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57章 那年秋,賞梅臺

如今的西北修行界,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jīng)變成了蕭煜的私宅,尤其是在西北軍大肆興兵的情形下,諸多修行者不是被徵入軍中,就是被請去了王府,至於那些應(yīng)召不至的,則有西北道門中的高手出手清理。

西北作爲(wèi)百戰(zhàn)之地,本就是修行界的一塊空白地帶,沒有什麼宗門,多是一些無依無靠的散修,故而在蕭煜的強(qiáng)力手腕之下,整個西北修行界很快就被整合統(tǒng)一,多數(shù)修行者成了王府客卿,雖說沒了以前的逍遙自在,但是多了一份榮華富貴,是福是禍,還很難說。

自古以來,就不乏有修行者爲(wèi)權(quán)貴所驅(qū)使的例子,因爲(wèi)修行講究財、法、侶、地四大條件,財是泛指修行所需的諸般天材地寶及各類物品,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去搜集,法是指修行法門,侶是道侶,地是福地洞天,其中以“財”最爲(wèi)重要,而世俗中的權(quán)貴們,最不缺的便是財力,沒有宗門依靠的散修們便投身於權(quán)貴門下,與權(quán)貴們各取所需。因爲(wèi)東主在立朝之初也同時建立了天機(jī)閣的緣故,所以廢黜了國師之位,但在大楚朝時,國師則是皇帝供養(yǎng)的天字第一號客卿,可謂是世俗中客卿的極致。

道宗也設(shè)有客卿職位,不過是針對那些帶藝投師的散修,或是從其他宗門轉(zhuǎn)投道宗的修行者,甚至在道宗的鼎盛時期,客卿之位更是拿來作爲(wèi)一種獎賞,專門賞賜給對道宗有功的非道宗修行者,從這點上也可以看出,位居修行界各大宗門之首的道宗,的確是稱得上有容乃大。

收攏修行界的事情,一直由曲蒼和影子去做,從蕭煜北伐開始,到太清宮之變爲(wèi)止,王府大約收攏了近百名客卿,其中空冥境界三十二人,履霜境界十六人,其餘人皆爲(wèi)不入流的和合境界,蕭煜將這些人安置在前府之中,後府還是以自己的心腹護(hù)衛(wèi)爲(wèi)主。太清宮之變後,蕭煜便著手修復(fù)當(dāng)年東主修建行宮時留下的大陣,以免日後哪位輸不起的逍遙神仙直接打上門來,拿他媳婦和兒子出氣。而這些散修便是修復(fù)大陣最好的“苦力”,在道宗真人金塵的統(tǒng)領(lǐng)下,開始初期的修復(fù)工作。

亞聖言,“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此時蕭煜這個治人者便好整以暇地坐在自己的書房中,三言兩語定下了西北王府的長期規(guī)劃和第一個三年計劃,真正需要他去動手的事情,幾乎可以說沒有。

這些事情看似很大,對於蕭煜來說終歸還是小事,真正能算是大事的,還是藍(lán)玉和道宗洽淡的移花接木之事,其中兇險,藍(lán)玉已經(jīng)告知蕭煜,是否繼續(xù)下去還是要等蕭煜自己做決定。

左手是“富貴險中求”,右手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按照道理來說,蕭煜已經(jīng)走過了富貴險中求的階段,早該開始講究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了,但是三月時與蕭烈的一戰(zhàn)卻是意義深遠(yuǎn),蕭煜不得不戰(zhàn)。

這一戰(zhàn),關(guān)乎到父子兩人對持近十年的一個對錯問題。

用拳頭武力高低來決定對錯,看似很可笑,實際又不可笑。

成王敗寇,再簡單不過的一句話,卻說出了古往今來無數(shù)個對錯的本質(zhì)。

而且在這件事上,誰都有理,講道理根本就分不出誰是誰非。

既然蕭煜和蕭烈父子兩人都默認(rèn)了用這個方式來決定雙方對錯,那麼誰贏了,誰就是對的,誰輸了,誰就是錯的。

無可爭議。

在這種情形下,蕭煜若不應(yīng)戰(zhàn),那便是輸了,也是錯了。

蕭煜從不認(rèn)爲(wèi)自己錯了,那便絕不能輸。

說到底,還是再要兵行險招,不過卻不是富貴險中求,而是對錯險中求了。

思慮再三之後,蕭煜提筆給藍(lán)玉寫了一封長信,在信中詳細(xì)詢問此法的可行性,並請徐振之返回中都,與他面談。

蕭煜既然寫下了這封信,心中便是有了定數(shù),他不再去想做不做,而是思量如何將風(fēng)險規(guī)避到最小。

蕭煜將信交由倀鬼發(fā)出之後,已經(jīng)是夜色深沉。蕭煜披了一件披風(fēng),出了守心齋來到凌風(fēng)閣中,擡頭可望天上明月,低頭可觀腳下中都。

