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暗無光的隧道里,一輛磁懸浮摩托正沿著鋪設好的軌道行駛。
摩托的駕駛員名叫墨離,於公元2700年出生與地下艦船“發(fā)現(xiàn)者”號上,年齡剛到18。
公元2280年,地面資源耗盡,人類的太空移民技術還未能將百億的人類完全移民外太空,故只能帶走非常少的一部分人類,剩下的人類只能向地下進發(fā)。
人類一開始毫無所獲,直到一位博士發(fā)現(xiàn)地下一處巨大的空間,當人們挖開那個空間的外層時,所有的人都震驚了。
那是一個充斥著古老植物與古老動物的世界,人們從中帶回大批的物資,肉和蔬菜再度代替了壓縮餅乾。
於是,公元2300年,地底遠征時代正式開始,聯(lián)合國決定,向地下進發(fā),並開始研發(fā)起專門用於開發(fā)地下世界的艦船
每艘地下艦船有三個很核心的系統(tǒng)。
一,隔熱系統(tǒng),大部分都以納米護盾爲主,防止氣溫過高。
二,相位偏移系統(tǒng),這是艦船能在地下移動的根本,有了它,艦船就能在地下的巖石和土壤間如同游泳般移動,它的作用方便了艦船在發(fā)現(xiàn)一個小世界後直接進入,並以此爲基點搜尋下一個小世界。
三,反物質系統(tǒng),和相位偏移系統(tǒng)一樣,每艘艦船在移動到地下的一處後,都需要將周圍的巖石和泥土清除,這時候就需要反物質系統(tǒng),它會將艦船周圍的泥土和巖石清除,以便船員們下船進行必要的工作。
公元2400年,第一艘地下艦船“蓋亞”,正式開始它的地下世界之路,在二十年間,就爲地面帶回足以支撐數(shù)億人的口糧。
在公元2600年,所有地面人口均進入到地下生活,等待太空移民技術的成熟與發(fā)展。
這是墨離在“發(fā)現(xiàn)者”號的數(shù)據(jù)庫中看到的人類歷史,當他看到這些地面上的照片時,便被的深深吸引了,以至於在某次吃飯時蹦出想要重回地面的話語,引的周圍人哈哈大笑,誰都知道,地面早就已經(jīng)荒無人煙了,除了往下挖,就只能等那幫“太空仔”回來接他們。
墨離也思考過,我們不可能永遠挖下去的,地下的深處是巖漿,即使那些地下世界的資源能支撐人類數(shù)百年也總會有耗盡的一天,而那些“太空仔”很顯然不在乎這片土地,不然爲什麼在數(shù)百年內都沒有回來過呢?
墨離嘆了口氣。
在一處岔路口,他停了下來,拿出地圖,細細的打量著線路。
地下分爲很多層,每一層都有不同的道路,許多艦船會合作在各層間展開行動,跨越層間需要母船“蓋亞”的同意,爲了防止各層間起矛盾,每個月,都會召開虛擬網(wǎng)絡會議,分配開發(fā)地區(qū)。
強大的艦船能得到更多的開發(fā)權,而弱小的艦船隻能拘束在一個很小的範圍內或者成爲其他艦船的附庸。
“發(fā)現(xiàn)者”號現(xiàn)在身處的地方爲地下四層,差不多3500米到4000米深,這在所有地下艦船所處的位置中已經(jīng)算是很淺的了,最大的地下艦船“蓋亞”已經(jīng)抵達200000米深的一處地下世界,據(jù)諸多艦船的定期消息互通,那個世界完全由熔巖構成,“蓋亞”號的耐高溫系統(tǒng)有些吃緊,最近正派人大規(guī)模採購耐熱金屬與能源礦石。
越往地下,就會越熱,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真理,沒有人會在沒有隔溫裝甲和充足氧氣的狀態(tài)下貿然走出艙門,那會被認爲是自殺行爲
但有些小世界卻違反了這個規(guī)則,墨離層到過一個充斥著植物的小世界,那裡的溫度只有二十度左右,非常的涼快,非常的清爽,但在艦船來到小世界後,這裡的氣溫卻仍然保持現(xiàn)狀,船長命令將所有的植物連根一同帶上船,在船內進行無土栽培。
墨離開著摩托,駛入其中一條隧道內。
裡面全是一些粉色或者白色的礦石,墨離停下車,按下車上一個按鈕。
“工作模式。”墨離說道。
“編號A711號電磁摩托,使用者:墨離。”摩托上發(fā)出一道紅光,掃過墨離的全身,“確認無誤,工作模式,啓動。”
墨離張開雙手,電磁摩托從中間分離,變成一套外骨骼機甲,準確的套在墨離的身上,電磁摩托的前半段化作鑽頭與金屬鉗,後半段則化作噴氣動力揹包。
“開始工作。”墨離啓動右手的鑽頭,大塊大塊的礦石被鑽下,然後被金屬鉗夾住放入背後的小型倉庫中。
約莫採集下七塊大型礦石後,墨離滿足的停下工作,機甲變回電磁摩托。
礦石被存放在電磁摩托的內部,墨離開著電磁摩托,往來時的路開去。
“這裡是執(zhí)行單位墨離,任務完成,請求艦船回覆。”墨離打開通訊系統(tǒng),說道。
