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七十一章 九江血(四)

梧桐嶺西面,復漢軍在此地建立了臨時的陣地,以此策應梧桐嶺上的戰事,上面還粗略蓋著一層雨棚,還可以將受傷的士卒擡下來現行照顧,然後向著山腳逐一轉移,大量的傷兵躺在地上,沾滿了血污和泥污。

山腳下,一排排復漢軍列成了攻擊隊列,開始向著梧桐嶺發起進攻,他們目不斜視,哪怕路過這一處的臨時陣地時也沒有多看上一眼,頭也不回地直接向著山上而去。

一名身材高大健碩的男子穿著紅色軍衣,肩上配著團長一級的肩章,卻是徑自走進了陣地,他的目光一直朝著正前方,絲毫沒有理會一路上的士卒,一直到了李石虎面前,才微微低下頭。

“石虎,看你這段日子安逸了不少,怕是騎馬都騎不了了吧!”言語間略帶著嘲諷的味道,卻是讓周圍的復漢軍士卒轉過頭來,怒視著這位不速之客。

高大男子卻是絲毫沒有顧忌周邊士卒的目光,只是帶著一種玩味的態度,盯著李石虎不放。

李石虎卻彷彿絲毫沒有聽到的模樣,專心綁著胳膊上的繃帶,一言不發,可是明顯能夠看出,他的眼神裡帶著一絲不甘。

就差那麼一點點,就差那麼一點點,他的三團就能夠全面突破清軍的防線,將旗幟插在梧桐嶺上了,若真是如此,無論對於復漢軍而言,還是對於他們三團而言,都是一個莫大的榮耀。到那時候,他李石虎在大都督心裡的地位,恐怕又會不一樣了吧。

李石虎出身雛鷹,然而一直都沒能進入雛鷹第一梯隊裡,自從入復漢軍之後,這種差異便逐漸體現了出來,他不甘心。

本來這一仗是個很好的機會,可是戰場局勢變幻莫測,特別是隨著狼山鎮三千兵馬的投入,戰場上的形式出現了極大的變化,李石虎的兵在上面站不住了,硬生生被打了回來。

畢竟狼山鎮原本就是清軍在江蘇的重鎮,姜原更是原先從西北調回來的一個猛將,治軍有道,因此戰鬥力也是頗爲強悍。有了這麼一支生力軍的加入,李石虎的兩千人終究沒辦法更進一步,被牢牢擋在了山道外,而且那時候的李石虎,身上已經有了三條刀傷和一處槍傷。

即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李石虎依然不願退,可是最終深陷重圍,若不是屬下士兵力救,恐怕他已經成了一具屍體。無奈之下,李石虎最終選擇了後撤,將原先打上去的陣地拱手讓人。

“寧承祖,你是來看笑話的麼?告訴你,孬的是老子,不是我那幫子弟兄!”李石虎望著高大男子,狠狠地啐了一口。這話一出,卻是讓周圍的復漢軍士卒暖心不已。

嚴格來說,他們這一仗打得真不算差了,雖然說到最後都沒能攻上去,可是李石虎的三團卻取得了極大的戰果,整整三千清軍都已經被徹底打崩了,而他們的傷亡不過四百多人。

寧渝能夠理解這個戰果,可是董策不滿意,寧承祖也不滿意,就連李石虎自己心裡也是不滿意的,原因很簡單,他們都是最早的那批雛鷹營學兵,而且原先幾乎都是隊長,是整個雛鷹營裡,除了寧渝以外最具備號召力的人。

現如今這些隊長當中,有的已經戰死沙場,有的高升到了師長師參謀長,更多的還是像李石虎他們一樣,已經成長爲了各團的團長或者是副團長,成爲了全軍的脊樑。

雛鷹營的經歷讓他們每一個人都感覺到由衷的自豪,可這種自豪也讓他們對自己對夥伴的要求變得更高,他們不能輸,也不敢讓自己輸。寧承祖是這樣,李石虎亦是如此。

“這一仗我替你擦好屁股,梧桐嶺我團會打上去。你李石虎辦不到的,我來幫你辦!”

寧承祖冰冷著臉走出了臨時搭建的雨棚,看著在微微細雨裡向梧桐嶺攻去的士卒,心裡亦是充滿了豪情壯志。

“此戰,有死無退!但凡有人退,全隊皆斬!”

“全隊退,全連皆斬!全連退,全營皆斬!”

“若是我退,全團皆可斬我!”

