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九十九章 子文抗旨

在追上他們的時候,爲首的校尉就高聲喊了起來。

“前方可是中山國公和司徒大人?”

聽到這個聲音,鄭子文立刻擡起了手。

“停下!”

隨著他的聲音,車隊也停了下來,鄭子文這纔回頭看向對方。

“我是鄭子文,請問你是哪位?”

聽到他承認了,對方立刻翻身下馬,然後來到他的馬下朝著他一抱拳。

“卑職是奉了陛下的旨意,前來請中山國公和司徒大人回京的。”

鄭子文一聽這話,頓時皺了皺眉。

“奉了陛下的旨意?聖旨呢?”

鄭子文這一句話頓時就把對方給問懵了。

他是聽了劉炳的話來追鄭子文的,而劉炳則說是李世民的口諭,所以並沒有聖旨,現在鄭子文和他要聖旨,他怎麼拿得出來?

所以這個時候他也只能實話實說。

“國公大人,末將不敢假傳聖旨,這確實是陛下的旨意,不過只有口諭,沒有聖旨。”

聽他這麼一說,鄭子文立刻從懷裡把當初李世民讓他去嶺南做都督的聖旨拿了出來,然後朝著那千牛衛的校尉揮了揮。

“看到沒有,這是陛下給我的聖旨,我是奉了陛下的旨意前去嶺南上任的,我只認聖旨不認人,你走吧!”

說完,就扭過頭去,然後下令隊伍出發。

而就在這個時候,長孫無忌立刻就把腦袋從馬車裡伸了出來。

“哎哎哎,停下停下。”

等馬車停下之後,他立刻就從馬車上跳了下來,然後一臉詫異的看著鄭子文。

“子文啊,既然陛下都讓你回去了,有沒有聖旨都是一樣的,咱們現在就回去吧!”

長孫無忌的話音剛落,鄭子文就立刻搖了搖頭。

“不行,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沒有聖旨我是不會回去的,長孫大人還是快上車吧,我們已經耽誤了這麼多天了,不加快腳步是不行了。”

長孫無忌發現自己是越來越看不懂鄭子文了,看著鄭子文堅決的樣子,他頓時嘆了口氣,然後重新爬上了馬車。

鄭子文的車隊再一次出發了,而幾個千牛衛的士兵沒有辦法,也只能騎著馬返回長安。

他們想不明白,爲什麼鄭子文這麼一個大唐的頂級勳貴,會這麼執意的去嶺南那個窮地方當官。

鄭子文當然不願意去嶺南當官,否則他也用不著絞盡腦汁想了那麼多鬼點子,他之所以現在不回去,目的就只有一個。

那就是平平安安的回去。

千牛衛士兵急急忙忙的趕來,那說明自己的計策已經生效了,否則李世民也不可能派人來叫他回去。

同時鄭子文也知道,這時候的李世民心裡肯定是有火的,如果他這麼一回去,恐怕自己就得承受李世民的怒火了,到時候恐怕也要受一些罪。

雖然要受一些罪,但是和去嶺南比起來,卻也不算什麼,不過既然有更好的辦法,自己又何必去受這些罪呢?

鄭子文已經打定了主意,所以就讓人加快了行程,披星戴月的就往嶺南趕,看那架勢,似乎鄭子文真的是迫不及待想去嶺南上任了。

至少長孫無忌就是這麼想的。

經過了半個多月的顛簸,長孫無忌也稍微適應了一些,路上叫休息的次數也少了。

此時長孫無忌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儘快到嶺南,然後儘快完成李世民交代他的任務,然後儘快回長安。

當千牛衛的士兵再次追上鄭子文他們的時候,已經是十天之後了,這次他們是帶著聖旨來的。

唯一比較遺憾的是,聖旨裡李世民的語氣並不是太好,鄭子文覺得如果這時候回去,恐怕沒有自己的好果子吃,所以他再一次拒絕了。

“正所謂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我鄭子文作爲一個頂天立地的大唐好男兒,一定要相應陛下的號召,上山下鄉,把貧苦的嶺南變得我大唐第二個聚寶盆,你們回去吧!”

