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3章 大永朝的悲哀

“啪啪”的聲音在宣政殿前響起,此起彼伏,間或還夾雜著哀號的聲音。張盛看著眼前行刑的景象,心裡也沒有一絲起伏,等待著三十杖過去,好回紫宸殿交差。

早在開始行刑之前,張盛就已經交代過這幾個執刑內侍了:對於呂務厚,是要“用心打”的。所以在經過呂務厚跟前的時候,張盛腳尖閉合,再次提醒了執刑內侍這一點,待看到那內侍微不可見地點頭之後,才放心地去監督另外幾個人。

三十杖過後,呂務厚和盧祖升等人都奄奄一息了,守在一旁的太醫和內侍連忙給這幾個人包紮上藥。

盧祖升、鮑起明和許子善的傷勢看起來要比呂務厚還要嚴重很多,他們的屁股上都血肉模糊了,呂務厚雖然屁股也出血了,卻還能勉強站起來。

刑畢之後,張盛什麼話也沒有說,帶著幾名執刑內侍離開宣政殿前了。這宣政殿前的事情,自然會有其餘內侍和太醫等人收拾手尾,他對這些執刑內侍的本事清楚得很:盧祖升三人看起來傷勢嚴重,但是休息幾個月就會沒事,呂務厚看著傷勢輕,卻不過是兩三日的事情了,他也可放心向長泰帝覆命了。

長泰帝在宣政殿前將呂務厚等人廷杖三十的消息很快就傳了出去。在酉時末,三省和各寺的官員都知道了這件事情,各人反應不一,有驚詫之,有果然之,有畏懼之。亦有慶幸之。

在呂務厚執意跪在宣政殿前不肯離去的時候,申科就已經猜到了他的結局,卻沒有想到盧祖升等人也會在受刑之列,盧祖升等人雖然也跪在宣政殿前,卻是爲了勸說呂務厚而跪的。這三十廷杖,捱得也太冤了。

按申科對長泰帝行事的瞭解,他應該不會杖責這三個人才對的。因此,申科纔對盧祖升等人的行爲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沒想到這就闖禍了,四名五品給事中同時受廷杖,這可不是小事。

申科在始伏大街的家裡坐不住了,匆匆去尚藥局請了太醫孫伯揚。帶著他去給這幾個人療傷。

三日後,門下省給事中呂務厚卒,呂府門前支起了白幡和掛了白燈籠,門下省官員和其他呂務厚有往來的官員都接到了呂府的報喪。

這些官員都知道他是因爲廷杖而死,是失了帝心被長泰帝杖死的,正愁不知該不該前去弔唁,也苦惱該如何對待呂務厚喪事。紛紛向申科打聽:上意如何?

呂務厚身死是申科的意料中事,然而沒有想到時間竟然會這麼短。才三天而已!這實在是令人心酸!

盧祖升等三人還在慢慢養傷呢,孫伯揚說他們並不大礙,只需要時間休養即可康復如初。現在呂府已經報喪,申科也在考慮呂務厚的身後事。不管怎麼說,呂務厚是門下省的官員,作爲門下省的主官,他必須要拿出一個應對的章程。

考慮到長泰帝正氣在頭上,申科認爲呂務厚的喪事還是從簡爲好,門下諸官員就不用大張旗鼓去呂家弔唁了。帛金可以多備一些,這樣對呂家來說,更有實際意義。

可是紫宸殿這時卻遞了話出來,呂務厚的喪事按照五品官的規格來辦,該怎麼樣辦就怎樣!

申科等官員還在奇怪呢,第二天長泰帝有了正式旨意下來,對呂務厚加賞厚葬。加封其爲從四品中大夫,還令門下省相關官員好好打點呂務厚的喪事!這樣一來,呂務厚非但沒有身後淒涼,反而比他任職給事中時有了更大的哀榮。

長泰帝的這個旨意,把門下省的官員弄糊塗了,呂務厚衝怒了皇上這是肯定的了,長泰帝竟然加封他爲中大夫這個文散官封號,這表示呂務厚在宣政殿上的彈劾和言論是對的呢還是錯的呢?官員們弄不明白了,帝心難測啊。

不過很快,他們就弄明白了,長泰帝這是什麼意思。因爲隨著呂務厚加賞厚葬的旨意下來的,還有一紙加令,這個加令的內容很簡單,就是左良哲擢升門下侍郞外,還兼領弘文館學士職。

其實,呂務厚就是因爲反對左良哲任門下侍郞而被廷杖的,呂務厚卒了,左良哲依舊還是升職,而且長泰帝對他更加恩寵,讓他兼領弘文館學士職。

這表明長泰帝還是認爲宣政殿上呂務厚的行爲是錯誤的,廷杖三十也是合理的,那麼加封厚葬又是怎麼一回事?

