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7章 新年(下)

陳正匯走後,趙瑜稍稍感慨了一陣,便又重新埋於公文地獄之中。--鳳-舞-文-學-網--

他要處理的公文不僅僅是政務,東海國的軍務、財務以及人事,最後的決定權都在他手上,所以所有的奏章最後也都會彙總到他的書房中。每一分奏章,他都要花上不短的時間來批閱,要判斷著上奏的用心,要考慮著批準或否決帶來的後果,計算著成敗得失,才能決定到底是準許還是不準許。

如果趙瑜不負責任一點,也可以把所有事推給兩府,只管畫圈了事,自己完全可以落得輕鬆。不過作爲一個開國之君,他的權力遠遠超乎常人,無論什麼況,都不會願意做一個簽字畫押的橡皮圖章。

何況他現在做的決定,便是後依循的先例,現在若不能處理妥當,必會在將來帶來混亂。同時,這些批文也是將來編定東海國法律敕文時,用來參考的案例。不論是趙瑜還是陳正匯,對法律的編定都極爲重視,雖然東海現在還一切條文還處於草創----軍隊行軍法,對百姓的刑罰是按軍法減一等行事,而其餘民事都是由主事依照舊例自行裁斷----但他們卻早已在四處蒐集大宋施行的法律條文。

大宋最重法律,頒行於世的條例敕文有三千多件,裁斷任何事務,都能找到可以遵循的法律條文,而官員們處事斷案,也都必須依照法律----按照宋代慣例,判詞中必須寫明作爲依據的法律條文。就在半年前,大宋還剛剛修改了大觀三年頒行《海商越界法》注1,以約束越來越猖獗的東海海商商隊。宋人自稱萬事有法,並不是吹出來的。

宋人重法的習慣。趙瑜打算讓東海繼承下來。對於將會成爲法律基礎的自己地批示,他可算是誠惶誠恐,唯恐留有疏漏。而所謂的祖宗成法,其實也就是這麼一點點積累起來的。

認認真真的把趙文呈上來的,有關新型軍械的試驗報告和請求批量生產的奏章批閱完畢,趙瑜又從依然堆積如山的一摞公文中,拿起最上面的一本。

翻開快速地瀏覽了一遍,趙瑜臉色就難看了起來。通篇文章沒寫別的,就是說某某地。石頭上生出了靈芝,所謂地生祥瑞。天興東海,乃是難得地吉兆。

趙瑜低低罵了一句,拿起硃筆,直接在奏章劃了一個叉。就丟到了一邊。東海設立官府,用了不少大宋投奔來的士子。這些人多是才學不足---真有水平的早考了大宋的進士---不過趙瑜爲了仿燕昭王築黃金臺,千金市馬骨地故事,還是給了他們幾個小官做。

但沒想到這些人做了官後,不幹正事,卻整天想著歪門邪道。每天上的奏章,不是想給趙瑜上尊號,就是在哪裡現了祥瑞---一枝九本的靈芝,一支七穗的稻禾。現的東西是越來越怪異,甚至還有人說在某條河裡。看見了一隻背生九宮圖的海龜,真不知道他是從哪本古書裡找來的----這些奏章,每天換著花樣,把趙瑜噁心得不輕。

一開始趙瑜還耐著子,加以批覆。但到了現在,就只看了兩眼就劃個叉,連個字都懶得寫了。他也曾命陳正匯直接在政務院就把這些奏章截下,不要呈上來,但陳正匯卻一直不敢答應。--鳳-舞-文-學-網--所謂天人感應,這種奏摺。從禮法上講。是趙瑜上應天命,下服萬民的結果。就算他是文臣之,也不敢私自截下----現在雖是趙瑜命他這麼做,但如果真的照辦,後追究起來,那可是意圖謀叛地最佳罪證----伴君如伴虎,陳正匯並不是政治白癡,帝王的信任最做不得數。

因此,趙瑜每天就不得不被這些亂七八糟地東西荼毒著---對於那些馬骨他也不能找個坑把他們埋進去----就只能指望隨著時間過去,只要他一直不加理會,再過些子,那些人會自己消停下來。

除了上尊號,獻祥瑞的奏章惹人惱,其他奏章也一樣讓人心煩。原來沒稱王的時候,呈上來的公文,文字都是簡單明瞭,有著海上男兒特有的爽快。在趙瑜多年來一貫的要求下,下面的人都是用最簡潔和無歧義的語言,把事一條條的說明。

