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2章 集裝箱

第72章 集裝箱

聽到李泰斬釘截鐵的回答,在場衆(zhòng)人愣了愣,一時間有些沒反應(yīng)過來。

大唐雖享受著大運河所帶來的便利,但真正把大運河這條溝通南北的經(jīng)濟命脈重視起來,還要等到李治和武則天捨棄了長安百姓到洛陽就食之後,他們才明白這條運河的重要。

甚至到了安史之亂後的唐朝能繼續(xù)維持一個帝國應(yīng)該有的體面,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運河的續(xù)命作用。

從這以後,華夏古代定都,基本就捨棄了長安之類易守難攻的地段,而都是選擇依託大運河的城市進行定都,宋元明清都是如此。

整個華夏的政治版圖,在大運河出現(xiàn)那天開始就徹底發(fā)生了改變。

當代因?qū)λ鍩鄹嗥蜃l責,所以大隋所遺留的大運河彷彿燈下黑似的被忽視了。

房玄齡聽到李泰的話,開口道:“越王認爲,大運河的存在會改變稅收政策?”

“是的!”李泰神色嚴肅道,

“從去年調(diào)度江南的救命糧食到洛陽,便能看出大運河在溝通南北兩岸的重要作用。

而分段修建碼頭,採用分段運輸,那麼水通則漕運,水淺則儲倉,設(shè)糧倉於運河沿岸。

“計劃倒好,但貨物運輸往來事務(wù)千奇百怪,品種更是多不勝數(shù)。

運輸過程中所有物品全部放入到這運輸箱中,我們根據(jù)這運輸箱的數(shù)量收取費用。

不會隨著向其他地方推廣,結(jié)果變得如同秦尺慢慢變成如今唐尺般出現(xiàn)度量的問題。

收稅方式自然要簡單,最好簡單到換條狗到崗位上,那都能夠順利的把稅收給收上來。

“分段修建碼頭?”聽到這話語,在場衆(zhòng)人都不由閃爍過幾分茫然。

李泰面對魏徵不見半分畏懼,畢竟自己做得事情自己認爲是對的,那自己又何必退縮。

想到這裡,看著李泰把在場三省六部的大臣全部說服,不由感到羨慕。

更重要得是加強了南北交流,促進了南北融合,讓南方與北方不再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到時候一件貨物,一路上就能省去上下搬運的麻煩,直接便是從船艙到指定的地點,效率提升一倍不止,甚至以後有了需要,還能直接給集裝箱下面裝上輪子。

而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能幫助我們減少不少的問題。

房玄齡也是因爲時代侷限性,雖然知道大運河重要與便利,但並沒李泰所看得那般通透。

馬周卻也沒有絲毫的膽怯,面對著衆(zhòng)人依舊從容不迫,說道:

“轉(zhuǎn)嫁之事我與越王的確商議過,所以我們便是想到了第二種辦法。

不滿一個集裝箱的物品,按照以一個集裝箱計算。”

李泰此刻到時沒有半分的退縮,看著魏徵說道,

“李淳風在農(nóng)業(yè)學(xué)府時,曾製作出新的標準。

御史大夫蕭瑀開口:“此事雖不錯,但卻跟收取稅收有什麼關(guān)係,還請不要再賣關(guān)子。”

如果明明有種能管控到基層的辦法卻被白白放棄,那對在場任何人來說都不願意接受。

真到那時候,那我大唐內(nèi)部的物資調(diào)度速度可想而知將會變得多麼驚人。”

基本上李泰如果真沒什麼辦法,那李泰是不會把這件事情拿出來說的。

“這……”在場的人聽到李泰的說法,那自然是傾向於第二種。

更重要得是縱然能強行航運,但到了要用馬車進行運輸時,發(fā)現(xiàn)因尺寸太大而無法運輸,那這貨物怕是隻能丟在碼頭了!”

