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74章——緬東戰役(3)
現在日軍的第42師團和48師團已經被第三兵團包圍起來,隨時有可能遭到滅頂之災。第2師團困守猛撒。美軍的兩個空降師在遭到了佤邦軍的火力打擊之後,被佤邦牽著鼻子在緬東大山裡打轉轉,暫時還不能支援日軍第2師團。更讓聯軍趕到悲情的是,自己派去的三個步兵師已經被全殲了兩個。馬來西亞和加拿大的步兵師被全殲,新加坡第2師戰場失蹤。
在複雜的環境下,林允兒建議換一個打法。聯軍不再向緬東增兵而是將從仰光調集來了美軍逐漸集結到怒江以西,在心理上給第三兵團壓力。這個情況也確實給無名不小的壓力。現在第三兵團還剩導彈旅、機動步兵旅、戰車旅可以調動。之前申請的兩個補充團的編制被霞克將軍在印度戰役結束後撤銷了。無名也只能將這兩個團的新兵補充到印度戰役後,損失較大的第三師和其他幾個師裡。可以說,現在第三兵團已經沒有預備隊了。
更讓無名趕到噁心的是俄國竟然向中國派來了軍事觀察員!俄軍的戰鬥力在上合盟軍裡是比較差的。俄軍除了裝備比較好以外,也被有多少可以稱道的。但是這個俄軍觀察員一直在那裡嘰嘰咕咕的噁心著無名,干涉無名對部隊的指揮和部署。不過第三兵團根本就沒有人聽他的。
“嗨。司令,你爲什麼不將應對日軍第2師團的一個師調回來?你現在的側翼直接暴露在美軍的炮火之下。而你準備應對的三個旅,只有機動步兵旅和戰車旅可以和美軍展開野戰。你的導彈旅最多隻能提供火力支援。……”這個俄國觀察員一直在咕唧的內容倒也沒有什麼不好。只是讓無名和李彌趕到比較煩而已。
李彌在私下裡對無名也是這樣說的。李彌說:“無名,這樣是不是有些太冒險了?要不要向95兵團再借調一個師?”無名倒是坦然一笑,說:“戰爭中最重要的是什麼?”李彌說:“經濟實力?還是綜合國力?”無名笑了笑說:“不!解放軍曾經最愛說的不就是人是戰爭最重要的因素。如果美軍有生力量損失太大,我們攻城略地不是更輕鬆一點嗎?”李彌說:“放這些美軍過江是不是有些冒險?他們可是將兵鋒直指我們的背後啊?”無名說:“那我們就全力殲滅包圍圈裡的緬日軍隊。”
“轟…轟轟…”連串的炮彈落到了日軍的頭頂。第42師團被包圍在孟卡,周圍還有幾萬抱著他們大腿的緬甸軍隊。中國軍隊的火炮就像是長著眼睛一樣落到日軍的火炮陣地、後勤陣地等地。而緬軍從緬東防線潰退下來,逃到這裡的時候基本上除了幾挺輕機槍之外就什麼了,至於重機槍和迫擊炮等重武器就直接扔了。那些老舊不堪的的榴彈炮不是被中國軍隊炸燬,就是遺棄了。42師團師團長多田太郎中將是不可能指望那些緬軍幫他們的。
但是緬軍這些吃貨直接威脅著日軍的另一個生命線——糧食。緬軍這些人就是那些幹吃飯不幹活的人。每天日軍的糧食消耗直線增長,這讓多田太郎中將甚至想拿著機槍將這些緬軍都給突突了。但是目前第三師兵臨城下,讓多田太郎中將不得不聯合這些緬軍一起對付第三師。
第三師又一次的炮擊展開了。成串的炮彈落到日軍的步兵陣地上將日軍的步兵陣地炸成了無數個彈坑。日軍士兵在清理走戰友的遺體之後,在彈坑裡重新構築陣地準備抵擋第三師的攻擊。但是這種臨時修建的掩體是不能和美軍在怒江西岸修築的鋼筋水泥掩體相比的。
張翔通過望遠鏡看著那些日軍撅著屁股正在用泥土修築陣地,對傳令兵說到:“開始攻擊。”多田太郎中將一直沒有放棄外圍的防守,不停地將自己不多的部隊添加到外圍這個黑洞裡。爲了減少日軍的傷
亡,多田太郎中將就將相當一部分的緬軍留在了外圍。這些緬軍大約有3萬多。但是多田太郎中將如果知道了後面會發生什麼,一定會將所有的緬軍統統槍斃。
