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70章 真正的《大儒之書》

石室之中一片寂靜,楊紀抱著《大儒之書》,在最初的震驚之後,很快冷靜下來。

“沒有道理的。難道是數萬年的時間發生了什麼我所不知道的變故。”

楊紀開始冷靜思考問題所在。

距離《大儒之書》所處的那個年代已經過去太漫長的時間了,誰也不敢保證,是不是有人到過這裡,或者發生過其他什麼變故。

如果在自己之前,曾經有人到過這裡,並且拿到過《大儒之書》,那離奇的情況都不會讓人覺得奇怪了。

甚至於,楊紀開始擔心自己拿到的是不是真正的《大儒之書》,說不定,《大儒之書》已經被人調包也不一定。

“不會的,別的變得了。但是這種古老的氣息變不了。而且,他爲什麼要這麼做?”

楊紀很快又搖了搖頭。

那些讀書成聖、言出法隨、號令天地的“文聖”們,其神通不是尋常的可以想像的。他們即然留下了這些文道復興的線索,就絕對不可能出現意外,甚至被人調換。

“難道是我的修爲不夠嗎?童生級的文道修養並不足以翻看《大儒之書》的內容?”

楊紀暗暗皺起了眉頭,但是轉念一想,又覺得不是這麼回事。

“這裡面一定有什麼我沒有注意的關鍵東西。”

楊紀抱著《大儒之書》,索性盤坐到地上,專心的揣摩。把《大儒之書》又翻看了幾遍,又試著以手代表,在上面書寫文章,然而還是沒有反應。

“到底是什麼呢?那位儒道先輩不可能會騙我的。”

楊紀以手支頷,冥思苦想。所有的事情。前前後後,全部在腦海裡過了一遍。

“……文葉,如果萬世之後,你重新甦醒遇到一個拿著我們筆墨的人。那就代表其他人都失敗了,那個人將是我們文道的最後一人。”

冥冥中,一個雷鳴聲的聲音劃過腦海。楊紀渾身一震,突然明白了什麼。

“我知道了!文聖筆墨,是文聖筆墨!……”

楊紀激動起來。

“《大儒之書》並不是任何人拿到都可以看的,而是留給文道一脈的傳人的。要想閱讀書裡的內容,必須要是文道傳人。而文道傳人的憑證就是文聖筆墨!……”

楊紀一通百通,終於明白爲什麼自己拿到的《大儒之書》空無一字了。

萬載的時間,可以發生的事情太多。即便是學究天人的“文聖”們也無法保證萬無一失。

他們留下了《大儒之書》,同時也留下了鑰匙,那就是一個個“文聖筆墨”的碎片。

那位儒道前輩之將《大儒之書》託付給自己。而不是其他人,關鍵的原因,就是自己的身上擁有“文聖筆墨”的氣息。

楊紀想到此處不再猶豫,急急忙忙的從懷中取出那片“文聖筆墨”,上面像“文”又像“又”的“x”正散發出耀眼的光芒,那光芒吞吐不定,彷彿感應到了《大儒之書》的氣息,互相呼應一般。

“原來真的是這樣。”

楊紀看到此處再無疑問。

“嗖!”

“文聖筆墨”感應到《大儒之書》的氣息。還沒等楊紀放過去,便嗖的一聲破指而出。化爲一道搖曳的白光落入《大儒之書》中。

嘩啦啦!彷彿有一雙無形的手掌在翻動,《大儒之書》的書頁開始一張張從頭到尾急速的翻動了一遍,然後又啪的一聲迅速合上。

隨著書頁合上,石室裡又恢復了安靜。手中的《大儒之書》看起來沒有任何變化,那張封皮和之前相比沒有任何的差別,但楊紀心中卻開始怦怦直跳。

噝!楊紀深吸了一口氣。然後翻開了《大儒之書》的扉頁。

“嗡!”

