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36章 交換

“拙言,要想爭天下,就要心懷天下,就算不能把一碗水端平,但是也不能只顧著東三省,不論是軍隊,還是經(jīng)濟,都要有全國眼光,否則只知道重用自己的人,就會造成離心離德,不論是滿清,還是北洋,在這一點上都犯了致命的錯誤,不能統(tǒng)合天下,敵人會越來越多,層出不窮。”

說到這裡,王永江又笑道:“拙言,你能早早的意識到這一點,真是相當不錯。說實話,我真怕你連續(xù)打敗了俄日之後,就會走上楚霸王的路子。”

這世上恐怕也只有王永江敢和張廷蘭這麼說話了,項羽力能拔山,72場大戰(zhàn),無一不勝,橫掃了天下,擁著美人,征服天下,是多少男人的榜樣,但是偏偏就被劉邦給戰(zhàn)敗了,這其中只得思考的東西太多了。

對於張廷蘭來說,最值得借鑑的就是項羽只會做霸王,而不會做君王,這就是太失敗的原因。奉軍如今也處在這個位置上,如果不能完成蛻變,不論有多麼強大的軍力,最後都會消耗一空。

就像前後空一格的某公,每次都能擊敗軍閥,但是反倒是舊的軍閥沒有幹掉,又出了一大批新的軍閥。整個民黨的歷史,就是不斷惡性分裂的歷史,最後將自己有限的實力,全都消耗掉了。

“岷源先生教訓的是,我準備對軍隊和政府都進行大換血,尤其是東三省的一些高官,要全都調(diào)到關內(nèi),打破地域阻隔,另外我準備把邊防軍升格成國防軍,同時把兵力擴充到了32個師,除了奉軍原有的部隊之外。從關內(nèi)再招募十個師,形成制約。”

王永江笑著點點頭:“軍隊的事情我懂得不多,不過我覺得總要有海納百川的心態(tài),直系部隊當中,雖然作亂的不少,但是中下級軍官沒有多少問題,你不妨讓百里過來,擬定一個整軍的計劃。”

張廷蘭一聽,也是頻頻點頭,蔣百里曾是保定軍校的校長。威望很高,而直系之中,又以保定軍校的爲骨幹,要是能收攏起來,就能平衡奉系一家獨大的局面。絕對是非常好的建議。

“我馬上給參謀長發(fā)電報,讓他立刻進京。不過岷源先生。你對關內(nèi)的發(fā)展。還有什麼看法沒有,我可等著你給我拿出方略呢!”

王永江微微一笑:“拙言,這事我的確想了很久,從目前來看,我們能控制的區(qū)域基本上是直魯豫這華北三省,另外加上長江中下游。其餘兩廣和雲(yún)貴川都有些鞭長莫及。按照我的想法,就不妨暫時擱置這些邊境地區(qū),集中力量,讓中原和江南穩(wěn)定發(fā)展起來。到時候我們的工業(yè)實力至少能提升一倍。時間也不會太久,三五年就差不多,到那時天下一統(tǒng),就無可阻擋了!”

聽到這話,張廷蘭也是頻頻點頭,目前無論是財力,還是軍力,都沒有做好準備,何況有和列強交惡,如果把大軍都派到了西南,只會讓中原空虛,而且張廷蘭也早就想要休養(yǎng)生息,結果偏偏戰(zhàn)事不斷,一直拖到了現(xiàn)在,部隊已經(jīng)疲憊到了極點,的確應該好好恢復一下。

經(jīng)過和王永江的一番商討,張廷蘭的思路已經(jīng)很明確了,直魯豫三省是北洋的大本營,發(fā)展的很早,也有相當?shù)墓I(yè)和教育基礎,其中有鞏縣兵工廠,有著名的北洋大學,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基礎。而且北方相對沒鐵資源豐富一些,按照計劃,這裡將重點發(fā)展重工業(yè),建成三座鋼鐵廠,同時大力開採山西的煤礦資源,建立火力發(fā)電廠,供應華北使用。

