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02章 輿論攻勢

這一次的戰鬥過後,雙方又是陷入了對峙之中,明軍都是以爲華州軍推進的界限,就是以這個大遼河了,因爲看起來,華州軍確實是無法推進一步,只能是守在這裡,確實是沒有什麼餘力。?

先前的降將丘峰在兩個月的時間過後,就被提拔成了騎兵團的團首,獨自負責,跟他一起降了華州的那些明軍騎兵,則都是被整訓打散之後,重新的分配到各個的編制之中,但是給丘峰的這個任命,已經是足夠體現華州的信任了。?

丘峰率領的騎兵團按照華州的說法是新團,也就是說,主要是從前的團練改編成的部隊,並不是那些究竟考驗的老兵,不過丘峰也是十分的知足,他的任命和調派,沒有什麼特別看重的,也沒有什麼刻意打壓的,完全都是按照正常的程序走下來,一名新加入華州軍的軍官,給他帶著一個新團,慢慢的磨練,很是平常。?

不過,華州軍的所作所爲都是讓丘峰的心情更加的安定,若是過份的看重或者冷落,反倒是讓他疑神疑鬼。?

他也是經年的軍將,經驗豐富,對於華州軍推進到大遼河一帶就不再向前的做法也是頗爲的擔心,心想這肯定是華州的軍力不足,這樣耽誤時間。等到明軍調集了足夠地力量,還說不準會有什麼樣的結果,丘峰也是死心了。被人臨陣拋棄,身陷死地,這等的刻骨大仇他是忘不了地,時常是想,若真是明軍打了過來,那就和他們拼了,要不然就去關外,這時候他倒是有些光棍的氣概。?

華州允許遼鎮願意回到大明的那些人自行離去,很多人不理解。不過丘峰卻感覺到這是一個很不錯的政策。?

他現在已經是對華州略微有了一些瞭解,對於這個勢力居然就在大明的周邊從容發展了這麼久感覺到很是驚訝。也是暗自的心驚,遼鎮衰敗到了一種什麼地步,對周圍的情況就好像是聾子瞎子一樣,而且訓練鬆弛。武備敗壞,不敗都沒有天理了,華州積蓄多年,突然間毫無徵兆的發動。一舉擊潰遼鎮明軍,迅速的控制了整個遼鎮四分之三地地盤,這種軍事戰略極爲的成功。?

頒佈“民三公七”“千戶抽百丁”政策。迅速穩定了局面。這個政治手腕也算是高明。可是到了現在,這麼大地動靜鬧了起來。如果再向前推進或者是固守的話,都是大軍的堂堂之戰,沒有什麼突然性。?

華州雖然目前在大遼河無法推進一步,可是丘峰從隻言片語之中也能瞭解到,華州的志向是天下,要想爭奪天下,目前地這種兵力不足是一個問題,對於兵力不足,丘峰總是有些不理解,爲什麼不把投降的明軍精銳改編成軍隊,雖然不像是華州軍那麼勇悍,可訓練之後對付關內的明軍還是有效果的,如果不信任,那麼自己投降過來所帶的騎兵馬隊可都是被編入正規軍了。?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華州對於關內的絕大部分人來說,太過陌生了,大明天下幅員遼闊,要是進軍關內,單純地武力強戰,開始或許可以,可接下來肯定是會陷入泥潭之中,你地士卒再強悍,武器再精良,總不能處處地提防,處處的小心,那就和蒙古韃子入關地時候一樣了,要想順利的入關並且佔領那些地盤,而且還要在平息戰火後迅速的確立統治,就需要當地的地主士紳的支持。?

但是你華州現在對於他們來講還極爲的陌生,不知道你是一個什麼樣子的政權,不知道你對待地主鄉紳的階層到底是是什麼態度,這種陌生之下,如何會有相信和接受甚至是臣服。?

人們對於陌生的東西總是有一種恐懼,如果在這個時候,有心人宣傳什麼華州是亂民聚集,準備入關大肆的擄掠,或者是華州是白蓮的邪教餘孽,準備禍亂天下,更好的栽贓方法是說華州乃是蠻族的指使,如果真有這樣的局面,恐怕是全天下就要同仇敵愾,一起對付華州,那就是大麻煩了。?

這次在佔領了幾個月就放那些人回去,這些人雖然有可能被大明官府和衙門收押詢問,但?

人大都是遼鎮的官員和頭面人物,最起碼廣寧衛不會是說,這些自願迴歸大明的人,一路入關,進入京師是可能的。?

這些人一路走來,此時遼鎮失陷的消息已經是轟動天下,人人好奇華州到底是什麼地方,那裡來的勢力。?

放歸的那些人最起碼有幾樣是否定不了,華州全是漢人(這次入關的蒙古人的數量被壓縮的很低),戰鬥力很強悍,從不擄掠地方,當然,若是造謠的話,擄掠地方之類的罪名還是能夠編造出來的。?

