等著她的示下。

等了半日,還沒等來了太后指示。老宮女有些詫異,不免壯著膽子瞟了太后一眼,只見老人家坐在暖轎之中,雙眉緊皺,竟似乎是在沉思著什麼。

“去……文廟張貴妃那裡?!?

也許是意識到了自己的遲疑,太后微微一睜眼,又是看似沉穩地吩咐了起來。

——只是,對於跟隨她多年的老人來說,這話中的一絲猶豫,卻是如此的醒目、鮮明。

從清寧宮折騰回永安宮時,已經是快用晚膳了。徐循疲憊地進了屋,見著嬤嬤們和柳知恩面上的疑問之色,搖頭道,“我現在是什麼都沒力氣說了……”

話雖如此,可柳知恩不能在宮中過夜,徐循休息了一下,到底還是把他叫到身邊,將自己和太后的對話交待了一遍,“甭管你怎麼在心底埋怨我,這孩子我是真不願意養——不過,你要有氣那就直接說吧?!?

柳知恩靜靜道,“娘娘說的乃是正理,這孩子確實不是永安宮該養的。奴婢又怎會埋怨娘娘呢?!?

徐循細看他眉眼,見柳知恩神色平靜,倒不像是做違心之論的樣子,倒有點奇怪?!拔疫€以爲你會在心底把我給罵死呢?!?

柳知恩被她逗得莞爾一笑,“娘娘何出此言?奴婢倒是不明白了?!?

“真不怪我摻和進了這事裡?”徐循的心情也鬆快點兒了,衝柳知恩挑著眉毛,“一點也不怪?”

“一點也不怪啊。”柳知恩自然地說,“娘娘是永安宮的主子,您想怎麼做事就怎麼做事,只要娘娘高興,奴婢就是陪著娘娘去了南內,都是心甘情願的,又怎會怪呢?!?

徐循嗤笑了一聲,“你這不就是在怪我嗎?不然,幹嘛拿冷宮來嚇唬我?”

“隨娘娘怎麼說吧?!绷鞯难凵裱e帶了一點笑意,“娘娘要是會被冷宮給嚇著,也就不會如此行事了?!?

徐循哈哈一笑,“去你的,拿我來打趣,柳知恩,你膽子倒是越來越肥了!”

她思忖了一番,又叮囑柳知恩,“往後這段日子,宮中必定是風風雨雨的難以平靜,到時候,咱們的處境怎麼樣可還不好說。你,我是信得過的??蓜e人那邊……這番話也別輕易告訴了出去?!?

柳知恩絲毫不曾訝異,反而隱隱帶了一絲讚許,他欣然道,“奴婢明白?!?

頓了頓,又道,“本想和娘娘說個新鮮事兒,如今看來,娘娘聽了也不會覺得有多吃驚……清寧宮被打發出去的孟姑姑,本是罰去了浣衣局服役,如今倒是報了老病不堪使用,被人接出宮去了。”

雖說是各爲其主,但宮女和宦官不同,對出宮還是有個盼頭的。尤其是孟姑姑這樣手中執掌了權柄的大宮女,年歲也不小了,有所求也是很正常的事。徐循笑了一下,“是孫家在背後操辦的吧?”

“瞞不過娘娘的眼神。”柳知恩捧了她一下,才道,“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只看太后娘娘和您是單獨相處,便可知道她老人家對清寧宮內外,已沒那麼放心了?!?

連清寧宮尚且如此,永安宮的人心如何,更沒法保證了。徐循自知自己走的這條路不能爲所有人理解,幾個嬤嬤就有異心,也是人之常情,可臨到這時候,也不免有些過不去,嘆了口氣沒有說話,過了片晌方道,“這件事,我也是對得起我的心了。胡姐姐那裡,不至於難以見她……事態如何發展,只靜觀其變吧——這本也沒打算繼續插手,就是要賣我,又能賣什麼呢?只盼著我們這裡,就有誰有了異心,也能看明白這點,大家太太平平地過吧。”

柳知恩點了點頭,安慰徐循,“不過未雨綢繆而已,幾位姑姑都是極忠心的,必不會對不起娘娘。說那什麼點,太后老孃娘畢竟是老了……”

這還是太后呢,今年連五十歲都沒到,只因爲流露出倦勤的心思,對外事過問得沒那麼嚴密了。這便被人明目張膽地欺到了頭上,人情淡薄處,連太后都不可免,徐循對永安宮卻沒這麼樂觀。她搖頭道,“人心可是禁不起風雨的,這一次事情,和從前所有風雨不同,栽了,我得不是,安穩過去了,我也沒好處。也不是誰都能和你一樣忠心耿耿的?!?