諸官員在猜測長泰帝這是對事不對人,呂務厚在左良哲一事上是做錯了,可是縱觀他爲人爲官,倒是忠直守正的人。有過就罰,有功就賞,所以纔會又廷杖又加封的—許多官員都自以爲弄明白了長泰帝的心思,也在感嘆長泰帝賞罰分明,是明君。

當然,也有不少官員對長泰帝的做法心存不解,如此怪異和反覆,不是賞罰分明這樣的描述可以說得過去的。

有官員在猜測長泰帝這是在安定百官的心思,尤其是在安撫門下省官員的心思,呂務厚人都死了,由他引起的擾攘也應該告一段落了,加封中大夫也表明了長泰帝在暗暗告訴門下省官員:此事到底爲止了,你們安心當差,呂務厚什麼事情都不會影響到門下省了——這是以吏部侍郎周陽煦爲代表的官員所猜測的方面。

還有另外的官員,認爲長泰帝此舉必定有更深的含意,只是目前還不明確——這是以中書侍郎沈華善爲代表的官員所想的事情,這派官員包括了中書令韋景曜、尚書左右僕射蕭厚仁、葉正純等人。

呂務厚喪事完畢後,因他身死而空缺出來的給事中一職遲遲沒有合適的人選補上,吏部報上去的人選,長泰帝全部都沒有通過,不是認爲這個官員不合適就是認爲那個官員不妥當。

經過呂務厚的事情,吏部官員認爲長泰帝在給事中人選上這樣嚴苛,也是正常的事情,吏部後來也不報人選上去了,打算將這個事情冷一下再說。吏部沒有上報人選,長泰帝和門下省也不催促,就這樣,空缺出來的給事中一職繼續空缺下去。

盧祖升、鮑起明和李子善這三名給事中,因爲呂務厚的事情也同樣被廷杖三十,目前還在家中養傷。太醫孫伯揚說了,這三個人的傷,沒有三五個月的時間是好不了的。

在此期間內,他們也上不了朝,可是給事中的職務還得有人去做啊,鑑於這種情況,長泰帝決定將盧祖升三人外放任職,另調三個官員補盧祖升等人的缺,長泰帝還特別開恩讓盧祖升等人養好傷之後再去任上。

這樣一來,給事中的職務如常運作,盧祖升等人也可安心養傷。那新調入的三名給事中,分別是詹成、柯漢林、林楚君,全面接管了給事中的事務。

這裡要特別一提的是,這三個人,都是長泰帝心腹親信之人,詹成是慈懿太后的侄孫女婿,曾爲長泰帝辦過大大小小的私事;而柯漢林和林楚君的父親,是長泰帝還是太子時的伴讀,也是輔助長泰帝登上皇位的有功之人,長泰帝對柯漢林和林楚君都是無比信任的。

短短十來日,給事中官員已經全部換掉。隨著詹成等人的上任,給事中也恢復了日常運作,似乎正月底的廷杖已經在衆官心目中遠去了。

但是,不少官員想到呂務厚的事情,仍然會有恐懼,連上朝的奏語都少了很多,對與自己官職無關的事情更是不管不問了,不少官員是這樣的心思。

特別是門下省和御史臺的官員,對於彈劾、糾察之事就更加審慎了——呂務厚被廷杖至死的事還在眼前呢,少說幾句話,就可以免受皮肉之苦,何樂而不爲呢?所以廷杖之後,朝堂之上似乎安靜了許多。

說到底,這次廷杖、呂務厚死一事,還是對官員士風造成了惡劣的影響,大部分人的本性都是趨利避害的,被廷杖至死,有多少官員能夠有這樣的勇氣和決心?爲了身家性命著想,還是噤聲爲上。

這樣,從給事中到御史臺,諫官僅僅職掌糾察彈劾百官之職,成爲皇帝控制羣臣的一顆棋子。

給事中一職,雖然仍有三個人,也仍有著封駁、糾察的大權,但是隨著詹成等人的上任,給事中的職權已經發生了變化,其特有的封駁、糾察之權無形中已經喪失。

因爲詹成等人是長泰帝的心腹親信,自然是唯長泰帝的命令是從,封駁詔書、糾察聖意等權力都只是紙面上說說而已,絕不會有這樣的實行。可以這麼說,詹成等人的上任意味著給事中一職由糾正皇上變成了皇上的耳目棋子。

少了給事中的限制,百官也不敢輕易出聲,長泰帝此後行事就更加隨心所欲了。

長泰三十八年的這次廷杖,可謂意義深遠。這是大永一朝的悲哀,正是由於這次廷杖,朝臣風氣爲之一變,由守正衛道轉向明哲保身。

對此,後來的歷史也有論斷,史稱:“(給事中)無面折廷諍之威風,由言諫之官漸變爲糾察之官,所謂封駁、註銷、奏聞、彈劾者均不過代天子以察百事,乃其耳目手足耳,決不是以言諫天子、糾朝廷也”。

不過這都是後話了,這個時候,還沒有多少官員能夠感知到這一大永朝的悲哀。

ps:

四更!

