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十四章

(終於有貴賓票了,感動中······週末了,一週成就就在這兩天,拜託各位了!)“給這個位置,給大唐留下了什麼?”

李淳若有所悟,喃喃自語。

李淳道:

“歷來太子難當,就是朕做了二十餘年太子,一直小心翼翼,也有兩次險些被逐出東宮,可是朕卻逆來順受,從不怨恨,你可知道這是爲什麼?”

“兒臣不知。”

“其實很簡單,將來你也會明白的。所謂愛之深,則責之切。歷來皇帝都希望自己挑選的太子盡善盡美,而這個盡善盡美的標準又全然存乎己心。可是做太子的大都會有自己獨立的思想,並不會和皇帝一直保持一致,所以帝王和儲君之間往往會發生衝突。”

李淳悚然道:

“百善孝爲先,兒臣一定謹遵父皇教誨,凡事三思而後行。”

李誦道:

“你會錯意了,朕並不需要一個只會人云亦云,唯唯諾諾的儲君。你應當有自己的看法。如果說朕和以往的皇帝有什麼不同的話,那就是朕希望自己的儲君不但將來即位後超越自己,就是現在,也能敢想敢說敢做,顯示出不一般的地方。你要記住,你的父皇是一個開明的君主,不會因言廢人,朕之所以立你爲太子,看重的也是你的見識魄力非同常人,希望你做好朕的左右手。”

“多謝父皇賞識,兒臣愧不敢當。兒臣必定竭盡所能輔助父皇。”

“好。京兆萬年令韓愈你可知道?”

“兒臣知道,此人正直敢言,敢於任事,才幹出衆,而且詩文俱佳。”

“不錯。此人有一篇《師說》你可讀過?”

“兒臣慚愧。”

“你應該去讀一讀。裡面有一句話說道‘師不必盡如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又道‘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確實真知灼見。由此推知,做兒子的不必事事不如父親,做太子的也不必事事不如皇帝。”

“父皇雄才大略,巍峨若泰山,光耀如北斗,兒臣不敢望其項背。”

聽李誦這麼一說,李淳不禁大吃一驚。這一通議論簡直石破天驚,自古都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爲臣綱,父爲子綱,夫爲婦綱,唐人雖然開放通脫,也沒有遊離於這一倫理之外。因爲農耕時代的成就取得主要依靠的是個人的經驗,需要循規蹈矩而不是推陳出新,李淳雖然有自己的思想,但是隻是相對而言,沒有從個體上升到羣體的高度,而且李淳這半年眼見自己父皇殫精竭慮地謀篇佈局要做好大唐這篇文章,許多見識和措施都超過他的認知範圍,心裡早已對父皇佩服的五體投地,現在聽自己的父皇這麼一說,有好似有些道理,如同被雷擊一樣,不由呆住了。連當值的起居舍人裴度都呆在那裡。

李誦見李淳呆住的樣子,笑道:

“這個道理,是朕讀了這麼多的帝王起居注,還有結合自己二十餘年太子經驗才悟出來的,你可以慢慢體會。韓愈此人極有見識,你可以多與他來往。另外杜司空正在寫的大著《通典》,乃是一部厚今薄古之作,你也可以常去討教。”

“兒臣遵旨。”

“朕希望將來百年之後,在地下遇見先帝,可以告訴先帝,我的太子比你的太子要強。好好去做,不要讓朕失望。”

“父皇……”

望著李淳離開的身影,李誦輕輕活動了一下筋骨,暗想:“太子入職教育總算完成了,只是不知道這種教育對他以及後來的太子會有多大影響。”要想改變一個時代,首先要改變能影響這個時代發展的人的觀念,這是李誦的想法,他現在做的,就是爲自己將來萬一不幸或者有幸穿越回去早作安排。這半年來他對這個時代已經產生了深深的感情,眼下既然自己有影響這個時代的能力,爲什麼不嘗試著做一做呢?

看見裴度仍然在一絲不茍的記錄他的言行舉止,雖然知道皇帝不能看自己的起居注,但是李誦不由得對裴度是如何記錄自己的感到了一絲好奇,又見裴度嚴肅,於是笑道:

“裴愛卿辛苦了,可否讓朕看看記的是什麼?”

