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二百六十一章:太原防線(二)

張孝純、字永錫,滕縣(今山東滕縣)人。哲宗元祐四年進士。徽宗大觀元年通判濱州。政和四年爲河北路轉運判官,移永興軍路。宣和五年以龍圖閣直學士、通議大夫爲河東路經略安撫使,兼知太原府、檢校少保、武當軍節度使。

輕輕的放下密摺後,楊凡示意劉文靜退下,心中輕輕的嘆了口氣,如果所料沒錯的話,這個張孝純應該就是歷史上,太原保衛戰的主要人物了,據史料記載他在外無援兵、內無糧草的情況下,帶領全城軍民以樹皮野草爲食,固守太原二百六十天,,在金兵第二次攻城時,最後力竭城破,其他將領投水而死,而他卻被俘後降了金人,即使是這樣,在後來的南宋時期,多次秘密遞送給南宋情報,最後在憂鬱中病死。

“小凡,吃飯了。”在楊凡發呆的時候,蔡薇兒端著一盤燜豬蹄,放在了院中的石桌上,將碗筷擺放好後,招呼了一聲,看見楊凡的眼睛裡滿是笑意,臉色一紅,扭捏的說“粥就快要好了,我去給你盛,你先坐下吃吧。”說完話扭身就走。

儘管行轅已經被皇城衛接管,但是行轅內的廚子和下人,卻還是太原府的人,蔡薇兒怕楊凡吃不慣太原的菜,所以只好自己動手做,誰插手都不行。

抓起一個豬蹄啃了一口後,問向迎面而來的吳峰,“太子起來了沒有?再不起來,我可將豬蹄都啃乾淨了。”

吳峰臉上抽搐了一下,拱手回到“侯爺自己先用吧,太子殿下還在休息,等會讓廚子在弄就是了,不過太原知府張孝純來了,在行轅外求見侯爺。”

“讓他進來了吧.....不!....請他進來。”

“是.”

張孝純已經對宣撫使不報希望了,就在昨天已經安排好了後事,不過對於新來的大人,張孝純想了一夜,最後決定還是要把危機形勢說一遍,不管其信不信,自己的責任已經盡到了,大不了最後就是一死,也不枉來這世上走一場。

大步邁進行轅後,一眼就看見年輕的大人,坐在石桌上,喝著小米粥,啃著豬蹄,神色一黯,勉強客氣的拱了拱手,“下官太原知府,張孝純見過宣撫使大人。”

豈料話音一落,年輕的楊大人立即擦了擦手,站起來客氣的還禮,“張大人快快請坐,本官初來太原,還有些不懂的地方,還望張大人能夠給我介紹一下,也好方便我後續的施政方略。”

張孝純微微一愣,平淡的坐了下來,“大人不知道有何疑問,下官可以爲您解答一番。”雖然對於楊凡的做法,張孝純不已爲意,覺得不過就是年輕人的胡鬧罷了,但是心裡還是鬆了一口氣,至少還能聽兩句。

讓下人端了一幅碗筷後,示意站在一旁的蔡薇兒給端兩碗粥來,笑瞇瞇的衝著張知府說道“來來,張大人嚐嚐自家的燜豬蹄,很不錯的,咱們邊說邊聊。”

張孝純遲疑了一下,接過一個豬蹄啃了一口,肥嫩中帶著一點油膩,味道卻又非常的好,不知覺得點點頭,“的確不錯,”說完又啃了兩口。

親手給張

知府倒了一碗酒後,不料張孝純卻擺擺手,“多謝大人的美意,下官已經戒了酒,還是大人自己喝吧。”站在一邊的蔡薇兒皺了一下眉頭,還從來沒見過如此不給上官面子的人。

楊凡也只是微微一愣,便笑著點頭,連說三個好字,既然知道了其秉性,這些小節根本算不了什麼,就是踹他兩腳都無所謂,放下酒壺後,正色道“張大人,既然來了,可否爲本官介紹一下太原的戰略儲備如何?”

張孝純神色凝重的放下豬蹄,開口說道“大人有所不知,自從童太尉撤離此地後,我們就秘密的在太原府各地收購糧食,但是又怕糧價暴漲,所以每次收購的都不是太多,到目前爲止,太原府內的糧庫也只有八成左右,僅夠太原五個月的用度,而周圍的壽陽、忻州、並沒有存糧。”

聽到張孝純的解說,楊凡立即讓蔡薇兒將太原位置圖拿了出來,指著石嶺關和忻州說道“這兩處位置,乃是太原的北大門,一旦被攻破太原直接要面臨被包圍的險地,你以爲如何?””

