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7章 軟紙

第47章 軟紙

天色漆黑,太學(xué)教授的宿舍門廊外,蔡邕蔡郎中披頭散髮,正神色驚惶不定的躲在陰影中。說實話,他好幾次都想直接衝入廊下,逃回屋內(nèi),但卻總覺的拐角處自己的房門外影影綽綽的似乎有人,所以始終不敢動彈,生怕被人發(fā)現(xiàn)這副狼狽之像,到時候丟人現(xiàn)眼。

而良久,眼看著廊下燈火處人影漸漸稀落,半天也沒有動靜,這蔡邕終於還是鼓足了勇氣,於是便用雙手握住頭髮,悶頭衝了過去。

孰料,剛衝過走廊來到自己房間門前,還不待他鬆上一口氣,耳中卻又響起了一個讓他差點羞憤欲死的聲音。

“蔡郎中。”站在蔡邕門前的公孫珣略顯驚愕的打量了一下對方的造型,旁邊捧著一個大盒子的公孫越也是目瞪口呆。“這……何故如此啊?莫非遇到了強(qiáng)盜?太學(xué)中也有強(qiáng)盜嗎?”

“沒、沒有。”蔡邕滿臉通紅,趕緊解釋道。“剛纔出去找張教授討論音律,孰料回來的路上天色太黑,一不小心幘巾被樹枝給挑了去,髮髻也給碰散了……”

“原來如此。”公孫珣恍然大悟。“也不知道您丟掉幘巾的地方在哪兒,若是近的話我們兄弟陪你去尋一尋?”

“不用,不用。”蔡邕連連搖頭。“我房中就有幘巾,進(jìn)房再裹一下就是了……你們找我有事?”

“不瞞蔡郎中,”公孫珣帶著公孫越微微躬身道。“珣等有要事相求,所以,已經(jīng)在此處久候了多時了!”

蔡邕聞言略顯悲憤的看了這二人一眼,也不答話,而是悶頭衝入屋內(nèi)。

公孫兄弟微微一怔,然後對視了一眼,卻也厚著臉皮跟了進(jìn)來。

邊郡來的野小子真沒教養(yǎng)!蔡邕心中暗罵,但終於還是無可奈何的陪著跪坐了下來:“你們說有事相求?”

公孫珣聞言也不生氣,反而微微笑道:“不瞞蔡郎中,我家的情況我當(dāng)然知道。一開始是因爲(wèi)我們遼西公孫氏居於令支,而令支實與盧龍塞一體兩面,牢牢握住河北與塞外數(shù)郡的唯一交通要道。塞外的商旅、部族,想要和河北交通,都只能從此處走……用我母親的話說,坐地便可生利!於是數(shù)年間,安利號就已經(jīng)積累了不少資本、人脈、商路。這就是我家安利號起勢的所謂第一個階段了。”

“正是如此。”

“沒有經(jīng)學(xué)傳家,終究只是二流。”公孫珣似笑非笑道。“這纔是天下人的公論。”

“咳!”蔡邕漲紅著臉,強(qiáng)行解釋道。“你不曉得,我是聽你說竟然有人用紙來替代廁籌,覺得太過豪奢,心中生厭……”

“蔡郎中所言甚是。”公孫珣點了點頭,表示贊同。“如今通行天下的那種紙張?zhí)啵退闶浅⒑凸俑毡橛眠@種紙作爲(wèi)通緝圖畫,那也是要貼在亭舍裡讓人好生照看,才能勉強(qiáng)保存數(shù)月,家母也不會自以爲(wèi)是到用那種紙張來做書籍。不過,家母當(dāng)年無意間曾接手過兩個造紙作坊,卻讓她對紙張的前途大爲(wèi)改觀……”

“明知個屁!”蔡邕忽的變臉道。“我不信你這個小子不懂的這個道理!你家的什麼安利號能鋪陳數(shù)郡,靠的是什麼?你自己不清楚,反而來問我一個老書生嗎?”

