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六十四章:八月秋闈(下)

八月的夜晚充滿了潮熱,而小小的考棚顯然無法排風納涼,楊凡只好脫下衣衫掛在門柱上,拿出籃子將裡面的吃食拿出來,待看見有自己最愛吃的紅繞豬蹄後,心裡便對白月的細心而感動,自己平時並沒有告訴別人自己愛吃什麼,顯然這一切被白月瞧在了眼裡。

由於明天才是正考,所以今晚並不是太嚴格,考棚也沒有落鎖,只有過道上的兵丁偶爾的來回巡視一番。拿出豬蹄,一邊啃一邊爲自己扇風。對面的一個書生,看見楊凡拿著豬蹄啃,在看看自己手裡的糙米飯糰,無奈的苦笑了一下,心裡暗暗發誓一定要金榜題名。

待吃喝完畢後,便站起來向茅房走去,路過周圍的考棚時,楊凡差點沒被薰倒,一股股飯香中夾雜著臭腳丫子味,好在離的茅房不是太遠。解決完了後,看了一下天色,估計已經到了戌時,便準備回去睡覺以待迎接明天的州試。

秋天的夜晚夾雜著知了的叫聲將貢院的考生送入夢鄉,這一夜註定是個有人歡喜,有人憂的夜晚。

......

......

八月初八杭州府的州試正式迎來了第一天,待考生們緊張的坐在考棚裡時,此時遠處一聲“知府大人巡視貢院,閒雜人等迴避!”便見一隊隊手持刀槍的紅色公服的官兵分列兩旁。其後走出來的是身穿四品緋色官袍的馮知府,腳踏烏金靴,頭戴烏紗帽威風凜凜的沿著考棚巡視一番,其身後的巡視官以及閱卷官也跟在身後走了一趟,當馮知府路過楊凡的十號棚時不動聲色的點了點頭,便繼續朝著別處走去

待巡視完畢後,旁邊的巡視官大喊了一聲“有請主考官向孔子祭拜!”

聞言馮知府便帶著衆閱卷官恭恭敬敬的向孔子雕像叩拜了三次大禮。口裡恭敬的念道“聖人在上,學生馮化年乃是此次杭州府州試主考官。必定嚴格考生紀律,爲我聖人一脈選材任能!”禮畢後便恭恭敬敬的插上三炷香。

祭拜結束後,馮知府便對著衆位官員說道“既然祭拜結束了,那麼考試就開始,各位考官各就各位吧。”衆位官員齊聲應道“諾!”便隨著馮知府前往閱卷堂。

待知府等人離去後,副考官沉聲對著巡視官說道“鳴鑼十三聲,發送試卷,你等務必嚴加防範夾帶、替考等事的發生,一旦發生立即進行抓捕!”

得到命令的巡視官立即派人前去執行。

自從馮知府巡視了一番後,

考場裡的很多書生都激動了起來,原因便是那一身大紅袍威風凜凜的派頭。讀了十年的寒窗不就是爲了這一天嗎?在別人羨慕的感嘆時,楊凡也小小的激動了一把,對於做高官騎大馬的派頭楊凡也很喜歡。

就在衆人沉浸在美好的幻想時一聲聲鑼聲便響了起來,待十三響後,巡視官威嚴的說道“分發試卷!”衆兵丁便把試卷分發給每一個考棚裡的考生,一刻鐘後,巡視官見卷子已發完便再次威嚴的說道“落鎖之後,如有茅廁者可向過道巡視的兵丁報告,由官兵陪著去,都明白了沒有?”

“明白了!”

