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3章 哭靈小產

德妃代替太子妃爲太后小斂的事情並不是什麼隱秘的事情,經由禮部下面的小官員,這個消息很快很快就傳了出來。

太子妃吳氏聽到這個旨意的時候,也沒用多少的在意,只神色平常地說:“謹遵旨意。”她無喜無悲,根本就不在乎自己能不能爲太后小斂,也不覺得自己被剝奪了這個資格有何不妥。只旁邊的女官還在忿忿不平,直說無所出又不是太子妃的原因等等。

太子妃吳氏已經換上粗麻布的孝服了,邊聽著女官的話邊撫摸著護甲,百無聊賴的樣子,最後才懶懶地說:“太子那邊,要說清楚了,荒唐歸荒唐,這國喪期間可不要太過火了!到時鬧出事來,可是大永皇室的笑話了!”

上官長治很快知道這個事情了,他的面色可不太好看,德妃親爲太后小斂,無形中就會提升了二皇子的地位,這對他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情。

好不容易利用春闈一事把老二圈了進去,卻沒想到這麼快他就抓住了太后病重的事情重獲得了父皇的看重,現在又在慈寧宮演了這一出,二皇子已經隱隱壓在我和老三之上了,何況德妃代替太子妃這可不是符合禮制的事情!平時太常寺和禮部對這種事情都唧唧歪歪的,沒想到這次竟然沒有人提出反對意見。看來這個形勢禮部官員都知道了,這二皇子府,最近實在太過順利了,他陰沉地想,喚來了李可安等人,商量了一番。

上官永平則是在三皇子府中大發脾氣,連長史剛從庫房裡拿出來的白燈籠都給他打碎了一地。看著那地上破碎的白燈籠,他臉色轉了幾轉,最後終於回覆正常。看著戰戰兢兢的僕婢,也沒有說話,走進了書房。身後,跟著的是冼茂信,他剛剛來到三皇子府,就見到了一地的狼藉,想也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殿下不必憂慮。盛極必衰。二皇子府最近太過順遂了,必定遭人嫉恨,我們只要等著就可以了。”他勸說道,想必禮部一定還有二皇子的人。不然二皇子不可能這麼快就探聽到換掉太子妃的消息,上演了慈寧宮痛哭那一幕,這下棋差一著,只好另外再找機會了。

太后崩的消息雖然還沒有正式頒詔天下,但京兆各官員都知道這個事情了的,所有人家都在準備服喪事宜,粗麻布、白燈籠、白燭等喪葬用品一下子變得極爲暢銷,價格都比平時貴了幾倍!沈俞氏因爲早就做好了準備,這些用品貴不貴。她也不在乎了。倒是沈胡氏和李、何兩個姨娘暗暗感嘆沈俞氏這個當家主母的厲害。

針線房的奴婢們已將孝服縫好了,現在就等宮裡的旨意了,什麼時候開始服喪什麼時候進宮哭靈等,都是要等禮部籌備好才行,還好沈家也沒有什麼喜事相沖。因此沈俞氏專心聽候消息。

五月十七,皇后和德妃親自爲太后合斂,於巳時完成小斂儀式。

五月二十,大斂,停靈於慈寧宮正殿,爲時七天,全宮縞素,頒詔天下。

五月二十這天,京兆所有人家門前都掛起了白燈籠、支起了白幡,所有人都穿上了粗麻布的孝服,甚至還有不少人自發跪拜在始伏大街、景泰大街、祥和大街等街口哀悼哭喪,整個京兆都瀰漫著悲傷的氣息,萬民同悲。

沈俞氏在五月二十接到了進宮哭靈的旨意,上令京兆官員、有誥命的夫人於五月二十三這天進宮哭靈,爲時三天。少府監還統一給各官員、各夫人發放了孝服等東西。沈俞氏接到通知後,再次叮囑了沈安氏看管好後院事務,又喚來幾個兒女叮囑了一番,她連沈寧幾個小姑娘的課都停了,吩咐在她和沈則敬進宮哭靈期間,各院閉門不得外出,有什麼要辦的,等他們哭靈回來再說。

進宮哭靈是件很辛苦的事情,得連續跪上三天三夜,中間也只能簡單進點茶水、米餅,還要時不時流眼淚,加上現在又將近六月了,天氣開始炎熱,說哭靈是煎熬也不爲過。

聽說當年惠和帝大行之時,有不少進宮哭靈的官員夫人都是被擡出來的。沈寧有些擔心沈俞氏的身體,畢竟不是十八廿二歲的年輕人了,她不知道沈俞氏的身體是否捱得住,只可惜她不能代替母親前去,只得吩咐夏詞蔣老參切了片,用縫了棉花和綠茶的荷包裝著,讓沈俞氏瞅準機會偷偷含上幾片。

