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537 南海馮盎

537南海馮盎

李淵的召集令一下,有關(guān)將領(lǐng)紛紛動身前來宮中,但人員尚未到齊前,內(nèi)閣的蘇威蕭瑀倒是主動要求進諫了。

爲(wèi)了維持禮賢下士和勤政的形象,李淵對他們自然沒有攔阻的道理,但他們帶來的西涼國書卻讓他陷入了憤怒之中。

西涼的國書是李軌的尚書左丞鄧曉送來的,且不管國書的內(nèi)容寫的是什麼,單是最後落款的“從弟大涼皇帝”幾個字就讓李淵心中極度不舒服起來。

從這落款上看來,李軌顯然是想與李淵平起平坐,悍然撕毀三個月前才撕毀的協(xié)議,拒絕李淵授予的官職了。

之所以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也與涼州目前的局勢大有關(guān)係。

起初,李軌據(jù)涼州起兵反隋,多得當(dāng)?shù)孛繕糯T的支持;李軌便以樑碩爲(wèi)謀主,授吏部尚書。

樑碩見從前西域遷來的胡人種族繁盛,曾勸李軌加以提防,因而與戶部尚書安修仁交惡;李軌之子仲琰曾問候樑碩,樑碩不爲(wèi)他起身,仲琰很是反感。

而這是李軌所樂意看見的,方便於他掌控政權(quán),維護權(quán)力的平衡。

李軌之所以願意降唐,多半是聽取了樑碩的意見,畢竟以涼州這樣的偏僻之地,守地自保,割據(jù)一方尚可,要想圖謀更進一步,進入中原爭奪天下,難度係數(shù)未免過高。

李軌對此也有清醒的認識,也就認可了樑碩的建議,這纔有了三個月前遣派使者入長安與李淵虛與委蛇一事。

根據(jù)當(dāng)時的情況,最有機會奪取天下的唯有李唐,李淵不僅得到了關(guān)隴門閥的支持,且佔有河?xùn)|、關(guān)中、太原等富饒之地,兵多將廣,家世顯貴。

李軌無力奪天下,自然要背靠大樹好乘涼,李淵顯然就是當(dāng)初最適合選擇的歪脖子樹了;所以李唐和薛舉交鋒時,李軌也派兵襲擾薛舉的後方,這也算是盡到了盟友的義務(wù)。

可三個月過後,天下大勢卻與當(dāng)初不同了,不僅僅是因爲(wèi)如今最有可能統(tǒng)一中原的勢力變成了蘇遊的雲(yún)中軍,更因爲(wèi)劉武周悍然南下,對太原郡形成了威脅。

李唐的形勢,真是岌岌可危!

李軌在涼王這個位置坐了許久之後,漸漸也產(chǎn)生了反叛的念頭,再加上安修仁等人投其所好,以巫師神女獻之,說這是上天對他的警示,務(wù)必聽從。

在安修仁的引見之下,李軌與突厥使臣暗中相會,雙方也達成了一些秘密協(xié)議,這才迫使李軌下定決心改弦更張撕毀先前和李唐簽訂的盟約,拒絕承認李淵的皇帝地位。

對李軌這種不知死活的做法,樑碩自然是義無反顧地反對的;他苦口婆心地勸諫李軌,說是安修仁等胡人包藏禍心,應(yīng)將其逐出朝堂。

仲琰與安修仁等人與樑碩的關(guān)係並不好,此時便藉機誣陷他爲(wèi)李唐的奸細,不日將引領(lǐng)李唐大軍前來滅涼。

李軌一時不擦兒子和安修仁的邪惡,遂持毒於樑碩家,親眼看著他吞毒而死。

樑碩一死,李軌和李唐的決裂也就在所避免了。

李軌毒死樑碩,西涼國內(nèi)頓時出現(xiàn)了隱患,早先投降李軌的門閥富紳心中出現(xiàn)了驚懼,已是和李軌離心離德了。

李軌的反覆更是讓李淵憤怒異常,心中也有了派兵攻打西涼的心思。

等到武將們聚齊之後,李淵首先通報了李軌命鄧曉遞來的國書,後又把太原目前的局勢說了出來,而後羣臣獻計,各有說法。

一直到了掌燈時分,最終的方案才確定下來,卻是讓李世民帶領(lǐng)一萬玄甲軍及三萬精銳討伐西涼,而原本屬於李世民的近半士卒及剛剛招降的西秦俘虜共八萬人盡皆暫時歸到李建成帳下。

