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3回 李靖一生謹慎(二)

“陛下有詔。自當奉行。”李靖想了也沒想的就說道小(於“在此養馬也是陛下之詔,李靖去武學任博士也是陛下之詔,李靖雖然貴爲的大將軍,但也是陛下所授,一切都是依詔行事。唯有如此,纔有今日的李靖。”

盧承嗣和盧恪兄弟二人聞言一愣。卻是不好再說話。兩個小傢伙雖然年輕,但是卻是說的很明白。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奉詔而行,養馬是這樣,教書是這樣,若是授徒也是如此。你二人若是想拜師的話,可以。先拿出陛下的詔書來。自然可以拜在他的門下。這兩個小傢伙可就傻眼了。他二人是奉了盧照辭的旨意而來拜師的,但是卻沒有帶詔書來,命令李靖收徒的。而且按照盧照辭的意思,顯然是沒有下詔的可能。

“大將軍,您看兩位小王爺資質如何?”何寶在一邊尷尬的笑道。

“如明珠甘露,讓人簡直喜愛。”李靖瞇著眼睛仔細看了盧承嗣和盧恪一眼,滿意的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道:“不過李靖行事以陛下爲準,若是陛下下詔,李靖必定會收兩位殿下爲徒。”

“既然如此,那就一言爲定。”盧恪臉上露出一絲強笑來。他知道所謂的求的詔書不過是李靖的藉口而已,他的這種態度已經向盧照辭表明了一切,而盧照辭對李靖甚是尊重,也不會因爲此事而真的下旨要李靖收這兄弟二人爲徒的。

“好!”李靖望著盧恪,雙眼中露出一絲惋惜來。此子若不是身份的問題,能收到這樣的弟子也是一件不錯的事情。

聰明伶俐,資質不俗,是一個絕佳的傳人。可惜的是,此人的身份加上三聲的聰明伶俐,反而不是什備好事。弄不好要給自己帶來禍害。一想到,這裡,李靖忍不住說道:“蜀王殿下,你可知道龍之變化乎?”

“龍之變化?”盧恪雙眼一亮。道:“龍當行於天,布威於四方,施恩澤與大地,縱橫天上地下。無所擋也!”

李靖聞言點了點頭,嘆了口氣,道:“小王爺說的那是帝王之龍,就如同當今的陛下。號令一出,天下莫敢不從。只是殿下如今僅僅是陛下之子。”盧恪聞言一愣,好奇的望著李靖,到底是年幼,雖然聰慧。但是因爲見識較少,顯然是不理解李靖言語中的意思。反而雙目中流露出一絲狂熱來。

“大將軍的金玉良言,小王記下了。”盧恪雙目中閃爍著興奮之色。朝李靖彎腰行了一咋,大禮,看的李靖深深的嘆了口氣。他現,他的一番話,不但沒有說到點子之上,弄不好還被對方誤會了。

“呵呵,兩位王爺,請隨老夫前來用膳。”李靖一想到這裡,雙目中精光再次消失的無影無蹤,又恢復了剛纔的模樣,雲淡風輕一般,領著衆人進了府邸之中,只見客廳上早就有人奉上一些膳食,盧承嗣兄弟二人望去,卻都是一些農家小菜,唯一的桌上還有些羊肉,而大將軍李靖桌子上,卻是放著一個全只的烤全羊,色澤金黃,閃爍著誘人香氣。除此之外,就是一些農家小菜。雖然看上去很有食慾,只可惜的是。兄弟二人這個時候卻沒有多少食慾,也僅僅是匆匆用了一點,就沒有吃了,飯後又吃了一杯茶之後,就匆匆告辭而去。而李靖也讓李德獎將盧承嗣二人送出了三原境內,方趕了回來。

“父親。”李府的書房之內,李德獎恭恭敬敬的朝李靖行了一禮。

“都送出去了?”李靖放下手中的兵。

“回父親的話,兩位王爺臨走的時候,都要孩兒轉呈,感謝您的招待。”李德獎趕緊說道。“感謝老夫?哼,老夾就不想了。”李靖聞言淡笑道:“恐怕回宮之後,不罵老夫就已經不錯了。感謝就不用了。”

“父親,孩兒看兩個皇子殿下資質不俗,若是能拜入父親門下。日後我大唐恐怕又能多上兩個諸如父親這樣的人物,父親爲什麼不收下他們二人呢?更何況,這還是皇上讓他二人來的,一旦兩個殿下回宮後。說與陛下聽,陛下心中必定會不喜的,到時候如何是好?”李德獎臉上現出一絲疑慮來。

“多兩個和我一般的人物?”李靖冷笑道:“恐怕是多了兩個與前朝李氏世民一樣的人物,從此之後,皇室、朝廷、天下都不大安寧了。”