“收到,執(zhí)行單位墨離,請於3號艙門前報道。”一個機械的聲音在墨離的耳邊響起。
“明白。”墨離漫不經(jīng)心的說道,他關掉通訊系統(tǒng),加速了電磁摩托的速度。
這趟換不了幾個積分,頂多也就值三天的食物,這個月他天天餅乾就水,不是船長定期給大家發(fā)放的蔬菜和維生素藥片,他早就進一病不起了。
這回,他得多賺點積分回去好開開葷。
電磁摩托猛的一顛,前方的擋風板升起,進入到一條加速軌道中。
在這條軌道里,電磁摩托的速度能達到尋常汽車速度的三倍,返回營地只需要十分鐘。
墨離的四肢都牢牢固定在摩托上,摩托按照著既定的方向前進,漸漸,一道道燈光亮起。
墨離不禁伸手擋住眼睛,那探照燈的劇烈燈光讓他雙眼一黑,好久才緩過來。
“停車,接受檢查。”那探照燈打在他的臉上,兩個手持電磁槍的武裝戰(zhàn)士示意他停下,一旁走過一臺小型搬運機甲。
“臨時採礦員墨離,編號23。”墨離就像往常那樣交出身份卡,舉起雙手,讓這兩人在身上摸來摸去。
“身份覈實無誤。”負責檢查的戰(zhàn)士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異常,一旁檢查身體的戰(zhàn)士卻眉頭緊皺。
墨離的嘴蠕動了一下。
“張嘴。”戰(zhàn)士舉起槍,帶著威脅說道。
“爲什麼,難道你們是我肚子裡的蛔蟲,啥都要摸清楚嗎?”墨離不願配合。
“張嘴,立刻!”戰(zhàn)士的電磁槍開始積蓄能量。
“行,行。”墨離張開嘴,露出一排潔白的牙齒。
戰(zhàn)士仔細的查看著墨離的嘴巴,他突然一槍托將墨離擊倒在地,一塊用地下晶石從他的嘴中飛出。
戰(zhàn)士一腳踩碎那塊假牙,冷冷的說道:“所有的晶石都是非賣品,要交由船長統(tǒng)一處理後轉換爲積分發(fā)放,所有人不得擅自持有。”
墨離捂著嘴,狠狠的盯著眼前的戰(zhàn)士。
“放行!”一旁的小型搬運機甲已經(jīng)將摩托裡的晶石全部搬走,墨離開著摩托,快速往三號艙門開去。
“哼,小樣。”墨離扯開自己左手的衣服,那是一隻機械手掌,從手掌打開後,一塊粉色晶石伸出。
靠著這塊晶石,他就能和運輸部門的趙隊長私底下交易一番,賺到一筆不小的積分。
墨離收起晶石,將摩托開到修理部門。
修理部門是整個地下艦船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負責這裡的人是個老頭,他的身上裝著數(shù)只機械手臂以幫助行動不便的他在整個修理室中移動。
“李教授,好久不見啊。”墨離將電磁摩托推進修理室,一個金屬艙蓋迎面向他砸來。
“我草!”墨離趕忙躲開,可憐了那電磁摩托,被金屬蓋子砸飛出去老遠。
“老李你今天不給我點優(yōu)惠我跟你沒完。”墨離看著被砸飛的電磁摩托,心都要碎了。
當他看向金屬艙蓋飛來的方向時,卻有些癡了。
那是一臺電磁坦克,和電磁摩托一樣,依靠電力全方位移動,同時炮塔上配的那兩臺巨型電磁炮和一臺電磁機槍,別提有多帥了。
聽說“蓋亞號”那邊的電磁坦克已經(jīng)升級到能和“泰坦”一較高下了,但我們還在用著這種最老的版本,這麼說呢,一個字。
窮。
雖然“發(fā)現(xiàn)者”號上也有泰坦,但“發(fā)現(xiàn)者號”要是再找不到下一個能提供資源的世界,估計全員就得跟更大的艦船合併了,到時候,那種寄人籬下的滋味,可不是他們能受得的了的。
“老,哦不,李教授,這是怎麼回事?”墨離的雙眼幾乎要蹦出眼眶,但他也留意到,上面殘存著許多深到露出內部電路板和電線的傷痕。
那些傷痕看上去很像老虎或者獅子的爪子,但有的也像是鳥啄出來的傷口,更多的還是被擊打的凹痕。
“你說啥?我聽不清!”李教授將整個炮塔擡起,七隻機械手臂將那炮塔一扔,沉重的響聲迴盪在整個修理室裡。
“這電磁坦克是咋回事,爛成這樣。”墨離有些吃驚的看著李教授。
“你說這個啊。”李教授指著一旁的炮塔,“遇到了些厲害的傢伙,勘探隊這回可夠嗆,只有三分一的人回來。”
“勘探隊。”墨離的眼睛一凝,眨眼間就跑了出去。
“誒,你剛剛不是要整啥子來著,咋跑了啊。”李教授看著墨離,一臉的不解,他撿起炮塔的頂層艙蓋還有那完全變形的電磁摩托,臉上露出難色。
“別出事,別出事。”墨離內心一直唸叨著一個名字,他在整座營地裡跑過,直到來到勘探隊的集合點。
“藍文呢?,你認不認識一個叫藍文的傢伙?”墨離抱住一個勘探隊的隊員,拼命的搖晃著他。
“別激動老哥。”那個勘探隊的隊員被他搖的上氣不接下氣,但他的眼神很暗淡,“你得去停屍間那邊看看先。”
墨離轉眼間便扔下這個隊員,往整個營地唯一的醫(yī)院跑去。
一路上,墨離只能聽到風聲。
“別出事,千萬別出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