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卷_第160章 衆人的心思

看到劉子謙如此聽到劉若嫣的事情之後,竟然如此反常,文武百官都有些疑惑,宰相鄭和忍不住出列問道:“啓稟陛下,微臣有一事不明,剛纔陛下聽了張大人的話會如此生氣呢?”

鄭和在聽了劉子謙要給劉若嫣辦詩會徵婚之後,就將劉若嫣當成了自家的兒媳婦,這不是他自負,而是對自己兒子的詩歌方面的才華太過有信心,現在看到劉子謙這麼對待劉若嫣,自然高興,但他一心爲公,看到衆人都不敢發問,這才自己出列出聲詢問的。

劉子謙微微嘆了口氣,他知道今天這些大臣們不知道事情的真相是不會善罷甘休的了,於是便給他們解釋道:“衆位愛卿,你們可知道這次出征西域的三萬騎兵死傷了多少麼?”

這次出征歸來之後,劉子謙就吩咐手下的將軍們,將士兵帶回了軍營,所以,這次出征的詳情衆人並不清楚,不過他們也沒有急著打聽,反正在朝會上就會得知了。

大將軍孫鷹出列道:“陛下,這次西域聯軍有六十萬人,我們只有三萬騎兵,能得勝已是不易,微臣認爲,這次三萬騎兵已經所剩無幾了,不過,他們能獲勝就值得陛下嘉獎。”

劉子謙看到孫鷹,忍不住想起了秦壽給自己的稟報,這個孫鷹不太安分啊,他眼中忍不住閃過一絲冷芒,淡淡的說道:“大將軍這次你可估算錯誤了,這次出征的三萬騎兵只損失了一千人,而且這一千人裡面,真正死亡的只佔了少數,還有部分重傷跟輕傷的。”

“轟。”衆人大譁,雖然很多人並不懂得軍事,但是他們很明白,三萬人對付六十萬人,才傷亡一千,這代表了什麼,自古以來,他們還沒有聽說過有誰獲得過如此大勝呢。

文武百官又熱烈的討論了一番之後,孫鷹才一臉讚許的看了冷無情一眼,繼續說道:“陛下,這次冷將軍立了如此大的功勞,當重重的賞啊,冷將軍真是天下無雙的帥才,恭喜陛下。”

冷無情聽了孫鷹紅果果的稱讚之後,那原本面無表情的臉上也忍不住露出了一絲羞赧,別人不知道,他還能不清楚,這次的功勞大部分都是劉若嫣的麼?站在武將中間的冷無情趕忙出列道:“陛下,大將軍此言差矣,這次的功勞大部分都是軍師的,末將只是奉命行事。”

劉子謙微笑的看著冷無情,說道:“冷愛卿,你這次的功績朕都記在了心裡面,該有的賞賜是不會少的,這次如果沒有冷愛卿你的帶兵,軍師也取不到如此大的戰果。”

這時代的男人有幾個不想建功立業的呢?哪怕冷無情的父親是鎮南王,他將來要繼承王位,也還是希望憑藉自己的真本事往上爬的,此時聽了劉子謙的承諾,心中大喜,趕忙說道:“末將多謝陛下,這都是末將的分內之事,當不得陛下如此誇獎。”

孫鷹被他們兩個君臣和睦給弄的有些發愣,半晌才問道:“陛下,這次出征西域的軍師是何人啊?微臣怎麼不記得陛下有派遣軍師前往呢?難道是陛下安排的?陛下英明。”

劉子謙一臉黑線,自己當時任命劉若嫣爲軍師可是當著三軍將士的面,沒想到你這老東西,竟然沒往心裡面去,到現在竟然說軍師是朕暗中安排的,這...這真是豈有此理。

不過,劉子謙又看著下面文武百官大部分都是一臉茫然,看來不僅是孫鷹,就連很多大臣都沒有把劉若嫣放在心裡面,他不由嘆了口氣,幽幽的說道:“大家不用猜了,這個軍師大家都知道,朕當時在三軍將士面前親自任命的,只是你們忘了,或者說是沒注意罷了。”

衆人一驚,忍不住皺眉思索了起來,忽然,成永福大叫一聲,“啊呀,我知道了,是小公主。”