“母親在本地助學(xué)的時候,很自然的就發(fā)覺書簡這個東西,對於家境貧寒的幼童而言實在是個大難題……貴、重、繁,無論是抄錄還是使用都遠(yuǎn)遠(yuǎn)不如紙張。”

“好說,好說。”蔡邕面上勉力乾笑,心中卻已經(jīng)下定決心,這次絕不會再當(dāng)‘老實人’了,否則就讓自己下次上廁所也沒廁籌擦屁股!

“呃……”得到應(yīng)許後,公孫珣卻又沉吟了片刻。“一時間竟不知道從何處開口了,不曉得蔡郎中可知道我的家世?”

“正是。”公孫珣領(lǐng)著公孫越俯身正式行禮道。“還望蔡郎中鼎力協(xié)助。”

蔡邕面色一滯,然後直接將這張黃麻軟紙給扔到了地上。

“如今我家的生意,往南過不了瑯琊,往西過不了代郡,而往東南河北腹地則是寸步難行,若非是冀州諸家商號與我們安利號有大批次的馬匹、布帛、糧食生意,願意讓開一條縫,否則連在鄴城開個分號都難……”

“這是自然。”這個話題是蔡邕的專業(yè)所在,他比誰都清楚這裡面的門道。“真要是從啓蒙二字來講,書簡是萬萬比不上紙張的,又便宜,又輕便……不過,也僅僅就是書寫和練習(xí)時這紙張才顯得出色,要說到錄書,還是要布帛和書簡,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蔡邕聞言默然。

“哎呀……”蔡邕聽到這裡不禁失笑。“你這不是已經(jīng)自問自答了嗎?各處都有本地的商號,哪裡容得下你們家再去摻一腳呢?便是鄴城,不也是得了當(dāng)?shù)卮笞宓氖卓喜拍苈淠_嗎?”

“我也曉得你的意思了。”蔡邕恍然大悟。“你是說,這造紙的基本工藝都是一樣的,也很成熟了,那麼博採衆(zhòng)家之所長其實是很輕易的一件事。換言之,若是能收攏各地工藝,那造出來輕便、潔白、緊緻的紙張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便是代替書簡、絲帛也有可能?”

“蔡郎中慧眼如炬。”公孫珣連連點頭。“正是如此……您再看這第三張紙!”

“讓我想想。”蔡邕聞言冷笑道。“這第二段,莫不是看塞外諸郡國,如遼東、遼西、遼東屬國、樂浪、玄菟因爲(wèi)居於塞外,商旅、部族、豪家皆是一盤散沙?你母親就以公孫氏爲(wèi)後盾,以安利號爲(wèi)工具,將這些地方的商路統(tǒng)轄整合,自己再居於令支這個要害節(jié)點,統(tǒng)一調(diào)度,與河北對接?”

“多、多謝了。”不知爲(wèi)何,這蔡邕一把年紀(jì)了,竟然還有些尷尬。“你且繼續(xù)說來。”

而這時候,蔡邕才恍然反應(yīng)過來,自己竟然不知不覺與這個公孫珣聊了許久,連這廝身旁那個最可惡的小子都給忽略過去了。

“正是如此!”公孫珣揮掌如刀,直接切到了地板上,儼然興奮到了極點。“蔡郎中恐怕不知道,其實從蔡候造紙開始,這天下間的造紙術(shù)已經(jīng)近百年沒有什麼太大改變了,無外乎就是挫、搗、炒、烘,這四種工序罷了……其餘種種,都是工匠自己搞出來的小道,或是軟、或是硬、或是白、或是潔、或是緊、或是質(zhì)……”

蔡邕面色通紅,訥訥不能言。

公孫珣聞言冷笑:“蔡郎中啊,咱們剛纔不是說了嗎?沒有經(jīng)文傳家的世族,終究只是二流。而能養(yǎng)一個造紙作坊,且有獨門工藝的家族,哪個不是一流世族呢?須知道,這造出來的紙,終究還是用來書寫的多!”