第281章 盯梢第185章 開始出手第352章 山陵崩第416章 悲第257章 族令第223章 順勢而行第95章 春闈今史第528章 下一步第527章 基石第53章 出西燕記第60章 離京與返京第420章 京兆有動第64章 變化之前第546章 死脅第520章 不臣第543章 死後第382章 立功第51章 所謀爲何第381章 死生之間第327章 變數第186章 貴人謀第10章 洗三禮和起色第530章 後宅之功第468章 沈則思現身第380章 朝京行第439章 出乎意料第216章 錯了!第464章 氣數盡第460章 這下壞了!第333章 新婚悸動第257章 族令第416章 悲第209章 通天之手第245章 太子妃之爭第380章 朝京行第181章 顯貴一堂第553章 沈家的刀劍第47章 慈寧宮刺殺第404章 運籌第306章 平步第102章 春闈真相第290章 走險第499章 左半朝第451章 守城死戰第370章 京兆血夜第156章 背家譜第129章 走私弓弩第236章 東宮屬官第300章 弒父第235章 京兆局定第155章 打老虎的決心第552章 路上第235章 京兆局定第13章 二叔家的“神棍”第160章 廬江榴花謝第377章 君有疑第235章 京兆局定第320章 差一點第466章 誰在挖坑?第301章 伏殺第3章 前因後情第194章 不虛此行第17章 莊子避暑第167章 危險將起第382章 立功第160章 廬江榴花謝第372章 妖孽出第4章 晚梅有香第124章 丫鬟失儀第338章 釜底抽薪第138章 三日無大小第230章 乘雲騅現世第511章 將亡第424章 一月尚書第456章 貪天之功第202章 出事了!第137章 大婚之喜第193章 國子監論道第387章 有孕第217章 一個女人的怨恨第296章 保住第386章 靜養第184章 愛情第336章 斷子絕孫第11章 半閒居和五皇子府第475章 提前出兵吧!第356章 來了第166章 沈家尚主第410章 慈不主兵第113章 哭靈小產第348章 有別第219章 謀利第399章 人禍第291章 出手第257章 族令第373章 見太后第328章 應召進宮第553章 沈家的刀劍第113章 哭靈小產第149章 封宮
第281章 盯梢第185章 開始出手第352章 山陵崩第416章 悲第257章 族令第223章 順勢而行第95章 春闈今史第528章 下一步第527章 基石第53章 出西燕記第60章 離京與返京第420章 京兆有動第64章 變化之前第546章 死脅第520章 不臣第543章 死後第382章 立功第51章 所謀爲何第381章 死生之間第327章 變數第186章 貴人謀第10章 洗三禮和起色第530章 後宅之功第468章 沈則思現身第380章 朝京行第439章 出乎意料第216章 錯了!第464章 氣數盡第460章 這下壞了!第333章 新婚悸動第257章 族令第416章 悲第209章 通天之手第245章 太子妃之爭第380章 朝京行第181章 顯貴一堂第553章 沈家的刀劍第47章 慈寧宮刺殺第404章 運籌第306章 平步第102章 春闈真相第290章 走險第499章 左半朝第451章 守城死戰第370章 京兆血夜第156章 背家譜第129章 走私弓弩第236章 東宮屬官第300章 弒父第235章 京兆局定第155章 打老虎的決心第552章 路上第235章 京兆局定第13章 二叔家的“神棍”第160章 廬江榴花謝第377章 君有疑第235章 京兆局定第320章 差一點第466章 誰在挖坑?第301章 伏殺第3章 前因後情第194章 不虛此行第17章 莊子避暑第167章 危險將起第382章 立功第160章 廬江榴花謝第372章 妖孽出第4章 晚梅有香第124章 丫鬟失儀第338章 釜底抽薪第138章 三日無大小第230章 乘雲騅現世第511章 將亡第424章 一月尚書第456章 貪天之功第202章 出事了!第137章 大婚之喜第193章 國子監論道第387章 有孕第217章 一個女人的怨恨第296章 保住第386章 靜養第184章 愛情第336章 斷子絕孫第11章 半閒居和五皇子府第475章 提前出兵吧!第356章 來了第166章 沈家尚主第410章 慈不主兵第113章 哭靈小產第348章 有別第219章 謀利第399章 人禍第291章 出手第257章 族令第373章 見太后第328章 應召進宮第553章 沈家的刀劍第113章 哭靈小產第149章 封宮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涿州市| 新源县| 景谷| 通州市| 剑河县| 柳河县| 华蓥市| 贺兰县| 固安县| 麻城市| 望都县| 诏安县| 米易县| 山东省| 乌兰察布市| 永修县| 安顺市| 北安市| 青铜峡市| 溧水县| 长沙市| 鲜城| 获嘉县| 德保县| 南汇区| 阳江市| 太保市| 如皋市| 夏邑县| 宁武县| 巴彦县| 永安市| 安多县| 衡水市| 澜沧| 伊宁县| 洱源县| 民县| 都匀市| 探索| 德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