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喜歡你,誰願意關注你,誰願意關注你身邊的人呢?如果你體會不到這是我的關心,那你一定是不愛我。
當一個人愛另一個人時,總是會習慣的在一個空間裡找尋他的身影,當真的發現後,會欣喜若狂,但卻又可以保持與他的距離;當一個人愛另一個人時,總是想著把美好的事物分享給你,有時候會想,這麼好的事情,你不在身邊真是毫無意義;當一個人愛另一個人時,總是希望他身邊少些女人,這樣才讓自己放心。
但是,閆冰卻偏偏是身邊女人很多的人,據妍希瞭解,跟閆冰關係比較鐵的女同學,至少不下3個,其實對於妍希來說,這種情況越多越好,爲什麼呢?因爲如果閆冰身邊的女人越多就越說明閆冰不喜歡她們,妍希害怕的是,閆冰只和一個異性關係比較好,那就會引起妍希極大的吃醋,即使妍希也管不了閆冰,更不應該有吃醋的理由。
然而,王璐,則是閆冰特殊對待的對象。閆冰會幫鄭刑凱帶午飯,但不給其他人帶午飯,但這些人不包括王璐,他會給王璐帶午飯,只因爲王璐中午回宿舍洗頭髮;閆冰會給王璐帶雪糕,只因爲王璐一句想吃雪糕了。王璐成爲了妍希最大的“天敵”。
即使,後來妍希知道,閆冰和王璐並沒有談戀愛。可能是彼此有好感的兩個人,可能只是關係比較好的異性朋友,也可能彼此喜歡,但也因爲種種原因他們彼此沒有表明心意,總之,或許他們之間也有遺憾。但是走在海洋館的20歲的妍希想起這件事時,也會想,或許當時閆冰和王璐真的互相喜歡過吧。只是膽子小,怕被老師和學校發現,而且那時的閆冰已經比同齡人大一歲了,因爲退過班,但是閆冰的弟弟閆海卻始終都比哥哥閆冰成績要好,所以閆冰學習更不能懈怠;也許王璐從小就沒有媽媽疼愛,還有後媽對她也不好,所以她對愛情也不那麼確信吧。
我敢說,那時候的喜歡或許是最純真不摻雜任何雜質的喜歡吧。那時候的我們不考慮家境,不考慮未來,不用考慮什麼興趣愛好,只是單純的說得來,有感覺而已。
但現在,20歲的妍希卻不再考慮是否聊得來了,而是彼此是否合適?學歷是否合適?家庭是否合適?身高是否合適?卻沒有了是否雙方有愛這條必需項。
看著自己心愛的男人一步步向另一個女人靠近,妍希最初顧及王璐和自己的小學同學情誼,對王璐也多了些寬容,認爲王璐只是性格大大咧咧而已,閆冰不會喜歡她的。但是感情這東西似乎可以感知的到,王璐卻感受到了妍希對閆冰的喜歡。王璐並沒有顧及和妍希的小學同學情誼,而是開始了針對妍希的漫長路程。
起初,妍希並不理解王璐爲什麼喜歡懟自己,喜歡嘲笑自己,喜歡故意找自己的茬兒。
後來,妍希才明白,那是她對自己喜歡的東西的一種捍衛。
從王璐身邊過,王璐都可以故意擠出一條縫的距離讓妍希寸步難行;王璐去妍希的宿舍找她的好朋友玩,妍希和舍友說話都要被王璐懟,所以慢慢的,和王璐玩的人也不再和妍希玩,妍希成了被孤立的對象,不僅僅是在宿舍,也在班級。
妍希起初不是一個學習很優秀的人,她慢慢靠自己的努力追趕上了班級的第一名,其實也是因爲第一名的懈怠,妍希才能拿到班級的第一名。但是在曾經的第一名的眼裡,這就是赤裸裸的挑釁,這就是妍希搶了她第一名的位置。曾經的第一名很漂亮,又愛社交,班主任也很喜歡她,所以,曾經的第一名開始討厭妍希的時候,幾乎班級裡半個班的人都開始孤立妍希。
所以,你永遠不要覺得,一個孩子的內心能有多邪惡?確實,你永遠不知道一個孩子的內心能有多邪惡。
但是那時的妍希克服了這種心理壓力。她一直在找自己的原因,她有在慢慢學著和別人交往,花費時間和別人說話,甚至主動去問需不需要教別的同學題。但是換來的只是周圍同學的不屑一顧。有一句話叫做,在感情裡,你認真了,你就輸了。真的是這樣,不光在愛情裡,連我們認爲最純粹的友誼也是這樣。妍希一直在做舔狗,但她本不必這樣。真的,妍希努力過了。後來,長大後的妍希,對待交朋友這件事這麼排斥,這麼不信任或許是那時的經歷告訴她的吧。一直以來,不願意靠別人,只願意靠自己,也或許是從沒有得到過別人的幫助才那麼獨立吧。
有時候,要強的人,從另一方面看,你就明白,都是因爲經歷過絕望才教會自己要堅強。
妍希就在這樣的經歷中不斷成長。她也時常懷疑自己,是否缺乏社交的能力?還是,人性的險惡,讓她這種喜歡對別人好的人被無下限的消費善良?是的,人,一直都是自私的,從古至今,人性惡的基因從未退化過。所以妍希那麼靠自己,那麼排斥和別人做交心朋友,因爲她曾經被深深的傷害過呀!
所以後來的妍希,面對別人突然的關心,就會躲得遠遠的。也不願意和別人將自己的困難,但是妍希喜歡幫助別人的習慣卻從未改變過。只是,她用了一個罩子,將自己罩起來,因爲已經傷痕累累了,害怕再被傷害而已。
試著和別人做朋友,在妍希這裡永遠都是一個心病。妍希不希望和別人靠的太近,因爲她怕有一天那個她視爲閨蜜的朋友離開她,她也試著和不熟悉的人邁出談話的第一步,而往往這時候,經常主動的妍希不僅身體累,心更累。
所以請永遠不要嘲笑一個沒朋友的人好嗎?她們也並不是壞,她們只是努力過,但是沒有那個運氣和緣分,遇見和自己志趣相投的人而已,你們遇見的人,是你們的幸運,那些沒遇見的人,她們也在等著另一個人啊!她們也在等待一個人,彼此願意爲對方著想,彼此願意將自己的生活經歷告訴對方,彼此願意在對方需要她的時候,陪伴在對方身邊。所以,交朋友就像談戀愛一樣,哪那麼容易就遇見對的人呢?如果我對朋友的要求比較高,我對友誼的定義比較苛刻,那麼,我身邊的人,你能否願意有一顆寬容的心,慢慢的期待,慢慢的祝福我,也像你一樣,能找到那個願意互相分享自己故事的朋友呢?我想,你一定會的吧。就像,孔子相信的那樣:人性本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