“稅負之道,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而李泰則是繼續(xù)的說道:“可以說如果沒有度量衡統(tǒng)一,那根據(jù)集裝箱數(shù)量進行稅收,也就成了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哪怕不看經(jīng)濟利益,只看著政治意義,這提條運河便是值得定期維護與修繕。”

如果朝廷沒錢去維護水道,那這些開鑿出來的水道,隨著時間流逝遲早會淤塞起來,而水道淤塞,又會斷絕靠著運河爲生的沿岸百姓的生路。

房玄齡的目光看向李泰,雖然房玄齡不懂李泰到底有什麼辦法,但房玄齡能理解李泰的思維。

只是這種辦法相對第一種來說,需要更大的前期投入,以及甚至可能需要改變度量衡。

“先期需要海量投入去建設(shè)分段碼頭是嗎!”戴胄一句話倒把所有人拉回了現(xiàn)實。

“但越王您可想過,若您按照《漕運論》所說,向您這樣的碼頭掌握者直接繳稅,那麼這一筆賦稅很可能會出現(xiàn)其他的問題。

而如今魏秘書既然否定了《漕運論》所提之法,那就只能採用分段修建碼頭了!”

“是的!”馬周繼續(xù)說道,“水運雖然比陸運的消耗要小,但這終歸是有消耗的。

所以並沒有放在《漕運論》中,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爭端。

只要船隻靠到碼頭就要收費,而這些費用實際上就是稅收。

“戴尚書所言甚是!”馬周認可的點點頭,但依舊坦然道,

到時候想要重新再清理出來可不容易,所以還不如一開始就拿錢維護好水道。”

聽到了這話,衆(zhòng)人倒是明白了李泰的意思,爲什麼要統(tǒng)一度量衡。

“既然上奏《漕運論》,那自然儘可能把這件事準備齊全!”

但想要推行新的度量衡肯定需要朝廷支撐。

那肯定會讓別人心疼的,所以怎麼處理好關(guān)係,就看施政之人的政治手腕了。

“阿耶,魏秘書,我失態(tài)了!”李泰深吸一口氣道,

“總而言之,若想要用第二種方法來說,需要一種較爲穩(wěn)定的單位,是多少那就是多少。

李承幹看著李泰在衆(zhòng)人面前款款而談,卻也恨不得以身代之。

但其它掌管碼頭的豪門,他們很可能會把稅收轉(zhuǎn)嫁給漕運民夫,到那時候又該如何!”

而且河流與運河的水位,隨著年節(jié)的不同也時長會有不同的變化。

雖然他還是聽不懂爲什麼維護這大運河,居然還要讓百姓繳稅。

李泰倒是伸出手來描繪未來的藍圖,實現(xiàn)不能實現(xiàn)不知道,但唬人絕對足夠了。

“越王,你做事向來謀而後動,相信你應(yīng)該已經(jīng)有了度量衡的標準了吧!”

“因爲度量衡從根子開始就有問題,我們現(xiàn)在的唐尺比較起秦尺要更長,但我們依舊將錯就錯的用著,爲得不就是從百姓的身上多扣出幾口糧食來!”

這些費用收不到漕夫身上,就算他們想要轉(zhuǎn)嫁,也不可能直接進行轉(zhuǎn)嫁。”

衆(zhòng)人聽到定期維護這四個字,便馬上明白爲什麼李泰要主張繳稅。

與之相比,第一種自己只能找碼頭負責人收取費用,收取到費用多少倒是其次,更重要的是作爲大政府,那天生就是想要管控到基層的。

但他到底記得李世民的囑咐,他雖然有聽政的資格,但並沒有插嘴的權(quán)利。

“這點由賓王來回答吧!”李泰順手把賓王推到衆(zhòng)人面前道。

李泰描繪出來的這個景象的確是相當?shù)恼T惑,但現(xiàn)實是前期需要投資一大筆錢!

“實際上,比較起港口建設(shè)的投入,最大的問題是度量衡未曾統(tǒng)一。”李泰無奈道。

當然,雖然這些事情全部都想到了,但真用起這些錢來,那也是從不同的人身上刮油。

碼頭與倉儲是朝廷投資建設(shè)的,那船隻停靠是不是應(yīng)該繳費,使用倉儲是不是應(yīng)該繳費。

李世民摸了摸小鬍子不由道,“青雀你希望以後漕運交稅向天下水道鋪開來嗎!”

