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修姓士兵退意已生,只是急於逃命,那裡還有決心戰鬥,被關姓士兵圍住之後,士氣就更是降至最低;而關姓士兵此時卻是士氣高漲,他們平時都是受修姓士兵的欺負,平時就恨不得打殺修姓士兵一頓,此時有了這正當的理由及機會,那還是下手狠狠去揍。
兩下這一相比,不用等到最後,勝負已是昭然若揭。
“住手!”一聲大喝響起,蓋過了戰場喊殺聲及兵器相撞的聲音,傳入了每個人的耳朵之中,卻是葉國明的聲音。
黑甲將軍奮力一招擊退白甲將軍後,策馬退開兩步,首先停下來,其他士兵看到將領停手,便也逐漸的停了下來。而修姓士兵早就巴不得停止了。
這停下來才讓人看到了剛纔戰況的慘烈,幾乎是慘不忍睹。
只一輪攻擊下來,被困在中間的近千名修姓士兵馬上就消失了兩百人,還有三四百人多少也帶著一點小傷,整個團隊戰鬥力已去掉了大半。
而關姓士兵此時也損失了十幾人,再加上近一百人輕傷。
議事廳前的廣場上到處都是戰死或受傷的士兵,橫七豎八的陣橫於整個廣場之中,各種死法都有,有兩人抱著互相咬死的,也有兩人兵器同時刺中對方的,甚至還有一根兵器上串著兩具屍體的,可見持兵器之人當時用力之猛,竟連穿兩人之後才停下來。
“放下武器投降吧,投降者免死!”葉國明聲音雖然還是很響亮,卻透著一股深深的疲憊悲傷:“都是同胞兄弟,不要再打下去了,你們殺的都是自己的兄弟!”
葉國明聲音雖然不高,卻直達各人心底,說實話不管是關姓還是個姓,都還是魚人族的人,此時殺生殺死卻也確實無奈。此時雖然每個人還是緊緊的握著手中的兵器,卻已無力提起。
特別是修姓士兵,最後那條心理防線,已在這震憾心靈的聲音中撕裂開來。
“修星山父子叛變,導至魚人族內部四分五裂,而一直對你們虎視眈眈的骨刺族,也肯定已到了信息,如果我所料不錯,此時你們的生死大敵骨刺族的士兵應該已做好了入侵月島的準備。”龍飛的聲音也適時響起:“所以,你們此時最應該做的事情是同仇敵愾對抗外敵,而不是進行窩裡鬥,徒讓骨刺族拾了便宜。”
葉國明的話只是從心裡打動他們,讓他們突然之間意識到對方其實是自己同族的兄弟,如此廝殺,其實除了削弱本族的實力之外,沒有其他作用。
而龍飛的話,卻是讓他們突然之間驚醒了過來,原來生死大敵骨刺族一直在旁虎視眈眈。
“當!”一個修姓士兵首先放下了手中的兵器,有了第一個之後,接著是兩個、三個、十個、百個,“當、當”的聲音不斷響起,地上的兵器越來越多,不但修姓士兵紛紛放下了兵器,就是一些關姓的士兵,也放下了手中的兵器,全部的關姓士兵手中的兵器也垂了下去,不再是緊張地對著修姓士兵,而是對著的地面。
葉國明向著白甲將軍走過去,此時白甲將軍臉色蒼白,手中雖然還握著兵器,只是此時兵器已變成了拄著地面,就算看到葉國明走過來也沒的擡起。
“修必勝已先走了,修星山父子確實已經叛變,將軍是明白人,難道還想跟著修星山父子一起叛變嗎?”葉國明看著白甲將軍柔聲道:“骨刺族入侵在即,此時正應該是同心一志抵抗外敵之時,將軍難道還想不通嗎?”