此時正值月初時分,明月已是月牙。

蕭煜望著這彎月牙有些怔怔出神,想起了許多過往之事。

在他年幼時,母親常常推開窗戶,對著一輪明月給他說一些有關(guān)月亮的詩詞,這些詩句算不得名家名篇,只是母親未出閣時與一些閨中密友所做。如今蕭煜已經(jīng)是記不太清這些詩詞的內(nèi)容,只是隱約記得有一句,“一點青燈一彎月,今宵寒較昨霄多。”

現(xiàn)在想來,倒是極爲(wèi)應(yīng)景,與高處不勝寒有異曲同工之妙。

少年不知愁滋味,爲(wèi)賦新詞強(qiáng)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蕭煜以前讀詩詞,總覺得這些文人好作無病呻吟,對這些文字的印象也是隻有蒼白無力,只是到了後來,經(jīng)歷的世事多了,才慢慢品味出文字中的真意,原本的蒼白無力變得鮮活起來,直戳心窩,方知多少無奈辛酸盡付其中,

蕭煜閉上眼睛,緊了緊身上的披風(fēng)。

果然是寒意深重。

門外傳來女子的腳步聲,雖然輕微,但在寂靜深夜中卻是格外清晰。

不多時,凌風(fēng)閣的大門被人從外面推開,原來是林銀屏,她手裡提著一盞燈籠,身上同樣披著厚重的大披風(fēng)。

她瞧見獨坐於此的蕭煜,輕皺眉頭,微嗔道:“西北不比江南,現(xiàn)在正是天冷能凍死人的時候,你身體又是剛好,大晚上的不好好歇著,跑這兒做什麼?”

蕭煜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轉(zhuǎn)移話題道:“玄兒睡了?”

林銀屏白了他一眼,“你以爲(wèi)靈寶像你似的?大半夜的不睡覺,在這兒看月亮。”

蕭煜起身走近,伸手給她緊了緊披風(fēng)的繫帶,輕聲道:“過段時間,我可能去道宗一行,有些事情,要提前想明白,安排好。”

林銀屏微微一窒,低下頭,悶聲道:“知道你是個閒不住的。”

蕭煜伸出手?jǐn)堊∷拖骂^,在她耳邊低聲道:“不會再忙多少時間了,若是一切順利,今年三月我就帶你去梅山。”

林銀屏猛地擡起頭來,髮髻上的步搖隨之劇烈搖晃,正如她此時此刻的心情,臉上更是掩不住的震驚之色。

她自然清除梅山代表著什麼,蕭煜的母親方璇就是葬於此處,蕭煜也曾對她提起過,在他還困居?xùn)|都時,逢年過節(jié)都要前往梅山祭奠亡母。

梅山於蕭煜而言,大不一樣。

蕭煜也隨之?dāng)E起頭,緩緩說道:“正明三十七年秋,我去給我娘掃墓,那時我在她的墓前許諾,日後要帶著她的兒媳回去見她。”

雖然兩人已經(jīng)成親許久,現(xiàn)在更是連孩子都有了,而且方璇也已經(jīng)故去多年,但是當(dāng)林銀屏聽到這話時,心中還是升起一股新媳婦初見公婆時的莫名忐忑。

接著林銀屏又在心底默默算了下,正明三十七年的秋天,那時候她好像已經(jīng)隨著草原使團(tuán)到了東都,而且還在一個細(xì)雨蒼茫的日子登上了梅山。

林銀屏忽然想起一樁在梅山上見過的軼事。

她笑道:“那年秋天的時候我也去過梅山,雖說沒有遇到你,不過在賞梅臺卻是聽人做了一首詩,挺有意思。”

蕭煜好奇問道:“什麼詩?”

林銀屏一字一句道:“君爲(wèi)名利隱,他爲(wèi)名利往。何顏見君面,今上賞梅臺?”