巡視官便滿意的開始巡視起來。

楊凡拿起試卷看了一眼,頓時就有了吐血的衝動,心裡悲憤的想到這題量也太大了,就算答題順利也要兩三天,更何況還有些難度,翻了翻試卷,便拿出筆墨進行研磨。

看了良久之後楊凡決定還是從第一題開始,這道題並不是太難但是對於考生的記憶力和知識的掌握有著很大的要求。題目是帖《論語》十帖,對《春秋》和《禮記》墨義十條。也就是將論語的前、後句子裁去後,只露出中間的某一兩句或某一兩行,讓舉子們把前、後補齊。這就是貼經。而墨義就是將《春秋》《禮記》中的經典部分默寫出來十條。

前者還好說,只要念過幾年書的多少都能對論語知道些,也能答的上來,至於後面的《春秋》和《禮記》則是有些冷門,一般沒有熟讀的則很難答滿。搖搖頭,便在紙上開始寫了去......

貢院裡靜悄悄的,只有巡視官和幾位監察官來回走動的聲音,偶爾還會傳出來隱隱約約的哭聲,時間已經過了晌午,很多考生,放下筆開始了用飯,聞到香味的楊凡,揉了揉了手腕,便放下毛筆開始拿出飯菜吃了起來,對於白月的周到,楊凡滿意的沒話說,一碟蘿蔔鹹菜,幾個肉包子便是晌午的飯食。

對面的那個書生也放下了毛筆,習慣的看了一眼對面,只見那個考生又拿出一盤菜來,看了看自己籃子裡的一些乾糧,便憤憤的又拿起筆來繼續的答題。

楊凡知道對面的那個書生在觀察他,不過他並沒有什麼表示,考場嚴格規定不能交頭接耳,更何況贈送飯菜了。見其又拿起了毛筆開始答題,便搖了搖頭,不用想這又是個寒門子弟,不過對於這樣的書生,明顯金榜高中才是最重要的,吃飯倒是其次,這樣的人,考場裡有很多。

待吃過了飯,跟巡視的監察官說了一聲,便去了趟茅房。對於這位楊爵爺,監察官並沒有跟著去,一來知府大人特意關照過,儘量給一些方便。二來人家是爵爺,沒必要爲了一個州試而抄襲。

解決了輪迴大事後,楊凡便接著上午的題案寫了下去......

此時的閱卷堂內,衆位閱卷官昏昏欲睡的坐在椅上打瞌睡,由於貢院落了鎖,所以就連這些閱卷官都不能任意出去,只好在這裡等考生交卷。馮知府看了看天色,便對著旁邊官差說道“去弄一桌飯菜來,好給衆位大人食用。”

衆位閱卷官一聽可以吃飯了,稍微的精神了些,其中一位閱卷官問道“馮大人,這次出的題量是不是大了些,我怕那些考生不能按時答完啊。”

馮知府微微一笑道“我是故意的,按朝廷的意思,這一科今年少錄取一些,所以本官是按照只取三十名的名額來出題的。”

衆位閱卷官大吃一驚!按照往年的錄取比例都是一百取三人,也就是三千人中至少要取九十人的貢生,而這一下子就剝奪了六十名貢生的資格。其中一位閱卷官擔憂的說道“大人恐怕如此不妥吧,按照往年的比例大都是錄取近百人,這一次降到這麼低,恐怕考生會有想法。”

馮知府聞言沉思了片刻說道,確實有些過於低了,那麼就按五十人來錄取吧,朝廷上現在已經人滿爲患了,所以上面的意思是少錄取一些。不過對於有真才實學的考生,本官一定會按時錄取。”

楊凡不知道馮知府等人的談話,此刻擡起頭看了看天色,便放下筆拿出吃食隨便的對付一口,去了趟茅廁回來後,便將考棚的簾子掀了起來,看到不少的考棚裡亮起了一絲燭光,搖搖頭便躺下開始休息。對於晚上答題,楊凡是不認可的,要知道蠟燭在亮也不如白天的陽光亮,對於答題的心情和質量都有一定的影響,不過要想晚上不答題,必須答題速度快的可以在三天之內答完纔可以。而這樣的人必須是肚子裡真有墨水的人。很顯然楊凡就是這樣的人。

臨睡覺的時候,看了一眼對面的書生,此時仍在奮筆疾馳,好像除了吃了一頓早飯後便在未吃過東西。搖了搖頭便沉沉的睡去......