但現在好了,稱了王之後,每篇文字不先歌功頌德幾句,就不敢寫正事。原本東海的官員還好,官樣文字寫完,下面地正事還能有條有理,清楚明瞭,但那些個從大宋來投地士子,恨不得每句話都插進去一句典故,滿篇的咬文嚼字、拗口贅牙地詞句,具體的事務寫了三五千字也說不明白。趙瑜也曾看過一些前代名臣的私人選集,如王安石、司馬光的,雖然一樣引經據典,但典故引得恰當,意思說的明白,文筆也是高妙,通常三五百字就把一樁事交代得清清楚楚,絕不會如東海的文官們這般扯淡。

果然還是能力有差?。?

每每看到這些奏章,趙瑜都恨不得把筆管給撅了,也難怪明太祖看奏章看得想揍人。這些文人,的確該打。趙瑜琢磨著,等過了年,找個機會殺雞儆猴一番,好把這種酸腐氣扼殺在搖籃裡。

趙瑜嘆了幾口氣,正想再拿起下一本奏摺,眼角的餘光,卻感覺到門外有什麼東西在晃動。擡頭一看,只見著門角處有個人對書房裡面探頭探腦,卻是個粉雕玉琢的小丫頭。

看到她,趙瑜的表一下就柔和了下來。能讓東海王的心一下子就變好的,也只有他這個才三歲的寶貝女兒:“雯雯,別再外面躲了,進來!”

小丫頭扶著門框,搖著頭,細聲細氣的說道:“娘娘說了,爹爹書房不能隨便進了。”

的確,現在已不比以前。趙瑜的書房是整個東海國的中心,爲避後宮干政的嫌疑。趙瑜地一後一妃,已經不能隨便踏進來了。不過就算是陳正匯,也不可能找一個三歲小丫頭的毛病。

趙瑜笑著,走過去把女兒一把抱起,先親了一下,剛理起的菱角鬍子扎得小丫頭格格而笑,才問道:“雯雯找爹爹有什麼事?”

“三叔、文叔還有武叔叔都來了,正等爹爹呢!”

“哦,是嗎?”趙瑜出門一看。就見著趙琦、趙文、趙武等在書房外的廊道上。

趙瑜抱著女兒走過去,怪道:“怎麼來了也不讓人通報一下。就在外面乾站著?”

趙武笑道:“不是讓大姐兒去了嗎?”

趙瑜看看女兒,三人不進書房當是沒有公事,而除夕會讓三人一起出動的私事就只有一件,“祭祖的事都好了?”

趙琦點點頭:“叔伯兄弟都已到齊。就等王兄了?!?

趙瑜搖搖頭:“還是照原來的喊,王兄這兩個字可聽不慣?!?

趙家的祠堂就安在堡內東側。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而諸侯就只有五廟,兩昭兩穆。不過東海的太廟還沒有建起,今年就只能在舊地祠堂裡祭拜。

趙瑜抱著女兒到時,祠堂的院外已經高高低低、老老少少地聚起了十來個人,這就是趙瑜僅剩的一點親族。趙瑜的高祖百多年前遷至舟山,在舟山傳承五代。開枝散葉----像趙文趙武,他們兩人的曾祖父就跟趙瑜地曾祖是親兄弟----留下來不少子孫。

不過當年趙櫓稱王。幾乎所有的趙家親族都跟著進了昌國縣城,而鄭家偷襲,趙櫓丟了腦袋,那些東海宗室也沒一個活得下來。也因此,趙瑜的親族就只剩下這麼幾家----且都是遠親,再過一代便就要出了五服---而他的這些親戚,除了趙文、趙武外,就只有現在繼陸賈之後,統率野戰一營的趙大才才勉強算個人才。

見趙瑜過來,這些人一起跪下叩拜。

“平!”趙瑜手擡了一擡。與剛剛被封做知宗正司、同知宗正司的兩個叔伯輩的老傢伙搭了幾句話。便命趙琦招呼著衆人。自己先抱著女兒,進了偏房更衣。

偏房中。蔡婧和陳繡娘早等了許久,正抱著兒子,絮絮的說著話。看見趙瑜入房,忙迎了上來,服侍趙瑜更換禮服??粗蛔笠挥覂晌蝗缁谰欤粋€聰明乖巧的女兒,一個虎頭虎腦地兒子,趙瑜一時間只覺得心滿意足。

