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06章 迷糊

此時對於華州的概念全部來自那些從遼鎮離開的居民,他們所說的那些似是而非,好像是傳奇神話的描述,更是毫無道理。?

真正有些價值的情報反倒是在民間流傳的一些東西,錦衣衛和東廠一向是在市井之中有自己的耳目,據說茶館和酒肆的夥計很多都是線人,街頭巷尾的談論都可以迅速的穿到錦衣衛的衙門裡面,彙集到上面去。?

可是這些消息卻不能變成文書和消息公之於衆,因爲這些政策對於商人和士紳來說,太有蠱禍煽動性,本來現在就是爲了備戰和軍費,現在還要開捐加稅,對地方的盤剝更加厲害,把這樣的消息傳開來,豈不是自己拆自己的臺。?

有些事情是越來越壞的,特別是這種壓制言論的事情,明朝的這種事情做的一向是不好,有明一代,文人言論肆無忌憚,有些八卦精神比較出色的,更是生花妙筆,連皇帝的謠言都要造。?

後世滿清大罵明朝錦衣衛和東廠堵塞言路,不讓天下人說話,其實最堵塞人口殘殺民智的反倒是滿清,文字獄讓天下人不敢說,不能言,只能是在考究之中消耗時間。?

面對這個局面的時候,錦衣衛和東廠實在是無計可施,只能是到處的抓人逮捕。不過能在茶樓酒肆之中議論國事的人大都是有些家業的文人和士紳,抓了一個,整個京師地官場大譁。就連西黨的文臣也是不幹。?

抓了放,放了抓,到最後,無可奈何,只能是準備追究源頭,凡是有人議論華州的店鋪場所,一概是關門封停,這纔算是有了效果,什麼事情也比不上賺錢要緊。家家店鋪都是貼上了莫談國事地條幅,這倒是提前時代幾百年。?

不過越是這樣抓。越是讓人好奇和議論,大家都是在琢磨,這個華州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勢力。和京師的情況不一樣,沿海一帶的各個府縣。則是陷入了惶恐之中,這些地方的官員和海商們的關係極爲的密切,對於華州的水軍實力有大概的瞭解,從前以爲華州地水軍不過是一支想要發財,規模巨大的水上實力而已。?

現在卻出現了這樣地事情,想想華州的大船和火炮。還有那個極爲恐怖的財力。這些沿海府縣的官吏都是頭皮發麻。?

整個大明天下地官吏都是差不多的心態。即便是知道了華州的真相或者瞭解到很多的情況,他們也不會說。否則扣上一個私通敵國的帽子,直接就是腦袋沒了,所以大家都是打死我也不說。?

沿海的府縣還有這樣地情況,本來是高高在上地官吏,多有請商人飲宴或者議事地,姿態放的很低,儘管這麼些年地商人地位已經是提高了許多,但是許多官員如此的“折節下交”,還真是奇怪。?

廣寧的兵力已經是達到了四萬,而且薊鎮的兵馬還在不斷的趕到那裡,威武大營和京師兵馬,都是嘉靖皇帝最信任的兵馬,所以是放在了薊縣和京師附近,負責京師周邊的防守和行動。?

宣化和保定的部分人馬都是在州一帶紮營佈防,而薊鎮的兵馬留下了一萬兵防守草原可能會來的危險,其餘的人都是朝著山海關和廣寧運動,京師和天津衛的匠戶營也都是全力的開動了起來,因爲都知道對方的火器厲害,所以也加班加點的生產火器,京師的紅衣將軍炮不能亂動。?

其餘幾個地方的紅衣將軍炮都是全部的運往薊縣,州和山海關一帶,不過匠戶營全力開動的時候,負責匠戶營的官員在很短的時間之中,消失了好幾個,倒不是遭受了什麼手段,而是畏罪潛逃。?

匠戶營遲遲的開動不了,上面自然是著急,派下來督促的官員一看,卻發現匠戶營已然是缺額極爲嚴重,大部分有些技術的工匠都是不知所蹤,這匠戶營比起軍戶還要艱苦,就算是吃空額也沒有什麼油水。?

這裡撈錢的方式是招募民間的工匠,讓他們託庇在匠戶營下面,可以免除賦稅和徭役,這樣可以多賺不少錢,同時主管的官員也可以收取些孝敬,也可以在?

下些活計來做,所以這匠戶營儘管是世代相承的匠戶苦,但是名不副實的匠戶勞力卻是極多,軍戶多有缺額,但是匠戶卻往往超編。?

此次卻是缺額了,真是讓熟知其中關節的工部官員大跌眼鏡,百思不得其解,後來纔有一個沒有走的下級匠戶營官吏道出了其中的關鍵,一名學徒十五兩銀子,一名熟手工匠三十兩銀子,老師傅是五十兩,若是有家人,還可以折算四折的價錢。?