“父親,此話怎講?”李德獎驚訝的問道。

“你可知道老夫爲什麼不願意在朝廷中呆著,卻跑到三原這個窮止。僻壤的地方來養馬?”李靖苦笑道:“一方面固然是因爲朝廷缺馬。以後北伐擊突厥,需要大量的戰馬,還有一方面卻是在避嫌,老夫爲大唐立下了無數功勞,江南、河北、巴蜀幾乎都是老夫平定的,所以陛下才冊封我做了大將軍。功高蓋主啊!陛下雖然不是漢高祖,我也不是韓信,但是有些事情,作爲臣子的要懂得進退,要知道知足常樂,人的一生能做到你父親這個位置就足夠了,若是再想往上爬那是在自尋死路。看看。我雖然在三原,但是陛下仍然記住我,恩寵不斷,陛下是不會虧待我的。哎,還有一點。就是如今甚至以後朝局中並不安穩。我是在躲避災難啊!”

“父親您得陛下寵信,豈會有什麼災難?”李德獎漫不經心的說道。

“蠢材,哼,這也是我爲什麼讓你家兄長入仕,而讓留在我身邊的原因。”李靖冷。享哼的說道:“老夫雖然無近憂,但是卻有遠慮。陛下如今雖然立了太子,但是不要忘記,這個太子之個是匆忙而立,有許多人心中不服啊!剛剛的蜀王就是其中之一。你以爲他們是真的願意前來拜老夫爲師嗎?不是,他們貴爲帝王之子,身邊的護衛無數,更加上如今我大唐蒸蒸日上,戰事較少,還需要像陛下一般,血戰疆場嗎?已經不需要了。他們看中的是老夫身後的人脈資源,軍中的勢力。一旦我若是收了他們做弟子。州亡表著老夫身後的勢力已經加入蜀王陣營或者荊王陣營送,習日後若是他們二人之中有人登上皇位也好,還是別人登上皇個也好都不會有我們李家的好果子吃的。既然如此。就乾脆拒絕他們。記住,我們李家只忠於一個人,那就是皇上。誰做了皇上,我們就忠於誰

“父親說的極是。”李德獎還是遲疑的問道:“父親。這要是陛下詢問起來,又該如何是好?您老人家可是駁了陛下的面子啊!”

“皇上若是如此不講道理,恐怕你的父親早就被陛下逮了一個藉口給殺了李靖笑呵呵的說道:“陛下對於這種事情是不會管的,他要是管的話,只要一道聖旨來就可以了,何必如此麻煩呢?他沒有來聖旨。說明他心中其實上也是不願意。讓兩位皇子拜在我的門下的。”李靖心中其實還有一句話沒說,那就是聲照辭此舉何嘗又不是在試探自己呢?畢竟自己乃是大將軍之位。朝廷軍方也不知道有多少將軍都是自己的老部下,一旦自己摻雜入皇位之爭中,恐怕不久之後,不但聖眷下降,甚至還有可能成爲弗信。不過這一切都是不能與眼前的李德獎說的。

“聽說靜妃娘娘在宮中很是厲數”李德獎小心翼翼的說道三“她會不會前來找父親的麻煩

“有皇后在,後宮什麼時候輪到她來做主的了。天下有陛下在,何人趕來找你父親的。”李靖不屑的說道:“若非有荊王存在,她豈能進宮。若非有荊王存在,她如何能得靜妃這個頭銜。與蜀王一般,不知道這天下到底是何人最大,陛下尚沒有說話,哪裡輪到她了。哼哼。你聽聽,老夫剛纔詢問這龍的變化,本來是想告訴蜀王,萬事要能忍。他卻是聽成老夫鼓勵他競爭這東宮太子之位。哼哼,他雖然聰慧伶俐,但是到底是不知道這天下之有能忍的人才能成就大事。漢高祖是如此,當今陛下就是如此。神龍潛於淵,只有積蓄了足夠多的實力。才能飛龍在天。他不知道如何隱忍,如何能成就,哎,他若是能懂得這句話,老夫收他爲徒也未嘗不可,可惜了,他個性張揚。不知道隱藏,日後就算長大成*人,也必定會成爲他人進攻的靶子,若是收了此子爲徒的話,恐怕老夫晚節不保。既然如此,還不如現在就得罪他。有陛下在,想必也奈何不了老夫

“父親英明李德獎這才知道。自己的父親爲何堅決不收盧承嗣和盧恪這兩人爲徒,不但是因爲不適合,更爲重要的是,不想爲自己惹來麻煩。

“知道就好李靖點了點頭道:“陛下雖然英明神武,所生的子嗣也都是傑出之人,但是這種傑出之人。生在皇家,也並不一定就是好事啊!哎,算了,這件事已經不是老夫能管的了,你日後就跟隨老夫身邊,一邊習武,一邊學習兵法

“是,父親大人。”李德獎趕緊應道。

“二郎,你說李靖今天爲什麼要問你那句話呢?”馬車之上,盧承嗣皺著眉頭問盧恪道:“我總感覺這句話中另有其他的意思?”

