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十二章 謠言四起

作爲世界上經濟最發達、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長安城很大,在這個交通靠走的年代,從東走到西需要好幾個時辰。

長安城又很小,自古以來百姓都是很八卦的,在一些有心人的推動下,只花半天功夫,萬年縣伯毆打扶桑使臣一事便在長安城內傳開,瞬間成爲長安百姓的飯後茶談。

在楊帆看來,打扶桑國使臣這件事只不過是一起簡單的打架鬥毆,每天在長安城中都會發生好幾起,因此他並沒有放在心上。

況且他已經把遣唐使的利弊以及處置做了剖析,至於如何做就不是他能夠決定的,所以根本沒有想過這件事會有什麼後遺癥。

古代夜晚很少有娛樂活動,剛吃過晚飯,楊帆便如往常一般在府中溜達,經過前院時,隱隱約約聽見府中下人坐在一起竊竊私語,語氣有些擔擾。

“聽說了沒有,長安城內現在都在瘋傳我們家伯爺毆打扶桑使臣破壞兩國邦交,你們說公子會不會被朝廷處罰?!?

“今天我跟公子一起出去,當然清楚是怎麼回事,那些扶桑人惹事在先,爲什麼要處罰我們公子?”

“唉,防治天花瘟疫,開鋪賑濟難民,對府中下人又那麼好,公子可是個大善人,我當然也不希望公子有事?!?

“是呀,我們公子是個活菩薩,好多百姓還給他立長生牌呢!”

“一定是那些嫉妒我們公子的壞人斷章取義污衊他?!?

……

聽到這些,楊帆不由皺了皺眉頭,毆打使臣這事並不是什麼秘密,他也沒有想刻意隱瞞。

可是在信息傳遞速度很慢的古代,這麼快傳得沸沸揚揚就有些不對勁了,顯然是有人在背後搞小動作。

到底是誰?

世家、應國公府、亦或者是李祐、李泰這些皇子。

唉……,嘆了一口氣,楊帆沒有想到自己穿越到大唐才半年有餘,平時也是謹小慎微,不知不覺居然惹上了這麼多的麻煩。

在兩眼抓瞎之際,他終於意識到情報的重要性,現在只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不過此事也讓他暗暗提高了警惕,在封建社會,真不是說不想惹事就能平安度過一生的。

況且,他總不可能依靠李世民一輩子,這世上只有自身硬纔是真的硬,看樣子自己得早做準備,不然一旦危險來臨真會顧此失彼。

如果親人因爲自己的疏忽有個三長兩短,到時候真會後悔莫及。

來到大唐這麼長時間,楊帆一直都是以遊戲人間的態度看待這個世界,現在認真想一想,他才發現身邊已經聚集了這麼多人,他得對這些人負責,最後心情沉重的回到了臥室。

但他卻不知道,毆打扶桑使臣一事此時已經傳遍整個長安城,而且傳來傳去,事件已經大變樣。

特別是在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刻意引導下,已經變成了另外一個版本。

“萬年縣伯你知道吧,對,就是那個給朝廷提供預防天花瘟疫的伯爵,他今天在長安城內調戲良家婦女被扶桑使臣遇到,遭到扶桑使臣阻攔,他居然把扶桑使臣打殘了,我有個朋友在長安縣衙當差,他親眼所見?!?

“我也聽說了,據說萬年縣伯見色起意,活生生的把扶桑使臣給折騰廢了,一個外族人倒也罷了,可憐的是那個姑娘,直接被抓去府上蹂躪,也不知現在怎麼樣。”

“難怪長安城的人都喊這個伯爵叫棒槌,當初就因爲女人而怒闖國公府,還打了應國公,

沒想到他也是一個好色之徒,要不是陛下念他功勞巨大,早就處置他了。”

“噓,小聲一點,別說講,小心萬年縣伯明天把你房子給拆了?!?