“想當(dāng)年。”稍微頓了一頓,公孫珣這才繼續(xù)說道。“家母發(fā)現(xiàn)安利號的生意停滯以後,自知地域這個東西著實難辦,也就熄了一路把商號開到洛陽的心氣,轉(zhuǎn)而做一些豢養(yǎng)孤寡、資助學(xué)子的事情,然而期間又遇到一事,讓她耿耿於懷,至今難忘!”

“不瞞郎中。”公孫珣低頭笑道。“這些地方其實都有公孫氏的分支。雖然早就出了五服,也分了家,但往上數(shù)個七八十年總歸是同出一脈,話還是能說上去的。再說了,這安利號又不是隻有我母親一個人獨享,族中與各地分支,乃至於各地親近豪族,每年都是有分紅的……”

蔡邕爲(wèi)之恍然:“怪不得你剛纔說令堂對此耿耿於懷……想來是那些有造紙作坊的大家,欺她是女子,是商人,又出身邊郡,所以自恃名族,懶得理她?而且,你母親離不開遼西,你家又終究只是在環(huán)渤海諸郡有些手段,出了這個圈子,恐怕更是寸步難行?”

“哦?”

“那你家爲(wèi)何多年只造出這種用來如廁的白色軟紙呢?”蔡邕茫然不解。

“好了阿越。”公孫珣趕緊制止了自己族弟的頂撞,復(fù)又朝蔡邕解釋了一下。“蔡郎中不曉得,這種軟紙不過是用廢棄的麻頭、破漁網(wǎng)、樹皮所制,偏偏又寫不得字,用來如廁反而正合適……呃,您年紀(jì)大了,又經(jīng)常伏案,不如待會我讓人給您送來一些,且用來試試。”

“這些經(jīng)學(xué)士族,豢養(yǎng)造紙工坊,也不過是爲(wèi)了附庸風(fēng)雅。”公孫珣昂首冷笑道。“而且他們家中豪奢無度,書簡再重也有僕人爲(wèi)他們駕車搬運(yùn);刻錄再難,也有刀筆吏爲(wèi)他們代勞。若非我母親,哪裡會有人想過以此來利天下?!可是這羣人卻個個不識擡舉……”

“喏。”公孫珣點頭稱是,然後又讓公孫越拿過來了一張紙。“您再看這張……”

“蔡郎中這是什麼話?”那邊一直沒說話的公孫越忍不住駁斥道。“你久在洛中,難道不曉得什麼是真正的豪奢嗎?有些權(quán)貴家中爲(wèi)了炫富,專門把上好的布帛絲巾放在廁中,那才叫奢侈無度呢!您自己說,天下不能果腹遮蔽的窮人有多少,絲巾這種東西是能用來如廁的嗎,怎麼不見你對此生厭?”

“這是我們遼西本地的一種軟紙,”公孫珣接過來,轉(zhuǎn)手捧給了對面的蔡邕。

蔡邕接過來用手一摸,當(dāng)即蹙眉:“品相與普通脆紙相當(dāng),但太軟了,墨水一沾就會化開,寫不得字!”

蔡邕接過來一摸,依舊是蹙眉不語:“這紙雖然也是白淨(jìng),卻還是軟塌塌的……又有何用?怕是也只能用來如廁吧?”

“不過,我倒是好奇。”蔡邕忽又抽了口氣。“你方纔說你家安利號已經(jīng)‘環(huán)渤海皆有’。那這第三階段,想來應(yīng)該就是打通渤海上的船貿(mào),直接讓遼東與青州相接。青州與遼東自古就有海路想通,這點我是知道的,可是北海、東萊、樂安、渤海這些地方,都是豪族林立的大郡,世家大族不計其數(shù),你們家這個……這個什麼安利號是怎麼進(jìn)來的?”