一番殺氣騰騰的話語在復漢軍士卒的耳邊響起,所有人的心裡爲之一凜,他們是第三師一團的兵,團長叫做寧承祖,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瘋子。

作爲寧家的旁系出身,並沒有得到很多家族資源,生活其實非常困苦。後來寧渝開創雛鷹營之後,寧承祖早早便入了營,雖然說剛開始他不像寧千秋寧鐵山那般,得到寧渝的看重,可自從進了雛鷹營之後,便一日比一日努力,也開始得到寧渝的關照。

早先寧承祖也只是從連長開始做起,在後來跟清軍的歷次大戰中,幾乎都是不要命的打法,可每次大戰,也是他的部隊率先突破清軍的防線,後來積功升到了主力團長一級,也堪稱寧家的後起之秀。

咚咚咚——

厚重的鼓聲響起,整個第三師一團的士卒,跟著寧承祖衝在了前方,所幸的是雨勢已經小了許多,雖然還不能使用槍炮,可是仗卻好打了許多。寧承祖更是身先士卒,穿著一身鐵鎧便衝了上去,所向披靡,清兵幾乎不能擋。

復漢軍內幾乎沒有人會裝備棉甲和紙甲,連營長以上級別的軍官會穿鐵鎧,這種鐵鎧都是寧渝仿照板甲的製造方式,用水利鍛錘製成的一批,至於士兵則是無甲狀態,當然這是因爲實在太窮了,鐵礦出來的鐵,都去造槍炮了,不過在復漢軍的規劃當中,等到幾大鐵礦的產量出來後,就會逐漸全面覆蓋鐵鎧。

戰場上的廝殺似乎一直都沒有停歇,雙方的兵力逐漸投入越來越多,直到把這一處戰場變成了絞肉場,大量的血肉被吞噬了進去。

寧渝持著千里鏡,望著嶺上的戰局,笑道:“程師長,這小子沒讓你少頭疼吧!”

程銘是個沉默寡言的老實人,倒是輕輕點了點頭,隨即又感覺有些不妥,輕聲道:“寧承祖性格要強,他的一團永遠比別的團更出色,更不怕死,這一點是我師最寶貴的。縱使有些跳脫,也無妨。”

“當年在雛鷹營裡,我最欣賞的幾個人當中,便有這小子,他沒有董策天才細緻,沒有許成樑勇猛無雙,可是他狠,對別人狠,對自己更狠?!?