李建成帶領(lǐng)這八萬人以及從河?xùn)|抽取的兩萬精銳,共計十萬人去救援太原。

得到將令之後,李建成先帶領(lǐng)兩萬人出發(fā),而後劉文靜、殷開山等人則帶領(lǐng)從李世民處分離出來的八萬士卒前往匯合。

此外,河?xùn)|的鎮(zhèn)守交友李氏宗族的李道玄掌管,並命當(dāng)日出使東都的人員再次出使,以求與東都達成互不侵犯協(xié)議。

這一系列的變動下來,李世民心中有些不好受,畢竟是他的軍權(quán)一下就被分去了許多,但能夠帶兵討伐李軌又是他應(yīng)當(dāng)欣喜的。

救援太原可謂是迫在眉睫,正要讓李世民調(diào)兵請將趕到太原的話,怎麼著也得半個月以後了,但從河?xùn)|出兵的話,這個時間卻可以縮短五到八天

時間就是生命,李世民不會不知道這個道理,如果因此能救下李秀寧和李玄霸的話,李世民再多做出一些犧牲也是可以忍受的。

李世民一點都不在乎李元吉,但對李秀寧和李玄霸卻是倍加關(guān)懷的。

做出了這樣的決定之後,意味著李唐再次面臨著幾線作戰(zhàn)的局勢,但目前的局勢顯然比當(dāng)初面對薛舉時候要好一些。

李軌像是跳樑小醜,而劉武周也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的。

畢竟李淵到目前爲(wèi)止還沒有聽說過蘇遊的秘密武器在防守中有過什麼作用,所以對劉武周有蘇遊的援軍這事也就自動忽略了

倒是這個軍事會議結(jié)束後不久,李世民還在集結(jié)大軍準備分兵河?xùn)|、攻擊李軌之時,李淵終於接到了一個久違的好消息。

——“出兵巴蜀的李孝恭經(jīng)過了兩個多月的努力,終於拿下了巴蜀最大的兩個城池‘巴郡’和‘蜀郡’,統(tǒng)一整個巴蜀,指日可待!”

而這個消息,早在幾天前便已傳到了三山。

對於出兵巴蜀,蘇遊是早有計劃的,古語有“得關(guān)中者得天下”,但要統(tǒng)一天下,巴蜀之地是不能忽略的一環(huán)。

想要讓自己建立的敵國成爲(wèi)真正的強國,則不僅僅是要得到巴蜀,而且要征服西域!

只有征服了西域的朝代,才能說是真正的強盛,這也是後世的人一直對“漢”“唐”念念不忘的緣故。

蘇遊有實現(xiàn)自己心中政治理想的野心,同樣也知道“實現(xiàn)偉大民族復(fù)興”的渴望,他現(xiàn)在既然要與李唐爭奪天下,又怎麼會忘記李世民那個“天可汗”的稱呼?

想要取“李唐”而代之,就要做得比李唐更好!

儘管蘇遊早在天下大亂之時便有能力奪取巴蜀,而且先奪巴蜀、進而奪天下是當(dāng)初的一個設(shè)想,可巴蜀當(dāng)初遠離戰(zhàn)亂,蘇遊並不想親自給他們帶去戰(zhàn)亂。

也就是說,搶奪巴蜀是蘇遊的必然手段,但他卻不會以侵略者的面目出現(xiàn);最好的姿態(tài),顯然是救世主,就像當(dāng)年他們在臨邛所做的一樣。

得到巴蜀的消息後,蘇遊也開始召集文武,商量起對策來。

雲(yún)中國的文武大臣雖然不知蘇遊當(dāng)日與李密、王伯當(dāng)、爨子恆、張龍等人在建國大業(yè)之初的會議中對巴蜀之地是如何定義的,但他們中的多半人顯然也能看出巴蜀之地的重要性,尤其是現(xiàn)在奪取巴蜀的是李唐的勢力。