不過也來不及多想,只見那公孫越打開放在手旁的一個木箱子,從中取出了一件顯得軟塌塌,但一望而知就是紙張的物什。

公孫珣伸手捏住,萬分不解:“蔡郎中這是何故,這紙是乾淨(jìng)的啊?”

“我只知道你出身遼西公孫氏。”算是勉強(qiáng)平復(fù)了心態(tài)的蔡邕微微捋須道。“但遼西位於河北與塞外的交接處,遠(yuǎn)在數(shù)千裡之外,我一箇中原人,瞭解的實在是不多……非要說點什麼,便是曉得你家中甚爲(wèi)豪富,聽說家資鉅億,與徐州糜氏、冀州甄氏、荊州馬氏相彷彿。”

就這樣,蔡邕進(jìn)入房內(nèi),又是點燈又是打水,又是淨(jìng)手又是盤發(fā),然後再挑選了一下幘巾,再慢騰騰的戴上……然而,無論這蔡郎中怎麼折騰,那公孫珣與公孫越卻如同漿糊一般,牢牢粘在房中的蒲團(tuán)上,儼然是一副要奉陪到底的樣子。

“這張紙潔白如雪。”蔡邕接過來後迅速品鑑道。“但也只是潔白如雪,其質(zhì)地與一般脆紙沒什麼區(qū)別,恐怕依舊不善保存,可惜了!”

“蔡郎中心中著實通透。”公孫珣連連點頭稱讚。

“蔡郎中果然明知灼見!”

蔡邕微微正色了起來……感情還知道爲(wèi)母親分憂,也算是個孝子了。

“阿越,且把東西取出來吧。”公孫珣回頭吩咐道。

“說來聽聽。”蔡邕是真的好奇了。

“這倒是我小覷了你們公孫氏了。”蔡邕聞言再度倒抽了一口氣。“不想竟然開枝散葉到這個程度,‘環(huán)渤海皆有’,且遼西令支的本家還世宦兩千石……足以令人生畏了!”

公孫珣微微頷首:“蔡郎中所言不差,我母親極善財貨之道,十餘年間,我家的安利號在青、幽之間也算是略有名聲。而說起這個,便要請教一下蔡郎中了,您學(xué)富五車,可知道爲(wèi)何我家安利號爲(wèi)何能在數(shù)年間就鋪陳到環(huán)渤海數(shù)郡?而往後數(shù)年,生意也不差,錢也不缺,卻始終不能再有寸進(jìn)呢?”

蔡邕摸著這張白色軟紙,看著眼前放著的其餘兩張,卻是忽的心中一動:“這紙莫非是你母親得到那兩家造紙作坊後,採二者之長造出來的?”

“正是如此。”公孫珣坦然點頭道。“實際上這家造紙作坊中出產(chǎn)的這種黃麻軟紙,一直都是供給自家主人用以代替廁籌的!”

“蔡郎中再想想。”

“我嬸孃懸賞百萬錢,以求新紙,此事當(dāng)年環(huán)渤海皆知。”公孫越也再度插嘴道。“然而,數(shù)年間卻只得了這一種白紙工藝,還是從臨近遼西的涿郡一家士族中求來的,除此之外再無進(jìn)展……”

“這次我是真曉得你們所求了。”蔡邕微微捻著鬍鬚感嘆道。“令堂一女子,居然也心懷文教,我又豈能坐視不理?再說了,我這人也沒其他的愛好,唯獨書法、音樂、辭賦而已,此事若成,於我也大有裨益,公私兩便,不能不助……爾等可有什麼具體的訊息?說與我,我以書寫石經(jīng)的名義替你們索要這造紙的工藝!”

公孫珣和公孫越對視一眼,齊齊失笑,後者旋即又從盒中取出了數(shù)種紙張,一一鋪列在前!