“能有什麼意思,不過是故弄玄虛而已。”盧恪眼珠一轉,故作不屑的說道:“不過是不想收你我爲徒罷了,所以才說了一個題目,讓我們來回答就是了,這樣一來,不但會能在你我面前說的開,就是見到了父皇,他也是有話說的。兩不得罪,真是一個老狐貍

“不對,不對盧承嗣皺了皺眉頭,忽然望著盧恪問道:“二郎。你說大將軍不會想問問你,想不想當太子吧!不然怎麼會問你龍有什麼變化呢?”

盧恪心中一顫,雙目寒光一閃,冷哼哼的說道:“他豈會是這種意思。要知道東宮太子的廢立,乃是取決於父皇,他雖然是大將軍恐怕也是沒有這種權利的。大兄,就不要想了。回頭父皇若是問起來了,還是不要如此說的好,你我乃是父皇之後,龍鳳血脈,天資本就不俗,但還是被大將軍所拒絕了,這等事情若是傳揚出去了,豈不是讓人家笑話。日後,你我哪裡還有什麼面目見人啊!哼哼,我就不相信,我大唐中除掉大將軍之外,就沒有其他人的武藝韜略不行了,真不行,你我就去找四叔去,四叔的武藝在宗室中排名第一,嗯,四叔用兵方面是差了點,但是不還是有徐世績、秦瓊他們嗎?隨便找上一個,也不一定就比大將軍的徒弟差上多少。”

“這樣也好盧承嗣平靜的臉孔上露出一絲笑容來,望著盧恪說道:“還是二郎聰慧,難怪外面都說二郎才幹不凡,呵呵,遠,遠在我之上。”

“大兄過獎了聲恪聞言臉上頓時露出一絲得意之色來,忽然又說道:“大兄,你等會去見父皇嗎?”

“那是自然了,否則父皇怎麼知道我們的情況呢?”盧承嗣驚訝的說道:“怎麼,你不想去?那可不行。”

“去,怎麼不去呢!”盧恪臉上露出尷尬之色來,他自詡爲諸皇子、王子最聰明之人,資質不凡。如今卻是在李靖那裡吃了一個閉門羹。這讓他如何有面子。心中更是不好意思去見盧照辭了。但是卻又無可奈何。

“何寶將軍,快些趕路吧!”盧承嗣小臉額頭上有已經有了些汗珠了,終於忍不住對窗外的何寶吆喝道。

“遵命何寶身著盔甲,在外面更是熱了,一聽見兩人的叫喊聲。趕緊命人加緊時間趕路,好儘快的完成這趟差事。這種護送王子的任務,卻是不是人乾的。萬一途中有個閃失,恐怕他何寶有九個腦袋也不夠砍的。