不過放歸一千多人,都是居住在遼鎮的各個衛所,彼此並不相識,怎麼可能統一口徑,他們所說的,所講的,儘管全是貶低之詞,但是有心人必然是會分析出來他們所要的結果,對於華州有一個判斷。?

—?

丘峰算是凡事都往好處去想的,想當然的以爲天下間有許多有心人,只是全天下,庸人和隨波逐流的人從來不少,能夠清晰的分析是事態局勢的有心人卻少的可憐,僅僅憑著這一千多人的沿路造謠,反效果能少一點就謝天謝地了,何來什麼宣傳,何來消除關內民衆對於華州的陌生和恐懼。?

當然,即便是事情不向好的方向發展,華州的情報部門也會讓他們向著好處發展的,這一千多人一路走來,在遼鎮中也有許多所謂的散落軍戶投奔,過了大遼河之後,往往是那些人造了些謠言,那些跟著他們的散落軍戶就故作神秘的跟下面的人說,這些老爺都是在華州吃過虧的,所以說這些話。?

這些軍戶過了大遼河之後,隨隊的人數就越來越少,很多人就消失在衛所和城鎮之中,不過,這個時候,很多的有心人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他們在那裡分析著關於華州的各種消息,得出了許多善意的結論。?

如果仔細追究的話,這些有心人是從那些流言和謠傳之中分析出來的結論,可是,在結論得出來的時候,流言和謠傳往往還有幾天才能到這個地方,當然對於好奇心很重的民衆來說,這個時間差往往被忽略。?

對於輿論的攻勢,華州從來很捨得的花費銀子和人手,在這個時候,這種小小的手段有極爲大的效果。?

在遼鎮內部的招降收納,因爲華州軍的強勢和優惠的經濟政策,所以很快就是平靜了下來,偶爾有些落草爲寇的,也被比他們更加熟悉地形人口的那些本地團練迅速的剿滅,沒有掀起一點的風浪。?

說起來,自從歸降之後,丘峰所做的工作,與其說是武將,其實作爲宣撫使的職能倒是更多一些,因爲根本沒有動什麼刀槍,反倒是各地費盡口舌的在那裡解釋華州到底是什麼,投降華州都有什麼好處,動嘴多過動刀,這不是文官是什麼??

在大遼河廣寧衛的試探攻勢結束之後,眼看就要過年了,丘峰卻被派了出來,快要過年,當日丘峰投降,他在定遼中衛的家人本以爲丘峰失陷在華州軍中不會活下來了,而且遼鎮總兵李孤峰自覺對丘家有所虧欠,也著力的宣傳丘峰勇猛忠心的事蹟。?

誰也沒有想到,遼陽,瀋陽迅速的失陷,丘峰居然又重新出現在家人的面前,短短半個月就經歷生離死別,一家人大悲大喜,確實是很不容易,所以想在一起過個年,好好的團聚一下。?

卻沒有想到一紙命令把他從暖洋洋的家中拽了出來,率領手下百人去往鎮江堡,鎮江堡和鎖住長江咽喉的鎮江沒有什麼關係,這個鎮江鎮的是鴨綠江,也是邊牆的端點,丘峰不明白,去那裡到底要幹些什麼。?

走到了寬甸的時候,發現此次居然是和華州大將劉十三同路,更是有些搞不清楚要做什麼了,到了寬甸可就不是輕騎簡從了,這裡有華州的本隊兵馬三千多人,這更是讓他驚訝,此時軍力緊張,每一個正規軍的士兵都是要用在刀刃上,這還是華州的老兵。?

寬甸到鎮江堡那就是很近了,到達之後,卻發現鎮江堡已經是一個大工地,許多民壯忙碌的熱火朝天,到底要幹什麼??

“……將軍,咱們是不是要打朝鮮?”