江浙上海一帶,早就是中國經(jīng)濟最具活力的地區(qū),發(fā)展條件也非常好,不過也有一點問題,就是長三角離著海洋太近,中國海軍實力不足,沒法保護。另外這裡有強大的買辦集團,是發(fā)展實業(yè)的一大阻礙。

按照王永江的想法,江浙一帶將主要發(fā)展見效快的輕工業(yè),逐步打擊買辦集團,等到國力提升之後,再加大對江浙的投資。

最後一個投資重點就是以武漢爲中心的長江中游地區(qū),在張之洞擔任湖廣總督的時候,投資了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撐起了輕重工業(yè)格局,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中,武漢三鎮(zhèn)都是中國工業(yè)門類最齊全,發(fā)展水平最高的地區(qū)。

張廷蘭也準備利用這個基礎,大力投資武漢,當然武漢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位於中部地區(qū),安全基本不用考慮,甚至比起東三省,這一點都佔有優(yōu)勢,因此可以毫無顧忌的建立一批國防工業(yè)。

“岷源先生,按理說內(nèi)閣總理您是當之無愧,只不過長江這條水龍脈關係重大,交給別人我不放心啊,只能讓您親自出馬,因此只能委屈一下,先掛著副總理的職務吧。”

王永江擺了擺手,笑著說道:“讓唐少川幹總理,其實比我要好,至少能讓南省的人放心。另外我是想幹點實事,至於虛名倒是無所謂的。不過有一點我可要提醒拙言,華北地區(qū)並不比江南的任務輕,直魯豫三省全都是人口大省,人多地少,矛盾尖銳。民國剛剛建立的時候,就出現(xiàn)了白狼叛亂,這中原之地想要治理,沒有那麼容易,更何況還有一條時常氾濫的黃河,可都是大麻煩啊!”

“岷源先生說的沒錯,我已經(jīng)準備在在這三省施行土地新政,讓無地少地的農(nóng)民,獲得土地。”

王永江嘆了一口氣:“土地是不得不動的,但是有牽連甚廣,關內(nèi)不比關外,拙言你想好了幹這種事的人選了麼?”

張廷蘭微微一笑:“當然選好了,就是閻錫山!”

王永江一聽也頓時吃了一驚:“拙言,你不是開玩笑啊,閻錫山不是剛剛犯了大錯,差點京城不保,你還準備用他啊?”

“戴罪立功麼!要是沒有這點罪過,我還真怕他不出力幹活呢。”

王永江一聽,也是撫掌大笑:“拙言這話說得對,閻錫山治理內(nèi)政還是有本事的,要是真的肯幹,這中原地區(qū)也就可以放心了。”

“岷源先生,還有一件大事,我準備參考東三省的公務員考試辦法,推廣到關內(nèi),大量招募一批公務人員,填補空缺。”

“好,這個辦法很對,歷朝歷代,只要建國之後,哪管天下還沒完全統(tǒng)一,就要舉行科舉考試,這可是籠絡人心的好主意。尤其是幾次和學界都鬧得不愉快,多錄取一些年輕人,也算是緩和一下矛盾。”

張廷蘭和王永江把大事商量妥當,恢復了秩序的北京政府開始高速的運轉(zhuǎn)起來,這一次沒有什麼人敢再陽奉陰違。直系徹底垮了,洋人雖然叫的歡,但是也沒有出兵宣戰(zhàn)的意思,張廷蘭又迎來了一場大勝。

有人先知先覺,有人後知後覺,但是不論什麼人,除了極少數(shù)不知不覺的以外,大家都看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奉軍一統(tǒng)天下,已經(jīng)成爲了必然的趨勢,誰也不能逆轉(zhuǎn),就算洋人也不行。

這時候再不做出正確的選擇,那就是混蛋了,因此經(jīng)歷這次風暴,一大半不堅定的官員都被清理出去了,剩下的人全都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玩了命的工作,這種時候,表現(xiàn)好一點,難關過去之後,就是扶搖直上的時候。

