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15章 無憂洞

王寧安和趙禎談了很久,套用後世的說法,那就是君臣達成了廣泛共識,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汴京未來的美好藍圖,就在他們的規劃之中浮現了……

王寧安的思路很簡單,就是把一切都規模化,市場化……比如拿送餐員來說,他們需要標準的制服,帶動了成衣業,需要推車,帶動了木工,需要碗筷餐具,又帶動了陶瓷。需求增加起來,生產規模就要擴大,人力不夠用,就要明機器,有了機器,工業革命就不可避免到來……

對於大宋來說,邁入工業社會,並非不可能,西方工業化的開端是珍妮機,一次能紡織8根線,而大宋呢,在南方就有能同時紡織32根線的水力織布機。

王寧安覺得,要改變大宋不難,關鍵是要把龐大的社會能量激出來,不要懷疑老祖宗的勤勞和聰明。

當然,傳統的士人集團,趴在土地上敲骨吸髓的士紳地主,是無法引領這項偉大變革。

或許老天爺都在幫自己,鬼使神差,把自己推動了皇家銀行行長的位置,既然如此,那王大行長就要放大招了!

“陛下,臣以爲推動京城的展,還需要一項政策。”

趙禎笑道:“王卿,你只管說,朕能答應的一定答應。”

“臣謝過陛下。”王寧安道:“臣希望皇家銀行能夠制定基準利率。”

趙禎不解,“王卿,這一招有什麼用?”

“陛下,臣有一些思考,正要啓奏陛下。”

……

一個人的財富可以粗略分成兩種,貨幣和實物,把錢借出去,獲得利息,把商品賣出去,獲得利潤。

從某種角度來講,利息是貨幣的利潤,利潤是商品的利息……聽起來有點繞,簡單說就是付出收穫。

人都是趨利避害的,什麼事情容易,賺的錢多,就幹什麼,人傻錢多來嗎!

以之前汝南王府還有大相國寺同一賜樂業人的借款來說,月息兩成,複利計算,只要四個月,利息就能過本金!

借一塊錢,還兩塊!

可怕不?

當然由於緊急用錢,利息偏高,但是實際的民間借貸,也比這個少不了多少。

南宋的朱熹曾經注意到民間利息過高,他拿出了一些稻穀,借貸給百姓,三個月爲期,利息兩成,百姓們感激涕零,踴躍借貸,不到兩年的功夫,朱熹獲利過十倍!

老天爺啊,三個月就要百分之二十,結果還被當成了聖人,歌功頌德。

由此可見,兩宋的民間利息到了何等誇張的地步!

既然民間利息這麼高,有錢的人只要放貸就可以賺得鉢滿盆滿,幹嘛還去投資工商,既浪費精力,還要承擔風險。

試問,哪個行業每年能賺幾倍的利潤?

除了像王寧安這樣開掛的,別人行嗎?

社會環境如此,就別怪工商展不起來。

王寧安思考得多了,他覺得利息就像是一把尺子,這把尺子體現了貨幣的價值,當你有些錢的時候,可以通過不勞而獲,賺取利息,從某種角度來說,這是對你過去勞動積累的獎勵。

假如利息太高了,高到了比經商做工獲利還多,豈不是說不勞而獲的人勝過靠雙手致富的人嗎?

顯然,這是不合理的。

所以利息應該比工商業的普遍獲利低一些,這樣才能引導那些有能力的人去投資工商,創造更多的財富。

當然,利息也不能過低兒,像後世甚至出現了負利率,那就是走到了死衚衕,不用顧忌貨幣成本,也就沒有了創新的動力,所以過低的利息造就了一大批的殭屍企業,典型的代表就是東海上的倭國,動輒百年老店一大堆,有些人還以爲有什麼工匠精神,大加吹捧,其實就是缺少淘汰,殭屍橫行,才從失去的十年,變成二十年,三十年……說這些有點多了,大宋眼下的問題是借貸成本高的不正常,以往是錢荒的壓力,沒有辦法,如今錢荒逐步緩解,王寧安又手握著皇家銀行,可以大展拳腳。