在兩位宗正的引導下----現在沒有太廟,宗正寺注2也是個空衙門,祭祖地禮儀也只能靠著兩個漁民出的遠房----東海的宗室們按照舊年的禮儀祭拜。

祠堂的靈桌上,擺著四個靈牌,都是趙瑜得到追封的幾個先祖。但唯有正中一高一低兩個牌位,卻是反著擺的。自從趙瑜當家後,趙家祠堂的靈桌上就多了這麼兩個牌位,除了寥寥數人,誰也不知道,它們究竟是誰的神主。

祭祀之後,又聚著用罷了年夜飯,其他人各自退去,趙瑜卻把趙琦、趙文、趙武三人喚到後間說話。

“老三……”入房後,沉默了一陣,趙瑜開口說道:“等過了年,你就要去汴京。那裡雖算不上龍潭虎,但不是什麼善地,你萬事可要小心啊!”

“王兄放心,臣弟定會小心謹慎!”趙琦恭敬的說道。

趙琦地位現在很尷尬,趙瑜封王,又有親子,他原本就是名義上地東海二當家地地位現在也保不住了。不論是陳正匯,還是從小看著他長大的趙文,都不贊成給他實質地官職。而他幾個月前,被從琉球召回,就一直在基隆閒待著。但半月前,趙瑜卻把他找來,命他年後帶使團入貢,同時向宋廷請求進入國子監學習。

趙瑜的用意,趙琦很明白。這是遣子入質,以釋朝廷之疑;同時也是削減他在東海的影響力。不過他並沒有因此而憤怒,這東海的基業是誰打下來的,趙琦清楚得很,他根本沒有反對和生氣的權力。不過他對趙瑜的稱呼再也不見親近,算是變相的抗議,也是他唯一表示不滿的方法。

趙琦的心思,趙瑜也心知肚明。但王家無私,趙琦的能力也不足以讓他另眼相對,派出去作人質,也算是爲東海立下功勞,總比在島上當豬養著好。暗歎了口氣,他叮囑道:“到了東京,不要結交朝臣----他們也不敢搭理你這個外藩王弟----但下面的寒家士子,你可以多打些交道。不要怕花錢,把東海的名聲豎起來,比多少錢都貴重。但要小心,不要隨便開罪於人,凡事先退讓一步,並不丟臉?!?

趙琦點頭:“臣弟理會得。”卻是一句話也不多說。

看出趙瑜和趙琦之間的尷尬,趙文笑著打圓場:“二郎你也不必太憂心,我們東海跟童太尉、蔡學士都有交,只要我們供奉不斷,他們肯定會照顧好三郎的。有他們照拂,三郎在東京完全可以橫著走?!?

趙武也笑道:“何止童貫,蔡攸,若是有事,還有官家阿叔可以幫忙!”

趙瑜哈哈一笑,“讓那個便宜阿叔幫忙,只會越幫越忙?!?

在這個時代,各國帝王之間都有攀親戚的習慣。大宋契丹是兄弟之國,宋真宗和遼聖宗是結拜兄弟。之前,五代時,晉帝石敬塘是契丹的兒皇帝。而後,金國和南宋,是叔侄關係,趙構當了金太宗的便宜侄兒。除此之外,大宋的藩國中,還有西域的于闐國王李聖天,也一直稱宋帝爲阿舅大官家----這個李聖天曾經抵擋阿拉伯穆斯林侵略多年,當他戰死之後,中國的西域才從佛教變成綠教的勢力範圍,乃是個了不得的英雄人物注3----所以趙瑜自稱侄兒,稱趙佶爲叔,並不會有什麼問題,更不會被人反對。

趙琦也陪著笑了起來。兄弟幾個閒聊著,時間慢慢的過去。隨著,一串清脆的鈴兒響,趙雯雯小跑著奔到門前,“爹爹,三叔,文叔叔,武叔叔,”她一連聲叫著,“要放煙花了,要放煙花了!”

“哦?這麼快?”趙瑜說著,出門抱起女兒。趙琦三人也隨著出來。

砰!砰!七彩的煙花在空中綻放,噼裡啪啦的鞭炮聲也跟著響起,空氣中頓時彌散起濃濃硫磺味。鞭炮聲脆,煙花燦爛,趙瑜抱著歡叫著的女兒,擡頭仰望,新的一年終於到了!

