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72章 李煜失蹤

夜色漸深的時候,趙匡胤將柳味叫到了皇宮。複製網(wǎng)址訪問

君臣兩人對坐之後,趙匡胤開口道:“柳愛卿,今天這裡只你我兩人,我們不妨敞開心扉聊聊天怎麼樣?”

聽到趙匡胤這話,柳味不敢推辭,但也不敢真如趙匡胤說的那般敞開心扉的聊天。

“不知聖上想跟微臣聊些什麼?”

“朕這幾日總有些不安的感覺,因此朕想知道這攻打北漢是對是錯?”

柳味微微凝眉,道:“此時攻打北漢的確略顯倉促了些。”

趙匡胤笑了笑:“這麼說你是反對朕去北伐的了?”

柳味搖搖頭:“聖上有凌雲(yún)壯志,臣怎敢反對?”

其實,在柳味看來,趙匡胤不去討伐北漢興許會更好一點,但如果趙匡胤不去北伐,他會不會後悔?也許這一次不去,就再沒有下一次了。

趙匡胤看著柳味笑了笑,他覺得柳味說的話多半還是在搪塞,不過他並不介意。

“北伐的事情就不說了,既然已經(jīng)定了,想改也不好改,我們不如來說一說武王監(jiān)國的事情吧。”

柳味頷首,其實他猜想趙匡胤叫他來就是爲了討論這事的。

“朕想立武王趙德昭爲太子,想讓柳愛卿輔佐他,不知柳愛卿意下如何?”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柳味本來並不吃驚,但此時卻表露出很吃驚的樣子,並且反問道:“聖上想立武王趙德昭爲太子?”

趙匡胤頷首:“是,他是朕的兒子,朕的江山自然要留給他。”

柳味淺笑:“既然聖上這樣想,那就頒佈一條詔令便是,古往今來太子都是由皇子繼承的嘛。”

柳味說的隨意,好像根本沒有意識到立武王趙德昭爲太子會引發(fā)什麼後果。

所以這個時候,趙匡胤嘆息了一聲:“你應該聽說過金匱之盟吧?”

柳味微微凝眉,道:“難道真有金匱之盟?”

趙匡胤點點頭:“當年母后病逝之前,的確將我們兄弟幾人叫到牀邊。讓我們發(fā)誓定下了金匱之盟,我大宋皇位要兄終弟及,弟終再傳兄子,也就是說朕若駕崩,由晉王即位,而後晉王將皇位傳給魏王,魏王再傳給武王趙德昭。”

柳味對於這些自然是早知道的。但還是裝作一絲驚訝神色,道:“所以聖上現(xiàn)在不想履行金匱之盟了?”

趙匡胤微微擡頭看了一眼柳味。眼神中帶著一股殺伐之氣,不過這股殺伐之氣很快消隱。

“我兒已經(jīng)長大,我相信他能夠建設好大宋王朝的,金匱之盟實在沒有必要履行。”

“可兩位王爺必定不會同意。”

趙匡胤頷首:“所以朕想聽聽你的意見,朕如今應該怎麼辦?”

柳味沉思片刻,道:“不知知道金匱之盟的都還有誰?”

“除了我們兄弟幾人外,再有就是趙普了,不過他已經(jīng)辭官,若非必要再難進京。”

對於趙匡胤說的這點。柳味自然知道,趙普的辭官是趙匡胤暗中控制的,爲的便是爲立武王趙德昭爲太子做準備。

“聖上,在微臣看來,雖說當時在場的人只有你們幾個,但難保晉王和魏王不會把這事傳出去,因爲只有傳出去。您纔不敢隨便立太子,臣想朝中不少大臣可能都是知道這事的,只是他們沒有說出來罷了。”

趙匡胤嘆息一聲,點了點頭,表示柳味說的這些他也清楚。

“所以,聖上若想立武王趙德昭爲太子。只有毀掉金匱之盟,殺了趙普、晉王和魏王,如此便沒有任何人能阻擋武王趙德昭爲太子了。”

柳味說的平淡,可趙匡胤聽來卻是臉色猛然一變,殺了趙普、晉王和魏王?他如何下得去手?先不說趙普是他大宋功臣,跟他又情同手足,就是晉王和魏王。那可是自己的親弟弟啊,自己能殺了他們?

他趙匡胤在很多事情上都是心狠手辣的,但這幾個人,他實在下不去手,這也是爲何他在明知晉王、魏王他們在培養(yǎng)自己勢力的時候,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緣故。

因爲在他的心裡,他不忍殺晉王和魏王,他也認爲晉王和魏王不會狠心殺他奪位,而只要他們不奪位,他趙匡胤就是皇帝,大權在握,他就能夠掌控一切。

趙匡胤久久沒有開口,柳味便依舊保持沉默,因爲柳味知道,要趙匡胤殺死自己的弟弟,他可能真的做不到,可在爭權奪利的過程中,不心狠手辣一點怎麼能行呢?