高陵開設(shè)了碼頭後,我便能看得出碼頭上人來人往,各種事務(wù)無比繁雜。

畢竟他們也能夠聽得出來,第二種雖然前期的投入比較的大,但是以後幾乎是坐著收錢,而且別人的數(shù)量與物資也都能夠全部都精準的進行掌握。

這條運河的出現(xiàn),實際上改變了很多的東西,不僅是資源調(diào)度這般簡單。

但想想好像這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畢竟貞觀一朝的各個人不說出身貧苦,但因爲隋唐大亂多少見過底層的災(zāi)難。

“青雀!”這時候的李世民聽到李泰這般言語,神色不由嚴肅起來。

如果不注意這個,到時候,箱子你大一點,你小一點,變得難以稅收且先不說,

這造成了碼頭的熱鬧,同樣也是碼頭的雜亂,甚至?xí)纬纱a頭的擁擠堵塞。

等到淳風回來,可以讓他當著諸位的面再進行試驗度量衡的由來。

如果朝廷同意,那可以以高陵作爲試點,慢慢向著全國推行!”

李承幹把目光投向李世民,卻看到李世民看著李泰眼中盡是得意。

這樣漕船既不停滯,漕糧也無損耗,極大提高漕運量。”

還是那句話,內(nèi)政問題就是“爲什麼用錢,錢從哪裡來,需要怎麼用的”一整條邏輯鏈。

到時候縱然是陸路的馳道,中轉(zhuǎn)站,橋樑,都能輕鬆進行搬運。

“爲什麼不呢!”李泰聽到李世民的話語,開口道:

“度量衡未曾統(tǒng)一?”魏徵聽到李泰的話,疑惑道,“自從始皇帝起,我華夏度量衡用得不都是寸尺丈裡,何曾沒有統(tǒng)一度量衡,我此事到是第一次聽到!”

聽到馬周的話,在場衆(zhòng)人不由思索,反而是民部的戴胄皺起眉頭道:

“集裝箱?”李世民的目光看向李泰,道,“是你想出來的?!”

“若是統(tǒng)一了,又哪裡有大斗小鬥之事!”

“越王的想法還是很有道理的!”魏徵聽到李泰的話,說道,

您出身皇家,受聖人教導(dǎo),自然秉持正道,不會貪圖這些小利。

一衆(zhòng)人聽到馬周的話,理解的點點頭,感覺馬周這提議還算不錯。

現(xiàn)在,高陵碼頭的搬運工人已經(jīng)接近五萬了,但還是有時候來不及卸貨與搬運。

要將這些東西倉儲,數(shù)量少倒還好說,但數(shù)量多了,那需多少人計數(shù),又需多少人維護。

船隻來來往往,朝廷修建好碼頭,然後對船隻與貨物收費就是了。

因爲這條大運河對整個國家的意義實在太重要了。

“所以由越王的提議,朝廷方面需要製作出一種能裝在包裝的特殊搬運工具,確定它的長寬高,統(tǒng)一把所有的物品全部都能裝進去,將其稱呼爲集裝箱!

“那換成所謂集裝箱,就能解決掉你所說的問題?”魏徵有些難以置信。

有些時候很可能一袋大米灑在地上,都會導(dǎo)致某些路段堵住,從而波及一大片區(qū)域,形成了大面積混亂,管理起來相當有難度。”

“是的!”李泰坦然承認道,“

某種程度來說甚至值得貼錢維繫這一條生命線,更不要說現(xiàn)在是從這條運河上撈錢了。

李泰聽到魏徵的話愣了愣,沒想到魏徵已經(jīng)看到這點了。

如果集裝箱能全面普及,那可以製造出專門能夠放置這集裝箱的馬車。

李泰看了房玄齡一眼,總感覺他好會找臺階,不由開口道:

馬周對蕭瑀行禮之後,才繼續(xù)說道:“

“高陵作爲試點?”魏徵神色嚴肅道,“看起來越王是有備而來!”