聽到鄭子文這麼說,幾個千牛衛的士兵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只好騎上馬回去了。

他們不回去也沒辦法,比較鄭子文作爲一個國公,身份比他們高貴了何止百倍,他們自然是不敢動粗的,所以也只能回去把這事告訴了李世民。

而李世民聽到千牛衛的回報,頓時也有些傻眼。

從心裡來說,當聽到鄭子文說要把嶺南變成大唐的第二個聚寶盆的時候,他的心裡也有些期盼,他也想看看鄭子文到底能不能再創造一個奇蹟。

但是李世民也知道這個期盼註定得不到迴應了,因爲現在朝堂裡已經開始出現麻煩了。

在鄭子文去嶺南的第十天,就開始有官員上表,希望能去嶺南做官,到了第二十天之後,上表的官員就突破了三位數。

最可惡的是,這些傢伙還做出了不同意就辭官的架勢,讓李世民恨得直咬牙。

這些官員,百分之九十都是出自皇家學院的,而且最麻煩的是,這些官員中絕大部分都是六品以下的基層官員。

也就是說,如果他們真的辭官了,那麼大唐將陷入上百個縣沒有縣令的尷尬境地。

要知道,上百個縣那就是二十多個州,那可是大唐的一道之地了,這已經不是簡單的開一個科舉就能解決的問題!

偏偏這事李世民還生氣不起來,想想看,這麼多官員都奮不顧身的想去大唐最窮最苦的地方去,李世民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這些官員都是政績很不錯的官員,而且都很年輕,是李世民打算留給自己兒子班底,他自然不可能把他們派到嶺南去,所以他只能選擇把鄭子文這個“罪魁禍首”給叫回來。

但是問題卻出現了,原本他以爲一叫就回來的鄭子文,這時候居然沒有回來,而且看樣子還打算長期在嶺南駐紮,這些李世民開始發愁了。

還有一件事讓李世民很在意,那就是原本每個月都會鬧出一點動靜的駙馬黨,在鄭子文出發去了嶺南之後,頓時就偃旗息鼓了。

李世民可不相信大唐沒有貪官污吏了,那麼原因就只有一個,那就是鄭子文走了以後,駙馬黨沒有了主心骨,開始消極怠工了。

同時,新羅駐大唐的使臣也離開了,而且根據他受到了消息,最後那批準備前往歐洲戰場的新羅士兵,也在半道就返回了新羅,理由是新羅女王滿四十歲大壽。

四十歲哪來的大壽,難道新羅人的大壽比較早?這不是瞎扯淡嗎?

再加上現在鄭子文的幾個妻子已經不再侷限在府裡哭了,她們會成羣結隊的去城外的寺廟燒香拜佛,然後再狠狠哭一場,哭完了纔回來。

而李麗質更是不知道從哪裡找來一身道袍,每天都把道袍穿在身上,有一次甚至都準備拜袁天罡爲師,說要出家,把長孫皇后都給嚇到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世民只能咬咬牙,然後再次寫上一封聖旨,讓千牛衛的士兵帶去給鄭子文。

但結果還是還往常一樣,千牛衛怎麼帶著聖旨出去,又

怎麼帶著聖旨回來,一來二去的,三個多月的時間就過去了,而鄭子文也到達了嶺南。

鄭子文到達了嶺南之後,護送他們的衛兵們任務也算是完成了,所以他們就打算離開嶺南迴長安去了。

長孫無忌也想回去,但是按照李世民給他下的命令,他需要嚇唬嚇唬鄭子文,然後再帶著他一起回去,但是現在看來這個任務是完不成了。

鄭子文現在的這個情況還能嚇唬嗎?他根本就已經樂在其中了好不?

而且李世民三張聖旨都沒有把他召回去,他長孫無忌又有什麼辦法把他帶回去?