其實,對於柳味剛纔說的那些話,柳味自己是不認可的,他覺得武王趙德昭志大才疏,他當太子只會毀了大宋,可他還是說了出來,因爲他相信自己剛纔說的那些話趙匡胤肯定也早想過,他也肯定知道殺了趙普、晉王和魏王,就沒有人能阻止自己立趙德昭爲太子了。

既然趙匡胤早就有想過,那他又何必藏著不說?

其實趙匡胤來聽他的意見,但又有多少是他肯聽的?

一個帝王,自然有自己的考慮和打算。

許久之後,趙匡胤做了一個決定。

“朕準備明天提出立武王趙德昭爲太子,只要羣臣支持,朕也就不管什麼金匱之盟了。”

趙匡胤不想殺人,他想憑藉自己的力量來達成目的,可他能達成目的嗎?

柳味覺得趙匡胤不愧是一代仁主,而也正是因爲他的仁政,大宋後來纔出現(xiàn)了一個歷朝歷代都比之不上的仁宗皇帝吧。

-------------------------------------------------

次日早朝的時候,下了一陣小雨。

朝堂之上,趙匡胤正式提出立武王趙德昭爲太子。

這個結果很多人都已經(jīng)料到,比如武王趙德昭,比如晉王,比如魏王。

當武王趙德昭聽到這個消息後,興奮的差點在大殿上跳起來,但他還是使自己鎮(zhèn)定了下來,而後暗中發(fā)動自己的人,要他們趕緊表態(tài)。

“聖上英明,我大宋開國十餘年,的確應該立下太子,以安國本了。”

“武王趙德昭才德兼?zhèn)洌橇⑾铝瞬簧俟冢咸票粶缫皇拢俏渫踔笓]得當,武王當太子,我大宋必能更加繁榮輝煌。”

“聖上英明,我等支持武王爲太子……”

武王趙德昭的人紛紛站出來表態(tài),晉王的人立馬站不住了,他們紛紛出列表示反對。

“聖上,武王趙德昭並非像剛纔那些大臣說的那樣有本事,在臣看來,武王顯得志大才疏了一些,還記得聖上去長安的時候嗎,武王趙德昭竟然對漕幫動手,害得整個京城幾乎大亂,若非我朝中有人提出了一些好的辦法,只怕我大宋損失不小。”

“不錯,武王此人眼光不夠,不足以當太子……”

在這等時候,這些大臣也顧不得得罪太子了,如果他們支持的晉王不能成爲皇上,那他們早晚會被太子剷除,所以他們現(xiàn)在要做的,就是打擊武王。

趙匡胤坐在龍椅上微微凝眉,武王趙德昭氣的想發(fā)怒,晉王則顯得很平靜,好像他有辦法讓武王趙德昭當不上太子。

雙方人馬在大殿上吵來吵去,誰也說不服誰,趙匡胤有點生氣,自己要立太子,怎麼就這麼麻煩?

可他知道,在這件事情上,自己不能太過專制了,如果他太過專制,他相信晉王和魏王立馬就會站出來將金匱之盟的事情說出來的,而他們現(xiàn)在之所以沒有說,是因爲自己還沒有讓他們感到真正的危險。

立太子一事陷入了僵局,趙匡胤一時有些無奈。‘

而就在這個時候,一名侍衛(wèi)急匆匆跑來稟報,說違命侯李煜突然失蹤了。

這個消息頓時使朝堂上的爭端平靜了下來,太子之爭以後可以再辦,但李煜失蹤,卻是大事,李煜好端端的被軟禁在京城,怎麼會失蹤的?

若是其他人失蹤,倒也不可怕,可李煜可是南唐國主啊,現(xiàn)如今雖說南唐被滅了,可南唐之地還是有很多百姓傾向於李煜的,如果李煜偷偷逃回南唐,指不定又掀起什麼風浪呢。

“怎麼回事,那李煜不是被軟禁了起來嗎,怎麼會突然失蹤不見了?”

侍衛(wèi)有點緊張,但還是答道:“今天早上去查看,結果發(fā)現(xiàn)李煜不見了蹤影,連帶著不見的還有小周後。”

突然聽到小周後也不見了,魏王心頭猛然一驚,他還要利用小周後呢,可怎麼小周後就不見了?

當然,魏王其實也覺得奇怪,小周後的姿色不必花蕊夫人差,可自己的這個皇兄怎麼突然轉(zhuǎn)了性子,怎麼對小周後一點興趣都沒有,現(xiàn)在滿腦子想的都是立太子亦或者北伐,如果他不寵幸小周後,那自己的計劃如何實施?

趙匡胤倒真對小周後沒有感覺,自從見到趙京娘之後,他就很少對女色產(chǎn)生過太大興趣了,他現(xiàn)在只是好奇,李煜和小周後怎麼逃走的?

雖說自己賜給他們了一座府邸,可實際上卻是軟禁了啊,府外有不少人馬呢,他怎麼可能消失?

