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一十五章 雙方心機

“緬甸,可真是一個好地方啊!”

發出感嘆的並不是寧渝君臣,而是遠在緬甸西坎的徵緬都督府中,此時的徵緬大都督程銘正站在緬甸地圖面前,一臉滿足地感嘆道,在經過了詳細的瞭解之後,他發現了緬甸蘊藏著難以想象的財富。

參謀楊應元跟在了程銘的身後,他如今算是得到了程銘的賞識,連軍銜都晉爲了中校,因此對待程大司令卻是越發恭敬有加了。

“楊參謀,你說緬甸最寶貴的是什麼?”程銘臉上帶著幾分飽含深意的笑容。

楊應元微微細思了一番,才低聲道:“緬甸多有玉石翡翠,莫非大都督指的是這些?”

“不。”

程銘卻是搖了搖頭,隨後才感慨道:“真正最寶貴的絕不是這些石頭,而是緬甸的土地還有人口。”

土地,永遠都是華夏人最爲熱衷的財富,因爲作爲一個以耕種立足的民族,只要能夠在上面種地,那麼就再也不會輕易放棄那塊領土,而緬甸便是一個擁有大量可耕種田地的地方,其本身的耕地資源更是多到令人難以想象。

緬甸屬於一個典型的地勢北高南低的國家,其北部爲高山區,西部有那加丘陵和若開山脈,東部爲撣邦高原,可以說這些地方本身都是條件非常艱險的地區,可是在西部山地和東部高原之間,卻擁有一塊伊洛瓦底江沖積平原,而這一塊平原本身,就擁有三千萬畝耕地的可開墾潛力。

“根據軍情處在緬甸得到的情報,光是目前的耕地至少就擁有上千萬畝,還都是上好的水田,要不然樞密院也不會給出這麼高的封賞來,徵緬全軍上下五萬三千人,其中光是水田就要分出去三百萬畝——”

程銘緩緩說出了一個龐大的數字,隨後低聲道:“除了這些土地以外,緬甸各土司下面的人口也有好幾百萬人,到時候無論是修路還是開礦,都不愁沒有足夠的勞力。”

楊應元心情有些忐忑,道:“可是咱們畢竟不能佔據全緬.......撣、孟二族可是在上下緬甸虎視眈眈,就等著咱們撤軍了。”

程銘冷笑了一聲,撣、孟二族已經不在他的考慮範圍內,不過他卻是沒有繼續開口,有些事情雖然已經得到了消息,可是沒必要同一個參謀去說,至少目前還不行。

“先不說這些了,老夫心中自有考量,可是眼下卻還有一件很關鍵的事情,那就是徹底打垮東籲人!”

“拿下阿瓦,勢在必得!”

七月中旬,復漢軍趁著雨季天氣剛剛停歇,立馬揮軍發動了進行阿瓦之戰,而此時的阿瓦城中卻僅僅只有爲數不到六千人的緬軍,其餘各地的緬軍則都陷入了被撣、孟二族圍攻的境地中,卻是無人來援。

僅僅只有一天一夜的進攻,阿瓦城便被複漢軍用火炮徹底擊垮,大量的軍隊進入了城中,而此時的東籲王公卻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復漢軍根據抓到的俘虜才得知,東籲王連同他的大臣們,此時都喪生於火海之中。

在拿下了阿瓦之後,程銘一方面組織人手整修阿瓦城牆,穩固民衆,另一方面卻是派人去邀請撣、孟二族的頭領,要求針對東籲王朝留下來的土地進行分割,也算是寧楚爲支持阿瓦和白古立國所踐行的承諾。

實際上,在復漢軍進軍緬甸之前,就已經派人聯繫過撣、孟二族,要求共同分割東籲王朝土地,只是當時東籲雖然已經呈現衰敗之勢,可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誰也不敢貿然面對東籲王朝的最後一次反撲,由此只能讓復漢軍先進入緬甸之後,二族纔會擇機進行起義一事。

對於這種赤裸裸地想著撿桃子的想法,程銘並不以爲意,反而更加熱衷邀請二族加入到起義之中,一直到老官屯一戰結束後,撣、孟二族這纔看到了機會,發起了對東籲王朝的起義,一時間席捲全國。