“陛下,臣準備將基準利益定在年息兩成,大宗借款,朝廷鼓勵的項目,可以低於一成五,甚至一成;民間借貸,年息不能過三成,所有驢打滾兒利息一律視作違法,不予保護。下一步,皇家銀行要在各個主要城市開設分行,全面解除錢荒,壓低利息。”

王寧安滿懷憧憬說道:“陛下,我大宋的都會當中,除了汴京之外,杭州也有百萬人口,其餘成都、蘇州、廣州、洛陽、大名府、泉州、福州、揚州,還有平縣加上滄州,全都是三五十萬人口的都會,汴京的物流配送系統,這些城市同樣需要,只要把這個市場打開,別說百萬廂軍,就算是二三百萬,也能夠輕易消化乾淨!要想做到這一步,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壓低利息,使得工商業的獲利過高利貸,到時候利之所向,一切就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王寧安的這番談話,對趙禎的觸動非常大,可以說是顛覆性的。

王寧安談的東西只有一個核心,那就是人的行爲是利益決定的,人是逐利的動物,只要調控好了利益,就能引導人們的方向。

這一套以利治國的理念,和儒家強調的以道德治國,以孝治國,完全背道而馳。

士大夫高唱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從這個標準來看,王寧安是地地道道的小人!

可趙禎越琢磨王寧安的說法,越有道理。

趙宋的皇帝已經給了士人一百年的光景,他們沒有興旺大宋,沒有收回燕雲,是時候該換一套方略了。

王寧安,還有他的皇家銀行,就是趙禎重新開啓變法的利刃神兵!

“王卿,朕可以答應你的要求,不過暫時只能放在京城,如果出了問題,朕要隨時叫停,不能貿然推到全國,你明白嗎?”

“陛下思慮周全,臣也是這個意思,畢竟皇家銀行的信用纔剛剛建立,人才培養也剛剛起步,再有銅礦還相對緊缺,臣以爲用二三十年,推廣到全國,已經算是很快了。”

治理一地,和治理一國,難度完全不一樣。想想王安石吧,他在地方的時候,推行青苗法,被誇成了一朵花,等到入主中樞之後,推行青苗法,結果弄得天下大亂,到處都是反對聲浪……哎呦!

王寧安突然心頭一動,拗相公王安石的青苗法基本上有兩種評價,主流觀點歌頌他勇於革新的無畏精神,網絡上很多人則認爲他的變法粗糙毛躁,根本不可能成功。

可是王寧安此時卻有了另外一種想法,王安石推青苗法,和自己壓低利息,其實是一個原理,都是降低百姓借貸成本,都是從那些士紳地主嘴裡奪肉吃。

王寧安不只是無畏,而且更有大智慧,他的方法也未必是錯的,而是刨了士紳官僚集團的祖墳,遭到了強力的反撲,哪怕是好的變法,也被扭曲地不像樣子。

要說王安石有錯,或許只是錯在了太急躁了,錯在了實力不夠,卻妄想推動天翻地覆的驟變。

想到這裡,王寧安突然對那位和他的名字只差了一個字,又幫他渡過銅價危機,卻從沒見面的王安石,充滿了興趣。

或許只有王安石能夠和王寧安聊得來,他們兩個應該有很多的共同語言……

當然了,王寧安要比王安石幸運很多,他的實力更強大,而且他的老闆也更清醒,趙禎把改革僅限於開封府的作法,甚合王寧安的心意。

……

從皇宮回來,王寧安就著手讓下面研究基準利息的事情。

然後又把那幾個死黨心腹叫過來,將情況和大家一說,這幫人頓時喜出望外,如果貸款利息也壓下來了,年息到了一成左右,他們投資樊樓周邊的地產,辦商業中心,資金成本下來了,利潤直線上升啊!

