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章 太子

“承乾,從今以後,你就是大唐的太子!”從簡的冊封典禮過後,李世民坐在龍椅上,看著自己的長子,說道。

李承乾點點頭:“父皇,兒臣知道!”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承乾,此次突厥來襲,我大唐內外交困,丟盡顏面,你既然身爲太子,也要擔負起責任來!”

“父皇,兒臣日後願效仿衛青霍去病,揚威草原,封狼居胥,以雪大唐之恥!”李承乾高聲道。

“哈哈,好孩子,這纔是朕的好兒子!”李世民大笑起來,“我李世民的兒子,永遠不會是懦夫、孬種!朕答應你,等你長大了,讓你領兵征討突厥!”

“兒臣一定要讓頡利跪在父皇面前,乞求大唐的寬恕!”李承乾心情也激揚起來,大凡男兒,總有沙場征戰的豪情壯志,秦皇漢武的偉業,向來是華夏一脈子孫的憧憬和嚮往。或許,我真的可以統一世界!李承乾心中一動。

“那承乾就要努力讀書了,父皇等著你!”李世民心情大好,“朕給你找幾個太傅,等你長大!而且,咱們李家馬上得的天下,總不能還在馬上治天下,你還是要學點治國之道纔是。”

“兒臣明白!”

“時候不早了,你先回去吧!”李世民微笑道,“明天你就隨著朕安排的太傅學習吧!”

“多謝父皇,兒臣告退!”李承乾行了一禮退下了。

身後傳來李世民的低語:“觀音婢,你給朕生了個好兒子啊!”

李承乾這些天來一直堅持修習那篇養身心法,別的沒感覺到,六識卻靈敏不少,自然聽見了李世民的話,他微微一笑,向東宮行去。

李恪最近心情很不順,本來,只要李承乾死在羅藝營中,他的太子之位幾乎就是板上釘釘的事了。皇室子弟大多早熟,很小就明白權勢的重要性,如今,他雖然頂著個漢王的名頭,可比起太子來,差的可不止十萬八千里。在母親楊妃那裡請過安,楊妃也安慰了一下他,畢竟,他的父皇,李世民當初也只是秦王來著,他未必沒有機會。

李恪正悶頭行走,忽然,身邊的小太監低聲提醒道:“殿下,太子殿下來了!”

他吃了一驚,擡頭一看,李承乾正帶著幾個人也從這條路上走來,避是避不過去了,他只好讓到一邊,作勢行了一禮:“臣弟見過太子殿下!”

李承乾早就看到了他,當下伸手將李恪扶起,微笑道:“三弟不必多禮,都是自家兄弟,何必這麼見外呢!以後也不要說什麼太子不太子的了,叫聲大哥就好!”

李恪本來也沒行禮的打算,當下順勢站直了,口中卻道:“太子殿下身爲儲君,臣弟不敢放肆!”

李承乾心裡翻了個白眼,古人都是這麼麻煩的嗎,七八歲的小孩子,弄得跟小老頭似的,口中卻道:“三弟言重了!兄弟之間,有什麼放不放肆的呢!”

李恪心中對這個兄長也沒什麼敬意,說道:“那大哥,小弟還有點事,就先走一步了!”

“既然三弟有事在身,大哥也就不耽誤你了,若有閒暇,咱們兄弟聚聚便是!”李承乾也是見好就收,當下也退了一步。

“那小弟就告辭了!”李恪當下就帶著人離開了。

還是沉不住氣啊!李承乾心中暗道,當下也直接回東宮了。

此時,李世民和長孫皇后還沒有搬到太極宮,一家人全部住在東宮,李世民在承慶殿議事,回東宮安歇。出於上次作爲人質差點送了兒子的命的愧疚,長孫皇后這些天對李承乾簡直是疼愛得不行,恨不得將所有的母愛都透支給這個她自覺虧欠了的兒子。

李泰現在五歲,卻已經開始在長孫皇后的教導下唸書了,唸的是《詩經》,裡面的意思估計他知道的不多,但這小子實在是夠聰明,念上幾遍,就差不多能背誦下來了,這實在是讓李承乾佩服,要知道,他當初五歲的時候,讓他被唐詩三百首都得家裡人誘惑上好長時間的。不得不再次感慨,古人實在是早熟。而長樂繼承了她母親的性子,六歲的她已經很文靜柔順了,她是個很漂亮的小女孩,眼睛很大很明淨,這讓李承乾想起了天使,因此,李承乾總喜歡逗弄自己這個妹妹。

至於豫章,她一直是個十分受寵的小公主,長孫皇后一直將她視若己出,甚至不許下人說她的身世,讓她可以一直無憂無慮地長大,豫章很纏李承乾,看到他就撲過來,要他抱,天可憐見,李承乾自己還是個八歲的小屁孩,要抱一個小不了幾歲的小孩子還是很吃力的,眼見著豫章再一次撲過來,奶聲奶氣的叫:“太子哥哥抱抱!”他苦著臉,吃力的把豫章抱起來,向內室走去。

長孫皇后也聽到了聲音,看到李承乾抱著豫章進來,抿脣一笑:“承乾回來了!”

