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仔細的聽著杜荷的每一句話,當杜荷緩緩的講完以後,他心裡的震驚不亞於此時看到恐龍出世,他們作爲李世民的左膀右臂,思考問題從來都是從歷史方面想起,漢朝時期曾有過昭君,隋朝也有過公主出嫁蠻夷,按道理大唐出嫁公主給吐蕃也是正常的。
這樣顯示出大唐的寬容和仁愛之心,可是如今杜如晦徹底傻了眼了,爲什麼我們大唐如今繁榮富強要將公主嫁給他們吐蕃呢?爲什麼我們的公主就要受盡千辛萬苦去他們吐蕃呢?他無法回答杜荷這樣犀利的問題。
杜如晦坐不住了,他立馬將官服穿戴整齊之後,硬拉著杜荷向皇宮邁去。
李世民正與長孫皇后在甘露殿調情,而李世民已經是慾火焚身了,卻沒想到有人打攪了,李世民有些憤怒的說讓他們等著。
可已經香肩裸露的長孫皇后,卻整了整衣服,嬌羞說道:“陛下,杜相這麼晚來找你,很可能是有什麼重要的事情,你怎能只顧私事,不過國事呢?陛下還是見見杜相吧。”
聽完長孫皇后的話,李世民很快的便恢復過來了,畢竟他是皇帝,一個立志要做千古一帝的人,是從來都不想發(fā)生一丁點的錯誤,況且杜如晦此時而來,說不定有什麼大事而已。
等杜如晦帶著杜荷拜見了李世民以後,李世民便開口問道 :“克明啊,這麼晚了,你帶著杜荷前來所謂何事啊。”
杜如晦有禮有節(jié)的說道:“啓奏陛下,皇后娘娘,微臣帶二郎前來,是爲了吐蕃國王鬆贊求娶我大唐公主一事。”
李世民鬱悶了,這件事情不是剛纔已經決定從宗室找一女子嫁到吐蕃的嗎?你現在帶著杜荷前來是有什麼事情要說,李世民有些鬱悶,不知道他們父子兩人到底要說些什麼。
李世民想了想說道:“對了,克明,朕剛纔想了想就封,江夏王李道宗的女兒李雪雁爲文成公主,嫁入吐蕃吧!”
杜荷一聽徹底傻了眼了,於是他著急的上前吼道:“陛下,此事萬萬不可,我不同意陛下這樣做。”
李世民更加鬱悶了這是什麼話,這是國家大事。怎輪到著你同意不同意的,李世民想了想或許這傢伙喜歡李雪雁不一定呢?
而另外一邊坐著得長孫皇后,臉色潮紅,剛纔與李世民的調情,她換沒有回過神來,此時聽見杜荷大聲說什麼他不同意陛下將李雪雁嫁到吐蕃,於是長孫皇后便有心看了下去。
李世民繼續(xù)開口問道:“怎麼賢侄,你與雪雁之間有什麼情感交割嗎?還是你不捨得李雪雁是嫁到吐蕃爲。”
杜荷深吸一口氣說道:“陛下,小人不是捨不得李雪雁,在下和雪雁不過是同窗而已。我不同意將雪雁嫁到吐蕃是因爲,替我大唐有些擔憂而已。”
杜荷望著李世民繼續(xù)說道:“陛下。從貞觀元年以來,陛下任賢納諫,勵精圖治,推行均田制,租庸調法,輕徭薄賦,設置義倉,等等都是爲了我大唐的強盛,而如今我大唐國力強盛,社會經濟發(fā)達,周邊小國人人自危。
他繼續(xù)侃侃而談:“所以微臣不知道陛下答應將我大唐公主,嫁到那天寒地冷,貧瘠的吐蕃是爲了什麼,難道陛下是想對吐蕃示好嗎?可是據微臣瞭解吐蕃不過是一個窮鄉(xiāng)僻壤的地方,哪裡百姓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所以小民不懂陛下究竟是爲什麼想讓我們雍容華貴的公主去受那苦的。”
李世民很鬱悶,他一直從儒家的角度對待每件事情,他的思想上已經被儒家侵蝕的一乾二淨,自己的左膀右臂同樣如此,當他們在御書房商議的時候,就認爲這是向吐蕃宣揚我大唐繁榮富強得一種象徵,但是杜荷便說了,爲什麼吐蕃不將他們的公主嫁給我們大唐的王子呢?他瞬間都不知道自己該表達什麼,是訓斥這小子多管閒事呢?還是該爲他的勇氣獎勵他個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