經過成永福這一提醒,衆人才想了起來,尤其是那些對劉若嫣有意見的人,臉色都有些不好看,不過他們在心中都在暗自慶幸,剛纔自己沒出來說小公主的壞話,不然這次就真撞到槍口上了,那個姓張的真是個傻子,竟然做了出頭鳥,看來得好好想下以後怎麼跟他相處了。

其實成永福也不是真的想了起來,他聯想了一下今天發生的事情,好像一切都跟劉若嫣有關,他才大膽的喊了這一聲,沒想到竟然歪打正著,不過,他此時的心裡面並沒有猜對答案的喜悅,反正憂心忡忡,劉若嫣可是信王的嫡親妹妹,而信王劉亦軒又是太子儲位最大的潛在敵人,這也就是說,劉若嫣是跟太子站在對立面的,那麼,自己跟小公主就不是一路人了。

孫鷹此時的臉色有些難看,他是表面上掌管天下兵馬的大將軍,但是現在竟然忽略了西征軍的軍師,如果只是一般人就罷了,但是這個軍師卻立下了赫赫戰功,說是歷史上第一的經典戰役也不爲過,陛下心裡會怎麼想?會不會認爲我已經老了?健忘了?

孫鷹怔怔的想了好一會兒,纔打起精神說道

:“陛下,小公主殿下這次真是立下了蓋世奇功啊,應該大賞,小公主真是上天賜予我們大周的禮物啊,陛下洪福,大周萬幸。”

劉子謙聽了孫鷹的話,笑的眼睛都瞇了起來,如果孫鷹拍他自己馬屁的話,他肯定沒什麼感覺,但是他誇讚的是自己最喜歡的寶貝嫣兒,那感覺就不一樣了,哪有父母不想自己的兒女被人誇獎呢?就算是皇帝也不會例外的,不過,劉子謙並沒有因爲孫鷹的幾句話,就放棄了懲治他的打算,他心中早已確定,這次朝會就讓孫鷹退休,省的老是上躥下跳的。

孫鷹可不知道此事劉子謙心中所想,他看到劉子謙聽的很高興,拍劉若嫣的馬屁更是用心,就這樣,他們君臣兩個一個馬屁拍的歡,一個聽的高興,但是別人可坐不住了,鄭和就心想,你說你一個大將軍,想挽回自己在陛下心目中的印象,也不會這麼紅果果的拍馬屁吧,而且拍的還是一個十五歲的小丫頭,而且那小丫頭還是我老鄭內定的兒媳婦,鄭和心中雖然暗暗的嘀咕著,但是臉上還是有那麼一絲得意的,不過,當他看到孫鷹拍起來沒完沒了的時候,這纔出來說道:“陛下,這次小公主確實的立了大功,也應該大賞,但是小公主殿下爲什麼會滯留在北寧城呢?是不是有什麼要事處理?小公主可不是那種貪玩的人。”

劉子謙滿意的點點頭,雖然他跟成永福說的是一碼事,但是鄭和說的要委婉的多,所以,他也不怎麼生氣,劉子謙臉上露出一絲回憶的神色,隨即臉色有些悲痛的說道:“這次,朕得勝回京的時候,在北寧城遇到了匈奴人的餘孽刺殺於朕。”

衆人大驚,他們現在才知道劉子謙遇刺的事情,衆人又是一陣七嘴八舌的討論,還是孫鷹反應的最快,出列說道:“陛下洪福齊天,逢兇化吉,真乃是我大周之萬幸也。”

衆文武百官都忍不住吐槽,你一個堂堂帝國一品大將軍,竟然如此拍馬屁,你還有沒有一點節操了,老是洪福齊天,萬幸什麼,就不能有一點新鮮詞?雖然他們心中很不屑孫鷹的作爲,但還是跟著大喊到:“陛下洪福齊天,逢兇化吉,真乃我大周之萬幸也。”