“母后!”李承乾在長孫皇后的示意下在矮榻上坐了下來,豫章坐到了他腿上。一旁,李泰乖乖的叫了一聲:“大哥!”

長孫皇后笑吟吟道:“青雀已經把《桃夭》背下來了呢,可比承乾你當初用功多了!”

“那是母后教得好!”李承乾笑嘻嘻道,“看著那些老夫子,怎麼想象的出什麼桃夭呢!”

“油嘴滑舌!你父皇要知你這般編排那些夫子,看你怎麼說!”

“父皇已經準備給兒臣找幾個太傅了!”

“那就要好好學,你是長子,要給弟妹們做個表率!”

“兒臣知道了!”

第7章 酒樓遇刺第128章第197章第66章第31章 曲水流觴第42章 審問第221章 對飲第1章 初至第37章 守城第45章 鄭家有女第249章 起始第186章 落定第130章 佛門之劫第74章第10章 男兒行第151章 加冕第140章 餘波第90章 風華院第210章 黑幕的一角第180章 傾聽第84章第17章 詩會第136章 宗教管理條例第52章 禮制第108章 風起第16章 沒有開始的初戀第77章第115章 立政殿第79章第131章 各方反應第32章 內閣第259章 小兒女心思第88章 樂師 第89章 設想第148章 青羊宮第223章 相思第54章 銀行開業第257章 茶樓第199章 琴師第116章 事敗第250章 浮生第202章 醒來第220章 躁動第145章 牡丹花會第74章第119章 武家姐妹第135章 佛?道?第218章 私鹽?第115章 立政殿第6章 閒談第203章 決定第153章 李治的婚事第66章第192章 拜占庭來人第92章 劍器舞第178章 塵埃落定第155章 魏徵之死第173章 立功第70章第67章第154章 出海計劃第209章 勝出者!?第155章 魏徵之死第151章 加冕第101章 李佑 第102章 衝突第207章 兄弟?第20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131章 各方反應第166章 蓋牟城破第144章 瓊林宴第190章 背叛第145章 牡丹花會第128章第174章 安市之戰第60章 驚馬第61章 紇幹承基第212章 風雨欲來第213章 深夜血色第67章第252章 殺戮之始第13章 藥王孫思邈第146章 意亂情迷第206章 爭風吃醋第182章 家宴第60章 驚馬第75章第179章 女王第108章 風起第245章 琉球之戰第55章 得子第152章 事後第260章 李泰的末路第118章 街頭第44章 怒火第25章 金縷衣第41章 暗箭第135章 佛?道?第72章第205章 緋月第130章 佛門之劫
第7章 酒樓遇刺第128章第197章第66章第31章 曲水流觴第42章 審問第221章 對飲第1章 初至第37章 守城第45章 鄭家有女第249章 起始第186章 落定第130章 佛門之劫第74章第10章 男兒行第151章 加冕第140章 餘波第90章 風華院第210章 黑幕的一角第180章 傾聽第84章第17章 詩會第136章 宗教管理條例第52章 禮制第108章 風起第16章 沒有開始的初戀第77章第115章 立政殿第79章第131章 各方反應第32章 內閣第259章 小兒女心思第88章 樂師 第89章 設想第148章 青羊宮第223章 相思第54章 銀行開業第257章 茶樓第199章 琴師第116章 事敗第250章 浮生第202章 醒來第220章 躁動第145章 牡丹花會第74章第119章 武家姐妹第135章 佛?道?第218章 私鹽?第115章 立政殿第6章 閒談第203章 決定第153章 李治的婚事第66章第192章 拜占庭來人第92章 劍器舞第178章 塵埃落定第155章 魏徵之死第173章 立功第70章第67章第154章 出海計劃第209章 勝出者!?第155章 魏徵之死第151章 加冕第101章 李佑 第102章 衝突第207章 兄弟?第20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131章 各方反應第166章 蓋牟城破第144章 瓊林宴第190章 背叛第145章 牡丹花會第128章第174章 安市之戰第60章 驚馬第61章 紇幹承基第212章 風雨欲來第213章 深夜血色第67章第252章 殺戮之始第13章 藥王孫思邈第146章 意亂情迷第206章 爭風吃醋第182章 家宴第60章 驚馬第75章第179章 女王第108章 風起第245章 琉球之戰第55章 得子第152章 事後第260章 李泰的末路第118章 街頭第44章 怒火第25章 金縷衣第41章 暗箭第135章 佛?道?第72章第205章 緋月第130章 佛門之劫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渭县| 大宁县| 富锦市| 乐清市| 登封市| 金昌市| 麻栗坡县| 揭东县| 石嘴山市| 静安区| 桂平市| 江川县| 定襄县| 南皮县| 张家港市| 兴隆县| 清水县| 贺兰县| 视频| 南充市| 绥宁县| 上蔡县| 辽中县| 蒙自县| 叙永县| 雷山县| 桓仁| 象山县| 崇明县| 东至县| 沙雅县| 西林县| 郸城县| 苏尼特左旗| 清丰县| 虹口区| 彭水| 长治市| 邓州市| 仁化县| 神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