“二郎啊,你可太夠意思了,這是從根子上幫了我們一把啊!”潘肅等人是喜出望外,手舞足蹈,大傢伙紛紛告辭,去勸說家裡,加大投資,享受饕餮盛宴。

倒是曹佾留了下來,等到所有人走了之後,他纔對王寧安說道:“二郎,你最近的這些動作是不是太大了?”

王寧安沉吟一下,“的確是有些大了,可是好不容易壓制住了文官集團,沒有他們掣肘,再不趕快做,我擔心以後機會就沒了。”

曹佾點頭,“這個我當然懂,只是反對咱們的,未必只是文官。”

王寧安露出了深思的表情,笑道:“國舅爺,有什麼話,你不用保留,直說就是。”

“那好,我就說了。”曹佾道:“我聽說最近有人出了懸賞,1oo萬貫要你的腦袋。”

王寧安一愣,隨即摸了摸自己的頭兒,笑道:“沒想到啊,我的腦袋還挺值錢的。”笑過之後,王寧安的面色一下子嚴峻起來。

“國舅爺,你知道是誰出的錢嗎?”

“知道,是無憂洞!”

曹佾老實說道:“二郎,咱們弄送餐,物流,運輸,配貨,裝卸……原本都是無憂洞的生意,搶了他們的飯碗子,也難免他們反撲。”

王寧安眉頭一皺,“國舅爺,你是什麼意思,莫非要和無憂洞妥協嗎?”

“不不不。”曹佾忙說道:“我是想提醒二郎要小心,無憂洞可有十幾萬人,不容小覷啊!”