劉子謙臉上露出一絲苦笑,萬幸?逢兇化吉?這都是建立在嫣兒重傷的基礎上面,朕寧願不萬幸,也不願看到嫣兒如此的痛苦,自己這個做父親的還真是失職啊。

成永福擡頭偷偷的看了一眼劉子謙,這也是這些年來他琢磨出來的一個竅門,那就是時時刻刻的注意皇帝表情的變化,這樣他才能猜透皇帝當時的心思,他這一瞧,又發現不對勁了,因爲劉子謙臉上竟然有著一絲絲悲哀,難道有什麼隱情?那個丫頭沒回京,而且陛下聽到有人蔘她就如此生氣,難道又是因爲她的緣故?成永福額頭冒出了一絲冷汗,該不會是真的吧,那以後可就不好對付了啊,他眉頭微微一皺,忍不住出列道:“陛下,微臣關陛下面上似乎有些哀傷,可是這次遇刺有什麼隱情?”

衆人經過成永福一提醒才擡頭望去,這一望便發現了問題,確實如同成永福所說,陛下的臉色不怎麼好看,除了幾個知道真相的將軍以外,其他人都是一臉疑惑,只有鄭和幾個聰明點的人隱隱有些猜到了事情的原委,不過他們都很聰明,並沒有多說什麼。

劉子謙待衆人冷靜下來之後,纔有些沉痛的說道:“成愛卿說的不錯,這次朕躲過刺殺真的沒什麼好喜的,嫣兒爲了救朕,而胸口中刀,朕回京的時候,嫣兒還躺在北寧城的牀上。”

衆人默然,怪不得陛下剛纔聽到老張參奏小公主會那麼生氣了,老張真是活該,陛下說的言者無罪,可不是讓你去挑戰皇帝的底線的,他那麼做,純粹就是找死。

此時心中最著急的就是鄭和了,那可是他認定的未過門的兒媳婦啊,原本來說,最著急的應該是劉若嫣的親舅舅王尊宏纔對,但是王尊宏是個聰明人,他發現皇宮中並沒有傳來絲毫的消息,而自己的妹妹不告訴自己,這說明了,嫣兒那丫頭安全的很,所以,他纔不怎麼擔心,鄭和出列說道:“陛下,您還是派遣最好的御醫過去給小公主殿下治傷吧。”

劉子謙看著鄭和,他很滿意鄭和的應對,他笑瞇瞇的說道:“鄭愛卿不必驚慌,這次隨朕出征的陳御醫,朕已經將他給留在了北寧城,而陳御醫也給嫣兒診治過了,現在嫣兒只需要好好靜養一段時間,也就可以回京了,不然朕豈能如此安心?哈哈。”

鄭和這才鬆了口氣,隨即才明白過來,自己是太過關切自己的“兒媳婦”了,纔沒有發現這麼明顯的漏洞,如果小公主真有什麼不測的話,陛下豈會如此神情?至於剛纔臉上的悲哀,那隻不過是想起了小公主受傷時的情形罷了。

劉子謙滿意的看著衆人的神情,良久之後才緩緩的說道:“衆位愛卿,這次嫣兒也是立了大功了,不過朕卻爲

怎麼賞賜她有些發愁了,衆位愛卿以爲該當如何?”

衆人沉默了,因爲他們也不知道該如何去賞賜劉若嫣,要說地位,她已經是帝國的公主了,至於錢財,房產什麼的,那更是開玩笑,公主會缺這個麼?她住的可是皇宮,就算將來嫁人了,駙馬能是一般人麼?而且陛下這麼寵愛她,賞賜肯定是少不了的。

文武百官都陷入了深深的糾結當中,劉子謙看到沒人說話,才皺眉說道:“難道衆位愛卿都沒辦法麼?還是說嫣兒不應該賞賜?”