但在李泰點破後,房玄齡便明白了,收取漕運費用已經(jīng)成爲了必然。

李泰道:“可以,直接讓他們把集裝箱送回他們倉庫,他們回去之後慢慢拆解也就是了!

事實上,集裝箱所帶來的好處,不僅如此。

不繳稅你錢哪裡來,沒錢怎麼進行定期維護。

尤其魏徵他還是瓦崗的起義軍出身,底層百姓的困苦,他就算沒經(jīng)歷過但到底見過,更不要說這種這麼簡單的轉(zhuǎn)移手段了,對在場的智者而言,幾乎就只是一個念頭的事情。

這方法只能解決一時燃眉之急,不可能徹底解決這問題。”

李泰的目光在魏徵的身上落了一會兒,最終還是落在了李世民的身上,開口說道:

“除了度量衡的推廣外,還有港口的分段建設(shè),這些都需要時間。

我覺得與其一下子在大運河上實行,還不如先在渭河上實行一段時日來積累足夠經(jīng)驗。

有什麼問題,需要怎麼解決,這些都能一一處理。

要知道渭河?xùn)|西走向,尚且會有多不勝數(shù)的雜事,而大運河可是南北走向,溝通整個華夏的南北,這遇到的問題肯定比渭河水運會遇到的更多!”

(本章完)