巴蜀之地是李唐征服江南的跳板,只要他們征服了巴蜀,就可開始造船,進而爭奪江南。

楊素當(dāng)年對南陳的戰(zhàn)役,便是如此。

雲(yún)中軍想要征服南方的勢力,手段則可以簡單得多,畢竟蘇遊現(xiàn)在掌握著目前這個亂世中最強大的海軍,也是唯一的一支海軍。——如果不算上海外張鼎一方勢力的話。

目前江南江北的勢力,從年前的十餘支變成了現(xiàn)在的六七支,大的更爲(wèi)壯大,小的則退出歷史舞臺,整個呈現(xiàn)出了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態(tài)勢。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餘。”

天道是平均主義,人道卻是“適者生存”。

如當(dāng)初房玄齡所料,南方的勢力中蕭銑果然後來居上,稱帝之後便緊緊壓縮著林士弘、杜伏威以及朱粲,目前他所統(tǒng)治的地盤已與李唐不相上下。

杜伏威、朱粲、林士弘自保不足,李子通、沈法興同樣龜縮在自己的地盤上開始恢復(fù)生產(chǎn)。

非要說南方的勢力中有進取之心的人,除了蕭銑之外,便只有馮盎了。

開皇時,馮盎以祖輩功勳而受任宋康縣令。

番禺夷人王仲宣起兵造反,嶺南地區(qū)各族首領(lǐng)多起兵響應(yīng)他,於是王仲宣率軍包圍番禺。馮盎的祖母冼夫人派馮盎之兄馮暄率軍救援,馮暄一向與叛軍將領(lǐng)陳佛智友善,於是故意逗留不進。

冼夫人得知後十分憤怒,就派人到軍中逮捕馮暄,關(guān)押在州城監(jiān)獄;另派馮盎率軍討伐陳佛智,馮盎擊敗叛軍,將陳佛智斬首。馮盎率軍進至南海,與隋朝大將軍鹿願的部隊會合,然後與廣州守將慕容三藏合兵攻打王仲宣,王仲宣的部隊潰敗,因此廣州得以保全。

隋文帝因馮盎平叛有功,任命他爲(wèi)高州刺史。

仁壽元年潮州、成州等五州的僚人造反,馮盎快馬飛馳到京師,奏請朝廷出兵討伐僚人。隋文帝命令左僕射楊素和馮盎討論僚人反叛的情形勢態(tài),楊素對馮盎感到驚奇,沒想到蠻夷中竟有這樣的人!

隨即隋文帝下詔命令馮盎徵集江南、嶺南的軍隊進攻僚人;叛亂平息後,隋文帝任命馮盎金紫光祿大夫、漢陽太守。

大業(yè)七年,馮盎隨楊廣出征遼東,因功升任左武衛(wèi)大將軍。

馮盎的功勳,多半來源於平亂,但楊廣被弒之後,他卻迫不得已成了亂軍首領(lǐng)。

僅僅半年的時間,馮昂在南海的勢力已有七八萬人,領(lǐng)地包括蒼梧、高涼、珠崖、番禺等地。

由於馮盎治理有方,南海局勢穩(wěn)定,社會安寧。

蘇遊號稱“南海橫波”,豈能對南海的局勢聽之任之?