柳知恩欲要寬慰,卻也只能是欲言又止,說不出話來,徐循見他這樣,倒是一笑,“罷了,你也早些回去吧。腦袋掉了也就是碗大個疤,又不是什麼大事,也不必如此牽腸掛肚的,該怎麼樣就怎麼樣唄,難道孫家人還能把我們家給滅了滿門?還是用心帶點點吧,別的那都是虛的?!?

柳知恩回去以後,徐循胡亂向嬤嬤們交代了幾句,“清寧宮那邊也是心意難定,讓我過去幫著參贊參贊……”

帶了點點吃過晚飯,她便早早地歇下了,一夜無夢,睡得很香。

第二日早上起來,便聽說了一樁不小的八卦。

“大哥去坤寧宮了?”她問孫嬤嬤。“晚上去的?”

“用了晚膳去的,”孫嬤嬤很肯定地說,“呆到後半夜,纔出來回了乾清宮安歇,現在是滿宮裡都傳開了?!?

這……徐循也有點拿不準了。——難道,這是坤寧宮要復寵的意思了麼?

皇帝心思如何,現在是誰也猜不準了?;书L子生母的命給保住了,又是個男丁,讓孫貴妃收養的心思說不定是早已淡去。雖說和皇后感情不好,但要說起來,滿宮裡也就她有資格照看皇長子了。爲此和皇后和解……以前皇帝肯定不會答應,現在卻不好說。反正皇后也不能生了,不正是養育皇長子的最好人選嗎?

“留意一下宮裡的動靜?!彼龥]有下結論,只是吩咐著孫嬤嬤。

幾個嬤嬤自然是心領神會,自去做事。徐循這裡深居簡出,只顧著帶點點,自己卻是並不肯出門一步。

這天還好,也許各宮都和徐循一樣莫名其妙,衆人倒是都持了觀望的態度,可等皇帝在接下來幾日接二連三地去了坤寧宮以後,以風向標趙昭容爲首,一干跑長寧宮的低等妃嬪,又一窩蜂去給皇后請安,連大小請安的日子都顧不得了,生怕遲了一天,就得罪了皇后似的。

徐循很是無語,也不像是身邊幾個嬤嬤那麼樂觀——皇帝已經很久都沒去給太后請安了,她還是滿了解皇帝的,他對母親的敬重和親近之心從來不弱,此時若是回心轉意,只怕第一個就該去清寧宮和母親修復一下關係。

果然,這些湊熱鬧的妃嬪們,皇后還是一個也沒有見,雖然皇帝還是定期去坤寧宮探訪,但平日裡,皇后卻是閉門謝客不說,連自己宮裡的宮女都看得緊緊的,絲毫也不肯放出門去。坤寧宮裡到底發生了什麼,竟是成了不解之謎。

很快就到了十一月底,皇長子的滿月禮近在眼前,諸臣請立太子的奏章已經上到第三遍了,皇帝卻仍還沒有批覆。君主態度的曖昧,未免使臣下有了幾分疑惑,這第四遍奏章,目前還沒人往上遞。朝中京裡的j□j勢,彷彿也是陷入了重重的迷霧之中。

也就是在這樣的氣氛裡,這天早上起來,徐循的永安宮,第三次接待了大宮女藕荷。

她還是帶著禮單來的,這一次,這本禮單厚得和一本書一樣,藕荷跪在地上,給徐循請了安,“稟莊妃娘娘,我們娘娘請給您帶句話……”

她的語調平靜而傷感,“娘娘說,這一次,她是終於看明白了——可,卻也是再來不及、追不回……欠您的情,這輩子也還不清,只還厚顏求您一件事——日後,還請莊妃娘娘多照應照應皇長女,能留給她的東西,也只有這些了……”

徐循望著這本厚厚的紅單子,不知如何,忽然想到了剛入宮時太孫妃給她念嫁妝單子的情景,此時此刻,回首前塵,心中豈無感慨?

她長長地嘆了口氣,“娘娘何須如此客氣?事已如此,也正好安心休養……皇長女的事,我若還有一絲力氣,必定盡力照拂?!?