第410章 張玄素被刺第504章 高句麗的應(yīng)對第214章 與劉仁軌的商議第436章 考進士第146章 挖牆腳第513章 學(xué)府兵的未來方向第513章 學(xué)府兵的未來方向第229章 薛仁貴行動中第316章 不可能的任務(wù)第491章 序幕的拉開第36章 成爲縣令第402章 覆滅高昌第543章 商議兵制第154章 恥度第51章 李泰的準備第165章 墜馬第61章 李靖的僞裝第132章 李泰的喜好第514章 被劫掠的遼東城第403章 三百五十三萬戶第380章 年節(jié)禮物的發(fā)放第203章 滄州的計劃書第239章 李泰的謀劃失敗了第195章 火之法則第194章 證道法第306章 李春第166章 巴掌第9章 與竇靜的合作第91章 量化百姓價值第397章 月餅製作第246章 進步神速第489章 各國的舉動第57章 不能笑第516章 正面的碰撞第8章 馬周的提醒第114章 建議第175章 曬鹽法第433章 三個天賦第318章 漁業(yè)的發(fā)展第181章 河?xùn)|衛(wèi)家第412章 天地精氣上升中(今天依舊一更)第168章 嶺南舊事第333章 吐蕃的到來第334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502章 軍隊伙食第200章 杜如晦的觀察第479章 親自動手第15章 冬日將近第465章 軍校的提議第498章 順利的伏擊第422章 李泰的建議第334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423章 糖衣炮彈第108章 陰謀的餘波第77章 與顏勤禮的對話第425章 李泰擺爛中第217章 第二百一十六 任雅相的任務(wù)第233章 軍用轉(zhuǎn)民用第34章 逐漸繁榮的高陵第27章 曲轅犁第321章 交稅第392章 荒謬的刺殺第511章 計劃的實施第381章 廣州的發(fā)展第508章 李世績的謀劃第63章 阻擊第491章 序幕的拉開第442章 萬象神宮第307章 褚遂良的麻煩第260章 李泰的決定第317章 稱心第230章 李世民很頭疼第462章 謹小慎微(今天一更)第398章 征討高昌第108章 陰謀的餘波第195章 火之法則第83章 又被彈劾了第297章 解讀第473章 銅牆鐵壁第445章 生產(chǎn)力的遐想(今天一更)第519章 李淳風的推薦(今天一更)第107章 越王府第一奸細第453章 第四百四十九 針尖麥芒第163章 三個人選第309章 破碎的計劃第72章 集裝箱第77章 與顏勤禮的對話第204章 八牛犁第511章 計劃的實施第287章 控制第476章 進擊的吐蕃第179章 我就選你了第478章 啓動高句麗的計劃(今天一更,不用第312章 王珪的直爽第394章 松贊干布已到達戰(zhàn)場第408章 與李世民的見面(今天一更)第525章 唐軍的伏擊(今天一更)第6章 請蝗儀式第333章 吐蕃的到來第317章 稱心
第410章 張玄素被刺第504章 高句麗的應(yīng)對第214章 與劉仁軌的商議第436章 考進士第146章 挖牆腳第513章 學(xué)府兵的未來方向第513章 學(xué)府兵的未來方向第229章 薛仁貴行動中第316章 不可能的任務(wù)第491章 序幕的拉開第36章 成爲縣令第402章 覆滅高昌第543章 商議兵制第154章 恥度第51章 李泰的準備第165章 墜馬第61章 李靖的僞裝第132章 李泰的喜好第514章 被劫掠的遼東城第403章 三百五十三萬戶第380章 年節(jié)禮物的發(fā)放第203章 滄州的計劃書第239章 李泰的謀劃失敗了第195章 火之法則第194章 證道法第306章 李春第166章 巴掌第9章 與竇靜的合作第91章 量化百姓價值第397章 月餅製作第246章 進步神速第489章 各國的舉動第57章 不能笑第516章 正面的碰撞第8章 馬周的提醒第114章 建議第175章 曬鹽法第433章 三個天賦第318章 漁業(yè)的發(fā)展第181章 河?xùn)|衛(wèi)家第412章 天地精氣上升中(今天依舊一更)第168章 嶺南舊事第333章 吐蕃的到來第334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502章 軍隊伙食第200章 杜如晦的觀察第479章 親自動手第15章 冬日將近第465章 軍校的提議第498章 順利的伏擊第422章 李泰的建議第334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423章 糖衣炮彈第108章 陰謀的餘波第77章 與顏勤禮的對話第425章 李泰擺爛中第217章 第二百一十六 任雅相的任務(wù)第233章 軍用轉(zhuǎn)民用第34章 逐漸繁榮的高陵第27章 曲轅犁第321章 交稅第392章 荒謬的刺殺第511章 計劃的實施第381章 廣州的發(fā)展第508章 李世績的謀劃第63章 阻擊第491章 序幕的拉開第442章 萬象神宮第307章 褚遂良的麻煩第260章 李泰的決定第317章 稱心第230章 李世民很頭疼第462章 謹小慎微(今天一更)第398章 征討高昌第108章 陰謀的餘波第195章 火之法則第83章 又被彈劾了第297章 解讀第473章 銅牆鐵壁第445章 生產(chǎn)力的遐想(今天一更)第519章 李淳風的推薦(今天一更)第107章 越王府第一奸細第453章 第四百四十九 針尖麥芒第163章 三個人選第309章 破碎的計劃第72章 集裝箱第77章 與顏勤禮的對話第204章 八牛犁第511章 計劃的實施第287章 控制第476章 進擊的吐蕃第179章 我就選你了第478章 啓動高句麗的計劃(今天一更,不用第312章 王珪的直爽第394章 松贊干布已到達戰(zhàn)場第408章 與李世民的見面(今天一更)第525章 唐軍的伏擊(今天一更)第6章 請蝗儀式第333章 吐蕃的到來第317章 稱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江县| 正定县| 乌兰浩特市| 乳源| 芒康县| 孝昌县| 观塘区| 天等县| 隆子县| 鄂托克前旗| 水富县| 长海县| 麻栗坡县| 杨浦区| 康乐县| 文水县| 阿拉善左旗| 吉木乃县| 金寨县| 商水县| 乌恰县| 兴文县| 拉孜县| 体育| 通城县| 闸北区| 阜新| 松溪县| 沁源县| 自贡市| 东源县| 开阳县| 吕梁市| 淮安市| 永川市| 错那县| 临安市| 电白县| 察隅县| 莱州市| 廉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