(本章完)

四百一十八章:鉅額虧損的軍火二百六十四章:構築太原防線(五)三百五十六章:開封保衛戰(四)一百二十三章:死道友,莫死貧道四百一十一章:聖旨到!一百二十章:雨夜論道二百四十六章:現世安穩、歲月靜好!四十章:東郊義莊(中)二百三十九章:景王犯事了?二百五十四章:找個好人嫁了吧六十五章:交卷五十九章:原來是他四百六十八章:平靜的生活五十六章:離奇懸案四十四章:加官進爵一百三十一章:相州留守府四百二十四章:孫師仁的揮霍二百五十五章:洛陽自古多美女!三百一十六章:不長眼的潑皮一百七十五章:缺錢二百五十六章:我想大聲告訴你二百二十七章:洞房二百二十二章:祭祀一百三十三章:半路攔截八十九章:擦肩 而過一百八十二章:來之不易的錄取兩百八十二章:太原保衛戰(十四)四百三十六章:殺機畢露四百四十六章:決一死戰(上)....二百三十章:安營紮寨四百二十五章:翻臉無情二百五十三章:調運軍火二十八章:二院相試(中)六十六章:閱卷第二章:讀書一百六十五章:馬王爺有幾隻眼?二百六十二章:太原防線(三)一百七十四章:接管城防三百五十二章:山雨欲來風滿樓(三一百二十二章:白蓮教二百六十四章:構築太原防線(五)二百四十四章:形勢危急兩百九十六章:黎明前的黑暗四百六十二章:將計就計二百三十六章:風蕭蕭易水寒三百一十六章:不長眼的潑皮二百二十二章:祭祀三百六十五章:開封保衛戰---四百五十二章:吃觀音土兩百六十八章:構築太原防線(九)一百二十一章:孤鎮陰雲一百六十二章:滾滾長江東逝水三十二章錢塘危機(下)七十章:三生石的傳說二百二十章:無所事事一百四十六章:是非成敗轉頭空三百二八章:此乃軍令兩百八十一章:一寸山河、一寸血!二百五十七章:好漢饒命!五十九章:原來是他八十 章:蔡京的孫女四百四十四章:只夠三天的彈藥儲存三十一章:錢塘危機(中)一百五十一章:馬青天一百四十章:人不走,茶不涼五十章 : 明朝紅日還東起三百七十章:保護大人,給我殺!三十九章:東郊義莊(上)一百一十九章:震撼的結果四百零九章:空蕩蕩的米缸一百二十四章:夜襲山谷四十六章:張小娘子四百六十二章:將計就計二百三十章:安營紮寨三百零四章:和親!一百五十二章:天下大勢!一百四十八章:樑溪授道!四百三十七章:代號--風 林 火 山三百六十四章:開封保衛戰--慈善總會三百四十四章:鐵浮屠現世!三十三章:江南大營四百一十九章:進攻是最好的防守三百一十六章:不長眼的潑皮一百四十章:人不走,茶不涼一百九十八章:蔡京辭相四百五十一章:金軍潰敗兩百七十四章:太原保衛戰(六)二百零二章:連吃帶拿的趙恆二百五十二章:升任宣撫使!二百六十一章:太原防線(二)二百零八章:相逢一笑二百一十四章:被彈劾四百七十二章:與宋徽宗的談心一百四十章:人不走,茶不涼四百三十七章:代號--風 林 火 山四百五十七章:滾滾長江東逝水三百二九章:泉州市舶司一百六十八章:千牛衛中郎將一百八十三章 :雪中談話二百一十六章:金國使節