裴度一聽李誦這麼說,忙從座位上站起,正正衣冠,來到李誦面前跪下,道:

“陛下吩咐,微臣敢有不從?只是制度所在,臣不敢逾越,請陛下體諒。”

李誦本來只是想與裴度開開玩笑,卻見裴度如此嚴肅,就差指責自己不懂規矩了,剛剛教育太子所獲得的成就感立刻蕩然無存,不覺有些不快,道:

“如果朕非要看呢?”

裴度朗聲道:

“那就請陛下罷免臣的起居舍人一職,並將臣貶竄遠方,不然,臣還是會上書言君父之過的。”

“朕過在何處?”

“陛下是有爲之君。當明白帝王起居注的目的在於爲後來的帝王提供治國的參考,爲歷史留下真實的記錄。而要做到真實,史官必須不受干擾,獨立記錄,董狐、太史公之所以被稱爲良史,就在於他們能夠獨立真實地記錄歷史。帝王看了起居注,如果不滿意對自己的記錄,必然會橫加干預,篡改史書,如果史書可以隨意篡改,那歷史對於帝王的震懾意義就會消失,許多帝王就會肆意妄爲,大臣以聲名勸諫,帝王就會說,史書由朕決定。過去太宗強索起居注,尚且爲臣下彈劾,並立誓不再幹涉。臣希望這樣的事不要在陛下身上發生。”,歷史上皇帝大臣歷來重視自己身後的評價,就如一個平民百姓重視自己的名聲一樣,唐太宗看起居注也確有其事,不過太宗並不買史官的帳,看到寫玄武門之變時直接批評道:你們把朕寫得太好了。但是被彈劾之後,太宗也確實保證不再看起居注。

想到這裡,李誦猛然醒悟,中國曆朝的歷史之所以被認爲大多真實可信,不就在於有這樣尊重歷史的制度,有這些正直的有職業道德的史官嗎?想到自己作爲一個歷史系的學生,險些扮演了歷史的罪人,成爲張廷玉紀曉嵐等一樣的人物,不覺一陣羞愧。道:

“若非愛卿提醒,朕險些鑄成大錯。朕當如太宗立下規矩,後代帝王也當如朕。”

裴度頓首道:

“陛下知錯能改,國家之幸。”

李誦讓裴度起身,又問道:

“裴愛卿,朕剛剛一席話卿以爲如何?”

見皇帝垂詢,裴度忙垂手肅立道:

“陛下見識高卓,臣自愧弗如遠甚。但是,臣竊以爲陛下略有不妥之處。”

