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從周氏那裡離開了,一頓飯下來,周氏還有陸貞以及韓嫣的關係倒是好的很快。
因爲林逸塵一時間也找不到什麼原因,所以也就只能是把所有的原因都歸結爲女人與女人之間的相互吸引了。
不過按理說起來不應該啊,不是同性相斥,異性纔是相吸嗎?按照現在的發展趨勢來看,那是同性之間相互吸引了。
果然啊,不得不說有很多的時候女人還是屬於那種奇怪的動物的。
從周氏那裡離開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了,雖然說是在城裡,不過可能是因爲已經是開始轉冷了所以街道上的人也不多。
“怎麼樣?嫣姐冷嗎?”林逸塵看著韓嫣關心的開口詢問到。
“不冷。”韓嫣笑著搖了搖頭,現在這種天對於她來說,她還是可以抗的住的。
因爲天氣冷的原因,兩個人所以也就沒有什麼逛夜市的心情。畢竟古代的保暖措施和現代比起來還是差了很遠的。
特別是普通百姓,普通家庭,如果是有錢人還有大官,或者說皇上的話也就沒有什麼的。
回到自己的家裡,林逸塵和韓嫣在吉祥如意端來的熱水然後洗漱了一番,然後就去休息了。
我是一隻修行千年的狐
千年修行千年孤獨
夜深人靜時可有人聽見我在哭
燈火闌珊處可有人看見我跳舞
我是一隻等待千年的狐
千年等待千年孤獨
滾滾紅塵裡誰又種下了愛的蠱
茫茫人海中誰又喝下了愛的毒
我愛你時你正一貧如洗寒窗苦讀
離開你時你正金榜題名洞房花燭
能不能爲你再跳一支舞
我是你千百年前放生的白狐
你看衣袂飄飄
衣袂飄飄海誓山盟都化做虛無
能不能爲你再跳一支舞
只爲你臨別時的那一次回顧
你看衣袂飄飄衣袂飄飄天長地久都化做虛無
我是一隻等待千年的狐
千年等待千年孤獨
滾滾紅塵裡誰又種下了愛的蠱
茫茫人海中誰又喝下了愛的毒
我愛你時你正一貧如洗寒窗苦讀
離開你時你正金榜題名洞房花燭
能不能爲你再跳一支舞
我是你千百年前放生的白狐
你看衣袂飄飄衣袂飄飄
海誓山盟都化做虛無能不能爲你再跳一支舞
只爲你臨別時的那一次回顧
你看衣袂飄飄衣袂飄飄天長地久都化做虛無
你看衣袂飄飄衣袂飄飄天長地久都化做虛無。
“逸塵,這就是你打算寫給你們夫子的女兒的歌曲嗎?”韓嫣聽了林逸塵唱的歌以後,眼睛紅紅的開口說到。
“這白狐真的是太癡情了。”韓嫣紅著眼睛開口說到。
林逸塵倒是有些意外,本來他也只是說想試試,不過沒有想到的是,韓嫣聽了以後竟然會有這樣明顯的反應。
“逸塵,這首歌叫什麼名字?”過了一會兒韓嫣看著林逸塵開口詢問到。
“這首歌因爲寫的是白狐所以歌名就叫作白狐。”林逸塵看著韓嫣開口說到。
同時林逸塵在心裡祈禱,地球的陳瑞姐姐,你可千萬別怪我啊,我在大明也只是混口飯吃罷了。
沒有辦法的事情,誰讓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軟。自己那天吃了人家秦夫子一頓飯,雖然說這事他非要邀請的,可是秦夫子還有師母兩個人盛情難卻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了。
“白狐,這名字倒也是顯得很貼切。”韓嫣聽了林逸塵說的名字以後點頭開口說到。
“既然嫣姐也覺得不錯,那麼我就把這首歌送給秦夫子的女兒了,到時候我抽空過去一趟,教她一遍。”林逸塵見韓嫣也覺得不錯,所以便如此想到。
林逸塵也不是那種拖泥帶水的人。所以林逸塵在休沐的時候就去了秦夫子的府裡,因爲有之前提前打招呼,所以這次林逸塵去的時候秦柔是在府裡的。
不僅僅是秦柔在府裡,秦夫子還有師母兩個人也都在府裡。
“夫子,師母。”林逸塵則是如同之前一般,先是和秦夫子還有師母行禮打招呼,然後才起身。
“逸塵,你寫的白狐,我已經給柔兒看過了,柔兒也覺得很不錯,那麼接下來就是要麻煩你教會柔兒了。”秦夫子在林逸塵打過招呼以後開口看著林逸塵說到。
“學生今天來正是爲了此事,還請夫子放心。”林逸塵看著秦夫子開口說到。
自己今天本來就是爲了這事情,如果不是這樣的話,自己又何必跑那一趟呢,畢竟他對於做別人的音樂老師這一點林逸塵還是不怎麼感興趣的。
“好了,那我們就先出去了,還是和之前一樣,你就和柔兒在這裡練習吧。”秦夫子的夫人看著秦夫子,然後又看向林逸塵開口說到。
“那就多謝師母了。”林逸塵看著師母開口說到。早點練完早點結束,反正自己也是半吊子水,這首歌應該是更加的適合女子唱。
自己唱這首歌一點都不適合,只能說是作爲在大明的第一傳播者,傳出一個大概的,不算丟臉的腔調來吧。
也不知道是不是秦柔被這故事裡的白狐的故事所感動了,林逸塵在教的時候他發現秦柔學的更加的認真,而且效果比當時練習新鴛鴦蝴蝶夢的時候還要好很多。
對於這一點林逸塵猜不透,不過這次秦柔學的快對於林逸塵來說也是一件好事情。
林逸塵也沒有去計算自己教了多少遍,反正最後他自己離開的時候他覺得秦柔比自己唱的還要好了,特別是她的女生唱這首歌還是很適合的。
時間總是這樣在不經意之間一晃而過,林逸塵在私塾繼續度過了兩個禮拜,然後林逸塵就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個寒假。
林逸塵不得不感嘆,時間過的還真是挺快的,不知不覺已經是到了這個月份了,還有兩個月的時間到時候就是科舉考試了。
林逸塵有期待,但是多少也還是又一定的擔憂,不過對於這個林逸塵現在也管不了那麼多了。
因爲在寒假開始的時候林逸塵將要迎接自己在大明的第一個除夕之夜,迎接第一個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