藕荷俯□,重重地給徐循磕了幾個頭,到底還是忍不住露了一絲哭音?!叭绱?,便多謝娘娘恩德……”

也就在同樣的時刻,太后緩緩放下了茶盞,神色複雜地看了皇帝一眼。

“要廢后,可以。”她爽快地說。

皇帝先是一驚,後又是一喜,纔要說話時,太后又豎起了一根手指。

“但——玉牒上,大哥兒的母親,得記他生母的名字?!?

顯然是早就預料到了今天的情景,老人家已是胸有成竹,這一番話,說得十分順暢,一點思考的痕跡都沒有。——卻也並沒讓皇帝感到詫異。

知子莫若母,母親對他的瞭解有多深,皇帝心中也不是沒數。再說,只怕坤寧宮那裡,也是早都給清寧宮送過消息了。

正因爲清寧宮那裡一直都沒有音信,皇帝今日纔會主動上門拜訪,知母莫若子,對母親的性子,皇帝難道就不瞭解了?長寧宮和清寧宮的衝突又不是什麼秘密,稍一詢問哪還有不知道的?還要算上之前幾個月的悶氣……太后會把這口氣嚥下肚子裡,那纔怪了。

“成。”他稍一思量,也覺得此事合情合理,便順暢地答應了下來,還主動買一送一。“兒子意思,給那羅氏一個嬪位,娘意下如何?”

“玉牒的事,說定了?”太后沒搭理這個話茬,而是又問了一句。

“自是依母后意思去辦?!被实塾薪z詫異,卻仍是應了。

“這羅氏呢,好歹誕育了皇嗣……怎麼你也封個妃吧。”太后這才提起了皇帝的話題,略帶諷刺地一笑,卻也沒有多糾纏此事?!笆清菋鍩o關緊要,給個名分那就行了。”

她又沉思了片刻,方纔緩緩吐出一口氣,續道,“我知道你廢后的意思,是不願讓胡氏來教養太子……這事,你顧慮得也有理,胡氏那身子,是禁不起這般勞累?!?

“娘說得是?!被实矍妨饲飞碜印!昂犀F在只宜靜養,不適合再有什麼操勞之處了?!?

太后點了點頭,“後位不宜虛懸太久,尤其羅氏這個情況,也不適合教養太子。你說是不是?”

一步一步,都是衝著他想要的方向走,皇帝此時反而有點不安了,他略帶保守,“娘言之成理,羅氏的確不是帶孩子最好的人選?!?

“嗯?!碧笠埠軡M意,“依你之見,該立誰爲後呢?”

“這……”皇帝頭皮有點發炸了,他硬著頭皮道,“孫氏自孩兒還是太孫時起——”

“孫氏雖說曾被列入考慮,”太后卻是不假思索地打斷了皇帝。“但文皇帝昔年便以爲她身體孱弱,難以生育,且性情狡詭、暗藏心機,親口將其黜落。若非當時我在御前爲其求情,竟都意欲將騎另配他人。先祖遺命言猶在耳,孫氏資質,不堪爲後。”

當時婚事生變,的確是太子妃居中周旋爲孫氏爭取,太孫得她囑咐,都不敢爲孫氏說話,免得文皇帝一個不喜,她便落得個三尺白綾的結局。文皇帝是怎麼評價孫氏的,只有如今的太后有發言權?;实垭m然鬱悶兼懷疑,卻也沒有當面指責母親編造瞎話的道理,只好改打感情牌,央求道,“娘,此事都到今日這個局勢了,若不立孫氏爲後,她該如何自處——”

“那是她的事。”太后漠然道,“國朝後位,豈可因人情輕許?孝慈皇后、仁孝皇后,哪個不是母儀天下,品德無可挑剔?就是我,雖不敢和前人相比,亦可以誇口,上事舅姑下撫子女,還能令這一家子老小都算滿意?!?

何止是還算滿意?文皇帝多次親口稱讚,仁孝皇后也是愛重不已。可以說,昭皇帝的皇位有一半是她斡旋迴來的,另一半,是她肚皮裡爬的兒子給邀寵回來的,昭皇帝本人發揮的餘地都不是很大。若不是因爲如此,太后又哪有如此深重的權威?

而她給新後提出的標準,頭一條上事舅姑就不符合,孫貴妃和太后之間的關係,現在可無論如何都說不上是良好。

皇帝也有點沒轍了,太后說的句句是理,只好一邊尋思著,一邊問,“那……以娘之意,該立誰爲好呢?”

“我看,這後宮中也就只有徐氏,品德、功勞、人緣、感情,都足以配得上爲你的繼後。”太后淡淡地道,“若你非要廢后再立的話,我看,不如以她爲繼後,把羅氏接入坤寧宮中,雙方一起撫養大哥兒,如此方纔能令我放心?!?