“蔡邕自矜能書,兼明斯(李斯)、扛(史扛)之法,非得紋工不妄下筆。工欲畚其事,必先利其器。用張藝筆、左伯紙,及韋端墨,皆古法,兼此三具,然後可以盡徑丈之勢。方寸千官。”——《三輔決錄》.趙歧

PS:還有新書羣,有興趣的同學(xué)可以加一下,684558115。

(本章完)

第455章 白雲(yún)出處從無例(感謝白銀大盟江南第343章 新人敢言天下事第308章 恥令越甲鳴吾軍第212章 萬衆(zhòng)皆北走第196章 不聞新人來(中)附錄11:《舊燕書》孝莊文皇后本紀(jì)——sduyi第226章 不論身後第156章 謀斷第154章 張儉關(guān)於完本與完本活動第157章 親厚第345章 單于在山西(上)第276章 門前立故友(下)第120章 崩壞(中)第90章 出塞第98章 處置(下)第346章 單于在山西(下)(新年快樂!)第263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451章 白雪紛紛落庭中(上)第202章 一意起高樓(下)(四合一還債)第43章 僞書盜印第78章 撤屯(終)第438章 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第174章 兵臨第26章 緱氏縣中第376章 夜夜酣歌感知己第453章 何敢自矜醫(yī)國手第446章 世間魚鳥各飛沉第511章 出不入兮往不反第121章 崩壞(下)第274章 陌上顯大德第494章 故人北走臨沂水第374章 被驅(qū)無異犬與雞(二合一)第374章 被驅(qū)無異犬與雞(二合一)第335章 直指邊城虎翼飛第54章 見識第532章 不見枯枝培土?xí)r(中)第300章 滿酌陶碗俯首退第371章 一騎如熊虎第491章 枕膝堪入眠(下)第342章 舊將須分左右軍第16章 存問風(fēng)俗第44章 醫(yī)無閭第432章 伏盾終起盾(本月153k)第424章 請降須受縛第186章 妄妄山中言第503章 寒聲一夜傳刁斗第281章 文物多師古(下)第526章 使人聽此凋朱顏(續(xù))第164章 亮旗(還債了)必須要單章感謝瀟瀟和諸位新盟主第408章 又見猛虎起河?xùn)|(上)第251章 陽翟城子伯闢賢第107章 內(nèi)堂第461章 山人琴畔鬼吹燈第351章 從今吹笛大軍起第310章 猶堪一戰(zhàn)取功勳第110章 宮前第147章 意外第535章 山形依舊枕江流第59章 問策第306章第405章 羽書無路達(dá)深宮第530章 空看花開滿臺日(續(xù))第213章 我獨向南行(2合1,大家中秋快樂!第352章 龍眠老子識馬意第180章 樹下索流年第465章 送君十里往鄴城(萬字還債)第170章 失控第113章 探問第391章 時事難從無過立(續(xù))第428章 文武同舊患第56章 路遇第388章 一棹每隨潮上下第42章 請和附錄6: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jì).卷一.卷二—第387章 貴賤不相逾第520章 正與此意同一塗第365章 夕陽西去水自流附錄6: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jì).卷一.卷二—第87章 表文第374章 被驅(qū)無異犬與雞(二合一)第413章 強(qiáng)移棲息一枝安(上)第251章 陽翟城子伯闢賢第196章 不聞新人來(中)第321章附錄6: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jì).卷一.卷二—第460章 漢室諸公鳴玉佩第246章 孫文臺所向無前第279章 舊俗疲庸主第9章 戰(zhàn)後第413章 強(qiáng)移棲息一枝安(上)第322章 循循州牧道服人第150章 明白第480章 秦嬴謾作東遊記(續(xù))第410章 世間底是英雄物第478章 鄴下書味亦何偏第330章第117章 相邀第219章 天下大吉