一時間,各種流言蜚語在長安城內傳得沸沸揚揚,萬年縣縣伯楊帆頓時成了一個欺男霸女的好色之徒。

第二天,天色還沒有大亮,太極殿內已經人影浮動。

今日雖然只是一個小朝會,不過氣氛似乎有點不對,衆大臣來到太極殿後,三三兩兩議論紛紛,這種現象是極其罕見的。

李世民龍行虎步、意氣風發,在太監的引領下坐在龍椅上,看到如菜市場一般喧鬧的太極殿,他不由自主皺了皺眉頭。

老太監高亢的聲音宣佈朝會開始,很快就有一個御史站了出來。

“啓稟陛下,微臣今天要彈劾萬年縣縣伯楊帆,請陛下下旨將其貶爲庶民治其之罪”

“杜卿家,爲何要彈劾萬年縣縣伯,可有什麼理由?”

看到御史杜峰站了出來,李世民眉頭不由得皺了起來。

這個杜峰是城南杜家的子弟,仗著自己家族的勢力,總是自以爲是。

打著爲國爲民的旗號經常找他麻煩,一直以來讓李世民頭疼不已,可以說不比魏徵好搞。

杜峰醞釀了一下措辭說道:

“陛下,楊帆貴爲萬年縣縣伯,平日有朝廷食邑供養,本應當以身作則施善行德,讓百姓安居樂業,然則,昨日在長安城中調戲良家婦女,幹出惡貫滿盈之事,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其次,扶桑使臣阻攔楊帆未果,被毆打致殘,引起衆藩國使臣、學子的強烈反對……”

李世民頓時臉上不悅了,這事他昨天已經處置,現在杜峰怎麼還胡攪蠻纏,況且敘述與事實完全相反,難道後面有人推波助瀾。

雖然楊帆毆打扶桑國副使是事實,但是絕對沒有調戲什麼良家婦女,至於扶桑使臣阻攔楊帆作惡那就更加扯談了。

不過楊帆這小子讓人又愛又恨,惹事的本領不小,三天兩頭搞事,就是不能消停,看樣子得儘早給他安排個差事。

有些頭痛的揉了揉太陽穴,大唐並沒有因言獲罪之說,況且他也想看看到底幕後之人是誰。

於是李世民只得耐心問道:“杜愛卿,萬年縣伯調戲良家婦女毆打扶桑使臣,可是你親眼所見?”

“陛下,微臣……微臣雖然沒有親眼所見,但是根據……”

“不要跟朕說什麼但是,我問你有沒有親眼看見?有沒有經過調查覈實。”

李世民強硬地直接打斷了他的話,見到杜峰支支吾吾的樣子,當然知道他是被人當槍使的小蝦米,掃視了衆臣一眼,一個個都低頭順眼,根本沒見到爲杜峰出頭之人。

於是有些不悅地接著說道:

“作爲御史,應當以事實爲依據,如果只是根據風言風語、子虛烏有的傳言就拿到朝堂上來浪費時間,根本就是尸位素餐,如何對得起百姓的期待、朝廷的信任。”

朕要求御史風聞奏事、剛正不阿,但並不是讓你們把亂七八糟的事情都拿來朝會探討。

“陛下,萬年縣伯是否調戲良家婦女我不清楚,但他毆打扶桑國使臣,破壞了兩國邦交卻是不爭的事實,這裡有各藩國使臣的聯名請願書,我相信十有八九是真的,陛下可以派人前去核查。 ”

在杜峰有些招架不住之時,老噴子魏徵終於站了出來,這也讓李世民有些詫異,真沒想到爲杜峰最先出頭的人會是這個老噴子。

長孫無忌暗暗的向杜峰投去一個讚許的眼神,這份藩國使臣請願書就是長孫無忌爲代表的關隴世家整出來的玩意。

目的就是爲了試探萬年縣伯楊帆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杜峰只是關隴世家推出來的一枚小棋子,老噴子魏徵纔是他們計劃中的槍手。

這份聯名請願書能夠恰如時機順利到達魏徵手中,杜峰功不可沒。

魏徵喜歡直諫是出了名的,但凡被他盯上,麻煩是跑不掉的,即使是李世民也很不喜歡與這個老噴子打交道。

作爲李建成幕僚的時候,魏徵曾建議李建成先下手爲強幹掉李世民,只可惜李建成優柔寡斷錯失了良機。

稱帝以後,李世民把魏徵留在朝中重用,一方面是惜才,另一方面則是爲了穩定朝局。

當初李世民的意思很明顯:“前太子的支持者們請放心,我連魏徵這樣頭號反派都容得下,你們還有什麼好擔心的,不要動什麼壞心思,乖乖臣服於我就行?!?