四百一十八章:鉅額虧損的軍火二百六十四章:構築太原防線(五)三百五十六章:開封保衛戰(四)一百二十三章:死道友,莫死貧道四百一十一章:聖旨到!一百二十章:雨夜論道二百四十六章:現世安穩、歲月靜好!四十章:東郊義莊(中)二百三十九章:景王犯事了?二百五十四章:找個好人嫁了吧六十五章:交卷五十九章:原來是他四百六十八章:平靜的生活五十六章:離奇懸案四十四章:加官進爵一百三十一章:相州留守府四百二十四章:孫師仁的揮霍二百五十五章:洛陽自古多美女!三百一十六章:不長眼的潑皮一百七十五章:缺錢二百五十六章:我想大聲告訴你二百二十七章:洞房二百二十二章:祭祀一百三十三章:半路攔截八十九章:擦肩 而過一百八十二章:來之不易的錄取兩百八十二章:太原保衛戰(十四)四百三十六章:殺機畢露四百四十六章:決一死戰(上)....二百三十章:安營紮寨四百二十五章:翻臉無情二百五十三章:調運軍火二十八章:二院相試(中)六十六章:閱卷第二章:讀書一百六十五章:馬王爺有幾隻眼?二百六十二章:太原防線(三)一百七十四章:接管城防三百五十二章:山雨欲來風滿樓(三一百二十二章:白蓮教二百六十四章:構築太原防線(五)二百四十四章:形勢危急兩百九十六章:黎明前的黑暗四百六十二章:將計就計二百三十六章:風蕭蕭易水寒三百一十六章:不長眼的潑皮二百二十二章:祭祀三百六十五章:開封保衛戰---四百五十二章:吃觀音土兩百六十八章:構築太原防線(九)一百二十一章:孤鎮陰雲一百六十二章:滾滾長江東逝水三十二章錢塘危機(下)七十章:三生石的傳說二百二十章:無所事事一百四十六章:是非成敗轉頭空三百二八章:此乃軍令兩百八十一章:一寸山河、一寸血!二百五十七章:好漢饒命!五十九章:原來是他八十 章:蔡京的孫女四百四十四章:只夠三天的彈藥儲存三十一章:錢塘危機(中)一百五十一章:馬青天一百四十章:人不走,茶不涼五十章 : 明朝紅日還東起三百七十章:保護大人,給我殺!三十九章:東郊義莊(上)一百一十九章:震撼的結果四百零九章:空蕩蕩的米缸一百二十四章:夜襲山谷四十六章:張小娘子四百六十二章:將計就計二百三十章:安營紮寨三百零四章:和親!一百五十二章:天下大勢!一百四十八章:樑溪授道!四百三十七章:代號--風 林 火 山三百六十四章:開封保衛戰--慈善總會三百四十四章:鐵浮屠現世!三十三章:江南大營四百一十九章:進攻是最好的防守三百一十六章:不長眼的潑皮一百四十章:人不走,茶不涼一百九十八章:蔡京辭相四百五十一章:金軍潰敗兩百七十四章:太原保衛戰(六)二百零二章:連吃帶拿的趙恆二百五十二章:升任宣撫使!二百六十一章:太原防線(二)二百零八章:相逢一笑二百一十四章:被彈劾四百七十二章:與宋徽宗的談心一百四十章:人不走,茶不涼四百三十七章:代號--風 林 火 山四百五十七章:滾滾長江東逝水三百二九章:泉州市舶司一百六十八章:千牛衛中郎將一百八十三章 :雪中談話二百一十六章:金國使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泽库县| 宁夏| 邵阳县| 额尔古纳市| 麻城市| 潼南县| 湟源县| 大方县| 攀枝花市| 化州市| 淄博市| 新巴尔虎右旗| 海安县| 万源市| 胶南市| 高台县| 武胜县| 上栗县| 如皋市| 永德县| 措勤县| 高邮市| 靖远县| 沅陵县| 邯郸县| 防城港市| 富裕县| 麻江县| 红桥区| 开平市| 边坝县| 宁城县| 新化县| 邹平县| 上林县| 丽水市| 河南省| 南漳县| 确山县| 凤山市| 安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