第125章 翠玉賭第312章 鐵甲 長矛 刀斧第480章 呼萬勝第186章 新兵初戰第199章 到底要幹什麼(上)第338章 都是過期的錯第113章 賢內助和馬賊傳聞第255章 爲什麼第71章 三月不知道肉味第414章 司馬侍郎第65章 你牛還有更牛的第561章 劫掠第583章 又是清晨的戰鬥第415章 風到處吹第535章 刁民 嬉笑 恨第546章 誰爲哀者第76章 抽你個王八蛋第339章 蠢動第214章 離開海上的海盜頭子第267章 現代智慧偶爾閃光第132章 什麼都要第90章 沒那麼容易第483章 孫國王第145章 就是這麼簡單第146章 實力懸殊的戰鬥第82章 處處生財和現場廣告第627章 未戰先亂第322章 濟寧會戰第233章 更加出乎意料的春節前第345章 邊塞大捷 疑忌第508章 佔領之後第541章 稱王平淡 制度 回憶第578章 慘勝 散第191章 施恩第345章 邊塞大捷 疑忌第572章 頭顱堆砌的起點第575章 漳州東門 藤牌兵第477章 福兮 禍兮 陰謀兮第567章 確定的勝利第207章 下江南和武器交易第507章 炮轟城門第111章 勝負分明的第二回合第230章 動手第137章 遭遇劫匪第618章 華州重騎兵第552章 滄州第二任稅監第439章 重金懸賞第464章 死戰的緣由第19章 天上不掉便宜事第128章 馬隊,海商夏家第522章 無狼有虎 可知華州第133章 萬無一失的辦法第429章 河上血案第397章 天下重商第214章 離開海上的海盜頭子第427章 鹽會(上)第2章 不當軟蛋第514章 不甘心的嘉靖皇帝第563章 成不得大事第605章 亂哄哄第65章 你牛還有更牛的第569章 陷落的鐵嶺 時間差第531章 富貴險中求第470章 羣首待割第497章 天方夜譚第222章 看船第601章 放你走第166章 還是向著自家人第24章 敗家子的典範第184章 倭寇來了第526章 稅監第80章 買人是用來打獵的第200章 到底要幹什麼(下)第418章 堵著了第315章 欲取先予第176章 進城抓探子第495章 強權政治第22章 疑似呆傻第187章 提早關門的登州府城第557章 夜半第299章 亂局第266章 兄妹第5章 欺男霸女的第一步第626章 南京城第201章 膽大包天的土匪第597章 火雨第599章 遼陽城內第630章 大廈將傾第542章 尼德蘭人文吏第378章 兩個人第468章 西行目的第569章 陷落的鐵嶺 時間差第22章 疑似呆傻第190章 定親第183章 震懾 收服 獻策第536章 窩囊 後手第262章 區別對待 殺 賄第173章 青州衡王世子第447章 破綻 裂痕 盯梢第196章 從登州去濟南
第125章 翠玉賭第312章 鐵甲 長矛 刀斧第480章 呼萬勝第186章 新兵初戰第199章 到底要幹什麼(上)第338章 都是過期的錯第113章 賢內助和馬賊傳聞第255章 爲什麼第71章 三月不知道肉味第414章 司馬侍郎第65章 你牛還有更牛的第561章 劫掠第583章 又是清晨的戰鬥第415章 風到處吹第535章 刁民 嬉笑 恨第546章 誰爲哀者第76章 抽你個王八蛋第339章 蠢動第214章 離開海上的海盜頭子第267章 現代智慧偶爾閃光第132章 什麼都要第90章 沒那麼容易第483章 孫國王第145章 就是這麼簡單第146章 實力懸殊的戰鬥第82章 處處生財和現場廣告第627章 未戰先亂第322章 濟寧會戰第233章 更加出乎意料的春節前第345章 邊塞大捷 疑忌第508章 佔領之後第541章 稱王平淡 制度 回憶第578章 慘勝 散第191章 施恩第345章 邊塞大捷 疑忌第572章 頭顱堆砌的起點第575章 漳州東門 藤牌兵第477章 福兮 禍兮 陰謀兮第567章 確定的勝利第207章 下江南和武器交易第507章 炮轟城門第111章 勝負分明的第二回合第230章 動手第137章 遭遇劫匪第618章 華州重騎兵第552章 滄州第二任稅監第439章 重金懸賞第464章 死戰的緣由第19章 天上不掉便宜事第128章 馬隊,海商夏家第522章 無狼有虎 可知華州第133章 萬無一失的辦法第429章 河上血案第397章 天下重商第214章 離開海上的海盜頭子第427章 鹽會(上)第2章 不當軟蛋第514章 不甘心的嘉靖皇帝第563章 成不得大事第605章 亂哄哄第65章 你牛還有更牛的第569章 陷落的鐵嶺 時間差第531章 富貴險中求第470章 羣首待割第497章 天方夜譚第222章 看船第601章 放你走第166章 還是向著自家人第24章 敗家子的典範第184章 倭寇來了第526章 稅監第80章 買人是用來打獵的第200章 到底要幹什麼(下)第418章 堵著了第315章 欲取先予第176章 進城抓探子第495章 強權政治第22章 疑似呆傻第187章 提早關門的登州府城第557章 夜半第299章 亂局第266章 兄妹第5章 欺男霸女的第一步第626章 南京城第201章 膽大包天的土匪第597章 火雨第599章 遼陽城內第630章 大廈將傾第542章 尼德蘭人文吏第378章 兩個人第468章 西行目的第569章 陷落的鐵嶺 時間差第22章 疑似呆傻第190章 定親第183章 震懾 收服 獻策第536章 窩囊 後手第262章 區別對待 殺 賄第173章 青州衡王世子第447章 破綻 裂痕 盯梢第196章 從登州去濟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襄县| 师宗县| 社旗县| 镇安县| 宜春市| 通州区| 台东市| 延庆县| 西藏| 新津县| 金寨县| 谷城县| 邯郸县| 黑龙江省| 茌平县| 南平市| 兴城市| 平江县| 响水县| 宝山区| 宁国市| 抚远县| 商南县| 上饶县| 高阳县| 阳江市| 永济市| 镇雄县| 和田市| 长丰县| 鹤庆县| 栾川县| 巧家县| 烟台市| 黄陵县| 芷江| 沂水县| 隆安县| 阿拉善右旗| 新安县| 馆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