其實,作爲能夠登上宰相位置的人,沒有誰是簡單之輩,魏徵能力不差,腦子靈活,而且他並不是什麼事都會站出來與李世民唱反調。

之所以改掉謀士風格做起了鐵憨憨,總是以硬碰硬的方式勸誡李世民,是因爲冒死直諫是魏徵的存活之道。

不過,正因爲他的直諫,成全了李世民明君聖主的威名,也讓他名留青史。

第二百八十六章再次拒絕第一百零七章 登門求教第五百一十三章進宮第一百四十一章 長孫無垢的疑慮第一百六十一章 給大佬上課第五百八十六章逼迫第七百五十六章以德服人第六十三章 逛青樓付款需用牛車拉第四十三章 義氣的長安二代第三百二十七章逼供(上)第二百一十五章 心終於落了下來第五百六十七章我也要當新娘第四百三十七章算計第七百一十七章榮辱不驚第六百三十章螳螂捕蟬第二百九十七章 戰火將起依依別第一十六章 金丹換美酒,大賺?第一百八十三章 揚眉吐氣第五百六十三章小可愛第二百七十一章詢問第八十章 捉弄西貝貨第三百八十七章 證據指向第七百一十章狡詐的蕭瑀第八十一章 老公的由來上架感言第四百六十一章循循善誘第二百五十二章出氣第七百六十九章大的小的第九十六章 沉重的責任第一章 天花瘟疫第五百二十三章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七百七十一章錢帛動人心第六百九十八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四百七十三章一擼到底第二百九十一章 夢想破滅第三百一十五章 心態轉變第七百四十五章陽謀第一百八十一章 太無恥了第五百五十三章進宮第五百九十二章廢立之爭第一百三十七章 噁心人第四十三章 義氣的長安二代第六百三十六章心靈雞湯第四百九十章 崔家來人第五百六十八章洞房花燭夜第五十一章 打使臣是爲大唐好?第六百八十四章震懾第七百八十章三女臨盆第一百八十四章 小小蠻夷想呲牙第一百六十九章小棉襖漏風了第八十章 捉弄西貝貨第四百九十七章奇葩翁婿第四百一十四章 拜佛第四百零八章攪動風雲第七十五章 不要亂來第三百八十八章交鋒第一百七十五章 煌煌天朝第五百四十三章羨慕嫉妒恨第二十三章 刻碑立德第六百章 提點第一百五十五章朝議爭鋒(下)第五百六十四章大喜之日第四百八十六章 設套第六十一章 一樣的帽子戴年第五百九十九章爲你好第二百四十八章忍功了得第六百七十章石見銀曠第三百二十六章活捉松贊干布第七十四章 爲添丁做準備第一百二十五章 翻身把歌唱第七百四十八章人才到來第四百三十五章 謀劃第三十章 遇到棒槌親王也慫第五百七十八章引蛇出洞第九十一章 古詩詞的魅力第三百三十章質疑第三百二十章 戰雲密佈第一百一十二章官場纔是無形殺場第四百一十三章 此地無銀三百零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吹噓第三百七十七章刻意爲難第四百六十五章 人都有私心第四百八十二章再次發難第三百三十章質疑第九十三章 謀劃第四百五十二章打賭第七百四十三章李泰的幽怨第四百五十一章 針對第三百一十六章縫合術,胡扯?第六百四十三章重騎雛形第二十六 京兆韋氏第三百三十五章 要挾第一百二十九章打一下試試第一百六十七章 得理不饒人第三十七章 不拿皇帝當幹部第七百零六章推動法規改革第七百一十七章榮辱不驚第六百七十四章錢荒第一百六十五章 和親之策第五十二章 謠言四起
