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03章 我們的事業

一羣年輕人幹活叫一個麻利,先分工包片,然後蹬著自行車就出門去了。每天早晨起來,先到辦公室報道,接著就開始出門幹活,一週一次總結會,尋找和發現工作中的不足。月底的時候,陳燮出現了,開個月底總結會。陳子龍一開始還真的不太在乎這個年輕人的能力,月底總結會的時候,被陳燮喊著一起進了會議室。

陳燮日常辦公都在松江府,外面就是繁華的世界,陳子龍不認爲這些年輕人能抗拒各種誘惑,也不認爲他們能認認真真的做好事情,甚至覺得陳燮讓一羣年親人負責這個事情,顯得有點輕率了。

心裡有想法,不等於立刻就得說,上位者的心態陳子龍不難把握,無非就是等事情出來了,在勸說一句,免得丟面子。跟著陳燮後面,陳子龍一副淡然,決定帶著耳朵來聽。

負責這個調研工作的年輕人三十歲都沒滿,叫做李平,陳燮收養的孤兒之一。這些人才是陳燮手下真正能做事情忠誠度又高的一羣人。三十幾個人往圓桌邊一坐,個個腰桿挺直,當年這些人都是半軍事化教育,因爲文化程度高,陳燮都沒捨得往軍隊裡丟。

看見陳燮進來,衆人整齊的站起立正,待陳燮坐下,擡手示意,這才整齊落座。很有一點軍人的風範,反倒是陳燮這個傢伙,左邊一個女秘書,右邊一個陳子龍,笑瞇瞇的不像個統帥的樣子。畢竟不是軍隊嘛。

隨著總結會議的開始,陳子龍無法淡定了,這些年輕人過去的一個月,真是在認真做事。一二三四五……,各種情況一條一條的彙報。都是過去一個月彙總出來的。然後是誰發現的情況,誰站起來仔細的說清楚,然後拿出一個相應的合理的處置建議。在做的三十一人,沒個人都是這樣。他們分成幾個小組,總負責的李平彙報完了,組長站起來彙報。然後是組員。這個次序一點都不亂,事情清楚明白,沒有弄明白的也要說一句有待進一步的調研。

很快有幾個最突出的問題擺在了大家的面前,宗族教育與義務教育的衝突,江南富庶。民間的宗族勢力強大,基本上每個村子都有私塾。義務教育在宣傳過程中,就與之發生了激烈衝突,開學之後這個衝突越發的明顯。大戶人家,送到義務教育去學習的孩子,基本都是旁支和庶出,在家庭裡面地位不高的孩子。這還是看在免學費的面子上。女子讀書自願這一條,那就更難推行了。明朝的女性在家裡。就是一個家長的附屬品,賣兒賣女都是很正常的年代,哪有什麼自願不自願的。就算不要學費。也沒幾個家庭願意供女娃讀書,不如早點嫁人算了,或者送進大戶人家做丫鬟。這些問題看上去跟希望工程關係不大,實際上有密切的聯繫。那些需要幫助的貧困戶,很多人比羅七都慘,還欠著一輩子都還不上的高利貸的有的是。哪有錢來供孩子讀書。

困難的家庭各有各的的情況,一些家庭就算能支撐孩子唸書。也不願意花書本錢。男娃尚且如此,何況女娃。這也就是爲何松江府的女校。至今收下來的學生不過三十人,這還都是出身大戶人家的女娃娃。

“當前希望工程最爲迫切的問題,就是解決農村高利貸的問題。什麼利滾利,驢打滾,借一次錢得還上一輩子,子孫後代還得跟著後面去還。在登州的時候,這些問題基本都解決了,我們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鑑。不解決低層農民生存壓力的問題,在江南乃至全國推廣義務教育,就是一句空話。根據一個月的調研結果,工作組迫切的希望,能夠借用官府的力量,割掉這個在廣大農村長期存在的毒瘤?!?

李平的彙報總結,第一刀就落在了宗族和民間高利貸上。認爲這兩個現象,嚴重的阻礙了義務教育的推廣,也嚴重的阻礙了基層民生的改善。

比起迫切要解決的問題,次要的問題其實也很迫切,那就是民間的人口買賣現象。把人分成各種屬性,並且終身制,這是封建王朝古來有之的弊政。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賤籍。明朝特色的還有匠戶、軍戶、醫、陰陽等等,這類人的戶籍屬於終身制,子子孫孫都得繼續。

義務教育在遭遇這一類人的時候,很難發揮作用。不是不想讓孩子讀書,而是就算是你讀書有成,還得回來幹這些活計,生下來就註定他們的職業了。

陳燮在登州的時候,這個問題就很突出,當時的應對是提高這些人的生活待遇,傑出者解除匠戶的籍貫,給一個小官做做。在遼東,陳燮是淡化處理,就當這些戶籍制度不存在。在南洋,陳燮直接廢除了這些制度。但是在江南,這些制度依舊存在,就算是在當今匠人的待遇大大提高的時候,照樣解決不了他們社會地位低下的現狀。