還不如早些趕到長安,完成任務要緊。

第181回 關東世家第350回 盧承烈的試探第684回 三軍縞素第562回 欺行霸市第375回 夏州風雲第33回 李靖用兵(四)第240回 詭計第712回 不是自己太愚笨,而是敵人太狡猾第245回 清華觀觀主李秀寧第39回 臨汾郡公第67回 囂張狂妄的李元吉第100回 推倒(一)第255回 要挾第606回 只有朕纔有資格下棋第30回 李靖(一)第154回 孤只要土地第24回 陰世師(二)第290回 你還有什麼指揮不了的第50回 楊廣之死(三)第442回 高麗棒子的由來第40回 再見陰明月(一)第19回 排擠(四)第488回 黑手出現第19回 排擠(二)第49回 風聲鶴唳(二)第688回 戰畢第114回 漢王盧照辭第435回 高奸已經練成第460回 城破第16回 父子兄弟(三)第417回 民心可用第545回 覲見第53回 李淵稱帝之東宮初定(四)第166回 逼迫與拉攏第27回 離間(二)第63回 狼狽而逃的裴監(二)第272回 相迎第346回 告誡第64回 雙雄聯手(二)第682回 李靖死第577回 才女鄭麗婉第508回 天可汗第242回 拋棄第36回 房玄齡第6回 金鷹堂(三)第22回 威逼利誘(三)第591回 鄭麗婉失蹤第680回 洛陽迦葉寺(二)第386回 大決戰(四)第563回 盧恪的夢中情人第15回 奪糧(二)第655回 文武大變動第192回 大唐必勝第19回 排擠(三)第569回 鄭仁基要撞牆第458回 分兵第668回 吐谷渾新王第605回 藍田大營的秘密第510回 草草了事的祭祖大典第193回 東宮之主第47回 王世充(二)第27回 離間(一)第381回 皇上早朝第4回 草上飛第633回 中計第39回 臨汾郡公第138回 引蛇出洞第295回 長安糧價飛漲的背後第508回 天可汗第49回 風聲鶴唳(二)第645回 一石二鳥第156回 人之貪慾第133回 上品無寒士第700回 皇孫第376回 殺機第648回 唐毒許敬宗第361回 頡利上當了第193回 東宮之主第197回 各自的算計第414回 小人物的拒絕第302回 暗戰(一)第543回 大唐軍事顧問第17回 取霍邑(一)第99回 杯具的陰明空第154回 孤只要土地第17回 取霍邑(一)第427回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260回 韋府神秘人第25回 漣漪(一)第697回 何爲大國第20回 柴紹之死(一)第93回 詭異第623回 太嚇人了第704回 波斯來客(二)第527回 長安暗戰第71回 尉遲恭第482回 江南烽煙起第562回 欺行霸市第402回 不,叫父親第428回 渡河,渡河
第181回 關東世家第350回 盧承烈的試探第684回 三軍縞素第562回 欺行霸市第375回 夏州風雲第33回 李靖用兵(四)第240回 詭計第712回 不是自己太愚笨,而是敵人太狡猾第245回 清華觀觀主李秀寧第39回 臨汾郡公第67回 囂張狂妄的李元吉第100回 推倒(一)第255回 要挾第606回 只有朕纔有資格下棋第30回 李靖(一)第154回 孤只要土地第24回 陰世師(二)第290回 你還有什麼指揮不了的第50回 楊廣之死(三)第442回 高麗棒子的由來第40回 再見陰明月(一)第19回 排擠(四)第488回 黑手出現第19回 排擠(二)第49回 風聲鶴唳(二)第688回 戰畢第114回 漢王盧照辭第435回 高奸已經練成第460回 城破第16回 父子兄弟(三)第417回 民心可用第545回 覲見第53回 李淵稱帝之東宮初定(四)第166回 逼迫與拉攏第27回 離間(二)第63回 狼狽而逃的裴監(二)第272回 相迎第346回 告誡第64回 雙雄聯手(二)第682回 李靖死第577回 才女鄭麗婉第508回 天可汗第242回 拋棄第36回 房玄齡第6回 金鷹堂(三)第22回 威逼利誘(三)第591回 鄭麗婉失蹤第680回 洛陽迦葉寺(二)第386回 大決戰(四)第563回 盧恪的夢中情人第15回 奪糧(二)第655回 文武大變動第192回 大唐必勝第19回 排擠(三)第569回 鄭仁基要撞牆第458回 分兵第668回 吐谷渾新王第605回 藍田大營的秘密第510回 草草了事的祭祖大典第193回 東宮之主第47回 王世充(二)第27回 離間(一)第381回 皇上早朝第4回 草上飛第633回 中計第39回 臨汾郡公第138回 引蛇出洞第295回 長安糧價飛漲的背後第508回 天可汗第49回 風聲鶴唳(二)第645回 一石二鳥第156回 人之貪慾第133回 上品無寒士第700回 皇孫第376回 殺機第648回 唐毒許敬宗第361回 頡利上當了第193回 東宮之主第197回 各自的算計第414回 小人物的拒絕第302回 暗戰(一)第543回 大唐軍事顧問第17回 取霍邑(一)第99回 杯具的陰明空第154回 孤只要土地第17回 取霍邑(一)第427回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260回 韋府神秘人第25回 漣漪(一)第697回 何爲大國第20回 柴紹之死(一)第93回 詭異第623回 太嚇人了第704回 波斯來客(二)第527回 長安暗戰第71回 尉遲恭第482回 江南烽煙起第562回 欺行霸市第402回 不,叫父親第428回 渡河,渡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客| 什邡市| 东源县| 兴文县| 大竹县| 三门县| 通道| 漳州市| 保亭| 延津县| 宣化县| 南乐县| 祥云县| 南城县| 恩施市| 津南区| 张家港市| 抚松县| 鹤壁市| 上犹县| 布拖县| 黎城县| 汤原县| 辽中县| 故城县| 嘉义市| 互助| 府谷县| 沙坪坝区| 班玛县| 宁强县| 青浦区| 上蔡县| 临漳县| 曲水县| 项城市| 观塘区| 茌平县| 同德县| 仪征市| 威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