第二百八十六章再次拒絕第一百零七章 登門求教第五百一十三章進宮第一百四十一章 長孫無垢的疑慮第一百六十一章 給大佬上課第五百八十六章逼迫第七百五十六章以德服人第六十三章 逛青樓付款需用牛車拉第四十三章 義氣的長安二代第三百二十七章逼供(上)第二百一十五章 心終於落了下來第五百六十七章我也要當新娘第四百三十七章算計第七百一十七章榮辱不驚第六百三十章螳螂捕蟬第二百九十七章 戰火將起依依別第一十六章 金丹換美酒,大賺?第一百八十三章 揚眉吐氣第五百六十三章小可愛第二百七十一章詢問第八十章 捉弄西貝貨第三百八十七章 證據指向第七百一十章狡詐的蕭瑀第八十一章 老公的由來上架感言第四百六十一章循循善誘第二百五十二章出氣第七百六十九章大的小的第九十六章 沉重的責任第一章 天花瘟疫第五百二十三章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七百七十一章錢帛動人心第六百九十八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四百七十三章一擼到底第二百九十一章 夢想破滅第三百一十五章 心態轉變第七百四十五章陽謀第一百八十一章 太無恥了第五百五十三章進宮第五百九十二章廢立之爭第一百三十七章 噁心人第四十三章 義氣的長安二代第六百三十六章心靈雞湯第四百九十章 崔家來人第五百六十八章洞房花燭夜第五十一章 打使臣是爲大唐好?第六百八十四章震懾第七百八十章三女臨盆第一百八十四章 小小蠻夷想呲牙第一百六十九章小棉襖漏風了第八十章 捉弄西貝貨第四百九十七章奇葩翁婿第四百一十四章 拜佛第四百零八章攪動風雲第七十五章 不要亂來第三百八十八章交鋒第一百七十五章 煌煌天朝第五百四十三章羨慕嫉妒恨第二十三章 刻碑立德第六百章 提點第一百五十五章朝議爭鋒(下)第五百六十四章大喜之日第四百八十六章 設套第六十一章 一樣的帽子戴年第五百九十九章爲你好第二百四十八章忍功了得第六百七十章石見銀曠第三百二十六章活捉松贊干布第七十四章 爲添丁做準備第一百二十五章 翻身把歌唱第七百四十八章人才到來第四百三十五章 謀劃第三十章 遇到棒槌親王也慫第五百七十八章引蛇出洞第九十一章 古詩詞的魅力第三百三十章質疑第三百二十章 戰雲密佈第一百一十二章官場纔是無形殺場第四百一十三章 此地無銀三百零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吹噓第三百七十七章刻意爲難第四百六十五章 人都有私心第四百八十二章再次發難第三百三十章質疑第九十三章 謀劃第四百五十二章打賭第七百四十三章李泰的幽怨第四百五十一章 針對第三百一十六章縫合術,胡扯?第六百四十三章重騎雛形第二十六 京兆韋氏第三百三十五章 要挾第一百二十九章打一下試試第一百六十七章 得理不饒人第三十七章 不拿皇帝當幹部第七百零六章推動法規改革第七百一十七章榮辱不驚第六百七十四章錢荒第一百六十五章 和親之策第五十二章 謠言四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堆龙德庆县| 兴义市| 巴塘县| 新疆| 和顺县| 桓仁| 修武县| 图木舒克市| 社旗县| 城固县| 郎溪县| 南宁市| 正阳县| 安宁市| 乌什县| 开化县| 绵阳市| 台江县| 隆德县| 碌曲县| 上高县| 江源县| 桐乡市| 许昌市| 宁陵县| 巴里| 县级市| 得荣县| 临猗县| 平阴县| 大足县| 定边县| 嵊泗县| 镇康县| 固镇县| 吐鲁番市| 呼玛县| 新宁县| 漳平市| 临沧市| 余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