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3章 探問

第113章 探問

那隻突然冒出來的‘原生變態雞’讓公孫珣心裡頗有些慌亂。

不是說從小被那麼一個親媽養大的他真和那些人一樣信了邪……講真,昨天那麼多事,從他的角度來說,大都是可以理解的:

一隻變態雞都可以有,爲什麼不可以有兩隻?

那城門地震後本來就出現了裂縫,而且幾十年都沒重新修過了, 報告都送到自己公房裡了,塌了又怎樣?

至於交州七個郡一下子反了四個郡……這算個毛啊,幾年後大漢十三州一下子反了八個州你們知不知道?

就事論事,這次政潮的關鍵在於,事情發生的時間太過於集中,強度也太大, 以至於超出了他原本的預想……幾乎可以想象,一股應該是當年九月政變之後最強的大政潮馬上就要席捲而來,而大年初一的大朝會又會有多麼精彩!

總之,當日他幾乎是強做鎮定帶著俞涉回來喝酒的……然後,也只是以年貨的名義贈送了些許財物潦草打發了而已。

不過,隨著第二日遼西那邊真的送來了大批年貨,公孫珣反而恢復了幾分鎮定,他開始靜下心來,試圖捋清並驗證朝中各方勢力的應對方式和應對強度。

“熊掌八對,蜂蜜二十罐。”正在粗著嗓子念年貨單子的人,赫然是一位跟著車隊來洛陽的公孫大娘心腹,所謂林八姨就是了。“葡萄酒十甕,貂皮二十件,東珠五十個,金五百……”

“八姨且停停。”正在負手看窗外降雪的公孫珣忽然出聲打斷道。“金銀錢帛且不提,是不是有意思的特產貨物就這些了?”

“如少君所言,正是如此。”林八姨趕緊答應。

“那除了那些奢侈財貨, 最難得的是不是就是這蜂蜜與八對熊掌?”

“確實如此。”

“熊掌分出兩對來,再配上一些其他禮物, 夫人親自帶著去一趟何中郎家裡,告訴何夫人,讓他們家速速遣人去南陽看一看當地有沒有下雪,若是沒有下雪,那等到正月初一大朝會後朝廷應該就會派人去南陽求雨,可以讓遂高兄留意一二。”公孫珣依舊看著窗外講道。“就只說,若是此事遂高兄能成行的話,那說明天子心中已經有所決斷,他們何氏也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不捨的洛陽繁華?”公孫珣似笑非笑。

“不過說到此事。”公孫珣忽然又扶著車子邊沿繼續笑道。“阿範也在洛中一年多了,可對前途有什麼想法嗎?我的意思是,千萬不要學這些名士,整日坐嘯空談,白白浪費人生。”

堂下客人聽到這詩在自強之餘還有稱讚自己的意思,當即連連拊掌,各自大笑。而等到笑聲過去之後,也是全都盯著公孫珣,準備聽他解釋,爲何要對自己這些人‘前倨後恭’。

“是啊!”雙手按住琴絃的蔡邕也是終於鼓著自己的朝天鼻長呼了一口氣。“千說萬說,國事艱難之時,這小子終於沒有辜負自己兩位恩師的名號,總比我們這些終日只能在家中鼓琴喝酒之輩強上一些。”

雪花紛紛不斷,到了下午的時候,地面上就已經開始有兩三指厚的積雪了,而如果再繼續保持這個速度降雪的話,可以想象,第二天一早起來的時候,說不定洛陽城內外就會有貧民的房屋被壓塌了。

公孫範連連點頭:“如此這般的話,想來天子也會有所觸動……蔡公也會上書嗎?”

見到此狀,公孫珣根本沒有半分客套,而是張口即來:

“少君請講。”

一時間,眼看著公孫珣收起刀子,衆人也是紛紛來堂中撿拾觀看……這一看不要緊,原來,書中字體居然還是蔡邕本人刻印石經時的所謂‘一字體’,也不知道是怎麼弄上去的。

衆人紛紛表示理解。

“哦?!”剛剛放鬆下來的趙蕓與林八姨齊齊驚愕。

無奈之下,他也只好喚來一個隨從,讓對方立即回去告訴林八姨,多買些木炭,再加上一些穀米,以年禮的形式贈送給周邊的鄰居,務必不要讓自己家附近出現凍餓之事而已。

“一切順利。”公孫珣搖頭感慨道。“這次政潮太過猛烈,連這羣最是膽小的所謂名士也都忍不住要上書論政了,而且似乎破具氣勢……”

總而言之,鬧騰了好一陣子,等蔡邕喊家僕將這一地紙書紛紛送入東閣並把禮物收好之後,筵席間偏上首的位置卻赫然多了一個加座,然後公孫珣堂而皇之的坐了過去了。

公孫範一時有些尤難。

蔡邕從那對碩大的熊掌上掃過,卻是不由茫然反問:“致歉我大概曉得了,書又在何處?”