難不成告訴他——其實李世民只是想給你上上眼藥,其實也就嚇唬嚇唬你,現在嚇完了,你跟我回去吧。

長孫無忌不用想就已經知道,如果他真的這麼說了,就算鄭子文不說什麼,回去之後李世民也不會饒了他。

不說,回不去,說了,也回不去,眼看著護送他們來的衛兵已經準備啓程回長安了,一時間,長孫無忌陷入了躊躇之中。

不過他很快就不用躊躇了,因爲他病了。

嶺南是溼熱氣候,鄭子文年輕所以很快就適應了,但是長孫無忌卻不行,一方面他是久居北方,一方面年紀也大了,所以來到嶺南才幾天,長孫無忌就病倒了。

他得的是感冒,而且還是那種最麻煩的熱感,伴隨著咳嗽,正是要多難受就有多難受。

生了病的長孫無忌是不能回長安了,鄭子文估計李世民應該很快就會派人來接他們,所以就直接讓護送他們的衛兵們直接回去了。

幾天之後,長孫無忌的病開始好轉,但是因爲之前的咳嗽把嗓子弄傷了,加上鄭子文讓衛兵們回去了,他回不了長安,所以對鄭子文感到很不滿,所以他也不和鄭子文說話。

對於長孫無忌生病這點,鄭子文也感到有些理虧,所以每次看到他都是笑臉相迎,知道他心情不好,還主動帶他出去散心。

可惜有句老話說得沒錯,叫做“福無雙至,禍不單行”,他們纔剛走出所在的鎮子,就遇到麻煩了。

“站住,打劫,把錢都交出來!”