如今東籲既滅,程銘也就順勢發去了邀請,而此時的撣、孟二族,在剛剛擦乾淨手上的鮮血之後,對於這個外來的勢力發來的邀請,卻是產生了極大的戒懼心理。

彬馬那,此地是位於緬甸中心的一座城市,坐落於白古山脈與本弄山脈之間的河谷地帶,人口相對於阿瓦和白古要少上一些,可也是目前緬甸的繁華之地,如今卻成爲了戰火所波及的地帶。

在撣、孟二族起義之後,雙方自然是分別圍繞著上緬甸和下緬甸發展,因此中部的彬馬那自然也就一直處於東籲人的手裡,可是隨著復漢軍攻下阿瓦之後,撣、孟二族本能地感受到了威脅,便一同攻下了彬馬那,算是將東籲最後的勢力堡壘給拿了下來。

在拿下了彬馬那之後,撣族首領宮裡雁和孟族首領斯彌陶佛陀吉帝二人,便一同展開了會談,其中除了商量各自地盤的分界以外,便是開始商量怎麼對付外來戶寧楚。

對於這一點,撣族首領宮裡雁有一種切膚之痛,因爲撣的根據要地就在阿瓦,可是眼下阿瓦卻淪落到了寧楚手中,這使得宮裡雁受到族內不少非議,而他自己也感覺怪怪的,若是阿瓦弄不回來,到時候如何能當阿瓦王?如何恢復阿瓦王朝?

“斯彌陶佛陀吉帝,我的兄弟,如今東籲已經徹底成爲了過去,可是緬甸的土地上,卻依然被一羣外來人所佔據,這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局面。”

孟族首領斯彌陶佛陀吉帝原本就是一個和尚,後來由於名望比較高,算是被趕鴨子上架,當上了孟族的首領,可是他並不像宮裡雁那般是個實權首領,因此說話的時候相對畢竟謹慎,給人的感覺卻顯得十分莊重。

“宮裡雁,眼下我二族都花費了不少代價,才擊滅了東籲,如今正是你我二族各自立國之際,倒是不好與寧楚作對......”

聽到斯彌陶佛陀吉帝話語裡的推脫之意,宮裡雁心裡自然非常不滿,他斂起笑容,冷冷道:“我想,現在應該先放下阿瓦與白古之間的鬥爭,共同抵禦外敵纔是更重要的事情!一旦讓寧楚在緬甸紮下根基,你以爲下緬甸就能倖免嗎?”

人人都知道下緬甸的富庶,人人也都盯著下緬甸的土地。

斯彌陶佛陀吉帝冷哼了一聲,卻是不再反駁,只是低聲道:“如今寧楚都給咱們發來了邀請,既然要坐下來協商解決,那就好好商量吧,若是一旦動了刀兵,只怕後果難以預料.......”

宮裡雁微微一笑,他心裡明白斯彌陶佛陀吉帝已經有所忌憚了,道:“談嘛自然是要談的,只不過怎麼談就是另一回事了......”

