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我承認,幫助別人快樂自己放在吳天身上不正常,吳天並沒有這種好心腸,至少對於前一刻還是敵人的人不會有這麼好的心腸。
吳天之所以會答應,是因爲洛小雨再次對著吳天傳達了一些消息,洛小雨的原話是這樣的:“順著他的意思來,在將這個世界的人弄走了之後翻臉,到時候再告訴你。”
洛小雨本來想說,等翻臉之後把易小川血祭了,然後提取這個世界最核心也最珍貴的一個材料,再用這材料幫助吳天提升實力,然後她就算完成了主人交付的任務,就可以回到主人身邊了。
但是思考了一下之後,洛小雨不準備一次性說完了,她怕說完了吳天藏不住對易小川的殺意,會把易小川嚇的逃跑,那樣的話吳天無法獲得那樣特殊且珍貴的材料。
而吳天在答應了幫忙之後,忽然想起王樑朱易嶽了,於是皺著眉頭冷冷的說:“我幫你,你卻幹掉了我的手下,你這算不算恩將仇報。”
“你的手下本來就是氣運集合體而已,我可以還給你。”氣運金鶴,也就是易小川說到。
氣運集合體,吳天頓時愣住了,在他看來王樑朱易嶽明明就是活生生的人,怎麼會是氣運集合體。
“怎麼可能?”
“形成他們的氣運很奇怪,我也看不出是什麼,雖然氣運不多,但是很強大,居然可以只靠那麼一點點氣運就擁有形體,並且擁有靈性。”氣運金鶴易小川說到。
“可以還給我,那麼快點還吧!”吳天催促道。
氣運金鶴的眼珠子左右轉動了一下:“我將他們復活之後,我這個氣運分身就沒辦法再和你們交流了,你要記得你說的話。”
說完,氣運金鶴抖了抖翅膀,兩片羽毛飄然落下,然而落下的羽毛並沒有變成王樑和朱易嶽,吳天好奇的看著氣運金鶴,正想說話時氣運金鶴說到:“你要幫我儘快,在千里之外的地方哪裡也有人要做這種事,如果不是無法確定他們對我是否安全,我還可以坐享其成。”
在氣運金鶴無法觸及的空間之中,洛小雨看著氣運金鶴聽著氣運金鶴所說的話有些戲謔的說著:“嘿嘿,你這就能確定安全了嗎?”
氣運金鶴說完,地上的兩片羽毛便變成了王樑朱易嶽,兩人一臉茫然的坐在地上。
“王樑,朱易嶽,我們走吧!”吳天喊了一聲,便帶著王樑朱易嶽以及一系列的狗腿子朝著另一個方向走了,不是呂素的方向,不是易小川的方向,僅僅只是隨意選擇的一個方向而已。
走著走著吳天又將昊天鏡拿了出來,昊天鏡的鏡面上映射的除了吳天的氣運,易小川的兩股氣運之外還有著一條比易小川兩股氣運相加還粗的氣運但比吳天的氣運要細一些的盤著一條金龍的氣運光柱。
這條氣運光柱就在東方的千里之外,儼然就是之前氣運金鶴所說的另一個人。
千里之外,秦朝帝都咸陽之外,巨龜行宮之中,秦始皇嬴月穩坐龍椅之上聽著下方羣臣的彙報。
“啓稟陛下,我大秦鐵騎鎮南大軍已經收服了167座大小城池,並且都已經帶回行宮山河圖內。”鎮南元帥稟告到。
鎮南元帥稟告往後退後一步,退回到了武將隊列之中。
隨後又是一個和鎮南元帥品階相同的武將站了出來,這個武將是四大願帥之一的鎮北元帥,鎮北元帥稟告道:“啓稟陛下,我大秦鐵騎鎮北大軍已經收服了263座城池,並且都已經帶回行宮山河圖內。
鎮北元帥稟告之後也退了回去,他的位置就在鎮南元帥旁邊,而且還對著鎮南元帥給了個眼神。
下一個稟告的人是上次和鎮南元帥對著幹的文官,也是大秦帝國的太傅,而且他所說的話居然出人意料的說的不是那些武將的壞話,而是說的好話:“啓稟陛下,鎮南,鎮北,鎮東,鎮西,四位元帥此番共計收服1112座城池,使得陛下之封印解開不少,居功至偉,臣認爲該論功行賞。”
嬴月聞言便稱讚道“好,那朕便賜爾等武將上等第五等之資格二十個,具體需爾等互相分配,朕便不再關注了。”
鎮南元帥聽了文官以及嬴月的話卻沒有任何意外之色,非但沒有覺得文官一反常態有問題,而且居然也一反常態的說起了文官的好話:“臣等雖有攻城拔寨之功,但卻並不是幫助陛下解開封印的唯一的功臣,臣認爲太傅大人以及其他大人都有治理之功,臣等願意與大人們共同分享這二十個資格。”
太傅聞言暗自點了點頭。
而嬴月聞言卻有些不耐煩的說到:“別說這些沒用的東西,朕剛剛說過你們自己分配,無論給誰,朕都不會過問。”
嬴月並不是因爲真的不耐煩,而是她在封印進一步解除的時候感覺到了一股和她身上封印相同的力量出現在了遠方,她感覺到了危險,她不想再被人封印起來,她不想再過不見天日的生活。
嬴月越想越煩,最後一甩手離開了大殿。
“恭送陛下”隨著嬴月的離開,一聲聲大喊響起,隨後文武百官漸漸離去。
文武百官在離開的路上居然互相聊著天,儼然一副感情深厚的樣子,實際上文武百官的交情並不是現在這個樣子,讓文武百官這樣的原因就是嬴月推出的制度。
嬴月剛剛將制度推出之時,文武百官都奉承的說原嬴月英明,但是當他們仔細想想之後才發現,嬴月這一招真的狠。
嬴月的這一制度針對性最強的並非那些下等民衆,而是他們這些位於帝國頂端的文武百官,原因就是嬴月並沒有說明他們這些人是什麼等級的,他們也不會天真的以爲自己和皇帝一樣都是最高等,無等級的,如果真的這麼以爲,那麼以後只能等死。
皇帝即使給他們給最下等第九等的級別也比不給級別讓他們更加安心,所以文臣武將都因爲這種危機感聯合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