第五十章 我真傻(求訂閱)第三卷 第十章第四十一章 選 擇地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四)第六十九章 中國式結局第一百二十一章 冠軍遊擊大將軍(二)第五十五章 侯惟清的鐵與血第四十章 天下還是姓李第二十九章 罵陣 勸降第十一章 炮灰 光棍第五十三章第六章第九十八章 拉 攏第五十一章 耳根子軟第六章第二十章 春明外史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二)第九十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一百二十章 交鋒(四)第三卷 第二十六章第三十七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二)第八十七章 投名狀第二十九章第八十七章 太子東巡第六十五章 水利與築城(求訂閱)第七十五章 遠 志(求訂閱!)第六十章 機 會第八十章 御駕東行第八章第三卷 第九章第一百零二章 定鄆州第三卷 第十六章第六十八章 晉陽危機(二)第八十九章 無 言第五十九章 相州之行(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二)地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四)第三卷 第二十章第八十四章 別了,《琵琶行》第一百二十章 交 鋒(九)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二)第三十九章第一百零四章 兵 變第三章 武 學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三)第三卷 第十二章第九十八章 大王,大王!第九十章 馬 匪第八十六章 皇帝知我心第四十五章 泉州 山南第三十九章第三卷 第五章第二十六章 內 部第二十七章 變 故第四章第一百一十四章 隱 憂第八十七章 投名狀第七章 (收推花)第四十二章 還是淮西第四十五章  李愬雪夜襲蔡州(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五)第九章 沒到三笑(泣血求訂閱)第七十七章 棉 花第三十二章 潰 敗第七十二章 回 歸第十六章 會戰(下)第一百二十章 交 鋒(五)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三)第二十九章 罵陣 勸降第四十章第六十七章 晉陽危機第八十六章 皇帝知我心第一百零四章 兵 變第四十五章  李愬雪夜襲蔡州(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九)第九十四章 擒賊先擒王第三十四章 老魚入大海第三卷 第十九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八聲甘州(二)第八十一章 洛陽屋貴第三十八章第五十五章 侯惟清的鐵與血第三十二章第一百一十八章 暗流(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五)第七十九章 死 地第九十二章 蓄 勢第一百一十二章 雁行陣(上)第三十二章第十七章 棄 子第七十章 勸農五策第七十六章 本帥要活的(求訂閱!)第三卷 第十二章第五章(求收藏 鮮花)第六十三章 李老太爺第四十八章 財賦線到軍事線第一百一十章 戰,戰,戰!(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十一)第九十八章 拉 攏
第五十章 我真傻(求訂閱)第三卷 第十章第四十一章 選 擇地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四)第六十九章 中國式結局第一百二十一章 冠軍遊擊大將軍(二)第五十五章 侯惟清的鐵與血第四十章 天下還是姓李第二十九章 罵陣 勸降第十一章 炮灰 光棍第五十三章第六章第九十八章 拉 攏第五十一章 耳根子軟第六章第二十章 春明外史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二)第九十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一百二十章 交鋒(四)第三卷 第二十六章第三十七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二)第八十七章 投名狀第二十九章第八十七章 太子東巡第六十五章 水利與築城(求訂閱)第七十五章 遠 志(求訂閱!)第六十章 機 會第八十章 御駕東行第八章第三卷 第九章第一百零二章 定鄆州第三卷 第十六章第六十八章 晉陽危機(二)第八十九章 無 言第五十九章 相州之行(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二)地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四)第三卷 第二十章第八十四章 別了,《琵琶行》第一百二十章 交 鋒(九)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二)第三十九章第一百零四章 兵 變第三章 武 學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三)第三卷 第十二章第九十八章 大王,大王!第九十章 馬 匪第八十六章 皇帝知我心第四十五章 泉州 山南第三十九章第三卷 第五章第二十六章 內 部第二十七章 變 故第四章第一百一十四章 隱 憂第八十七章 投名狀第七章 (收推花)第四十二章 還是淮西第四十五章  李愬雪夜襲蔡州(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五)第九章 沒到三笑(泣血求訂閱)第七十七章 棉 花第三十二章 潰 敗第七十二章 回 歸第十六章 會戰(下)第一百二十章 交 鋒(五)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三)第二十九章 罵陣 勸降第四十章第六十七章 晉陽危機第八十六章 皇帝知我心第一百零四章 兵 變第四十五章  李愬雪夜襲蔡州(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九)第九十四章 擒賊先擒王第三十四章 老魚入大海第三卷 第十九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八聲甘州(二)第八十一章 洛陽屋貴第三十八章第五十五章 侯惟清的鐵與血第三十二章第一百一十八章 暗流(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五)第七十九章 死 地第九十二章 蓄 勢第一百一十二章 雁行陣(上)第三十二章第十七章 棄 子第七十章 勸農五策第七十六章 本帥要活的(求訂閱!)第三卷 第十二章第五章(求收藏 鮮花)第六十三章 李老太爺第四十八章 財賦線到軍事線第一百一十章 戰,戰,戰!(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十一)第九十八章 拉 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千阳县| 文登市| 荔波县| 图木舒克市| 道真| 新蔡县| 禄劝| 依安县| 得荣县| 永康市| 竹北市| 民权县| 曲阜市| 天等县| 同心县| 轮台县| 上杭县| 长兴县| 曲靖市| 玛沁县| 长治县| 辽宁省| 辽阳市| 英德市| 罗山县| 澄迈县| 方山县| 鄂托克前旗| 隆回县| 北安市| 石林| 万安县| 嘉定区| 太康县| 日喀则市| 南江县| 丹巴县| 威远县| 格尔木市| 白玉县| 西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