而且只要是把人交出去就行,在天津衛一帶自有船隻接待,其餘的事情都不用管了,把人賣掉,可以到手銀子,而且那些工匠都是心甘情願的上船,在這個匠戶營的官員也就是能幹三年。?

誰還管以後的事情,這些官員每到任上,都有人過來聯繫,他們所做的就是不斷的從地方上招募匠人,然後交給買家,拿到銀子。天津一帶的武器作坊,靠著些粗工草草的應付,反正朝廷已經是多年不管質量,有時候,這個數量都不大管了。?

既然是監管形同虛設,買賣工匠又有大筆的銀子入賬,下面的官員都是熱衷於此事,說起來,這些人就和後世的職業介紹所區別不大,只不過做的更直截了當罷了。?

明朝素來不重視工匠,這等臨時抱佛腳,事到臨頭一看,才發現所謂的匠戶營除了寫能幹活的苦力,懂得一些粗淺手藝的年輕工匠(附帶說一句,這些年輕工匠都是打算在匠戶營鍛鍊一段時間去華州的),此外再也沒有什麼所謂的製造能力了。?

在這個消息傳回京師,工部尚書和侍郎,當即就被下獄,好在是各地的武庫還有儲存,其餘不是沿海的匠戶營,人員的流失並不像是沿海這麼嚴重,緊急組織起來還能有些效能發揮,只不過火器生產就遠遠不夠。?

嘉靖皇帝和下面的官員一直是在手忙腳亂的準備,可是華州那裡卻沒有什麼動靜,雖然說是不主動的進攻,可邊境和各處封鎖的很嚴,華州民戶軍戶行的是類似保甲連坐的民法,不管是關外的邊民還是遼鎮原來的居民,在很快的時間內就已經是登記在冊,每一個區域的民官和團練使都是盯的極嚴。?

—?

若是有陌生的人進入,不在民官的清冊之內,又無有其他民官和團練使聯合的印鑑和簽名擔保,有立刻捉拿下獄的權力,若是有反抗,可以立即格殺。收留和知情不報的民戶都要受到大小不等的處罰。?

要是陌生人有其他區域的印鑑和簽名擔保,卻在本地出了問題,則追究開具擔保那個人的責任,連坐和人人有責的制度,讓細作和間諜很難進入其中去打探,而且華州的騎兵精良,若是那種探馬和偵騎根本無法在遼河的內部呆太長的時間,就會被追殺,那種化裝潛入的人更是在天羅地網之中,什麼也做不了。?

至於什麼用什麼大義和忠心的名分,那些忠於大明看不慣華州的人都已經是回到了明朝,剩下的都是得到了不少的實惠和好處,只盼著華州一路的長勝下去,怎麼會對於大明的探子有什麼幫助,各個生怕株連到自己,告發的唯恐不積極。?

所說,華州出現,大明的消息只能是華州放出來,還有那些放回來的人所描述千奇百怪的消息,更是作不得真。?

雖然,兵貴神速,華州一直沒有什麼行動,但是還有一句“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到現在大明對華州還好像是一個瞎子,什麼也不知道,不知道對方的動靜和動向,但是華州在大明的各種關係太多了,明軍的一舉一動,都在華州的明察之中。?

在大遼河西邊的明軍只有三百多人,都是馬隊,被派駐在最前線來,就是爲了有事的時候,能夠最快的時間報到廣寧去,不過對面的軍營森然無聲,操練的時候威武驚人,早就是把他們震撼住了。?

不過來到這裡幾個月,從河水冰凍到了快要開化的兩月,對面都是照常的操練,也沒有進軍的意思,也沒有長期駐守修建營寨的意思,就這麼耗著,這些人漸漸的都是鬆了一口氣,心想等到河水開化,對方也許就是到這爲止,不再向前了……