“曉得了!”趙蕓的聲音終於高亢了起來。

公孫範沉吟片刻,越發誠實坦白:“我更想如兄長那般在尚書檯中餵雞閒談。”

一衆名士當即斂聲息氣,便是蔡邕也速速遣人取了紙筆而來,準備謄抄。

話到此處,眼見著賓客們要說些什麼話,這蔡伯喈又不禁微微苦笑:“唯有一事讓我心懷耿耿,他當日搶走我太多書籍了,我家中藏書幾乎少了一小半。而這一兩年間,洛中太多事物,我也無心重新默唸謄錄,以至於我家東閣至今空置不少……便此一事,我也絕難與他再付高山流水之意了!”

堂上衆名士定睛一看,也是反應了過來。原來,這一箱東西還真都是書,不過卻都是用公孫紙所制……公孫紙向來以緊緻白潔著稱,所以能裝訂緊密,怪不得這一箱紙書便是之前近千卷的竹木簡所載文字了。

而走出門來,公孫珣卻發現居然有人早早的等在了蔡府門前,不由驚愕:“阿範那邊如此利索嗎?”

蔡邕目瞪口呆,但還是鼓起勇氣起身質問道:“你如何進的我家大門?我早有吩咐不許放你進來的!”

“還有八姨……”公孫珣又轉過頭來看向了林八姨。

話音剛起時,堂上衆人還不見人的蹤跡,但說完這句話時,披著裘衣、戴著鶡冠、握著佩刀、滿鞋都是雪水的公孫珣卻赫然已經來到了堂中,引得衆賓客不由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文琪不必激我們了。”上首坐著的蔡邕忽然捻鬚苦笑道。“我曉得你此來是做什麼的了……這些日子,你與御史臺王允王子師、田豐田元皓等人來往甚密,定然是受他們所託來我們這裡試探詢問,對不對?”

“如此作風,不曉得是該誇他不拘小節還是該嘲笑他肆無忌憚!”公孫珣一邊搖頭,一邊卻是和自己族弟一起坐上了車子,往家中而走。“不過我也曉得一些虛實了……此人確實是有所恃。”

俄而,居然有人遮面而泣。

“曉得了,郎君還有別的吩咐嗎?”

“誰說不是呢?”又有一人接茬道。“便是後面那兩句,雖顯得猖狂了一二,可如今看來,其人確實有一番英雄氣,北伐陣中,萬軍皆走,唯此子孤身向前;銅駝街前,百官驚嚇,獨彼人橫刀對峙……”

“是,兄長。”公孫範躬身一禮道。“尚書令那裡去送禮的人太多,所以那陽球陽方正根本沒有出面,只是讓僕人收下禮物,然後記下姓名、職務、禮單就把人都打發了。”

“話不能如此說。”下面有人微微拱手道。“公孫郎中不先興文思,蔡議郎又哪裡來的心思奏起仙音呢?至於說規制、風氣……天下文風、規制難道不是蔡議郎和座中諸位說的算嗎?”

又是一曲仙音奏罷!

“諸位。”因爲燃著炭火而暖熏熏的堂中,有人不禁搖頭晃腦。“不管當日那公孫珣如何無禮,只是一句‘素琴金經迎滿懷,無人不道仙音皚’,卻也是道盡了蔡公府上的風華……此時想來,居然頗爲感慨。”

不過,公孫珣絲毫不以爲意,反而大笑一聲,然後忽然拔出刀來。當時,就驚得這些洛中名士紛紛閉口不言,正襟危坐……果然,對付這些人的嘴就沒有比拔刀子更爽利的了。

“兄長所言不錯。”公孫範輕聲答道。“尚書檯總攬政務,尚書令宛如宰相,這陽方正自然有所恃……其實兄長此番來洛中後如日中天,不也是因爲身在尚書檯,爲中樞所重嗎?”