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許將軍見太平第四百七十章 大決戰之生死博弈第五章 家族產業第十二章 問責第五百四十八章 攻佔拉薩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南風起第三百一十一章 你來當皇帝第一百七十五章 咸寧危局?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義凜然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蘭閱兵第九十六章 高價第五百三十三章 海上霸權第五百五十四章 噶爾丹策凌的奮起第六十六章 影子第三百六十章 咱們中計了第五百八十五章 鐵路興國第一百八十四章 財政賦稅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五百四十四章 競爭上崗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決戰之不惜一切第三百三十三章 誅清逆,平人心第三百三十章 大清真的要完了第二百六十二章 圖窮匕見第三十一章 大怒第一章 夢裡夢外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決戰之大戰寧錦第五百七十章 靠不住的準格爾第五百三十九章 到底誰求誰第一百零二章 以血換鐵第九十四章 溜了第四百一十二章 給資本套上籠子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二百二十七章 康熙倒下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重任在身第三百三十六章 創建報紙第九十五章 陳小公子第三十章 真正的戰爭第二百八十三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四百二十七章 最大的敵人第九十章 傷亡第四百九十九章 黃河清,聖人出第十五章 寧氏錢莊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個買賣第五百五十八章 混亂的俄羅斯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聚寶盆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四百零一章 馬種改良計劃第七十九章 吃麪第三百零三章 八旗新軍第五百五十四章 噶爾丹策凌的奮起第二百九十六章 龍興之地第二百一十九章 奔襲北硤關(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戰第二百九十九章 希望之地第二百五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四百零七章 國無信則衰第一百八十一章 生或死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擊開始第二百五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五百三十章 東北開發第三百七十八章 來人!上地球儀第四百一十章 平定西南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七十八章 投降第三百五十四章 咬下一塊肉來第三百二十二章 如履薄冰第二百五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四百六十章 難當的大清官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似水第四百五十八章 孤臣之道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一代武器第一百三十章 歡欣第三十七章 軍事編制第四十章 出鞘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決戰之遺詔留書第一百九十七章 琢磨琢磨第八十二章 波瀾第五百六十章 陰差陽錯第五百七十二章 恬不知恥第五百五十六章 區區十萬人第三百零六章 李馥歸降第一百三十二章 朕難道錯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割地皇帝第一百六十三章 湖廣決戰?第二零五章 白蓮內鬥第兩百零三章 堅城不可拔第五百八十四章 遠東破局第一百五十三章 傅爾丹第三百七十二章 接管大軍第六十七章 抉擇第三百三十八章 魏武捉刀人第十一章 殺人立威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五)第二百二十八章 撤軍第三百四十五章 掌控基層第四百五十章 北伐前夕第五百三十九章 到底誰求誰第七章 思想教育
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許將軍見太平第四百七十章 大決戰之生死博弈第五章 家族產業第十二章 問責第五百四十八章 攻佔拉薩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南風起第三百一十一章 你來當皇帝第一百七十五章 咸寧危局?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義凜然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蘭閱兵第九十六章 高價第五百三十三章 海上霸權第五百五十四章 噶爾丹策凌的奮起第六十六章 影子第三百六十章 咱們中計了第五百八十五章 鐵路興國第一百八十四章 財政賦稅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五百四十四章 競爭上崗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決戰之不惜一切第三百三十三章 誅清逆,平人心第三百三十章 大清真的要完了第二百六十二章 圖窮匕見第三十一章 大怒第一章 夢裡夢外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決戰之大戰寧錦第五百七十章 靠不住的準格爾第五百三十九章 到底誰求誰第一百零二章 以血換鐵第九十四章 溜了第四百一十二章 給資本套上籠子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二百二十七章 康熙倒下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重任在身第三百三十六章 創建報紙第九十五章 陳小公子第三十章 真正的戰爭第二百八十三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四百二十七章 最大的敵人第九十章 傷亡第四百九十九章 黃河清,聖人出第十五章 寧氏錢莊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個買賣第五百五十八章 混亂的俄羅斯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聚寶盆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四百零一章 馬種改良計劃第七十九章 吃麪第三百零三章 八旗新軍第五百五十四章 噶爾丹策凌的奮起第二百九十六章 龍興之地第二百一十九章 奔襲北硤關(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戰第二百九十九章 希望之地第二百五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四百零七章 國無信則衰第一百八十一章 生或死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擊開始第二百五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五百三十章 東北開發第三百七十八章 來人!上地球儀第四百一十章 平定西南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七十八章 投降第三百五十四章 咬下一塊肉來第三百二十二章 如履薄冰第二百五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四百六十章 難當的大清官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似水第四百五十八章 孤臣之道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一代武器第一百三十章 歡欣第三十七章 軍事編制第四十章 出鞘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決戰之遺詔留書第一百九十七章 琢磨琢磨第八十二章 波瀾第五百六十章 陰差陽錯第五百七十二章 恬不知恥第五百五十六章 區區十萬人第三百零六章 李馥歸降第一百三十二章 朕難道錯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割地皇帝第一百六十三章 湖廣決戰?第二零五章 白蓮內鬥第兩百零三章 堅城不可拔第五百八十四章 遠東破局第一百五十三章 傅爾丹第三百七十二章 接管大軍第六十七章 抉擇第三百三十八章 魏武捉刀人第十一章 殺人立威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五)第二百二十八章 撤軍第三百四十五章 掌控基層第四百五十章 北伐前夕第五百三十九章 到底誰求誰第七章 思想教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松县| 云梦县| 于都县| 缙云县| 大庆市| 大竹县| 大关县| 南开区| 衡水市| 莎车县| 双峰县| 洛川县| 林西县| 芦溪县| 卓资县| 蓬安县| 彰化县| 加查县| 临洮县| 平舆县| 屏东县| 宁河县| 绥阳县| 治县。| 威信县| 朝阳县| 会昌县| 延津县| 沾益县| 锡林浩特市| 额尔古纳市| 洞口县| 宕昌县| 湘乡市| 灵武市| 霍邱县| 镶黄旗| 库尔勒市| 深泽县| 德昌县| 辽宁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