在這些人的賣力工作之下,政府迅速而高效的運轉(zhuǎn)起來,散落的叛軍被清理乾淨,政府迅速恢復戰(zhàn)爭的瘡痍,同時頒佈了新的公務員考試辦法。

媒體也是連篇累牘的報道,另外更重要的是隨著王永江進京,從財政和奉天發(fā)展銀行,又拿出了五千萬元。另外張廷蘭有和美國人簽訂了一份鐵路修築協(xié)議。

寧漢鐵路和川漢鐵路要引入美國資本,這也標誌著美國人正式把手伸到了長江流域,英國人則是被驅(qū)趕出去。同時還簽署了一份貿(mào)易通商協(xié)定,規(guī)定擴大雙方的經(jīng)濟交流範圍,準許美國在長江流域投資。得到了這塊大餅的美國財團簡直是欣喜若狂,他們立刻給張廷蘭提供了三千萬美元的貸款。

同時美國政府也積極出面,充當了調(diào)停人的角色,堅決反對英國的動武叫囂,英國人也不是傻瓜,手中的棋子都折騰沒了,又沒有足夠的力量,那就只能坐下來談判了。

另外奉軍手裡頭還握著一批英國俘虜,其中包括兩次海戰(zhàn)之中,俘虜?shù)膶⒔磺€有十幾名情報人員。

有了這些俘虜捏在手中,英國人也是投鼠忌器。而且最讓他們感到惱羞成怒的是日本人竟然先和奉軍簽署了協(xié)議,草草結束了出雲(yún)號的事情。

其實這也不怪日本人,他們的間諜落入中國手上的更多,一旦鬧起來,也沒有道理,而且張廷蘭也十分大度,表示可以不追究這次事件,依舊向日本出售茂山鐵礦的礦石,不過價格優(yōu)惠就取消了,另外張廷蘭也答應將間諜還給日本,