第三師的步兵搭乘著裝甲戰車向孟卡衝去。張翔沒有將打擊的重點放到日軍身上,而是那些緬軍。緬軍看著向他們碾壓而來的裝甲戰車當時就傻了。緬軍老兵都知道95兵團使用過裝甲戰車和坦克的集羣突擊的戰術。他們也找不到任何辦法對付這些裝甲戰車。現在他們更是連RPG29火箭筒都沒有多少!於是不知道是誰先開始的,他們都下意識的按下了手裡武器的扳機。
各種凌亂的射擊從緬軍的陣地上射出來。由於第三師的步兵要麼是跟在裝甲戰車後面前進,要麼是待在裝甲戰車裡。緬軍的子彈根本奈何不了他們。更何況這種漫無目的浪射?被射出的子彈頂多是撞到裝甲戰車上的裝甲,然後被裝甲蹦飛。
日軍方面只有火炮部隊招呼。155毫米的榴彈炮和203毫米的榴彈炮一起向日軍再次打起那讓日軍感動的痛哭流涕的招呼。日軍的戰線上發回師團部的報告全是“遭到支那軍隊炮擊!”這類文字。而緬甸軍隊的那種極度老舊相當容易泄密的無線電都被第三師的炮兵提前鎖定了,再炸燬了。
緬甸軍隊現在只能孤軍作戰。“聯軍中的任何一個成員國的陸軍都不是中國陸軍的對手。”當年在朝鮮半島簽訂了美國建國以來第一個沒有取得勝利的條約的聯合國軍司令克拉克在自己的回憶錄中記錄下了自己的感受。現在緬軍的感受是和克拉克一樣的。即使是裝甲戰車上也有105毫米的迫榴炮。這種不亞於重炮轟擊的感覺讓緬軍直接抓狂了一炮下去方圓十幾米到二十幾米內保證沒活人。而裝甲戰車更是撞開了緬軍用沙包和泥土修建的陣地,然後就是機槍、機炮掃射出的火鏈。
“噠噠噠……”機炮向緬軍士兵傾倒起了彈藥。凡是被機炮彈掃到的緬軍士兵不是被截肢,就是掃射成碎肉,他們也就沒有了活下去的可能。後面跟上來的第三師步兵直接變成了補槍隊。因爲沒有人願意收留這些鮮血直流,腸穿肚爛已經瀕死的緬軍士兵。外圍陣地在緬軍的無能之下被第三師打開了缺口。
“坦克兵兄弟們!能不能給咱們步兵兄弟們留一點啊!”大鑫鑫看著一地的緬軍屍體說道。現在大鑫鑫率領的步兵只是在向瀕死的緬軍士兵浪費子彈。“營長,團長來了!”一個上尉小心的說道。大鑫鑫扭頭一看果然大理石站在那裡。大理石走過來說:“後面還有日本人等著你們去收拾來。別急。你這種情緒會影響到那些基層士兵的。”大鑫鑫一聽有日軍,立刻瞪大了眼睛點頭如搗蒜。
緬軍防守的外圍陣地頃刻間被第三師打了一個千瘡百孔。孟卡這個城市也不大。緬軍很快就退守城市裡。多田太郎中將驚訝的看著擠進城市的那些緬軍,立刻明白這些緬軍就是一團麪糰,氣的快咬碎了自己的一嘴牙。多田太郎中將只有將日軍抽調回來兩個中隊阻擋住緬軍崩潰的勢頭。
但是多田太郎中將沒有想到的是,緬軍崩潰的速度已經超過了他的想象。那兩個中隊還沒有建立好陣地,緬軍潰軍就用了過來。後面緊跟著的是大理石的333團。張翔見333團打開了缺口,立刻命令王振的331團立刻從333團打開的缺口發起攻擊。而馬晉的332團直接向日軍的陣地發起攻擊。
日軍看見第三師的部隊打了過來,立刻操作起仿製美軍的重機槍向著332團掃射起來。332團的攻勢也是跟在裝甲戰車後面前進的。但是日軍還有AT火箭筒,所以裝甲戰車裡就沒有搭乘步兵。裝甲戰車裡的乘員使用車載機槍、機炮互相支援著,壓制日軍的火箭筒手。
而日軍看著AT火箭筒使用不成,所以就搬出了那些不多的“標槍”反裝甲單兵導彈。結果一下子擊毀了十多輛裝甲戰車,跟在裝甲戰車後面的步兵也犧牲不少。
“迫擊炮!”馬晉看著自己的士兵一個個的倒下有些急眼了。馬晉這時想起了自己都口袋裡有一個小紙條,當他打開後才明白張翔爲什麼讓自己去面對日軍。原來這是無名的命令。但是馬晉一臉感慨的對傳令兵說:“命令預備隊也派上去!一定要拿下這點日軍!”