楊紀手指碰觸的地方,白色的巨大扉頁泛開道道漣漪,一行行字跡從無到有,從模糊到清晰,慢慢的浮現書頁上:

“文氣級別:童生(粗通文理)。”

“可以翻閱的典藉等級:童生級別。”

“附:具備‘堅韌’的品質。是成爲‘文童生’的基本條件之一。”

……

然後後面就是大段的空白。

看著《大儒之書》扉頁上的字跡,楊紀嘴巴張得大大的。

“這本書居然可以探測一個人身上的文氣!”

楊紀吃驚不小。這些字跡方方正正、一板一眼,就像一個老學究,一絲不茍的站在你面前。

“堅韌?……這莫非就是文聖們的時代,要想考取‘童生’資格的標準?如此說來,文道一脈的功名豈非也有脈絡可尋?”

楊紀心中浮想連翩。當初史師說自己筆下有“文氣”,自己還莫名其妙。在這個文道衰弱的時候,是很難練出什麼文氣的。

但是如今看來,在這個時代,雖然“浩氣長河”已經泯滅不見,出不了“讀書成聖”的文聖。

但如今看來,不論在什麼時候,只要遵循脈絡,未必就不可以誕生出新的“文童生”、“文秀才”、“文舉人”、“文進士”、“文狀元”、乃至於文道宗師。

雖然“文聖”不好說,畢竟在沒有遭受毀滅的文道盛世,想要讀書成聖,誕生出一位“文聖”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是出上一個“文道宗師”還是完全可以的。

“怪不得叫《大儒之書》,原來如此!”

楊紀終於有些明白書名的由來了。這本典藉的培養上限,恐怕文壇的宗師泰斗,至於“文聖”,不是它不想培養,而是無法培養。

如果真的可以這樣,恐怕上古時代的“文聖”就是茫茫無計了。

“我從七歲開始讀書,一路蹉跎,跌跌撞撞,即便是面臨大夫人的打壓也從未放棄,無意之中居然滿足了《大儒之書》所說的條件。再加上文由心生,寫出來的文章帶上了文氣,這才考取了‘童生’。所謂堅韌大概由此而來。”

“不過,如果文童生的前提是‘堅韌’,那文秀才的前提是什麼?文舉人,文進士……,甚至於文聖呢?”

……

楊紀腦海中浮想連遍。他感覺自己似乎窺見了上古文道時代的“冰山一角”。這本《大儒之書》背後似乎蘊含了上古文道時代人才輩出,秀才、舉人、進士、狀元、宗師、文聖輩出的秘密。

如果利用得好,在這個時代重現上古文道盛世未必是不可能的事情!

“對了,扉頁裡還提到了可以翻閱的典藉!”

楊紀心中一動,立即翻過扉頁,下一刻,滿字的文字撲面而來。看到這些文字,楊紀心中激動起來。

“儒道古藉……真正的儒道古藉!”

楊紀看著上面的一行行字跡,只是第一眼,楊紀就知道自己真的看到了那些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儒道古藉”。

儒道一脈的學問、學識浩如煙海,楊紀所在的時代所保存的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而已。

就算是那些留傳下來的《經》《藉》,也存在這樣那樣的缺失。能保持大部分的內容已經不錯了。至於完整的原文已經無法奢望了。

所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聖賢的言語,只是一個字的差別,意思也能有天地的不同。

無法找到真正上古儒道的原文,一直是現在文道一道的巨大遺憾。

“《啓蒙》、《幼學》、《識章》、《問禮》、《知義》……,史師他們如到這些典藉一定會非常激動的。想不到,這些東西居然能在我的手上重現。”