第140章 雙鳳會第397章 天下重商第617章 對陣第70章 仗勢欺人第581章 備戰第199章 到底要幹什麼(上)第126章 逢賭必輸五千兩第125章 翠玉賭第370章 草原東部的掃蕩第425章 見色則迷第150章 義正辭嚴的承諾第239章 輕鬆第13章 發財未必等於享受第240章 豐收的企盼第183章 震懾 收服 獻策第600章 輕易第67章 太有面子了第548章 抗稅之亂第380章 跟上來吧第366章 京師 秦軍 內官第558章 出華州第626章 南京城第44章 無事獻殷勤第602章 輿論攻勢第96章 佈置第116章 鐵丁和蛛絲馬跡第55章 那一碰的風情第296章 濟州島第635章 大勢已去第572章 頭顱堆砌的起點第635章 大勢已去第374章 尾聲 新政 真實第138章 誰都知道怎麼回事第421章 趨利 尚武 遠征第447章 破綻 裂痕 盯梢第141章 高價碼頭和熱心前任第548章 抗稅之亂第435章 遠征途中第206章 收入翻番和隱憂第545章 破家衆怒第183章 震懾 收服 獻策第4章 追賊又進死衚衕第602章 輿論攻勢第455章 禍因 求饒第438章 分配和收容第338章 都是過期的錯第34章 寒酸的翰林學士第29章 一起佔便宜去第437章 勝第269章 家事第513章 奴隸制利之爭第185章 這是福氣和一個一兩第457章 馬車 招攬第574章 福建兵馬打漳州第501章 怪事第174章 翻案尾聲和訓練新兵第473章 檢點戰果第244章 舊識 南京 意外第319章 局勢第347章 紫禁城 轉彎第283章 來龍去脈第612章 司庫 側妃 密探 財源第488章 正主登場第116章 鐵丁和蛛絲馬跡第532章 鄉間印象第290章 思想教育 看苦思甜第106章 趙秀才第10章 爲啥不好吃捏第203章 倒買倒賣第4章 追賊又進死衚衕第257章 兇第551章 飲鴆止渴下鄉第72章 發財了發財了第209章 碰瓷第423章 鹽鏟子第192章 大炮來了第296章 濟州島第449章 伏殺 敵人不明第534章 宴無好宴第573章 很簡單的勝利第558章 出華州第190章 定親第4章 追賊又進死衚衕第223章 總得先打個招呼第581章 備戰第100章 一切都在準備中第454章 松江商人鄧閩第198章 尷尬的巧合第178章 驚訝和蒙面騎士第588章 明軍火炮第299章 亂局第224章 上船第558章 出華州第578章 慘勝 散第407章 哪有那麼多人才第620章 不動第143章 不合常理第327章 採購 倭寇重來第596章 狼羣第253章 包圍 脅迫 爲奴
第140章 雙鳳會第397章 天下重商第617章 對陣第70章 仗勢欺人第581章 備戰第199章 到底要幹什麼(上)第126章 逢賭必輸五千兩第125章 翠玉賭第370章 草原東部的掃蕩第425章 見色則迷第150章 義正辭嚴的承諾第239章 輕鬆第13章 發財未必等於享受第240章 豐收的企盼第183章 震懾 收服 獻策第600章 輕易第67章 太有面子了第548章 抗稅之亂第380章 跟上來吧第366章 京師 秦軍 內官第558章 出華州第626章 南京城第44章 無事獻殷勤第602章 輿論攻勢第96章 佈置第116章 鐵丁和蛛絲馬跡第55章 那一碰的風情第296章 濟州島第635章 大勢已去第572章 頭顱堆砌的起點第635章 大勢已去第374章 尾聲 新政 真實第138章 誰都知道怎麼回事第421章 趨利 尚武 遠征第447章 破綻 裂痕 盯梢第141章 高價碼頭和熱心前任第548章 抗稅之亂第435章 遠征途中第206章 收入翻番和隱憂第545章 破家衆怒第183章 震懾 收服 獻策第4章 追賊又進死衚衕第602章 輿論攻勢第455章 禍因 求饒第438章 分配和收容第338章 都是過期的錯第34章 寒酸的翰林學士第29章 一起佔便宜去第437章 勝第269章 家事第513章 奴隸制利之爭第185章 這是福氣和一個一兩第457章 馬車 招攬第574章 福建兵馬打漳州第501章 怪事第174章 翻案尾聲和訓練新兵第473章 檢點戰果第244章 舊識 南京 意外第319章 局勢第347章 紫禁城 轉彎第283章 來龍去脈第612章 司庫 側妃 密探 財源第488章 正主登場第116章 鐵丁和蛛絲馬跡第532章 鄉間印象第290章 思想教育 看苦思甜第106章 趙秀才第10章 爲啥不好吃捏第203章 倒買倒賣第4章 追賊又進死衚衕第257章 兇第551章 飲鴆止渴下鄉第72章 發財了發財了第209章 碰瓷第423章 鹽鏟子第192章 大炮來了第296章 濟州島第449章 伏殺 敵人不明第534章 宴無好宴第573章 很簡單的勝利第558章 出華州第190章 定親第4章 追賊又進死衚衕第223章 總得先打個招呼第581章 備戰第100章 一切都在準備中第454章 松江商人鄧閩第198章 尷尬的巧合第178章 驚訝和蒙面騎士第588章 明軍火炮第299章 亂局第224章 上船第558章 出華州第578章 慘勝 散第407章 哪有那麼多人才第620章 不動第143章 不合常理第327章 採購 倭寇重來第596章 狼羣第253章 包圍 脅迫 爲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阳县| 云林县| 玉屏| 沁水县| 新源县| 龙海市| 翁牛特旗| 衡水市| 确山县| 房产| 安达市| 大足县| 白河县| 泰兴市| 平谷区| 宁国市| 永定县| 奉贤区| 苏州市| 五原县| 新泰市| 铅山县| 仁怀市| 盈江县| 安宁市| 会东县| 新邵县| 仁寿县| 依安县| 辉南县| 绍兴县| 彩票| 桂阳县| 安义县| 北流市| 石狮市| 彭水| 丽水市| 灵台县| 磴口县| 洞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