李濤蹲在一輛裝甲戰車的殘骸後面看著前面的那些正在吐出罪惡子彈的日軍機槍陣地。而他的士兵夜損失了很多隻剩下了一百零幾人。一箇中彈的少尉李樹春按著自己的傷口對李濤說:“看來我的這條腿要廢了。”李濤說:“我們的部隊農場你可以考慮。”李樹春說:“連長。你是安徽的吧?”李濤說:“是啊。我是阜陽潁上的。”李樹春說:“你可知道我是哪裡的?”李濤有些疑惑的說道:“哪裡?”李樹春說:“幾年前,我是被第三旅,也就是我們兵團的前身,從南京集中營裡救出來的。”
說完,李樹春就抓起一個大號的炸藥包爬了出去。日軍的子彈就在他的頭上呼嘯而過。李濤立刻大喊:“李樹春,你幹什麼!快回來!”李樹春按住耳朵上的無線電通訊器說:“我的腿廢了。不能去日本報仇了!連長,你一定要到日本爲我們南京死難的同胞報仇啊!”
李樹春慢慢的爬向日軍的陣地,藉著前面的戰友屍體的掩護,李樹春爬到了日軍的陣地前400米的位置上。這裡就沒有屍體可以掩護了。李樹春只能一會裝扮成屍體,一會慢慢的靠近那個噴出火鏈最猛的地方。但是李樹春很快暴露了。一發自動步槍的子彈打中了他的手臂上。“掩護李樹春排長!”李濤立刻端著手裡的機槍掃射起來,吸引了日軍火力。其他的士兵也架起自己的武器射擊日軍。李樹春終於靠近了日軍的陣地,將自己手裡的拉炸藥包開導火索三秒後,再扔進了日軍陣地,而李樹春也靠著日軍的陣地坐在那裡沒有起來。
一聲巨響之後,日軍陣地上出現了一個缺口。而李樹春只剩下了一個頭盔。李濤見時機已到立刻端著輕機槍帶領士兵們衝了上去。而日軍纔剛剛反應過來,直接將一個預備中隊填了上來。而李濤已經帶領著自己剩下的官兵打進來了。而332團的其他官兵也看見了那悲壯的一幕,對日軍的陣地再次掀起一輪攻擊。這次攻擊在抵達戰場的迫擊炮支援下,立刻見效日軍只得向城市裡撤退。然後裝甲戰車再次衝擊起來,將日軍陣地切割開來。
李濤將那頂被炸藥的硝煙燻黑有沾滿了紅土的頭盔拿到了手裡,回想著李樹春走進自己連隊的過往。李濤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沉默的男生說過自己的家人,李濤找出了李樹春的歷史檔案,在他的家庭那一欄寫著: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家庭成員:一個現年17歲的妹妹,就讀於南京XX中學;其餘已經於南京大屠殺中遇難。
李濤放下檔案,將李樹春的遺物放到一個盒子裡。準備寄回昆明。馬晉走了進來看見李濤在那裡整理李樹春的遺物,馬晉說:“剛從師長和司令那裡申請各了一個獎章。到景棟後會給他補上。我這個團長也給他一個獎章吧。我們現在需要這樣的英雄。”說完馬晉就拿出一個破敵獎章放在李濤面前。
10月1日,南京的天空是陰沉的,好像老天也在爲一切做著環境鋪墊。一輛運送緬甸戰役犧牲人員遺物的運輸車開到南京XX中。一個憲兵將李樹春的遺物交給裡了他妹妹的班主任。這個戴著眼鏡、同爲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的班主任看見了那個裝著遺物、裡面放了三個獎章的盒子,略帶憂傷的語氣說:“又一個倖存者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