第278章 糧倉和錢庫第851章 全都拿下第88章 王寧安的損主意第396章 鎖定趙允讓第609章 請立太子第762章 女財神的野望第83章 大龍頭第490章 蹂躪老狐貍第378章 再次出使遼國第863章 文彥博造的孽第676章 突破橫山,殺入西夏第472章 投資的妙用第373章 英靈歸宋第1092章 吾皇萬歲第686章 自投羅網的兩個蠢貨第370章 蘇軾的智慧第206章 文相公出招了第942章 可怕的西涼王第909章 南鄉子·晏幾道第491章 新的太子師第113章 王老三的故事第102章 不服氣第460章 重拳打擊第236章 金殿鬥毆第918章 文明執法第115章 厲害了,我的家第74章 一怒拔劍第839章 得罪孔家了第1158章 除貪務盡第831章 不費吐沫費腰第977章 糧食就是最好的武器第286章 昂貴的銅鏡第132章 傳說中的娃娃親第122章 坑與被坑第1101章 遷都第31章 悲慘的王大郎第431章 富相公栽了第96章 專業和上意第793章 憂國憂民老臣心第355章 神奇的小皇子第793章 憂國憂民老臣心第524章 王老師的第一課第903章 苦力換農夫第685章 國事爲重第1082章 朝廷的大陣仗第690章 損失很慘重第587章 官場震動第516章 彩禮傷不起第425章 兒子就要管教第404章 遼國要亂了第466章 師父比徒弟厲害多了第1036章 爲了活命第517章 一個也不能少第75章 很慘的楊大公子第444章 雄關如鐵,何懼胡兒第263章 公開賣官第462章 連西夏也被買通了第165章 壞入骨髓第633章 韓琦錯了第283章 新官職第763章 鑽進錢眼的呂誨第190章 王大詞人的傳說第424章 兒皇帝第663章 大軍攻西夏第138章 尊貴的士大夫第29章 三顧茅廬第1060章 火爆的議政會議第49章 有個粉絲叫趙禎第93章 實話不好聽第672章 王相公的引水妙策第288章 升官受賞第1146章 九錫第637章 覆滅第219章 遼國的要求第94章 王良璟的無本生意第694章 滅盡十萬兵的毒計第974章 陽謀對陽謀第942章 可怕的西涼王第342章 打醒大宋第1076章 主動權到手第1106章 憤怒的文彥博第1113章 真的有金山第619章 大裁員第1061章 真打起來了第622章 君臣情深第233章 收穫與凱旋第366章 恐遼癥消失了第936章 宣戰漕幫第851章 全都拿下第664章 融合的開始第942章 可怕的西涼王第501章 流言殺人第541章 坑死人不償命第422章 見祖宗第849章 下三濫對下三濫第120章 出了一個賊第85章 淪爲工具的楊懷玉第580章 人之將死第922章 抓!抓!抓!第334章 來自六藝的學霸
第278章 糧倉和錢庫第851章 全都拿下第88章 王寧安的損主意第396章 鎖定趙允讓第609章 請立太子第762章 女財神的野望第83章 大龍頭第490章 蹂躪老狐貍第378章 再次出使遼國第863章 文彥博造的孽第676章 突破橫山,殺入西夏第472章 投資的妙用第373章 英靈歸宋第1092章 吾皇萬歲第686章 自投羅網的兩個蠢貨第370章 蘇軾的智慧第206章 文相公出招了第942章 可怕的西涼王第909章 南鄉子·晏幾道第491章 新的太子師第113章 王老三的故事第102章 不服氣第460章 重拳打擊第236章 金殿鬥毆第918章 文明執法第115章 厲害了,我的家第74章 一怒拔劍第839章 得罪孔家了第1158章 除貪務盡第831章 不費吐沫費腰第977章 糧食就是最好的武器第286章 昂貴的銅鏡第132章 傳說中的娃娃親第122章 坑與被坑第1101章 遷都第31章 悲慘的王大郎第431章 富相公栽了第96章 專業和上意第793章 憂國憂民老臣心第355章 神奇的小皇子第793章 憂國憂民老臣心第524章 王老師的第一課第903章 苦力換農夫第685章 國事爲重第1082章 朝廷的大陣仗第690章 損失很慘重第587章 官場震動第516章 彩禮傷不起第425章 兒子就要管教第404章 遼國要亂了第466章 師父比徒弟厲害多了第1036章 爲了活命第517章 一個也不能少第75章 很慘的楊大公子第444章 雄關如鐵,何懼胡兒第263章 公開賣官第462章 連西夏也被買通了第165章 壞入骨髓第633章 韓琦錯了第283章 新官職第763章 鑽進錢眼的呂誨第190章 王大詞人的傳說第424章 兒皇帝第663章 大軍攻西夏第138章 尊貴的士大夫第29章 三顧茅廬第1060章 火爆的議政會議第49章 有個粉絲叫趙禎第93章 實話不好聽第672章 王相公的引水妙策第288章 升官受賞第1146章 九錫第637章 覆滅第219章 遼國的要求第94章 王良璟的無本生意第694章 滅盡十萬兵的毒計第974章 陽謀對陽謀第942章 可怕的西涼王第342章 打醒大宋第1076章 主動權到手第1106章 憤怒的文彥博第1113章 真的有金山第619章 大裁員第1061章 真打起來了第622章 君臣情深第233章 收穫與凱旋第366章 恐遼癥消失了第936章 宣戰漕幫第851章 全都拿下第664章 融合的開始第942章 可怕的西涼王第501章 流言殺人第541章 坑死人不償命第422章 見祖宗第849章 下三濫對下三濫第120章 出了一個賊第85章 淪爲工具的楊懷玉第580章 人之將死第922章 抓!抓!抓!第334章 來自六藝的學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滨州市| 民县| 商洛市| 龙游县| 甘洛县| 五原县| 双峰县| 乐陵市| 鄂尔多斯市| 云和县| 海阳市| 墨玉县| 元阳县| 锡林郭勒盟| 清流县| 庄浪县| 阿鲁科尔沁旗| 博白县| 黑河市| 五家渠市| 龙泉市| 手机| 五华县| 江城| 普安县| 昆山市| 吉隆县| 乌拉特后旗| 荔波县| 天峻县| 虹口区| 泰安市| 沾益县| 砚山县| 宽甸| 闽侯县| 河西区| 滕州市| 大冶市| 商城县| 韶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