衆人還是沒有應聲,無奈之下,王尊宏站了出來,畢竟他的身份也好說話一點,要知道小公主可是他的嫡親外甥女,“陛下,微臣以爲,小公主殿下是應當賞賜的,只是這該賞賜什麼,卻是一個難題了,地位,財富什麼小公主肯定是不會放在眼裡面的,如此,臣等纔不知該如何回答,還請陛下前綱獨斷。”

劉子謙也有些苦惱了,要是不賞的話,先不說嫣兒會如何了,自己這個做父親的就肯定不會同意的,難道封王爺?自國以來,還沒有女人封王的呢,如果真這麼做的話,那幫腐儒肯定會噴死自己,雖然自己不怕,但是這麼做的話,嫣兒她可就難做了。

成永福是個八面玲瓏的人,他看了看劉子謙的臉色,站出來說道:“陛下,小公主當賞,這個不必爭論了,如果不賞的話,那會令衆多將士們寒心的,這點想必陛下心裡很清楚,所以微臣也就不贅述了,現在賞賜小公主的話,首先,這次陛下的上次小公主一定要喜歡,然後再去考慮一下賞賜的價值問題,陛下作爲小公主的父皇,自然知道小公主喜歡什麼了。”

劉子謙一陣默然,他雖然很喜歡劉若嫣,但是卻並不知道劉若嫣喜歡什麼,看來只有回去問一下愛妃了,他想到這兒便說道;“好了,這個問題先討論到這兒,待朕回去細細琢磨之後,再行定論,劉能,你來宣讀一下,這次朕對有功將士的賞賜。”

“是,陛下。”站在劉子謙側後方的劉能站出來恭敬的應道,然後從懷中掏出一份聖旨,展開之後,朗聲讀到:“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此次西域,匈奴來寇犯我邊境,得虧衆位將士奮不顧身,才終將敵寇驅逐,現有帝國四品武將冷無情,在此戰中表現出色,爲帝國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現封爲三品蕩寇將軍。北征軍副帥趙龍,勞苦功高......”

隨著劉能的聲音傳出,被唸到名字的都喜形於色,沒被唸到的則是有些焦急,他們知道自己肯定會得到封賞,但是沒有被唸到,心裡總覺得有些七上八下的,不踏實。

一炷香的時間,劉能將那份冗長的聖旨唸完之後,便緩緩的推到了劉子謙的身後,剛纔那份聖旨裡面的都是按照功勞大笑排列的,所以冷無情纔會排在趙龍等人的前列,如果以官職跟資歷論的話,冷無情跟趙龍比還差得遠呢,要知道趙龍可是跟他父親鎮南王冷傲是一個輩分的,不過出列領旨謝恩的時候,冷無情只是站在了衆人的中間罷了。

待衆人謝過恩之後,劉子謙才威嚴的說道:“好了,衆位將軍,此次爲了保衛我大周子民,都立下了汗馬功勞,以後,當盡心竭力,爲保衛大周的子民而獻出自己的力量。”

出列的將官自然不會在這個問題上面拒絕,當下大喝道:“爲帝國鞠躬盡瘁,是臣等的本分。”

劉子謙滿意的笑了笑,然後說道:“如此就好,衆位將軍就先退下吧,我們現在再來商量一下關於立後的事情,衆位愛卿可有不同的意見?”

立後可是大事,這對太子跟趙王的影響很大,不過,他們兩位在官員中的代言人,國舅成永福跟大將軍孫鷹都沉默不語,所以,他們那些派系的人都識相的沒有說話。

其實,成永福跟孫鷹是有苦自己知,他們很想反對,王貴妃立爲皇后之後,那對太子跟趙王的威脅實在是太大了,真要如此的話,太子比信王已經沒有了嫡子的優勢,現在信王也算是皇后嫡出,更是比趙王多了一個大大的優勢,但是,他們都是聰明人,自然看到了當今陛下對於劉若嫣的疼愛,愛屋及烏之下,陛下肯定會向著王貴妃,如果這時候,誰不長眼,出來反對的話,他們敢肯定,絕對不會讓陛下收回成命,而且那人會遭到嚴厲的處罰。

劉子謙見到衆人沒有反對之後,便朗聲說道:“既然衆位愛卿都沒有反對,那麼,朕現在就下令,冊立貴妃王穎爲當朝皇后,禮部尚書王尊宏,你去找一個黃道吉日,朕將舉行冊封大典。”

王尊宏出列應了一聲,便退了下去,雖然王貴妃是他的嫡親妹妹,不過,從他的臉上看,卻沒有發現絲毫的喜色,那些另一派系的人心中都暗罵他老狐貍。

站在前列的信王劉亦軒就沒那麼好的定力了,此時的他臉上已經露出了掩飾不再的喜色。

(本章完)