蕭煜一愣,臉色古怪。

第76章 嫂子和小叔第172章 雨中論時勢第45章 西涼州第76章 雨中來客第60章 與秋葉的第一次對話第100章 浩然第14章 蕭煜的目的第107章 大婚(一)第100章 女子心思和天下大亂第33章 秋思第15章 蕭玥第79章 登門惡客第196章 以一殺二第171章 千里下江都(五)第353章 終須盡第7章 見掌教(上)第127章 大紅燈籠高高掛(中)第10章 大登殿第25章 夜話第152章 故地重遊第147章 走走看看第68章 同境神魂誰敵手第54章 星空裡的星辰第31章 馬蹄聲起第125章 張定國第93章 叛逆第55章 偷襲第85章 白雪下的陰霾第138章 渡劫天人第227章 老僧與菩提第28章 瞑瞳第253章 中州謀劃(五)第74章 神遊萬里見妻第76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253章 中州謀劃(五)第254章 不忘初心第148章 定風(fēng)波(九)第104章 夜幕下的暗衛(wèi)第4章 玉塵第33章 天魔相第53章 圍殺第149章 婦人之仁第83章 棺材第86章 青冥宮前第116章 赳赳武夫第84章 星羅棋佈第169章 姻親第18章 掌教首徒第39章 新政新氣象第162章 心有靈犀一點通第87章 離別前第267章 梅山梅山第179章 長驅(qū)直入六百里第142章 涼薄之人第235章 我的世界(上)第103章 魂喪第94章 仇人故人第67章 父子並行第61章 傘和破境第49章 這一場雨第60章 與秋葉的第一次對話第33章 第一桶“金”第174章 誘殺第171章 鉅鹿城第49章 這一場雨第14章 往來第165章 後建形勢(中)第177章 大喜(上)第328章 江陵之戰(zhàn)(下)第150章 爲(wèi)虎作倀第12章 出鞘歸鞘第92章 談古第210章 首勝第33章 鐵槍無敵第241章 抗天劫第127章 連橫第199章 雙劍四象,刺劍還劍第58章 殺明王第20章 雪山內(nèi)外的人們第7章 未央劍經(jīng)第258章 三問第34章 烤黃羊第133章 飛昇第108章 仿如昨日第42章 天下震動第176章 慕容北月第95章 急轉(zhuǎn)直下第198章 逍遙遊第283章 十九人像,攝政新政第303章 重蹈覆轍第335章 各顯神通第143章 圍殺第44章 走出不一樣的路第188章 棋局第12章 夫人的馬賊第15章 論道(二)第251章 中州謀劃(三)第17章 風(fēng)起第61章 林冷乾夫婦計賣閩知行
第76章 嫂子和小叔第172章 雨中論時勢第45章 西涼州第76章 雨中來客第60章 與秋葉的第一次對話第100章 浩然第14章 蕭煜的目的第107章 大婚(一)第100章 女子心思和天下大亂第33章 秋思第15章 蕭玥第79章 登門惡客第196章 以一殺二第171章 千里下江都(五)第353章 終須盡第7章 見掌教(上)第127章 大紅燈籠高高掛(中)第10章 大登殿第25章 夜話第152章 故地重遊第147章 走走看看第68章 同境神魂誰敵手第54章 星空裡的星辰第31章 馬蹄聲起第125章 張定國第93章 叛逆第55章 偷襲第85章 白雪下的陰霾第138章 渡劫天人第227章 老僧與菩提第28章 瞑瞳第253章 中州謀劃(五)第74章 神遊萬里見妻第76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253章 中州謀劃(五)第254章 不忘初心第148章 定風(fēng)波(九)第104章 夜幕下的暗衛(wèi)第4章 玉塵第33章 天魔相第53章 圍殺第149章 婦人之仁第83章 棺材第86章 青冥宮前第116章 赳赳武夫第84章 星羅棋佈第169章 姻親第18章 掌教首徒第39章 新政新氣象第162章 心有靈犀一點通第87章 離別前第267章 梅山梅山第179章 長驅(qū)直入六百里第142章 涼薄之人第235章 我的世界(上)第103章 魂喪第94章 仇人故人第67章 父子並行第61章 傘和破境第49章 這一場雨第60章 與秋葉的第一次對話第33章 第一桶“金”第174章 誘殺第171章 鉅鹿城第49章 這一場雨第14章 往來第165章 後建形勢(中)第177章 大喜(上)第328章 江陵之戰(zhàn)(下)第150章 爲(wèi)虎作倀第12章 出鞘歸鞘第92章 談古第210章 首勝第33章 鐵槍無敵第241章 抗天劫第127章 連橫第199章 雙劍四象,刺劍還劍第58章 殺明王第20章 雪山內(nèi)外的人們第7章 未央劍經(jīng)第258章 三問第34章 烤黃羊第133章 飛昇第108章 仿如昨日第42章 天下震動第176章 慕容北月第95章 急轉(zhuǎn)直下第198章 逍遙遊第283章 十九人像,攝政新政第303章 重蹈覆轍第335章 各顯神通第143章 圍殺第44章 走出不一樣的路第188章 棋局第12章 夫人的馬賊第15章 論道(二)第251章 中州謀劃(三)第17章 風(fēng)起第61章 林冷乾夫婦計賣閩知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康市| 贵州省| 柏乡县| 乌海市| 蒙自县| 宣威市| 滕州市| 阜平县| 宜良县| 新乡县| 论坛| 北碚区| 青铜峡市| 钦州市| 黔东| 鸡西市| 沙雅县| 阜平县| 临沭县| 镇康县| 托克逊县| 凤阳县| 菏泽市| 临桂县| 乌什县| 杭锦旗| 安泽县| 黔西县| 广安市| 浪卡子县| 汝阳县| 五莲县| 鹰潭市| 临江市| 昌平区| 镇巴县| 郧西县| 宁德市| 化隆| 三台县| 常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