楊紀欣喜不已。

拋除掉追求實力這一點,除爲一個儒道學子,楊紀也非常高興,能讓這些上古華章原汁原味的重現天日。

楊紀一行一行的看過去,自從轉修武道以來,楊紀已經很久沒有像癡醉於學識、文章了。

這些文字似乎並不是簡單的筆墨寫就,而是以無上的文氣所聚,字裡行間蘊含了無上的靈氣和知識。

楊紀感覺自己就像一塊空白的海綿一樣,完全的吸收著這些古藉的內容。楊紀甚至能感覺到自己的精神力在閱讀的過程中,明顯的一步步增強。

這就好像隔著無盡的時空,面對面的接受一位學識深厚的儒道先賢的教諱一樣。

“不可思議,不可思議……,這些典藉僅僅只是看一遍都能夠增長人的精神,怪不得文道的盛世,數以千萬計的莘莘學子心無旁騖、孜孜不倦的醉心文事,誕生出那麼多的童生、秀才、舉人、進士、狀元……,一個個文采華章,浩氣沖天!”

楊紀讚歎不已。

文道的盛世到底有多麼繁盛?關於那個時代,有一個不斷流傳下來的說法。那就是在那個時代,蕓蕓學子不是“看”書,而是“聽”書。

他們看到的不是文字,而是直接在耳邊“聽”到聲音。所謂“餘音繞樑,三月不絕”,看到了文字,腦海中聽到的卻是“聲音”,先賢的教訓在耳邊三月不絕。

楊紀修爲不夠,還達不到“聽”書的境界。

不過僅僅只是看過這些華章就能夠增長知識,增加精神力。楊紀已經可以想像,這些古代的佚事,恐怕不止是傳說而已。(……)