第一卷_第一百零四章 準備行動第一卷_第205章 下定決心第一卷_第七十三章 攻城第一卷_第八十四章 清醒第一卷_第六十七章 冷無情到來第一卷_第136章 冷無情回京第一卷_第二十四章 古板的舅舅第一卷_第五十五章 朝堂10第一卷_第三章 初見冷無情第一卷_第136章 冷無情回京第一卷_第193章 療傷第一卷_第一百二十二章 印象的改變第一卷_第180章 武林大會開幕第一卷_第214章 阿古歸來第一卷_第六十三章 裝備第一卷_第164章 劍神的傳說第一卷_第190章 閒話家常第一卷_第一百一十四章 搶手的劉若嫣第一卷_第205章 下定決心第一卷_第二十五章 心結打開第一卷_第199章 太子再出手第一卷_第206章 太子被廢第一卷_第六十四章 大軍開拔第一卷_第七十八章 退去第一卷_第一百章 是非第一卷_第219章 詩會第一卷_第四十九 朝堂4第一卷_第一百二十一章 著相的劉子謙第一卷_第五十九章 請求第一卷_第190章 閒話家常第一卷_第一百二十四章 草原的形勢第一卷_第174章 拜師第一卷_第一百二十四章 草原的形勢第一卷_第九十三章 形勢比人強第一卷_第五十章 朝堂5第一卷_第204章 楊京之死第一卷_第210章 商討對策第一卷_第160章 衆人的心思第一卷_第191章 再見達達爾第一卷_第172章 抵達武當第一卷_第三十七章 漏洞百出的藉口第一卷_第七十五章 軍師的功勞第一卷_第九十二章 面談第一卷_第149章 開始行動第一卷_第六章 準備出宮第一卷_第214章 阿古歸來第一卷_第177章 各懷心思第一卷_第139章 復國會議(下)第一卷_第140章 劉子謙回京第一卷_第185章 玉虛的打算第一卷_第163章 武者的等級第一卷_第一百零六章 合擊第一卷_第135章 兩人的誤會第一卷_第一百二十章 父女相見第一卷_第四十七章 朝堂2第一卷_第160章 衆人的心思第一卷_第214章 阿古歸來第一卷_第173章 武當派第一卷_第一百零二章 遭遇戰第一卷_第五十三章 朝堂8第一卷_第七十九章 思春的問題第一卷_第二十二章 人情冷暖第一卷_第182章 確認身份第一卷_第179章 劉若嫣的愛慕者第一卷_第150章 逃跑進行時第一卷_第139章 復國會議(下)第一卷_第201章 探望第一卷_第156章 周才臥底?第一卷_第六十一章 馬匹問題第一卷_第174章 拜師第一卷_第176章 遷徙事宜第一卷_第二十八章 一封密信第一卷_第十六章 皇帝的態度第一卷_第129章 行刺第一卷_第四十四章 講史第一卷_第139章 復國會議(下)第一卷_第一百一十章 活命的條件第一卷_第204章 楊京之死第一卷_第169章 面聖第一卷_第一百一十三章 準備北上第一卷_第157章 衝擊城門第一卷_第四十二章 拒絕第一卷_第十六章 皇帝的態度第一卷_第146章 自信的侍衛第一卷_第二十五章 心結打開第一卷_第一百二十章 父女相見第一卷_第九十八掌 定計第一卷_第一百零五章 出發第一卷_第143章 御書房父子對質第一卷_第一百一十八章 衆人的震驚第一卷_第六十九章 進城第一卷_第三章 初見冷無情第一卷_第193章 療傷第一卷_第146章 自信的侍衛第一卷_第143章 御書房父子對質第一卷_第四十章 皇后人選(上)第一卷_第172章 抵達武當第一卷_第141章 不安分的人第一卷_第七十五章 軍師的功勞