除非有人幫忙。

“來人,全城搜查,一定要將李煜給朕找出來。”

第419章 川蜀事第147章 境內(nèi)事第335章 京城亂第149章 五大家族第307章 意想不到的監(jiān)軍第122章 前緣誤第355章 我心狂之第385章 對策第126章 步步爲營第145章 坑之第492章 證死第428章 耍弄第543章 鬧事者第349章 鬧鬧鬧第491章 雨抓第550章 見面第405章 美人如虎第351章 才子不才第315章 憤怒第549章 隱匿第545章 登門拜見第378章 被綁第472章 幫他一把第369章 皇帝的爲難第145章 坑之第493章 商州事第519章 討伐吳越第453章 投降第468章 汴京殺第60章 心術第439章 孩童第382章 秋風第245章 險招第431章 突然而來的驚喜第436章 同歸第450章 決堤第184章 癩蛤蟆第511章 皇命第449章 人心第119章 遊春第544章 我也是來要地的第387章 大宋天子第421章 新年近第65章 青天鍘刀第464章 不得第384章 冷冬第18章 先人一步第96章 喧鬧第217章 風雨中禍第336章 長安亂之始第543章 鬧事者第269章 南唐事罷第338章 法不容情第518章 節(jié)外生枝第361章 遷都大事第527章 耶律賢的打算第234章 途途第464章 不得第310章 利用第551章 京城消息第544章 我也是來要地的第382章 秋風第356章 信你第462章 不得安寧第554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342章 重審第67章 奇恨第144章 月夜襲殺第253章 自身難保第459章 心壯第191章 飛鴿第388章 滅宋大計第139章 離京之前第439章 孩童第495章 安排第393章 冷風第263章 驚變第369章 皇帝的爲難第457章 隆州城破第311章 試探第371章 心思心思第361章 遷都大事第236章 秦淮第305章 喜冬第333章 林衙內(nèi)第137章 雖死不辱第243章 穩(wěn)定朝局第289章 同仇第200章 海途第252章 吳越事第241章 皆是普通第56章 加官第167章 三箭封城第401章 良士謀第532章 被撞見了第394章 變天第52章 一波又起第455章 抉擇一談第211章 不敵第110章 猜謎
第419章 川蜀事第147章 境內(nèi)事第335章 京城亂第149章 五大家族第307章 意想不到的監(jiān)軍第122章 前緣誤第355章 我心狂之第385章 對策第126章 步步爲營第145章 坑之第492章 證死第428章 耍弄第543章 鬧事者第349章 鬧鬧鬧第491章 雨抓第550章 見面第405章 美人如虎第351章 才子不才第315章 憤怒第549章 隱匿第545章 登門拜見第378章 被綁第472章 幫他一把第369章 皇帝的爲難第145章 坑之第493章 商州事第519章 討伐吳越第453章 投降第468章 汴京殺第60章 心術第439章 孩童第382章 秋風第245章 險招第431章 突然而來的驚喜第436章 同歸第450章 決堤第184章 癩蛤蟆第511章 皇命第449章 人心第119章 遊春第544章 我也是來要地的第387章 大宋天子第421章 新年近第65章 青天鍘刀第464章 不得第384章 冷冬第18章 先人一步第96章 喧鬧第217章 風雨中禍第336章 長安亂之始第543章 鬧事者第269章 南唐事罷第338章 法不容情第518章 節(jié)外生枝第361章 遷都大事第527章 耶律賢的打算第234章 途途第464章 不得第310章 利用第551章 京城消息第544章 我也是來要地的第382章 秋風第356章 信你第462章 不得安寧第554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342章 重審第67章 奇恨第144章 月夜襲殺第253章 自身難保第459章 心壯第191章 飛鴿第388章 滅宋大計第139章 離京之前第439章 孩童第495章 安排第393章 冷風第263章 驚變第369章 皇帝的爲難第457章 隆州城破第311章 試探第371章 心思心思第361章 遷都大事第236章 秦淮第305章 喜冬第333章 林衙內(nèi)第137章 雖死不辱第243章 穩(wěn)定朝局第289章 同仇第200章 海途第252章 吳越事第241章 皆是普通第56章 加官第167章 三箭封城第401章 良士謀第532章 被撞見了第394章 變天第52章 一波又起第455章 抉擇一談第211章 不敵第110章 猜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辽市| 资源县| 夏津县| 灵石县| 南木林县| 衡阳县| 高安市| 内江市| 威宁| 浏阳市| 沛县| 林州市| 宁海县| 吉安市| 葵青区| 莱州市| 江永县| 留坝县| 弋阳县| 澄迈县| 镇原县| 保康县| 安多县| 安康市| 香河县| 阿勒泰市| 珲春市| 通道| 衢州市| 桂阳县| 临泉县| 延寿县| 福海县| 新巴尔虎左旗| 枣强县| 安徽省| 扎鲁特旗| 修武县| 石狮市| 堆龙德庆县| 临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