公孫珣一言不發,當即起身行禮,告辭而走。

不僅是蔡邕,便是其他客人也是連連搖頭。

“何須如此欺我?”蔡邕不禁失望坐回原處。“當日你分明拉走了我上千卷書籍,用了足足十幾輛車子,如今卻指著一個箱子說要還書……”

“正是如此。”又有人笑道。“剛纔我們還說,白馬中郎當年的那首短詩頗有幾分意氣呢!”

而就在此時,堂外忽然傳來一陣笑聲,旋即又有一人的高亢話音自遠而近,引得堂上衆人各自驚愕:

“蔡公!聽你這意思,若是我把書給你還回來,你莫非就要與我高山流水,互成知音了嗎?”

而交代完不久,公孫珣便已經來到了此行的目的地——蔡邕蔡伯喈的大門前。

“然也。”公孫範倒也沒有瞞著對方。“在洛陽一年多的見識實在是比遼西那裡多年都經歷的多……”

“文琪可還有詩啊?”衆人重新落座之後,蔡邕心情大好,居然主動捋須調侃起了往事。

“在這裡。”公孫珣轉過身來按住了一個其中一個半人多高的箱子。

“哎呀!”蔡邕第一個反應了過來,然後飛撲下堂。“還真讓你家給做成了?!”

“我以爲不如歸鄉爲吏。”公孫珣坦然答道。“經手些實事最好……阿越這些日子來信,明顯就能感覺到他成熟不少,儼然是在郡府中有所鍛鍊。”

“喏!”林八姨答應的同時,不由面色稍微古怪了起來。

“曉得了。”趙蕓繼續答道。“我立即安排,可都送給誰家呢?”

“且不說當日幾句歪詩,不合風氣,不符規制。”公孫珣當即捧杯笑道。“只說蔡公不撫琴,我又哪裡來的文思呢?”

“取出些錢財來,以年禮的形式送給義從們。”公孫珣認真吩咐道。“然後,盧師獨自一人在京,你親自去請他來我這裡過年,順便……順便挑一個性格好些的美妾與他暖牀!”

然而,公孫珣拔出刀後卻並未出言恫嚇,而是將那箱子的木鎖給輕鬆劃開,隨即,兩名健壯家人會意,直接上前將箱子推倒,任由箱中之物給推倒在了堂中。

“蔡公府上的看門人膽量還不如蔡公自己呢,我一拔刀他們就抱頭鼠竄了,如此門防,豈不是任由我出入?”公孫珣邊笑邊說,身後又有數名家人擡著禮物擺到了堂上。“且不說這些,蔡公,我今日還真是來還書致歉的。”

公孫珣啞然失笑,其實,他所言的‘恃’,乃是指陽球應該是從天子那裡得到了什麼許諾,並獲取了什麼任務……當然了,這就沒必要給公孫範這個天真無邪的族弟科普了。

“非是我前倨後恭,而是就事論事。”公孫珣不以爲然道。“當日我瞧不起諸位,是因爲我將要遠赴邊疆,爲國死戰,而諸位卻只是風花雪月,美酒仙音,那時自然會視諸位爲無物。而今日,我再來此處,諸位雖然還是美酒仙音,卻無人不心憂國事,哀嘆時局……如今局面,雖然是同一批人,卻也值得我讚一聲高潔之士了!”

“諸位。”公孫珣盯著那哭泣之人,不由冷笑。“我剛剛誇讚你們心憂國事,不負名士之身,你們轉眼就作出如此行徑,真是讓我瞧不起……既然你們都知道國家艱難,那爲什麼不去想著爲國家和時局盡一份力,反而在這裡遮面啜泣呢?莫非以爲這麼哭上幾次,便能把那些禍國之人給哭死不成?!”

“速速安排。”公孫珣一邊說往外走去。“我稍微吃些東西,下午就要去別人家做客……”

公孫珣不置可否。

“交給義公。”公孫珣立在門前補充道。“告訴他,讓他即刻送往……許子遠處,現在就送!”

說到底,他心中還是有其他正事要思量,此時著實懶得理會這種小事。

衆人聞言愈發來了興趣,然後各自期待。

“十畝庭中半潔白,枯木淨盡雪花開。

“你回去告訴王子師好了。”蔡邕忽然正色言道。“我輩雖然沒有位居臺諫,但國家到了這個份上,也絕不會顧惜自己的位階與太平的!”話到此處,這蔡伯喈又不禁微微嘆氣。“過了年我就四十六了,卻一事無成,被天子任命爲議郎已經快兩年,卻也只是坐而空談……如此,又怎麼會置國事而不顧呢?正月初一的大朝會,我輩必然會痛斥時弊,直言國事!”