第455章 白雲(yún)出處從無例(感謝白銀大盟江南第343章 新人敢言天下事第308章 恥令越甲鳴吾軍第212章 萬衆(zhòng)皆北走第196章 不聞新人來(中)附錄11:《舊燕書》孝莊文皇后本紀(jì)——sduyi第226章 不論身後第156章 謀斷第154章 張儉關(guān)於完本與完本活動第157章 親厚第345章 單于在山西(上)第276章 門前立故友(下)第120章 崩壞(中)第90章 出塞第98章 處置(下)第346章 單于在山西(下)(新年快樂!)第263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451章 白雪紛紛落庭中(上)第202章 一意起高樓(下)(四合一還債)第43章 僞書盜印第78章 撤屯(終)第438章 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第174章 兵臨第26章 緱氏縣中第376章 夜夜酣歌感知己第453章 何敢自矜醫(yī)國手第446章 世間魚鳥各飛沉第511章 出不入兮往不反第121章 崩壞(下)第274章 陌上顯大德第494章 故人北走臨沂水第374章 被驅(qū)無異犬與雞(二合一)第374章 被驅(qū)無異犬與雞(二合一)第335章 直指邊城虎翼飛第54章 見識第532章 不見枯枝培土?xí)r(中)第300章 滿酌陶碗俯首退第371章 一騎如熊虎第491章 枕膝堪入眠(下)第342章 舊將須分左右軍第16章 存問風(fēng)俗第44章 醫(yī)無閭第432章 伏盾終起盾(本月153k)第424章 請降須受縛第186章 妄妄山中言第503章 寒聲一夜傳刁斗第281章 文物多師古(下)第526章 使人聽此凋朱顏(續(xù))第164章 亮旗(還債了)必須要單章感謝瀟瀟和諸位新盟主第408章 又見猛虎起河?xùn)|(上)第251章 陽翟城子伯闢賢第107章 內(nèi)堂第461章 山人琴畔鬼吹燈第351章 從今吹笛大軍起第310章 猶堪一戰(zhàn)取功勳第110章 宮前第147章 意外第535章 山形依舊枕江流第59章 問策第306章第405章 羽書無路達(dá)深宮第530章 空看花開滿臺日(續(xù))第213章 我獨向南行(2合1,大家中秋快樂!第352章 龍眠老子識馬意第180章 樹下索流年第465章 送君十里往鄴城(萬字還債)第170章 失控第113章 探問第391章 時事難從無過立(續(xù))第428章 文武同舊患第56章 路遇第388章 一棹每隨潮上下第42章 請和附錄6: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jì).卷一.卷二—第387章 貴賤不相逾第520章 正與此意同一塗第365章 夕陽西去水自流附錄6: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jì).卷一.卷二—第87章 表文第374章 被驅(qū)無異犬與雞(二合一)第413章 強(qiáng)移棲息一枝安(上)第251章 陽翟城子伯闢賢第196章 不聞新人來(中)第321章附錄6: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jì).卷一.卷二—第460章 漢室諸公鳴玉佩第246章 孫文臺所向無前第279章 舊俗疲庸主第9章 戰(zhàn)後第413章 強(qiáng)移棲息一枝安(上)第322章 循循州牧道服人第150章 明白第480章 秦嬴謾作東遊記(續(xù))第410章 世間底是英雄物第478章 鄴下書味亦何偏第330章第117章 相邀第219章 天下大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武市| 资溪县| 林州市| 吴堡县| 景德镇市| 武穴市| 石景山区| 沙河市| 夏津县| 利津县| 施甸县| 称多县| 大兴区| 宿州市| 资源县| 连山| 石景山区| 东阿县| 柘荣县| 巴林右旗| 漳浦县| 苏尼特左旗| 博野县| 定西市| 吉木萨尔县| 文化| 新密市| 永善县| 扶余县| 盐源县| 广德县| 本溪| 稷山县| 深圳市| 上蔡县| 柏乡县| 永年县| 杭州市| 桂林市| 天柱县| 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