看著前方衣衫襤褸的十幾個人,鄭子文和長孫無忌頓時就傻眼了。

第八十六章 財不露白第五十三章 養生之術第三百五十二章 弩騎兵的設想第一百一十三章 悲催的王家父子第二十八章 認可第一百一十六章 鞭炮轟隆第一百零五章 二貨兄弟第一百三十九章 門生第二百零八章 腦筋急轉彎第三十三章 子文當官(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名震恆州第三百章 出征高麗第一百二十三章 王珪的報復第一百九十六章 尉遲寶琳被咬了第二十三章 李世民的關注第三百零七章 得勝回朝第一百六十章 老李懵啦第二十七章 鄭子文傻眼了第二十六章 賭約第四百一十五章 逃出生天第一百零八章 一條狗引發的血案第二十章 宣紙事件第七十六章 震驚的劉縣丞第三百九十二章 皇宮赴宴第二十三章 李世民的關注第八十六章 財不露白第八十七章 財神老婆第三百三十五章 回家快樂第五十八章 金丹風波(下)第一百五十章 勝負第一百九十六章 尉遲寶琳被咬了第二百六十章 忽悠李承乾第二百五十一章 打賭(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房玄齡訓子第一百四十五章 開學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流言兇猛(上)第三十五章 默契第四百五十一章 紙幣狂潮(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商人們的驚訝第二百二十五章 駙馬黨的威勢第二百八十章 儲君之論第三百九十九章 子文抗旨第二百零五章 老爺的爺爺第四百六十九章 武后稱帝第四百六十九章 武后稱帝第三百八十五章 算計第三百九十四章 收拾張玄素第二十七章 鄭子文傻眼了第三百一十九章 辟穀丹(上)第三百七十章 戰棋推演第三百五十四章 打造軍事強國第一百零七章 大家滿意了吧第二百六十一章 趕人(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第一堂課第五章 瘋子鄭子文第三百九十二章 皇宮赴宴第四百四十七章 李家父子來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李世民的震撼第一百二十六章 流言兇猛(上)第三百九十一章 拜師第二百二十二章 悠閒生活第一百章 最強土豪計劃第二百零八章 腦筋急轉彎第三百一十五章 像狗一樣的待遇第四百一十七章 長孫渙到嶺南第一百二十四章 救出劉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小兕子李明達第二百章 力挽狂瀾(下)第一百四十章 鄭子文的野心第三百三十九章 舉薦人才第三百七十三章 小兒難纏第四百零三章 打開財富的大門(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悲催的王家父子第二百一十一章 到達滎陽第三百三十一章 鎮壓百濟叛亂(下)第五十五章 大忽悠(下)第四百二十六章 兕子的駙馬人選第六十九章 做客王府第一章 穿越者鄭子文第四百四十一章 封王第八十三章 商業奇才鄭麗琬第二百六十章 忽悠李承乾第四百三十八章 皇帝不早朝第一百三十一章 回到雲嵐縣第一百一十一章 無敵最寂寞第三百九十九章 子文抗旨第八十八章 雖遠必誅第七十六章 震驚的劉縣丞第二十四章 大婚進行時(上)第二百二十五章 駙馬黨的威勢第三百九十四章 收拾張玄素第二百四十六章 相繼離世第四百五十三章 提前到來的盛世第十四章 女人的武器第二百一十一章 到達滎陽第九章 秋兒的請求第一百零四章 幕後推手第二百九十三章 有驚有喜第四百四十七章 李家父子來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戰前準備
第八十六章 財不露白第五十三章 養生之術第三百五十二章 弩騎兵的設想第一百一十三章 悲催的王家父子第二十八章 認可第一百一十六章 鞭炮轟隆第一百零五章 二貨兄弟第一百三十九章 門生第二百零八章 腦筋急轉彎第三十三章 子文當官(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名震恆州第三百章 出征高麗第一百二十三章 王珪的報復第一百九十六章 尉遲寶琳被咬了第二十三章 李世民的關注第三百零七章 得勝回朝第一百六十章 老李懵啦第二十七章 鄭子文傻眼了第二十六章 賭約第四百一十五章 逃出生天第一百零八章 一條狗引發的血案第二十章 宣紙事件第七十六章 震驚的劉縣丞第三百九十二章 皇宮赴宴第二十三章 李世民的關注第八十六章 財不露白第八十七章 財神老婆第三百三十五章 回家快樂第五十八章 金丹風波(下)第一百五十章 勝負第一百九十六章 尉遲寶琳被咬了第二百六十章 忽悠李承乾第二百五十一章 打賭(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房玄齡訓子第一百四十五章 開學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流言兇猛(上)第三十五章 默契第四百五十一章 紙幣狂潮(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商人們的驚訝第二百二十五章 駙馬黨的威勢第二百八十章 儲君之論第三百九十九章 子文抗旨第二百零五章 老爺的爺爺第四百六十九章 武后稱帝第四百六十九章 武后稱帝第三百八十五章 算計第三百九十四章 收拾張玄素第二十七章 鄭子文傻眼了第三百一十九章 辟穀丹(上)第三百七十章 戰棋推演第三百五十四章 打造軍事強國第一百零七章 大家滿意了吧第二百六十一章 趕人(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第一堂課第五章 瘋子鄭子文第三百九十二章 皇宮赴宴第四百四十七章 李家父子來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李世民的震撼第一百二十六章 流言兇猛(上)第三百九十一章 拜師第二百二十二章 悠閒生活第一百章 最強土豪計劃第二百零八章 腦筋急轉彎第三百一十五章 像狗一樣的待遇第四百一十七章 長孫渙到嶺南第一百二十四章 救出劉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小兕子李明達第二百章 力挽狂瀾(下)第一百四十章 鄭子文的野心第三百三十九章 舉薦人才第三百七十三章 小兒難纏第四百零三章 打開財富的大門(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悲催的王家父子第二百一十一章 到達滎陽第三百三十一章 鎮壓百濟叛亂(下)第五十五章 大忽悠(下)第四百二十六章 兕子的駙馬人選第六十九章 做客王府第一章 穿越者鄭子文第四百四十一章 封王第八十三章 商業奇才鄭麗琬第二百六十章 忽悠李承乾第四百三十八章 皇帝不早朝第一百三十一章 回到雲嵐縣第一百一十一章 無敵最寂寞第三百九十九章 子文抗旨第八十八章 雖遠必誅第七十六章 震驚的劉縣丞第二十四章 大婚進行時(上)第二百二十五章 駙馬黨的威勢第三百九十四章 收拾張玄素第二百四十六章 相繼離世第四百五十三章 提前到來的盛世第十四章 女人的武器第二百一十一章 到達滎陽第九章 秋兒的請求第一百零四章 幕後推手第二百九十三章 有驚有喜第四百四十七章 李家父子來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戰前準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攀枝花市| 包头市| 呼图壁县| 黑河市| 丰县| 左贡县| 荔浦县| 松溪县| 西畴县| 类乌齐县| 迁安市| 张掖市| 大足县| 宜宾县| 永嘉县| 玉田县| 沙坪坝区| 无为县| 商南县| 藁城市| 枣强县| 靖边县| 留坝县| 扬中市| 丰镇市| 汽车| 永仁县| 长治县| 泽普县| 乐清市| 六盘水市| 泸州市| 江阴市| 垦利县| 弥勒县| 延边| 庆云县| 乐清市| 合山市| 宝鸡市| 赫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