“回稟大人,下官雖然是藤縣人,但是對於這兩處要地還是知道的,石嶺關,地勢險要,被稱"白皮關","石嶺鎮",位於我太原府陽曲縣大盂鎮上原村北二里的地方,東靠小五臺,西連官帽山。山勢峻險,關隘雄壯,爲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是太原通往代、雲、寧、朔的關鍵要衝,素稱太原忻定出入之門戶。

不過,石嶺關目前只有兩千晉綏軍駐守,而且大部分還是弱兵,至於忻州要好一些,有四千晉綏軍駐守,大部分都是老兵。”

楊凡深吸了一口氣,緩緩的說道“如此關隘,爲何只有這麼點人?太原城內有多少兵力?”心中原本還有些信心,不過隨著深入瞭解,心裡也不免擔憂起來,歷史畢竟是歷史,萬一隨便一個跑偏了,自己豈不是要隨著太原陷落?”

看著宣撫使一臉吃驚的樣子,張孝純苦笑了一聲,“原本兩處位置各有一萬人的,可是太尉抽走了他的親軍後,就沒剩下多少了,太原城內算上王稟的三千勝捷軍,也只不過才一萬人,更何況那七千晉綏軍當中,還有新招來的六千新兵,根本沒什麼戰力的。”

“噹啷!”一聲,碗筷掉在了地上,楊凡臉色發白的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怪不得沒人願意來太原,這哪裡是軍事重鎮啊,分明就是送命的地方,算上所有的雜牌軍,也不過就是兩萬人,而且還這麼分散,根本沒有多少戰力,這一下可算是徹底玩完了。

蔡薇兒原本正在認真的聽著,結果就看見楊凡臉色發白的樣子,心裡也是著急不已,沒想到太原的形式已經到了這個地步,真是太可怕了。

張孝純苦笑了一聲,站起來沉默不語,這種備受折磨的心情,他每天都在體會,現在也該有個高個子頂著了,良久之後,楊凡才恢復了過來,尷尬的咳嗽了一聲,“張大人勿怪,本官這也是第一次面臨如此險境,難免有些失態,但是既然本官來了,那麼我們上下一心,務必堅守太原,頂住對方的進攻!”

楊凡的表現還

是讓張孝純吃了一驚,沒想到這麼短的時間就恢復了鎮定,可見能力的確不一般,就是不知道他有什麼能耐,挽回這種局勢。

既然大致的輪廊已經清楚了,楊凡覺得必須加快進度了,趁著金人尚未做好南下的準備,一定要搶先構建太原防線,當即鄭重的說道“擊點將鼓,半個時辰內,太原府主要官員務必到達府衙,走吧張大人,我們一齊過去!”

“下官遵命!”

...咚咚咚......隨著緊密的鼓聲,太原一衆官員加快了腳步,他們還是第一次經歷文官要用武將的辦法集合,就連附近州縣的長官也是一頭霧水,不過爲了迎接宣撫使的到來,太原府所有的官員,這兩天都趕來了太原城內,倒也不算耽誤功夫。

府衙大案後,一身鬥牛服的楊凡,看著下邊站著的文武官員,沉聲說道“想必各位都已經知道本官來的目的了吧,既然如此也就不廢話了,忻州知府羅家烈何在?

“下官在”一個瘦弱的中年男子,站出來拱手唱名道。

“本官問你,忻州軍政運行如何?”

“啓稟宣撫使,下官已在忻州囤積了一些糧草,夠一月之用,守軍四千。如今正在嚴加防守。”對於忻州的城防,羅家烈還是很有信心的。

不料楊凡哼了一聲,“太脆弱了,根本就是不堪一擊,你先退下吧。”一句話就讓羅家烈臉紅脖子粗,卻又不敢發作,心裡暗罵了一聲,你懂的屁,能弄到這些,已經很不容易了。

四處瞅了一眼後,開口說道“即刻起,我命令,太原府立即徵招三萬壯丁,務必要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完成,但是不得強徵,要給他們宣傳金軍入侵的危害,此事由太原知府張孝純負責。”

“下官遵命!”