沈俞氏感嘆女兒就是貼身小棉襖,拿了那荷包來一看,見也是純白的顏色,仔細一聞,竟然也聞不到什麼參味,看來這的確不會引起別人注意,便決定帶著它進宮了。

根據禮部的安排,沈俞氏和其他誥命夫人跟著女官來到了慈寧宮,裡面已經有不少人在跪拜哭泣了,這些都是皇子皇孫皇妃及皇室宗親,他們更加辛苦。在太后停靈七天裡,要哭靈七天,這些都是大永喪葬規矩,身在皇家,更是要嚴格遵守,以恪典範。這些誥命夫人和朝廷官員跪在皇室宗親的後面,分左右兩邊也開始跪下哭靈了,整個皇城一片哀聲。

這幾天太陽都很猛,慈寧宮正殿都擺滿了冰盤,那一盤盤融化的冰水雖然也端了出來放在哭靈的官員前面,卻沒有多大的作用,不少人感覺越來越難熬,慈寧宮哭聲早小了下去,偶爾還聽見一兩聲嗚咽,大家都在祈求著時日早些過去。

到了五月二十六,沈俞氏暗自鬆了一口氣,再堅持一天就可以了,因爲有參片的支持,她雖然面色憔悴,精神卻還好,其他官員夫人就不太支撐得住了,韋老太君昨天就熬不住暈了過去,今早申科的夫人也暈了過去,在場不少官員夫人都面色蒼白,看樣子也是在勉強支撐了。

忽然,沈俞氏聽見一個驚慌的童音在尖叫:“血,血啊!”緊著著,前面跪著的皇室宗親們起了一陣騷動,亂哄哄的,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只聽得有人在高聲呼喚:“快傳太醫,快轉太醫!”

其實太醫就在慈寧宮跪拜著,當下,孫伯揚站起起來,巍顫顫地去了前面,只見七公主神色驚慌地指著她前面的一灘血,那血還在汩汩而下,越積越多,前面跪著的,正是二皇子妃陳婉柔,旁邊還有同樣驚慌失措的二皇子上官承佑。

孫伯揚大驚,正想說什麼,卻見陳婉柔已經軟軟地倒在了地上,雙目緊閉,面色死白,醫者父母心,孫伯揚也顧不得場合,連忙大聲呼叫:“不好,皇子妃小產了,趕緊擡下去,趕緊來人!”

他的話一出,在場所有人都驚呆了,靈前小產,血光之災,不但衝撞了死者,這還是大大的不詳啊,這是整個大永都忌諱的事情啊。太常寺、禮部和司天臺諸官員本就難看的臉色這下更加難看了,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山陵使韋景曜也維持不了他淡定的表情了,和申科等人匆匆對視了一眼,就連忙起身,去了紫宸殿,求見長泰帝。

不多時,禮部諸官員就下達了長泰帝的旨意:哭靈到此結束,各人離宮歸家。衆人因爲這一意外事件提早返回了家,不少人都暗暗鬆了一口氣,總算不會被擡著出來了。當沈寧等人看見沈則敬和沈俞氏時,還嚇了一跳,以爲這兩人出了什麼事,怎麼比預期中提早半天回來了,連忙追問,才知道慈寧宮出意外了,哭靈就提前結束了。

“你們不知道那情況是多慘,那二皇子妃臉上血色都沒有了,也不知道那血是怎麼下的,一下子就聚集了一大堆了,尚藥局俸御孫大人臉色都變了。”休整過後,沈俞氏已經恢復了精神,正在和沈胡氏、李姨娘和何姨娘等人描述當時的情況,她剛好趁著空隙看到了那一幕,當然,這些話,沈寧等小姑娘是聽不得的。

“靈前有鮮血,這可是大大的不詳,你們說這二皇子妃怎麼會就小產了呢?按說因她有孕,皇后都有旨意讓她每天只跪半個時辰的,怎麼會就小產了呢?”

是了,陳婉柔怎麼就小產了呢?還是在哭靈的時候?青竹居內,沈寧也在思考,雖然沈俞氏的話她沒有親耳聽到,卻也很快就知道了陳婉柔當時的情狀——誰叫冬賦跟和鳴軒的丫鬟關係特別好呢?

陳婉柔小產,還是在靈前,二皇子府不止沒了一個後嗣,還因爲這個不詳的事情,使得皇上對二皇子府有怒氣和不滿,二皇子憑藉太后病、崩之事好不容易纔贏回的帝恩,估計這下付諸流水了,那麼陳婉柔這胎,肯定不是意外了,這個人真是好手筆,一石二鳥,看來這事不是三皇子就是上官長治了,沈寧想。

沈寧想到的事情上官承佑和長泰帝自然都能想到了,上官承佑在長泰帝面前痛哭,稱這是有人設計謀劃了,就是爲了離間我與父皇的感情,長泰帝也覺得這事太湊巧了,也吩咐了張盛等內侍暗地裡查探。