第414章 餘波(四)第281章 求同存異第22章 發現“弱點”第140章 贏得各方的好感第170章 真正的《大儒之書》第580章 冰龍血第212章 引起嫉妒第61章 長老召見(二)第81章 鷹隼第243章 算計的較量第474章 八方恭賀(二)第20章 一招第286 核心控制室(二)第29章 白骨使的軟肋第150章 超規格的禮遇第137章 大戰(三)第75章 引發轟動的鐵母騎兵第575章 部落的信衆第142章 武科舉,魁首之爭(一)第222章 對峙第260章 楊紀的警覺第100章 小紀出擊第46章 萬貫樓(一)第46章 半截經畫中的秘密!第92章 轟動第87章 洲府小院第150章 超規格的禮遇第58章 血法器的秘密第614章 九位蠻荒大帝第115章 瑯琊將軍第155章 鬼丹師的洞察第273章 參悟木皇神功(三)第12章 毒蛇之王第227章 地底大陣第87章 意外第275章 潛入茍芒殿(二)第486章 宇宙時空第16章 最弱?最強?第91章 “危機”第140章 大戰(六)第30章 班門弄斧第239章 紫極丹第220章 文氣感應第539章 遠古巨獸骨頭的拍賣第70章 名薄第578章 正神和邪靈第115章 化解困局第110章 試練上古丹藥第435章 最後的挑戰(十二)第13章 大力丹第125章 老管家出事第371章 司馬少禎!趙有槐!(一)第189章 楊紀的對策(三)第248章 發覺跟蹤第9章 隱秘第76章 看破招式的天賦!第363章 掙扎枷鎖的守門人(四)第166章 挑選獎勵第480章 憤怒的王泰(二)第235章 挑著黑燈的白衣女子第137章 關於前朝的消息第150章 史師出面第550章 犀形怪獸第116章 千鈞一髮第366章 白宗道的嘆息第148章 來自歐陽子實的消息第188章 邪道太子的秘密第71章 拍賣鐵騎兵第128章 邀請第83章 發現龍武公主第224章 獨挑鬼王第138章 官路上的火紅大轎第144章 武科舉,魁首之爭(三)第227章 白虎劍道第192章 拷問第598章 一日千里第276章 潛入茍芒殿(三)第567章 三大座首第121章 相助北海巨人第332章 危如累卵第579章 信仰之線第35章 楊猛拜訪第64章 競拍第76章 瘴樹林第542章 萬載玄牝玄珠第544章 蒼墟城的鎮守第66章 冤家路窄第33章 達成協議第223章 摧毀祭壇(續)第18章 段剛出場第266章 千變萬化的金屬圓球第303章 止心經第113章 天陰教來襲第359章 八臂魔神震撼出場第123章 朝廷的獎勵第152章 三夫人第260章 楊紀的警覺第239章 紫極丹第5章 無恥小人!第240章 襲殺
第414章 餘波(四)第281章 求同存異第22章 發現“弱點”第140章 贏得各方的好感第170章 真正的《大儒之書》第580章 冰龍血第212章 引起嫉妒第61章 長老召見(二)第81章 鷹隼第243章 算計的較量第474章 八方恭賀(二)第20章 一招第286 核心控制室(二)第29章 白骨使的軟肋第150章 超規格的禮遇第137章 大戰(三)第75章 引發轟動的鐵母騎兵第575章 部落的信衆第142章 武科舉,魁首之爭(一)第222章 對峙第260章 楊紀的警覺第100章 小紀出擊第46章 萬貫樓(一)第46章 半截經畫中的秘密!第92章 轟動第87章 洲府小院第150章 超規格的禮遇第58章 血法器的秘密第614章 九位蠻荒大帝第115章 瑯琊將軍第155章 鬼丹師的洞察第273章 參悟木皇神功(三)第12章 毒蛇之王第227章 地底大陣第87章 意外第275章 潛入茍芒殿(二)第486章 宇宙時空第16章 最弱?最強?第91章 “危機”第140章 大戰(六)第30章 班門弄斧第239章 紫極丹第220章 文氣感應第539章 遠古巨獸骨頭的拍賣第70章 名薄第578章 正神和邪靈第115章 化解困局第110章 試練上古丹藥第435章 最後的挑戰(十二)第13章 大力丹第125章 老管家出事第371章 司馬少禎!趙有槐!(一)第189章 楊紀的對策(三)第248章 發覺跟蹤第9章 隱秘第76章 看破招式的天賦!第363章 掙扎枷鎖的守門人(四)第166章 挑選獎勵第480章 憤怒的王泰(二)第235章 挑著黑燈的白衣女子第137章 關於前朝的消息第150章 史師出面第550章 犀形怪獸第116章 千鈞一髮第366章 白宗道的嘆息第148章 來自歐陽子實的消息第188章 邪道太子的秘密第71章 拍賣鐵騎兵第128章 邀請第83章 發現龍武公主第224章 獨挑鬼王第138章 官路上的火紅大轎第144章 武科舉,魁首之爭(三)第227章 白虎劍道第192章 拷問第598章 一日千里第276章 潛入茍芒殿(三)第567章 三大座首第121章 相助北海巨人第332章 危如累卵第579章 信仰之線第35章 楊猛拜訪第64章 競拍第76章 瘴樹林第542章 萬載玄牝玄珠第544章 蒼墟城的鎮守第66章 冤家路窄第33章 達成協議第223章 摧毀祭壇(續)第18章 段剛出場第266章 千變萬化的金屬圓球第303章 止心經第113章 天陰教來襲第359章 八臂魔神震撼出場第123章 朝廷的獎勵第152章 三夫人第260章 楊紀的警覺第239章 紫極丹第5章 無恥小人!第240章 襲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海县| 阜宁县| 烟台市| 古浪县| 于田县| 旬阳县| 内江市| 娱乐| 冀州市| 祥云县| 阿拉善左旗| 彰武县| 昌江| 东平县| 贡嘎县| 柳州市| 辽阳市| 绥芬河市| 类乌齐县| 邯郸县| 山东省| 洛隆县| 罗定市| 小金县| 鄂州市| 德令哈市| 田阳县| 北安市| 乌苏市| 农安县| 芮城县| 洛隆县| 库伦旗| 昌都县| 象山县| 洱源县| 蓬溪县| 永寿县| 西宁市| 哈尔滨市| 大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