太原府晉綏軍都指揮使喬三刀何在?

“末將在”鬍子邋遢的橋三刀懶洋洋的站了出來。

楊凡皺了一下眉頭,冷聲問道“身爲軍人,爲何衣衫不整,我問你,晉綏軍能戰者幾何?”

“回大人,末將乃是戰場上的粗漢,邋遢慣了,還望大人恕罪,至於手下的官軍不過一萬三千人而已,駐守太原的只有七千,能戰者不足兩千。”

楊凡點了一下頭,冷聲道“即刻帶著六千新兵進駐忻州,加上原有的四千,就是一萬人,兩個月內務必要將他們訓練出來,不過你不用擔心,我會派人協助你的。”

喬三刀臉色一變,強忍著怒氣拱了拱手,讓他去忻州訓練一萬新兵,這不是找死嗎。一旦金兵南下,連跑都跑不了,哪能跟城高牆厚的太原相比,但是又不敢得罪新來的大人,只好嚥下了這口氣。

(本章完)

四百五十二章:吃觀音土二百零六章:陰雨綿綿第七章:不問蒼生問鬼神二百二十二章:祭祀一百三十五章:劉韐回府四十八章:樑大太監一百五十五章:一盤散沙一百七十二章:守得雲開見月明二百一十二章:日本使節三百三十二章:媽祖娘娘兩百七十一章:太原保衛戰(三)二百四十六章:現世安穩、歲月靜好!一百九十三章:宋徽宗微服私訪記一百五十四章:軍事重鎮、大名府!三百三十四章:血戰潭頭鎮(上)第十章:羊肉火鍋四百四十七章:決一死戰(中)三百一十四章:輾轉反側二百五十七章:好漢饒命!一百二十九章:君威難測三百四十章:這個秀才不一般二百零八章:相逢一笑一百三十八章:花花太歲(中秋節快樂)三百三十六章:血戰潭頭鎮(下)三百二十章:拔劍四顧心茫然七十六章:抵達京師兩百九十四章: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二百二十六章:拜堂成親三十二章錢塘危機(下)三百三十四章:血戰潭頭鎮(上)三百四十二 章:困龍昇天三百七十六章:風雨飄搖四百二十八章:萬家燈火時,我在闌珊處。兩百七十五章:太原保衛戰(七)五十一章:官拜監察御史三百零三章:屍山血海第九章:沈縣令的考驗三百九十六章:毒辣的絕戶計二十七章:二院相試(上)四百六十二章:將計就計四百四十五章:羌笛聲聲,難難難一百零五章:北陽鎮四百七十七章:周兄,委屈你了四百零九章:空蕩蕩的米缸一百 五十六章:對陣天雄軍!七十七章:願做五秒的男人還是一輩子的懦夫四百一十三章:捧日軍大營對不住祝大家元旦快樂五十三章:躺著也中槍四百零二章:橫掃千軍四百五十章:劉彥宗的挑撥二百五十章:山雨欲來風滿樓四百八十章:天涯路遠,各自珍重九十三章:監察天下三百五十章;山雨欲來風滿樓(一)四百四十七章:決一死戰(中)四百二十三章:留守朝廷的難處三百一十八章:大炮一響,黃金萬兩三百五十七章:開封保衛戰(六)四百四十四章:只夠三天的彈藥儲存二百三十七章:黑作坊第一章:小田村四百一十五章:黎明前的黑暗四百三十五章:漕運水道一百八十六章:拜年祝大家元旦快樂三百二十三章:若無相欠、怎會相見三百一十四章:輾轉反側三百二七章:張姑娘,保重!四百三十一章:後患無窮四百五十二章:吃觀音土一百一十九章:震撼的結果第十四章:肺癆 我能治!兩百八十九章“:楊家有喜二百五十三章:調運軍火兩百六十八章:構築太原防線(九)五十九章:原來是他四百五十三章:宋欽宗的戒備四百五十一章:金軍潰敗四百六十六章:漁家村二百一十一章:衆生相四十章:東郊義莊(中)一百七十八章 :早朝一百 五十六章:對陣天雄軍!四十二章:治療失敗?一百五十五章:一盤散沙九十七章:以萬變應不變!第五章,父子情三百八十二章:終於還是來了四百零八章:倒賣官職一百七十一章:故人第七章:不問蒼生問鬼神二百二十九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三百八十章:逃離京師!一百二十二章:白蓮教四百二十四章:孫師仁的揮霍四百五十五章:大限已到二百五十六章:我想大聲告訴你七十四章:燕山府危機