第一卷_第一百零四章 準備行動第一卷_第205章 下定決心第一卷_第七十三章 攻城第一卷_第八十四章 清醒第一卷_第六十七章 冷無情到來第一卷_第136章 冷無情回京第一卷_第二十四章 古板的舅舅第一卷_第五十五章 朝堂10第一卷_第三章 初見冷無情第一卷_第136章 冷無情回京第一卷_第193章 療傷第一卷_第一百二十二章 印象的改變第一卷_第180章 武林大會開幕第一卷_第214章 阿古歸來第一卷_第六十三章 裝備第一卷_第164章 劍神的傳說第一卷_第190章 閒話家常第一卷_第一百一十四章 搶手的劉若嫣第一卷_第205章 下定決心第一卷_第二十五章 心結打開第一卷_第199章 太子再出手第一卷_第206章 太子被廢第一卷_第六十四章 大軍開拔第一卷_第七十八章 退去第一卷_第一百章 是非第一卷_第219章 詩會第一卷_第四十九 朝堂4第一卷_第一百二十一章 著相的劉子謙第一卷_第五十九章 請求第一卷_第190章 閒話家常第一卷_第一百二十四章 草原的形勢第一卷_第174章 拜師第一卷_第一百二十四章 草原的形勢第一卷_第九十三章 形勢比人強第一卷_第五十章 朝堂5第一卷_第204章 楊京之死第一卷_第210章 商討對策第一卷_第160章 衆人的心思第一卷_第191章 再見達達爾第一卷_第172章 抵達武當第一卷_第三十七章 漏洞百出的藉口第一卷_第七十五章 軍師的功勞第一卷_第九十二章 面談第一卷_第149章 開始行動第一卷_第六章 準備出宮第一卷_第214章 阿古歸來第一卷_第177章 各懷心思第一卷_第139章 復國會議(下)第一卷_第140章 劉子謙回京第一卷_第185章 玉虛的打算第一卷_第163章 武者的等級第一卷_第一百零六章 合擊第一卷_第135章 兩人的誤會第一卷_第一百二十章 父女相見第一卷_第四十七章 朝堂2第一卷_第160章 衆人的心思第一卷_第214章 阿古歸來第一卷_第173章 武當派第一卷_第一百零二章 遭遇戰第一卷_第五十三章 朝堂8第一卷_第七十九章 思春的問題第一卷_第二十二章 人情冷暖第一卷_第182章 確認身份第一卷_第179章 劉若嫣的愛慕者第一卷_第150章 逃跑進行時第一卷_第139章 復國會議(下)第一卷_第201章 探望第一卷_第156章 周才臥底?第一卷_第六十一章 馬匹問題第一卷_第174章 拜師第一卷_第176章 遷徙事宜第一卷_第二十八章 一封密信第一卷_第十六章 皇帝的態度第一卷_第129章 行刺第一卷_第四十四章 講史第一卷_第139章 復國會議(下)第一卷_第一百一十章 活命的條件第一卷_第204章 楊京之死第一卷_第169章 面聖第一卷_第一百一十三章 準備北上第一卷_第157章 衝擊城門第一卷_第四十二章 拒絕第一卷_第十六章 皇帝的態度第一卷_第146章 自信的侍衛第一卷_第二十五章 心結打開第一卷_第一百二十章 父女相見第一卷_第九十八掌 定計第一卷_第一百零五章 出發第一卷_第143章 御書房父子對質第一卷_第一百一十八章 衆人的震驚第一卷_第六十九章 進城第一卷_第三章 初見冷無情第一卷_第193章 療傷第一卷_第146章 自信的侍衛第一卷_第143章 御書房父子對質第一卷_第四十章 皇后人選(上)第一卷_第172章 抵達武當第一卷_第141章 不安分的人第一卷_第七十五章 軍師的功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西县| 阜新| 常山县| 文水县| 肥乡县| 开原市| 霍州市| 永吉县| 徐汇区| 汾西县| 惠水县| 岗巴县| 白玉县| 崇州市| 开封县| 孝昌县| 万荣县| 张家港市| 通辽市| 库车县| 镇原县| 汨罗市| 涞源县| 始兴县| 宜兴市| 平南县| 门源| 郑州市| 农安县| 永新县| 正宁县| 吐鲁番市| 孟津县| 吉安县| 龙门县| 大同县| 大石桥市| 建德市| 通辽市| 和硕县| 个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