蔡邕落筆完畢,不等其他名士咂摸出滋味,他卻率先大笑:“且不提你依舊自鳴自得,也不說兩詩相映成趣。只有一事……文琪爲何對我堂上客人前倨而後恭啊?當日你那首詩可是不把堂上衆人放在眼裡的,今日卻以雪花比擬堂上之客。而且,你真不曉得嗎,當日我這蔡府上的‘枯枝’和今日的‘雪花’其實是同一批人!”

於是乎,且不說什麼衆人紛紛交口稱讚,說蔡伯喈賺了大便宜,甚至有人偷偷將撿起來的書籍藏入袖中,引得蔡邕面色不快,卻又發作不得。

“然後蜂蜜一罐都不必要留,全部分贈給兩位老師,熊掌也可以送一對給劉師,不必講禮數,待會收拾收拾直接送過去就行。”公孫珣繼續頭也不回的說著,根本沒注意自己妻子在自己母親心腹面前莫名其妙多出來的禮節。“剩下的五對熊掌也全都整備好,我要送人……都只配上一些雜色禮物就行,不要加什麼特別奢侈的東西。”

公孫珣不禁啞然,然後便長久沉默了下去。

蔡邕聞言忍不住一聲感嘆:“文琪說的好啊!國事艱難,妖孽頻出,我輩儒生文士著實難再靜下心來,撫素琴閱金經了。”

此情此景,公孫珣雖然心中通透,卻也忍不住稍有感慨。

“原來如此。”公孫範當即醒悟。“想不到還是公私兩便,倒是我想的少了。”

“這是自然。”公孫珣不由失笑道。“蔡伯喈不僅是洛中名士之首,更是個宦途蹉跎之人,之前升任議郎時他只以爲自己能馬上一飛沖天,結果兩年都不曾有半點進展,無論是爲了國家而進忠言,而是爲了個人前途而故作大言,他都不會坐視這次政潮的。”

再加上白紙黑字,外有寶藍色的硬殼書皮,端是顯得精美異常。

“有。”公孫珣終於回過了頭來。“那十幾個三韓美妾,除了母親指名給阿範、義公、子衡、子伯,還有魏越那廝的五人以外,其餘的你要儘快和八姨商量著,在年前分給那些出色的義從們……若是不曉得他們的功績,可以先問問子衡。”

“可是阿範。”公孫珣復又指著車子後方的蔡府道。“洛陽雖好,卻也有如蔡邕這邊蹉跎人生之人……我這麼說吧,你是想如這蔡邕整日在洛陽府中鼓琴弄墨呢,還是想學我岳父在遼西邊塞那裡馬上封侯呢?”

堂中也是一時寂靜無語。

思索再三後,公孫珣便不再多言,而是推門迎著雪花走了出去,但僅僅是數步後就去而復返:“還有一事,現在就取出百金……外加十顆大東珠來!”

“對了兄長,你在蔡公府上又如何?”說完自己那邊的事情以後,公孫範又繼續認真問道。“我怕打擾你的正事,沒敢進去。”

言罷,公孫珣根本不等屋內二人答應,便即刻轉身走入雪地中,往廚房處覓食去了。

公孫珣再度失笑:“若是如此,還請諸位不要嫌我在諸位大家面前不自量力了。”

“義公、子衡分一對;御史臺的王允王子師,還有田豐田元皓那裡各送一對;還有一對我下午親自帶著送去,你不用操心;最後一對……讓阿範出面送給新任尚書令陽球陽公那裡!”

“謹遵郎君所言,我下午便去。”趙蕓起身微微曲身行了一禮。

實際上,爲了防止這種事情出現,當公孫珣和家僕帶著熊掌、書籍、彩帛、金銀小錠、人蔘等物,和其他貴人一樣滿街亂竄四處出門拜訪之時,很多窮人卻在里長的帶領下不停的清掃著裡中屋頂上的積雪,以防止半夜裡死的不明不白。

“今日冬雪初興,”公孫珣指著堂外的雪花言道。“便以此爲主,胡謅上兩口吧……”

“兄長以爲我該如何呢?”公孫範正色詢問道。

撫琴蔡公何須嘆,前度珣郎今又來。”

“喏!”這一次赫然連趙蕓也趕緊答應。

要知道,到此爲止,酷吏、名士、臺諫、外戚,甚至於天子,這些人的大致脈絡他公孫珣都已經有所感觸和猜度,而若是再能透過袁本初探知出袁楊兩家的想法和動作,那此番政潮來的再猛烈,自己也都可以從容應對,先立於不敗之地,再伺機有所作爲了。

只是不曉得,那許攸能否看在自己的大方上面而給出些痛快話來?畢竟,自打田豐、審配同時出現在眼前後,自己就陡然警惕了過來……朝野洶洶,諸方博弈,可爲何那天下楷模袁本初卻一直斂聲息氣,毫無動作呢?