四百五十二章:吃觀音土二百零六章:陰雨綿綿第七章:不問蒼生問鬼神二百二十二章:祭祀一百三十五章:劉韐回府四十八章:樑大太監一百五十五章:一盤散沙一百七十二章:守得雲開見月明二百一十二章:日本使節三百三十二章:媽祖娘娘兩百七十一章:太原保衛戰(三)二百四十六章:現世安穩、歲月靜好!一百九十三章:宋徽宗微服私訪記一百五十四章:軍事重鎮、大名府!三百三十四章:血戰潭頭鎮(上)第十章:羊肉火鍋四百四十七章:決一死戰(中)三百一十四章:輾轉反側二百五十七章:好漢饒命!一百二十九章:君威難測三百四十章:這個秀才不一般二百零八章:相逢一笑一百三十八章:花花太歲(中秋節快樂)三百三十六章:血戰潭頭鎮(下)三百二十章:拔劍四顧心茫然七十六章:抵達京師兩百九十四章: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二百二十六章:拜堂成親三十二章錢塘危機(下)三百三十四章:血戰潭頭鎮(上)三百四十二 章:困龍昇天三百七十六章:風雨飄搖四百二十八章:萬家燈火時,我在闌珊處。兩百七十五章:太原保衛戰(七)五十一章:官拜監察御史三百零三章:屍山血海第九章:沈縣令的考驗三百九十六章:毒辣的絕戶計二十七章:二院相試(上)四百六十二章:將計就計四百四十五章:羌笛聲聲,難難難一百零五章:北陽鎮四百七十七章:周兄,委屈你了四百零九章:空蕩蕩的米缸一百 五十六章:對陣天雄軍!七十七章:願做五秒的男人還是一輩子的懦夫四百一十三章:捧日軍大營對不住祝大家元旦快樂五十三章:躺著也中槍四百零二章:橫掃千軍四百五十章:劉彥宗的挑撥二百五十章:山雨欲來風滿樓四百八十章:天涯路遠,各自珍重九十三章:監察天下三百五十章;山雨欲來風滿樓(一)四百四十七章:決一死戰(中)四百二十三章:留守朝廷的難處三百一十八章:大炮一響,黃金萬兩三百五十七章:開封保衛戰(六)四百四十四章:只夠三天的彈藥儲存二百三十七章:黑作坊第一章:小田村四百一十五章:黎明前的黑暗四百三十五章:漕運水道一百八十六章:拜年祝大家元旦快樂三百二十三章:若無相欠、怎會相見三百一十四章:輾轉反側三百二七章:張姑娘,保重!四百三十一章:後患無窮四百五十二章:吃觀音土一百一十九章:震撼的結果第十四章:肺癆 我能治!兩百八十九章“:楊家有喜二百五十三章:調運軍火兩百六十八章:構築太原防線(九)五十九章:原來是他四百五十三章:宋欽宗的戒備四百五十一章:金軍潰敗四百六十六章:漁家村二百一十一章:衆生相四十章:東郊義莊(中)一百七十八章 :早朝一百 五十六章:對陣天雄軍!四十二章:治療失敗?一百五十五章:一盤散沙九十七章:以萬變應不變!第五章,父子情三百八十二章:終於還是來了四百零八章:倒賣官職一百七十一章:故人第七章:不問蒼生問鬼神二百二十九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三百八十章:逃離京師!一百二十二章:白蓮教四百二十四章:孫師仁的揮霍四百五十五章:大限已到二百五十六章:我想大聲告訴你七十四章:燕山府危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安区| 黄大仙区| 璧山县| 来凤县| 台南县| 岢岚县| 阳江市| 常熟市| 土默特左旗| 慈利县| 榕江县| 多伦县| 永丰县| 那坡县| 台湾省| 治县。| 东平县| 漳浦县| 玉屏| 比如县| 盱眙县| 荆州市| 临清市| 盐边县| 松桃| 应用必备| 凤庆县| 通渭县| 邻水| 云霄县| 兴国县| 呼伦贝尔市| 万山特区| 长宁县| 百色市| 南召县| 灵石县| 东源县| 荔波县| 隆尧县| 牟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