說實話陳子龍給這些年輕人嚇著了,因爲他們提出的問題實際上一直存在,而且非常之尖銳。明朝的匠戶制度進行過改良,但是匠籍沒有改變,本質沒變,其他再怎麼變都沒用。還有就是賤籍的問題,“臭穢不堪,辱賤已極”這是對賤籍的定位,而且不是一個朝代這麼定位的??梢哉f整個大明,除了陳燮這裡,沒有人會去管他們(她們)的死活。順便說一句,這兩種戶籍制度,在清朝被廢除了。

至於宗族權利和高利貸的問題,在陳子龍看來反倒沒那麼刺激了。年輕人們提出的問題,還有解決的方案,把陳子龍徹底的鎮住了。

“加強鄉鎮權利機構的建設,打擊弱化宗族和民間士紳的權利,消滅高利貸的惡習,這些都需要從法律上明確。因爲實現的時間可能相對的漫長,所以顯得更爲迫切。戶籍制度的問題,我們一致認爲,可以較快的進行改變,所以是次要的問題?!崩钇阶钺徇M行總結陳詞,每一個字都狠狠的砸在陳子龍的心頭。他家就是大地主,家裡就有放高利貸的事情,買賣人口更是常見的情況??偠灾?,大明的百姓爲何叫草民,人命跟草芥一般不值錢啊。

打死陳子龍都想不到事情會演變成這樣,表面上看起來就是義務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等到這個調研結果出來一部分之後,就變成了對明朝低層制度的一個探討和批判。陳燮到底想幹啥?陳子龍在會場上已經不是震驚了,是驚恐!

“大家做的很好,你們的調研結果,充分的展示了社會的多樣性和複雜性。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學會和使用辯證的方法來看待實際問題,並且找到解決實際問題的方式。我還是那句話,任何一個社會問題,都不能簡單的看待,因爲人是有思想的,而且是生活在人羣之中。在現實的工作中,我們要帶著理想和熱情,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我們要冷靜理性。大明的問題很多,不可能一次性的全部解決,我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事業中。將來我們面對死亡的時候,不會爲碌碌無爲而感到羞愧,可以毫不慚愧的說,我們的一生,都在爲中華的富強和民族的進步而努力。”陳燮在最後時刻,說了這麼一段話。

這是一段大白話,在陳子龍看來毫無文字的華彩可言,但就是這一段大白話,卻在他的腦海中轟鳴,如洪鐘大呂一般,振聾發聵。

“我們的事業,一定要實現,我們的事業,一定能實現。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陳燮的結語,配合一個剛勁有力的手勢,氣勢如虹。會場頓時掌聲響起,經久不息。

散會之後,懵懵懂懂的陳子龍回到了自己的辦事房,久久呆滯不動。一直到隨從送來公文,這才從呆滯中拔出來。陳燮在會上沒有說太多,就是短短的一番話,卻在陳子龍的腦海裡描繪出另外一個世界。屬於陳燮的世界,也屬於陳燮的事業。

以陳燮爲首的一羣人,他們所作所爲,與大明傳統格格不入,他們有不同的道德價值體系,他們有更爲明確的目標。他們努力實幹,他們朝氣蓬勃,他們屬於另外一個世界。

陳燮說的每一個字,都在陳子龍的腦海裡不斷的重複,最終橫掃陳子龍內心深處的諸多痼疾,使之無法抑制的激動,心潮澎湃。最終選擇了站起來,快步的走去陳燮的辦事房。

“閣部,你們的事業,能算上我一個麼?”陳子龍顫抖的嗓音問,陳燮站起,露出微笑,握著他的雙手道:“歡迎之至!今後請不要稱呼閣部,可以稱呼我爲同志。因爲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爲了同一個目標而努力奮鬥的同志?!?

後來陳子龍才知道,陳燮私下裡有一個組織,這個組織叫“復興黨”。君子不黨!陳燮卻在搞一個黨,這是與聖人教誨相悖的地方,但是陳子龍卻絲毫沒有這種感覺。過去那種潔身自好,朝綱不振就退隱的做法,在陳燮這裡,都被列入了軟弱妥協的隊伍。