更別說,他的親父袁逢可還一直處於朝堂正中,左右逢源,卻又偏偏讓人猜不透心思!

四世三公,打仗的水平且不說,朝爭的手段又豈是浪的虛名?!

—————————我是祝大家考700分的分割線—————————

“初,太祖嘗與諸兄弟各私言所志。(公孫)瓚年十八,遼西爲吏,乃自曰:‘當領受萬軍,馳騁南北,自成功名。’太祖立於旁,拊掌而贊。(公孫)越年十七,書信中道:‘當求撫鎮一隅,守牧後方,爲兄援護。’太祖於雁門,攬之微頷,自感其意。後,復於洛中與(公孫)範同車相談,範直言:‘範無他志,此生當從兄左右,足矣。’太祖趣而笑之,不復言語。”——《舊燕書》.卷六十七.列傳第十七.諸公孫列傳

PS:上架一月,難得求此訂閱好了……距離3000均訂還差45……也是心慌。還有書友羣684558115,大家可以加一下。

(本章完)

第21章 戲殺(5.5k)第210章 順逆藏於心(上)第203章 皆憐宮闕土第49章 不見第188章 老雉望河嘆(補昨日)第419章 誠知匹夫勇(跪謝若冰大佬的白銀盟第327章 戰歿尤思過往事第126章 速殺第328章 雨落尚可向前行感謝白銀盟阿蕾格格巫,順便說幾句話第441章 雲臺千尺盡功臣第327章 戰歿尤思過往事第248章 城門口公孫仗勢欺太守第290章 故將直筆作春秋(下)第238章 思南忽思北第391章 時事難從無過立(續)第426章 思故才知心附錄10:公孫離和她的“家”——冬樹寒枝第409章 又見猛虎起河東(下)第392章 達官非自有生來第467章 榆中西門逢故人(續)第68章 大人(下)(5.6k2合1)第402章 更覺歸可喜(7k勉強2合1)第126章 速殺第473章 路漫漫其修遠兮第209章 喜怒形於色(續)第158章 定策(上)第45章 莫須有第494章 故人北走臨沂水第26章 緱氏縣中第157章 親厚第491章 枕膝堪入眠(下)第32章 道明理徹(二妞生日快樂)第225章 不負天下第275章 門前立故友(上)第133章 爭言第121章 崩壞(下)第222章 擲首而還(7.7k)第348章 降虜西擊胡第396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第230章 歃血第539章 故人送客長江道第278章 鼙鼓病氣紛紛來第3章 請戰第426章 思故才知心第502章 虎嘯喧爭如竊語(續)第526章 使人聽此凋朱顏(續)第378章第244章 曹孟德暑日懷霜雪第225章 不負天下第84章 檻車第259章 鐵刃瘦黑立北營第414章 強移棲息一枝安(下)(三合一)第100章 大事(上)第126章 速殺第235章 輕兵取雙城第420章 難奪三軍志第250章 羣英會玄德做歌第529章 空看花開滿臺日第102章 大事(下)第270章 草木黃落兮雁北飛(下)第360章 虎狼從中也立身第64章 臨陣(下)第79章 遠迎新書《紹宋》已發,歡迎老朋友們去試試口味附錄9:女頻寫手日記(下)——sduyiyi第461章 山人琴畔鬼吹燈第8章 破營第370章 忠勇如公更不多第260章 太守孝衣橫野渡附錄8:女頻寫手日記(上)——sduyiyi第350章 南轅咄咄欲何求第399章 北邙故人今何在?第192章 人間多真情第404章 世情夢幻復作如斯觀(7k勉強2合1繼第467章 榆中西門逢故人(續)第50章 用武(8k2合1)第98章 處置(下)第67章 大人(上)第317章 翩翩河邊走(下)第435章 君臣不易逢第195章 不聞新人來(上)第404章 世情夢幻復作如斯觀(7k勉強2合1繼第285章 萬事俱可忘第401章 去留皆灑然第88章 巡視(8k)第301章 河南塞北三千里第192章 人間多真情第5章 假傳軍令第520章 正與此意同一塗第481章 紫氣黃旗豈偶然?(上)第228章 左右爲難第45章 莫須有第24章 緱氏山下第534章 人世幾回傷往事?第346章 單于在山西(下)(新年快樂!)第537章 第二十三張 故壘蕭蕭夏如秋第36章 潁川論士第509章 力盡關山未解圍(下)第228章 左右爲難