這麼石破天驚,另闢蹊徑的一條思路,頓時是把皇帝給驚得連話都說不出來了。

字數也不少呢!

話說,給在看這篇文的‘歷史孫皇后’粉絲提個醒,這篇文是架空文,現在已經要開始比較大規模的架空了。我雖然不能劇透但也必須得說,這裡的孫貴妃和歷史上的孫皇后已經基本不是一個人物了,如果你是抱著要看還原歷史的目的來看,或者是要看文裡的孫貴妃如何遵循原型的軌跡得意一輩子的,那基本是會失望的。

另外從這一章起,希望大家還是以文論文,不要再拿史料來爭論了,真的,現在這局面基本是已經架空了,拿史料來說也沒啥意思。

擡頭看文案,和我一起唸啊,“背景設置有原型,就是爲了說故事”,不要太較真哦。

第226章 不振第290章 決斷第258章 複雜43 美差第183章 晉封第237章 捧殺66 生女第229章 影響第222章 成熟90 下棋28 寵愛第210章 人品第153章 回去第165章 愉快第165章 愉快107 孃家第181章 妙人186 回生第294章 太后第295章 醬油128 福運第188章 進言90 下棋87 堅壁126 太平第158章 風波第227章 護短第255章 篡權45 疼寵第259章 花季賞賜第244章 尋死58 陽根21 疼嗎第165章 愉快第253章 春雨第180章 吐血32 內媚第223章 早熟第242章 先別看89 微妙第189章 誠實冊立33 有喜第291章 入門24 便宜39 委屈第235章 輝映27 二次65 難測第218章 進化第270章 當年69 死人第232章 疫病第152章 失望第231章 水滴盛會64 提點第160章 吹風第221章 活死第250章 來了32 內媚52 駕駛第199章 富貴孫嬪第239章 官僚第256章 成盟38 挑剔第220章 安樂第157章 玫瑰第197章 相思93 逼宮第174章 評委第177章 未眠74 鬧心第162章 精分第158章 風波第201章 不來第266章 攝政185 許諾39 委屈35 端平第260章 風格116 和好第291章 入門125 雙元第234章 病魔第224章 羞恥第293章 丟人第218章 進化第148章 踏實第298章 放心48 同居第260章 風格82 駕崩73 溫泉第263章 意志96 賢妃賞賜
第226章 不振第290章 決斷第258章 複雜43 美差第183章 晉封第237章 捧殺66 生女第229章 影響第222章 成熟90 下棋28 寵愛第210章 人品第153章 回去第165章 愉快第165章 愉快107 孃家第181章 妙人186 回生第294章 太后第295章 醬油128 福運第188章 進言90 下棋87 堅壁126 太平第158章 風波第227章 護短第255章 篡權45 疼寵第259章 花季賞賜第244章 尋死58 陽根21 疼嗎第165章 愉快第253章 春雨第180章 吐血32 內媚第223章 早熟第242章 先別看89 微妙第189章 誠實冊立33 有喜第291章 入門24 便宜39 委屈第235章 輝映27 二次65 難測第218章 進化第270章 當年69 死人第232章 疫病第152章 失望第231章 水滴盛會64 提點第160章 吹風第221章 活死第250章 來了32 內媚52 駕駛第199章 富貴孫嬪第239章 官僚第256章 成盟38 挑剔第220章 安樂第157章 玫瑰第197章 相思93 逼宮第174章 評委第177章 未眠74 鬧心第162章 精分第158章 風波第201章 不來第266章 攝政185 許諾39 委屈35 端平第260章 風格116 和好第291章 入門125 雙元第234章 病魔第224章 羞恥第293章 丟人第218章 進化第148章 踏實第298章 放心48 同居第260章 風格82 駕崩73 溫泉第263章 意志96 賢妃賞賜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多县| 宁蒗| 仁寿县| 长宁区| 祁门县| 梅河口市| 泰州市| 阿拉尔市| 酒泉市| 信宜市| 德江县| 武宣县| 宜春市| 阳城县| 西乡县| 兴安盟| 紫云| 丹江口市| 克拉玛依市| 绥阳县| 江都市| 开阳县| 贺兰县| 肥东县| 武穴市| 耿马| 通许县| 平定县| 长垣县| 临湘市| 晋城| 西乌| 竹北市| 和田市| 丰原市| 和静县| 德惠市| 寿光市| 繁昌县| 石河子市| 田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