待上官承佑離去後,長泰帝想起太后靈前的一大灘血,二皇子妃這胎落得也太巧了,難道真有什麼不詳?——他想起慕妃向他描述當時的詳細情景,心裡也多少有些介懷。

第531章 緩稱王第295章 驚濤第244章 沈餘憲第273章 昆州三家第170章 棲月殿之變第227 千里奔喪第489章 弩威第485章 取其首級第296章 保住第181章 顯貴一堂第414章 檄文第542 舊仇第555章 逼宮番外一哀王不甘第88章 沈華善回來了第106章 春榜結果第488章 奇策第558章 噩耗第187章 大戲即登場第244章 沈餘憲第11章 半閒居和五皇子府第524章 陰險手段第539 萬骨枯第66章 毒計第80章 棋局之後第295章 驚濤第137章 大婚之喜第448章 帝有疑第546章 死脅第150章 奪嫡開始了第54章 水患始現第138章 三日無大小第210章 韜光養晦第400章 首亂第444章 樂死道生第427章 疑心生暗鬼第446章 驚變第15章 平安度過第9章 新生第509章 國子監事件第317章 覺醒第416章 悲第262章 潛行第75章 救應南圖(一)第207章 良醞署之因第351章 朝南第13章 二叔家的“神棍”第190章 超級重磅人物第525章 攻心第296章 保住第70章 卞氏之恨第533章 出與入第333章 新婚悸動第204章 折臂第235章 京兆局定第361章 和談準備第453章 奇計第137章 大婚之喜第284章 不能第76章 救應南圖(二)第428章 設毒計第292章 縱橫捭闔第14章 花朝節第388章 千秋錢莊第517章 株連第453章 奇計第9章 新生第324章 再度入局第517章 株連第405章 償恩第313章 望君歸第532章 兩亂三死第6章 鋪勢第370章 京兆血夜第37章 三十萬人情(二)第42章 三皇子的安北行第108章 太后病重第195章 奇怪的調令第203章 大難臨頭第203章 大難臨頭第224章 奸臣至極第109章 二甲第一名是誰第305章 奠第542 舊仇第375章 連環局第430章 左氏血脈來換!第7章 隨伺書房第334章 一家登臺第42章 三皇子的安北行第527章 基石第191章 溪山俞氏第252章 移勢第74章 入坤寧宮第265章 舊情第246章 變故第92章 考課的隱患第133章 匠人去向第529章 改制第39章 衍嗣和祭祖第60章 離京與返京
第531章 緩稱王第295章 驚濤第244章 沈餘憲第273章 昆州三家第170章 棲月殿之變第227 千里奔喪第489章 弩威第485章 取其首級第296章 保住第181章 顯貴一堂第414章 檄文第542 舊仇第555章 逼宮番外一哀王不甘第88章 沈華善回來了第106章 春榜結果第488章 奇策第558章 噩耗第187章 大戲即登場第244章 沈餘憲第11章 半閒居和五皇子府第524章 陰險手段第539 萬骨枯第66章 毒計第80章 棋局之後第295章 驚濤第137章 大婚之喜第448章 帝有疑第546章 死脅第150章 奪嫡開始了第54章 水患始現第138章 三日無大小第210章 韜光養晦第400章 首亂第444章 樂死道生第427章 疑心生暗鬼第446章 驚變第15章 平安度過第9章 新生第509章 國子監事件第317章 覺醒第416章 悲第262章 潛行第75章 救應南圖(一)第207章 良醞署之因第351章 朝南第13章 二叔家的“神棍”第190章 超級重磅人物第525章 攻心第296章 保住第70章 卞氏之恨第533章 出與入第333章 新婚悸動第204章 折臂第235章 京兆局定第361章 和談準備第453章 奇計第137章 大婚之喜第284章 不能第76章 救應南圖(二)第428章 設毒計第292章 縱橫捭闔第14章 花朝節第388章 千秋錢莊第517章 株連第453章 奇計第9章 新生第324章 再度入局第517章 株連第405章 償恩第313章 望君歸第532章 兩亂三死第6章 鋪勢第370章 京兆血夜第37章 三十萬人情(二)第42章 三皇子的安北行第108章 太后病重第195章 奇怪的調令第203章 大難臨頭第203章 大難臨頭第224章 奸臣至極第109章 二甲第一名是誰第305章 奠第542 舊仇第375章 連環局第430章 左氏血脈來換!第7章 隨伺書房第334章 一家登臺第42章 三皇子的安北行第527章 基石第191章 溪山俞氏第252章 移勢第74章 入坤寧宮第265章 舊情第246章 變故第92章 考課的隱患第133章 匠人去向第529章 改制第39章 衍嗣和祭祖第60章 離京與返京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口市| 商丘市| 高青县| 乌兰察布市| 商都县| 丹江口市| 屯留县| 桂东县| 仁怀市| 柏乡县| 乡宁县| 雷山县| 侯马市| 涿鹿县| 涿州市| 太湖县| 彭州市| 乌鲁木齐县| 永宁县| 九寨沟县| 宜兰县| 秦安县| 鱼台县| 瑞昌市| 固原市| 洛阳市| 蓬溪县| 邵东县| 衡阳市| 成都市| 桃江县| 蓝田县| 河北省| 保亭| 奉化市| 申扎县| 新蔡县| 双流县| 阿鲁科尔沁旗| 祁阳县| 宝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