第21章 戲殺(5.5k)第210章 順逆藏於心(上)第203章 皆憐宮闕土第49章 不見第188章 老雉望河嘆(補昨日)第419章 誠知匹夫勇(跪謝若冰大佬的白銀盟第327章 戰歿尤思過往事第126章 速殺第328章 雨落尚可向前行感謝白銀盟阿蕾格格巫,順便說幾句話第441章 雲臺千尺盡功臣第327章 戰歿尤思過往事第248章 城門口公孫仗勢欺太守第290章 故將直筆作春秋(下)第238章 思南忽思北第391章 時事難從無過立(續)第426章 思故才知心附錄10:公孫離和她的“家”——冬樹寒枝第409章 又見猛虎起河東(下)第392章 達官非自有生來第467章 榆中西門逢故人(續)第68章 大人(下)(5.6k2合1)第402章 更覺歸可喜(7k勉強2合1)第126章 速殺第473章 路漫漫其修遠兮第209章 喜怒形於色(續)第158章 定策(上)第45章 莫須有第494章 故人北走臨沂水第26章 緱氏縣中第157章 親厚第491章 枕膝堪入眠(下)第32章 道明理徹(二妞生日快樂)第225章 不負天下第275章 門前立故友(上)第133章 爭言第121章 崩壞(下)第222章 擲首而還(7.7k)第348章 降虜西擊胡第396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第230章 歃血第539章 故人送客長江道第278章 鼙鼓病氣紛紛來第3章 請戰第426章 思故才知心第502章 虎嘯喧爭如竊語(續)第526章 使人聽此凋朱顏(續)第378章第244章 曹孟德暑日懷霜雪第225章 不負天下第84章 檻車第259章 鐵刃瘦黑立北營第414章 強移棲息一枝安(下)(三合一)第100章 大事(上)第126章 速殺第235章 輕兵取雙城第420章 難奪三軍志第250章 羣英會玄德做歌第529章 空看花開滿臺日第102章 大事(下)第270章 草木黃落兮雁北飛(下)第360章 虎狼從中也立身第64章 臨陣(下)第79章 遠迎新書《紹宋》已發,歡迎老朋友們去試試口味附錄9:女頻寫手日記(下)——sduyiyi第461章 山人琴畔鬼吹燈第8章 破營第370章 忠勇如公更不多第260章 太守孝衣橫野渡附錄8:女頻寫手日記(上)——sduyiyi第350章 南轅咄咄欲何求第399章 北邙故人今何在?第192章 人間多真情第404章 世情夢幻復作如斯觀(7k勉強2合1繼第467章 榆中西門逢故人(續)第50章 用武(8k2合1)第98章 處置(下)第67章 大人(上)第317章 翩翩河邊走(下)第435章 君臣不易逢第195章 不聞新人來(上)第404章 世情夢幻復作如斯觀(7k勉強2合1繼第285章 萬事俱可忘第401章 去留皆灑然第88章 巡視(8k)第301章 河南塞北三千里第192章 人間多真情第5章 假傳軍令第520章 正與此意同一塗第481章 紫氣黃旗豈偶然?(上)第228章 左右爲難第45章 莫須有第24章 緱氏山下第534章 人世幾回傷往事?第346章 單于在山西(下)(新年快樂!)第537章 第二十三張 故壘蕭蕭夏如秋第36章 潁川論士第509章 力盡關山未解圍(下)第228章 左右爲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河县| 洛宁县| 石棉县| 乌拉特中旗| 许昌县| 中西区| 岱山县| 延长县| 长宁县| 清徐县| 城市| 理塘县| 彰化市| 多伦县| 墨脱县| 宣恩县| 延津县| 隆尧县| 任丘市| 香格里拉县| 天长市| 巴青县| 英吉沙县| 宁南县| 平塘县| 和顺县| 米易县| 个旧市| 普陀区| 陈巴尔虎旗| 田东县| 沭阳县| 滁州市| 盐城市| 宝丰县| 蒲城县| 阿尔山市| 双桥区| 无极县| 永川市| 余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