不過要用在日本工作的中國人來交換,日本人也只好答應,中國有大量的留學日本的人才,其中一大批理工科的人才回國無法就業(yè),結果就留在了日本。

這次張廷蘭就把這些人全都還了回來,一共有四百多人,加上家屬,超過一千人回到了國內(nèi),而此時距離關東大地震,只有五個月了……

第722章 下徐州第342章 村村通第162章 引蛇出洞第293章 轟然倒塌第208章 交鋒第417章 搶劫比賽第560章 洗足第686章 向南洋進軍第98章 伏擊第400章 統(tǒng)一戰(zhàn)線第2章 我有辦法第224章 時代的錯誤第675章 踏上旅順第814章 武器大甩賣第494章 秀才來訪第760章 民心所向第275章 叢林法則第321章 血火交鋒第552章 危險的迂迴第513章 快步前進第733章 傅作義第367章 驅(qū)逐第815章 客似雲(yún)來第348章 初戰(zhàn)第62章 大單第796章 平亂第96章 自作自受第76章 楊宇霆第95章 假幣第773章 大力援助第519章 緊急北上第333章 美國客人第742章 撒錢第187章 教育陷阱第316章 鐵道游擊隊第488章 危局第570章 圖謀海軍第293章 轟然倒塌第729章 冤死的出雲(yún)號第35章 盟友第515章 大炮換人才第366章 殺進紫禁城第244章 驚天一擊第68章 實幹興國第119章 大魚第768章 南洋大暴動第362章 眼紅到死第442章 大權在握第549章 主動權第87章 大勒索第416章 拖拉機第231章 收拾殘局第755章 孫文走了第498章 平蒙之策(一)第643章 戰(zhàn)蓋州第155章 赤峰易手第837章 百分之一和百分之九十九第405章 出兵第443章 暗流奔涌第172章 遼南烽火第119章 大魚第734章 打掃屋子第645章 炸橋第490章 空軍來了第689章 日本人退縮了?第281章 風水輪流轉(zhuǎn)第379章 打飛機第266章 謀取金礦第310章 新聞發(fā)佈會第602章 軍艦回來了第726章 搶佔租界第811章 以打促和第473章 衝鋒槍第208章 交鋒第142章 隨他去吧第719章 風不止第274章 郭鬼子和小六子第512章 工業(yè)大爆發(fā)第315章 打出國門去第775章 邊疆勵志故事第263章 面見岳父第544章 德國考察團第425章 出發(fā)第773章 大力援助第728章 再戰(zhàn)長江第292章 鋼鐵廠歸屬第213章 拿下一省第435章 刺殺第480章 坐下來談談第72章 截殺第109章 戰(zhàn)鬥總結第721章 各方動作第473章 衝鋒槍第783章 上海灘第15章 我是爲了你們好第474章 敲悶棍第315章 打出國門去第313章 誰之罪第318章 邊境交鋒
第722章 下徐州第342章 村村通第162章 引蛇出洞第293章 轟然倒塌第208章 交鋒第417章 搶劫比賽第560章 洗足第686章 向南洋進軍第98章 伏擊第400章 統(tǒng)一戰(zhàn)線第2章 我有辦法第224章 時代的錯誤第675章 踏上旅順第814章 武器大甩賣第494章 秀才來訪第760章 民心所向第275章 叢林法則第321章 血火交鋒第552章 危險的迂迴第513章 快步前進第733章 傅作義第367章 驅(qū)逐第815章 客似雲(yún)來第348章 初戰(zhàn)第62章 大單第796章 平亂第96章 自作自受第76章 楊宇霆第95章 假幣第773章 大力援助第519章 緊急北上第333章 美國客人第742章 撒錢第187章 教育陷阱第316章 鐵道游擊隊第488章 危局第570章 圖謀海軍第293章 轟然倒塌第729章 冤死的出雲(yún)號第35章 盟友第515章 大炮換人才第366章 殺進紫禁城第244章 驚天一擊第68章 實幹興國第119章 大魚第768章 南洋大暴動第362章 眼紅到死第442章 大權在握第549章 主動權第87章 大勒索第416章 拖拉機第231章 收拾殘局第755章 孫文走了第498章 平蒙之策(一)第643章 戰(zhàn)蓋州第155章 赤峰易手第837章 百分之一和百分之九十九第405章 出兵第443章 暗流奔涌第172章 遼南烽火第119章 大魚第734章 打掃屋子第645章 炸橋第490章 空軍來了第689章 日本人退縮了?第281章 風水輪流轉(zhuǎn)第379章 打飛機第266章 謀取金礦第310章 新聞發(fā)佈會第602章 軍艦回來了第726章 搶佔租界第811章 以打促和第473章 衝鋒槍第208章 交鋒第142章 隨他去吧第719章 風不止第274章 郭鬼子和小六子第512章 工業(yè)大爆發(fā)第315章 打出國門去第775章 邊疆勵志故事第263章 面見岳父第544章 德國考察團第425章 出發(fā)第773章 大力援助第728章 再戰(zhàn)長江第292章 鋼鐵廠歸屬第213章 拿下一省第435章 刺殺第480章 坐下來談談第72章 截殺第109章 戰(zhàn)鬥總結第721章 各方動作第473章 衝鋒槍第783章 上海灘第15章 我是爲了你們好第474章 敲悶棍第315章 打出國門去第313章 誰之罪第318章 邊境交鋒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雷州市| 上犹县| 曲松县| 武穴市| 垫江县| 安阳市| 神农架林区| 哈巴河县| 固阳县| 泰顺县| 兴国县| 东台市| 萝北县| 耒阳市| 东至县| 德钦县| 厦门市| 平乡县| 贡嘎县| 浦北县| 三门县| 平塘县| 池州市| 南丹县| 石林| 渭南市| 武威市| 元江| 镇平县| 教育| 托克逊县| 台前县| 天祝| 桐城市| 平远县| 察隅县| 汕头市| 新晃| 金门县| 宜兰市| 永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