049 姚記書肆294 扶余387 雲(yún)帆遇刺491 重騎被破8 初臨長安037 風(fēng)雪夜歸294 扶余324 各有機心327 欲加之罪113 陰差陽錯190 蘇遊求婚439 排兵佈陣452 五路大軍056 好爲(wèi)人師338 食指大動158 夜宿山上116 意外之喜34 難唸的經(jīng)079 齊郡來客277 灰頭土臉536 父子密談476 放棄遼東137 招兵買馬192 浮出水面267 欲去還留253 閨房之樂142 卿本佳人291 海上驚魂125 全面?zhèn)鋺?zhàn)518 收拾細軟409 大亂將起299 除夕賀表303 海船問題341 營救雄信290 北冥有魚179 口出狂言282 查抄船行368 無語凝噎343 花謝花飛088 時不我待273 隱姓埋名547 佯攻潼關(guān)229 大夢無邊293 艨艟鬥艦442 瓦崗大勝483 江都宮變下384 各逞機心104 賣弄斯文21 人在江湖317 宴無好宴077 手到擒來424 排隊意識537 南海馮盎239 輕車簡從075 富商夏高478 三山見聞189 割肉爲(wèi)禮249 得成比目095 視死如歸5 崑崙紫瓜27 狀元孫山094 整頓報紙267 欲去還留187 管中窺豹295 白蛇傳說315 夜入揚州054 真假皇冠208 絕不低頭238 意恐遲歸416 半路截殺433 天下大勢上058 東海炊煙173 王子咄吉223 除惡勿盡7 夢醒時分302 他們來了459 進軍高麗207 無話可說132 刺客身死465 再次出兵088 時不我待176 脣槍舌劍083 紅拂故事190 蘇遊求婚391 連下四城211 假扮侍女248 經(jīng)略東南29 名士風(fēng)流340 聚首東都364 撕逼大戰(zhàn)25 寒酸士子496 深溝壁壘483 江都宮變下484 遼東來信142 卿本佳人223 除惡勿盡084 終成眷屬177 落井下石492 收編羅藝545 完美收官
049 姚記書肆294 扶余387 雲(yún)帆遇刺491 重騎被破8 初臨長安037 風(fēng)雪夜歸294 扶余324 各有機心327 欲加之罪113 陰差陽錯190 蘇遊求婚439 排兵佈陣452 五路大軍056 好爲(wèi)人師338 食指大動158 夜宿山上116 意外之喜34 難唸的經(jīng)079 齊郡來客277 灰頭土臉536 父子密談476 放棄遼東137 招兵買馬192 浮出水面267 欲去還留253 閨房之樂142 卿本佳人291 海上驚魂125 全面?zhèn)鋺?zhàn)518 收拾細軟409 大亂將起299 除夕賀表303 海船問題341 營救雄信290 北冥有魚179 口出狂言282 查抄船行368 無語凝噎343 花謝花飛088 時不我待273 隱姓埋名547 佯攻潼關(guān)229 大夢無邊293 艨艟鬥艦442 瓦崗大勝483 江都宮變下384 各逞機心104 賣弄斯文21 人在江湖317 宴無好宴077 手到擒來424 排隊意識537 南海馮盎239 輕車簡從075 富商夏高478 三山見聞189 割肉爲(wèi)禮249 得成比目095 視死如歸5 崑崙紫瓜27 狀元孫山094 整頓報紙267 欲去還留187 管中窺豹295 白蛇傳說315 夜入揚州054 真假皇冠208 絕不低頭238 意恐遲歸416 半路截殺433 天下大勢上058 東海炊煙173 王子咄吉223 除惡勿盡7 夢醒時分302 他們來了459 進軍高麗207 無話可說132 刺客身死465 再次出兵088 時不我待176 脣槍舌劍083 紅拂故事190 蘇遊求婚391 連下四城211 假扮侍女248 經(jīng)略東南29 名士風(fēng)流340 聚首東都364 撕逼大戰(zhàn)25 寒酸士子496 深溝壁壘483 江都宮變下484 遼東來信142 卿本佳人223 除惡勿盡084 終成眷屬177 落井下石492 收編羅藝545 完美收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勐海县| 犍为县| 湛江市| 南昌县| 四川省| 香格里拉县| 汝州市| 改则县| 新营市| 洪洞县| 西畴县| 历史| 克拉玛依市| 正镶白旗| 罗源县| 凤翔县| 寿光市| 郯城县| 望城县| 瑞昌市| 三河市| 肃南| 永善县| 铜鼓县| 星座| 周至县| 通榆县| 闻喜县| 东乡族自治县| 佛坪县| 邵武市| 罗田县| 天长市| 苏尼特左旗| 陈巴尔虎旗| 福泉市| 阿拉善左旗| 衡阳县| 江门市| 云浮市| 德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