白甲將軍沉默了一會,慢慢放下手中武器,跳下馬來,突然向著葉國明跪倒道:“修必良愚昧,多謝兄臺提醒,不然將犯下滔天大罪,請受我一拜。”
“不敢,不敢!”葉國明急忙將修必良扶了起來,柔聲道:“修將軍能知錯即改,實是魚人族的大幸,何罪之有。”
修必良嘆了一口氣道:“我也想不到長老臨老糊塗,竟做下這等大逆不道的事,都怪我平時沒有好好勸導公子,只可恨有的人還恨天下不亂,反而慫恿修公子走上叛變整族這條道路。”
葉國明也嘆了一口氣道:“權力永遠是令人垂涎的東西,每人看法不同,自然選擇也就不同,與誰都無關,將軍也不必自責。”
“是啊!走上這一條路也是他們的選擇,與將軍一點關係都沒有,將軍臨陣反正,還有大功勞呢,怎麼會有罪。”龍飛接著葉國明的話道:“現在最主要的問題是如何將魚人族內亂的損害降至低,不然,不等骨刺族來攻,我們就先自己將自己打敗了。”
這時關興等人也將戰場打歸乾淨了,幾百個死者都集成了一堆,一把大火燒了,不管是關姓的士兵,還是修姓的士兵,反正都是魚人族的百姓,就讓他們再如兄弟般相處在一起吧,再也不會因爲各種原因而反目成仇了。
由於修必良的歸順,四海城等於是全部落入了龍飛等的人手中,在修必良的幫助下,將城中親修必付的勢力連根拔了起來,肯歸順的都大方地留用,一些不肯歸順的將領都被抓了起來,投入監獄之中,轉眼之間,四海城的監獄中有大半都囚禁著修姓軍團的將領及一些修家父子的死黨。
至於一些不肯歸順的士兵,龍飛並沒有爲難他們,只是將他們都教訓一頓之後,全部逐出了四海城。
修必勝自從那天臨陣脫逃之後,便如石沉大海,再也找不到人了,甚至在修必良的幫助下,找了好幾個修必勝都可能去的地方之後,還是沒有找到,很有可以是已逃出了四海城,到九洲城向修家父子報訊去了。
接下來,龍飛將以前按照姓氏組建的軍隊編制全部打亂,重新按兵種進行組合,在此過程中也有一些姓氏首領發出一些異議,有一個首領曾經依仗著自己士兵比別人多,不想重新混編,害怕失去指揮權,甚至威脅中途退出,但由於其他少數姓氏的責難,再加上在關興與趙柯這兩個強力派對龍飛的支持之下,這個首領也只好無奈地接受了目前的事實,乖乖地接受自己的子弟兵被編入了別人領導的部隊之中。
首先是騎兵部隊,一千個騎兵,是從各個姓氏部隊之中挑選出身手最好的精銳士兵組成,將整個四海城中的馬匹全部收集起來才馬馬虎虎湊夠到數,裝備也是從全部軍隊中挑出最精良的裝配。
其次是弓箭手隊伍,這更難尋找,往往是一百個人中才找出那麼幾個,結果是整個四海城的軍隊之中,左挑右揀,幾番挑選之後,好不容易纔湊合著組成了一個三百人的弓箭手隊伍,離龍飛心目中的強隊必須具備的弓箭手人數差了十萬八千里。
這一點讓關興等幾個四海城的少數姓氏首領都覺得無地自容。
第三是水軍,由於月島四面環海,生活最主要的是與海打交道,因此月島會水的非常多,甚至是全民都會游水,所以適合當水軍的人倒是非常多,因此水兵的挑選相對也容易些,再加上四海城原來的水軍,竟組成了一支規模近五千人的水軍隊伍。
第四是步兵,這一項不用挑選,只要是不適合當騎兵、弓箭手以及水軍的人,都一律編入到步兵之中。
接下來是隊長人選,經過各方的意見綜合,決定如下:
騎兵隊:配隊長關姓首領關興、副隊長修必良、丁查傑。
弓箭手隊:配隊長葉國明、副隊長李姓首領李志兵,這李志兵雖有異議,但無奈不論箭法、還是武功均無一可以與葉國明較量,因此也只好屈居下位了。
水軍:配隊長錢姓首領錢程利,副隊長王姓首領王真及蒙尖。
步軍:配隊長趙姓首領趙柯,副隊長孫姓首領孫立。
然後再從這些人之中選出了兩人來擔任全軍的領軍將軍及參謀偏將,分別是:將軍關興及偏將趙柯。
龍飛的名義只是隨軍參贊,並沒有領導那一支部隊,不過經過廣場上的事情之後,關興對龍飛極爲尊敬,不管人前人後,都稱呼龍飛爲軍師。
既然軍隊的將軍如此稱呼,上行下效,下面的一些幹人自然也是叫龍飛爲軍師,。
其實不用龍飛開口要求,一些士兵看到龍飛的所作所爲之後,這些人對龍飛的尊敬都是發自內心,因此叫龍飛爲軍師其實
軍隊編好之後,便進入了熱火朝天的操練之中,校場上大聲吆喝的聲音不斷傳來,一改以前各個姓氏之間士兵訓練時壁壘分明的現象,整個四海城的士兵都被揉合了起來,各隊互相配合著訓練,以提高各個兵種之間對其他兵種的進攻擴防禦能力,以及各個兵器之間的相互配合作戰能力。
自此之後,整個四海城的士兵們幾乎是操練得昏天暗地,同時戰鬥力也在以幾何級的方式向上提升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