第519章 兩個問題第846章 不可避免的流血第882章 國家的責任第645章 納西克大捷第349章 主動請戰第69章 匠戶多多益善第577章 華夷之辨第271章 撤退第488章 最後通牒第九百一十三章第754章 援兵第369章 變化第374章 利益關係第246章 保密意識第469章 跪求第752章 敘敘舊第256章 徹底懾服第63章 後勤——未雨綢繆第40章 願爲老爺效死第543章 獻媚第214章 稱呼問題第847章 講道理是沒用的第82章 細節要求“**”第332章 卿本佳人,奈何做賊第183章 勳章 、銀幣第727章 微服(下)第412章 堅定的平推第696章 重點工程第九百零六章第503章 我說了算第391章 埋人三部曲(下)第455章 安置第531章 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第342章 殘酷的一面第245章 按部就班第631章 宰凱子第504章 該怎樣還怎樣第690章 小小的意外和驚喜第892章 決定世界歸屬的一戰(五)第360章 搶誰第703章 我們的事業第117章 爲什麼?第608章 夜遁第631章 宰凱子第283章 西北客商第140章 戰後分贓第219章 講道理第348章 驚人的行軍速度第705章 真誠無私第144章 灤州城下“正?!钡膽痿Y第800章 還敢更裝一點麼?第154章 雙重性格第364章 先鋒遭遇戰第297章 再上征程第858章 新熱點第707章 誰來限制第567章 格物致知的重新界定第368章 打斷脊樑骨第317章 吃兩頭,還得分一份保護費第383章 土生土長的資本家第810章 拒絕友誼又如何第488章 最後通牒第774章 金融的觸角第293章 無題第692章 心態之變第36章 展銷會上的新鮮事(下)第246章 保密意識第208章 利字當頭第654章 政治正確第223章 名花雲集第370章 吳直跑城第445章 缺口第611章 開啓軍火交易第818章 誰搶誰?(下)第883章 先天不足第812章 全面飄紅第258章 過年都顧不上了第795章 尋找舊金山第42章 血汗工廠的雛形第535章 貿易逆差第183章 勳章 、銀幣第296章 兵變第387章 戰略人才第85章 黑,真黑第522章 兩個凡是第566章 不一樣的世界觀第485章 融合第182章 良知丟進大海里第280章 黃太吉問策第764章 堺港不是元山第871章 深遠的影響第283章 西北客商第280章 黃太吉問策第883章 先天不足第140章 戰後分贓第79章 你個牲口第515章 年初第804章 殖民者沒好東西第413章 蒙古騎兵至第37章 遼東流民王啓年
第519章 兩個問題第846章 不可避免的流血第882章 國家的責任第645章 納西克大捷第349章 主動請戰第69章 匠戶多多益善第577章 華夷之辨第271章 撤退第488章 最後通牒第九百一十三章第754章 援兵第369章 變化第374章 利益關係第246章 保密意識第469章 跪求第752章 敘敘舊第256章 徹底懾服第63章 後勤——未雨綢繆第40章 願爲老爺效死第543章 獻媚第214章 稱呼問題第847章 講道理是沒用的第82章 細節要求“**”第332章 卿本佳人,奈何做賊第183章 勳章 、銀幣第727章 微服(下)第412章 堅定的平推第696章 重點工程第九百零六章第503章 我說了算第391章 埋人三部曲(下)第455章 安置第531章 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第342章 殘酷的一面第245章 按部就班第631章 宰凱子第504章 該怎樣還怎樣第690章 小小的意外和驚喜第892章 決定世界歸屬的一戰(五)第360章 搶誰第703章 我們的事業第117章 爲什麼?第608章 夜遁第631章 宰凱子第283章 西北客商第140章 戰後分贓第219章 講道理第348章 驚人的行軍速度第705章 真誠無私第144章 灤州城下“正常”的戰鬥第800章 還敢更裝一點麼?第154章 雙重性格第364章 先鋒遭遇戰第297章 再上征程第858章 新熱點第707章 誰來限制第567章 格物致知的重新界定第368章 打斷脊樑骨第317章 吃兩頭,還得分一份保護費第383章 土生土長的資本家第810章 拒絕友誼又如何第488章 最後通牒第774章 金融的觸角第293章 無題第692章 心態之變第36章 展銷會上的新鮮事(下)第246章 保密意識第208章 利字當頭第654章 政治正確第223章 名花雲集第370章 吳直跑城第445章 缺口第611章 開啓軍火交易第818章 誰搶誰?(下)第883章 先天不足第812章 全面飄紅第258章 過年都顧不上了第795章 尋找舊金山第42章 血汗工廠的雛形第535章 貿易逆差第183章 勳章 、銀幣第296章 兵變第387章 戰略人才第85章 黑,真黑第522章 兩個凡是第566章 不一樣的世界觀第485章 融合第182章 良知丟進大海里第280章 黃太吉問策第764章 堺港不是元山第871章 深遠的影響第283章 西北客商第280章 黃太吉問策第883章 先天不足第140章 戰後分贓第79章 你個牲口第515章 年初第804章 殖民者沒好東西第413章 蒙古騎兵至第37章 遼東流民王啓年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要市| 兴城市| 许昌市| 宁武县| 平顺县| 天柱县| 富蕴县| 高要市| 灵璧县| 汉沽区| 虹口区| 洪雅县| 四平市| 岚皋县| 北安市| 海原县| 牡丹江市| 郓城县| 巨鹿县| 巩义市| 临夏市| 惠来县| 明星| 尼玛县| 全椒县| 巫溪县| 纳雍县| 茶陵县| 唐河县| 西平县| 叶城县| 浦东新区| 枣强县| 嵊泗县| 五寨县| 靖远县| 铅山县| 荥阳市| 巴彦淖尔市| 温泉县| 迁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