寧渝悠悠道,不自覺微微嘆了一口氣。

第四百零一章 馬種改良計劃第三百三十四章 星辰大海第二百八十九章 勸進第四百一十章 平定西南第五百八十四章 遠東破局第三百零三章 八旗新軍第二十二章 制炮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會攻第二百九十六章 龍興之地第三百一十八章 授勳定銜第二百一十四章 決戰練潭鎮(七)第三十六章 拿破崙炮第三百零九章 立國稱制第五百二十五章 乾隆的奮鬥第二百二十九章 朕還沒死第一百九十七章 琢磨琢磨第一百七十二章 九江血(五)第八十九章 初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堂堂正正第四十四章 雷式炮第五百四十九章 冊封藏王第四百九十八章 政爭紛紛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四百一十一章 工業1.0計劃第一百四十六章 倡辦團練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南風起第五百七十二章 恬不知恥第一百七十章 九江血(三)第五十六章 密謀第二百六十五章 超級爛攤子第四十五章 湖廣商會第五百一十九章 血雨腥風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舊碰撞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協的藝術第三百五十四章 咬下一塊肉來第一百三十八章 屢敗屢戰第二百六十五章 超級爛攤子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銀本位制度第一百八十四章 財政賦稅第三百九十九章 打掃乾淨第一百八十一章 生或死第四百八十一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一)第五百三十九章 到底誰求誰第三百四十三章 新的科考制度第九十五章 陳小公子第六十二章 舉大白,聽金縷第三百零九章 立國稱制第一百七十九章 堅不可摧第二十七章 檢閱第五十八章 危局第四百零三章 上當了第四百二十七章 最大的敵人第八十一章 監察院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第三百三十四章 星辰大海第六十二章 舉大白,聽金縷第三百九十五章 聯土抗楚第三十三章 後患第二百二十七章 康熙倒下了?第二十一章 鑄炮坊第五百六十三章 慘烈搏殺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五百二十四章 握緊的拳頭第三百一十五章 議定國號第十八章 收徒第一百三十九章 噩夢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康熙(五)第二百四十二章 刺刀對刺刀第五百七十八章 嚴正抗議的大英帝國第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四百三十八章 爲萬世開太平第三十二章 各方準備第五百二十五章 乾隆的奮鬥第一百四十九章 穴地攻城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蘭閱兵第一百一十七章 出征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義凜然第二百一十章 決戰練潭鎮(三)第三百四十三章 新的科考制度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漠北第四百六十五章 對比的煩惱第二百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九十四章 溜了第十二章 問責第一百一十四章 親征第二百七十八章 壓榨殆盡第二百二十七章 康熙倒下了?第五百五十一章 大汗易位第三百六十章 咱們中計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戰第二十九章 炸了第五百零一章 清兵入寇第三百三十五章 眼裡還有君父嗎第一百三十五章 南下?東進?第二百三十章 雷霆手段第二百二十六章 血戰桐城(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第四十章 出鞘第三百二十二章 如履薄冰第三百六十五章 孔家
第四百零一章 馬種改良計劃第三百三十四章 星辰大海第二百八十九章 勸進第四百一十章 平定西南第五百八十四章 遠東破局第三百零三章 八旗新軍第二十二章 制炮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會攻第二百九十六章 龍興之地第三百一十八章 授勳定銜第二百一十四章 決戰練潭鎮(七)第三十六章 拿破崙炮第三百零九章 立國稱制第五百二十五章 乾隆的奮鬥第二百二十九章 朕還沒死第一百九十七章 琢磨琢磨第一百七十二章 九江血(五)第八十九章 初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堂堂正正第四十四章 雷式炮第五百四十九章 冊封藏王第四百九十八章 政爭紛紛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四百一十一章 工業1.0計劃第一百四十六章 倡辦團練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南風起第五百七十二章 恬不知恥第一百七十章 九江血(三)第五十六章 密謀第二百六十五章 超級爛攤子第四十五章 湖廣商會第五百一十九章 血雨腥風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舊碰撞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協的藝術第三百五十四章 咬下一塊肉來第一百三十八章 屢敗屢戰第二百六十五章 超級爛攤子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銀本位制度第一百八十四章 財政賦稅第三百九十九章 打掃乾淨第一百八十一章 生或死第四百八十一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一)第五百三十九章 到底誰求誰第三百四十三章 新的科考制度第九十五章 陳小公子第六十二章 舉大白,聽金縷第三百零九章 立國稱制第一百七十九章 堅不可摧第二十七章 檢閱第五十八章 危局第四百零三章 上當了第四百二十七章 最大的敵人第八十一章 監察院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第三百三十四章 星辰大海第六十二章 舉大白,聽金縷第三百九十五章 聯土抗楚第三十三章 後患第二百二十七章 康熙倒下了?第二十一章 鑄炮坊第五百六十三章 慘烈搏殺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五百二十四章 握緊的拳頭第三百一十五章 議定國號第十八章 收徒第一百三十九章 噩夢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康熙(五)第二百四十二章 刺刀對刺刀第五百七十八章 嚴正抗議的大英帝國第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四百三十八章 爲萬世開太平第三十二章 各方準備第五百二十五章 乾隆的奮鬥第一百四十九章 穴地攻城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蘭閱兵第一百一十七章 出征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義凜然第二百一十章 決戰練潭鎮(三)第三百四十三章 新的科考制度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漠北第四百六十五章 對比的煩惱第二百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九十四章 溜了第十二章 問責第一百一十四章 親征第二百七十八章 壓榨殆盡第二百二十七章 康熙倒下了?第五百五十一章 大汗易位第三百六十章 咱們中計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戰第二十九章 炸了第五百零一章 清兵入寇第三百三十五章 眼裡還有君父嗎第一百三十五章 南下?東進?第二百三十章 雷霆手段第二百二十六章 血戰桐城(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第四十章 出鞘第三百二十二章 如履薄冰第三百六十五章 孔家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遵化市| 馆陶县| 崇礼县| 海淀区| 宾阳县| 云林县| 安丘市| 简阳市| 无为县| 南汇区| 开鲁县| 郁南县| 塔城市| 始兴县| 云安县| 柘城县| 宜兰市| 太和县| 荔浦县| 涪陵区| 沿河| 囊谦县| 三明市| 江门市| 广饶县| 大余县| 寿阳县| 中卫市| 方城县| 新疆| 金溪县| 汉中市| 耿马| 喀喇沁旗| 衡水市| 堆龙德庆县| 柳河县| 甘谷县| 黔西县| 正宁县| 汶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