九三:君子終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本卷完。

注1:海商越界法是史實,不過具體內容已經不可考了---至少俺是沒有查到。不論從法律還是經濟上看,宋朝都已經具備了現代國家的雛形,遠遠超越當時的水準。若不是蒙元南侵,打斷了展進程,中國也不至於淪落至此。

注2:在宋代,宗正寺和大宗正司,前是九寺三監之一,主事位屬九卿,由外臣擔任,奉宗廟、諸陵寢等事。而後則管理皇族內部事務,主官則都是宗室,隸屬於前。

注3: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百度一下李聖天這個名字。若是他能多活些幾年,撐到阿拉伯帝國勢力衰退,今的西域說不定就不會有綠教的存在了。

--鳳舞文學網----

鳳舞文學網爲衆多讀者免費提供各類小說,作品涵蓋了玄幻小說、武俠小說、科幻小說、軍事小說、恐怖小說、言等,並提供可電腦和手機閱讀的TXT、CHM、UMD、JAR格式的電子書下載。

http://www.fengwu.net?...??

第33章 跳牆(下)第23章 風雨(上)第8章 敵至(下)第15章 翻牌(下)第2章 奇襲(下)第36章 島南(上)第22章 萬馬(上)第27章 俘王(下)第57章 九五(中三)第3章 老種(下)第54章 九五(上)第45章 亂象(二)第5章 西路(二)第10章 伊德利斯東遊日記(三)第24章 突遇(上)第16章 神機(上)第14章 包圍(中)第27章 開春(下)第50章 道阻(四)第42章 餘波(上)第41章 後續(下)第35章 出戰(下)第33章 局勢(下)第45章 亂象(二)第13章 和議(下)第43章 帝位(下二)第14章 硝煙(中)第6章 紛亂(上)第29章 焚城(下)第62章 門戶(下)第19章 陣線(上)第3章 奪城(上)第24章 烈風(下)第8章 伊德利斯東遊日記(一)第33章 冬雨(下)第18章 神機(下)第20章 陣線(中)第41章 大石(上)第55章 涌金(下)第34章 出戰(上)第11章 宣傳(下)第5章 西路(二)第3章 老種(下)第14章 包圍(中)第1章 夜話(上)第19章 軍器(下)第7章 先鋒(上)第63章 九五(下六)第5章 西路(二)第54章 九五(上)第9章 伊德利斯東遊日記(二)第61章 九五(下四)第1章 北行(上)第61章 九五(下四)第50章 道阻(四)第25章 突遇(下)第40章 故人(下)第46章 明教(下)第10章 迎擊(下)第44章 決勝(中)第17章 傳承(三)第44章 蔡攸(上)第38章 股票(下)第26章 野心(中)第43章 交涉(上)第17章 神機(中)第61章 九五(下四)第12章 白山黑水(五)第26章 野心(中)第20章 勇氣(上)第39章 土著(下)第44章 蔡攸(上)第32章 跳牆(中)第15章 船場(上)第36章 異變(上)第18章 軍器(上)第18章 謀算(上)第51章 道阻(五)第28章 連橫(上)第16章 遭遇(上)第21章 文治(下)第47章 助守(上)第30章 輕取(上)第11章 琉球(上)第51章 道阻(五)第9章 懲戒(下)第16章 變奏(上)第49章 道阻(三)第34章 改變(上)第36章 異變(上)第47章 江山(中)第19章 謀算(下)第18章 商戰(下)第52章 杭州(中)第25章 突遇(下)第33章 局勢(下)第32章 輕取(下)第24章 喪事(下)第41章 後續(下)第33章 冬雨(下)
第33章 跳牆(下)第23章 風雨(上)第8章 敵至(下)第15章 翻牌(下)第2章 奇襲(下)第36章 島南(上)第22章 萬馬(上)第27章 俘王(下)第57章 九五(中三)第3章 老種(下)第54章 九五(上)第45章 亂象(二)第5章 西路(二)第10章 伊德利斯東遊日記(三)第24章 突遇(上)第16章 神機(上)第14章 包圍(中)第27章 開春(下)第50章 道阻(四)第42章 餘波(上)第41章 後續(下)第35章 出戰(下)第33章 局勢(下)第45章 亂象(二)第13章 和議(下)第43章 帝位(下二)第14章 硝煙(中)第6章 紛亂(上)第29章 焚城(下)第62章 門戶(下)第19章 陣線(上)第3章 奪城(上)第24章 烈風(下)第8章 伊德利斯東遊日記(一)第33章 冬雨(下)第18章 神機(下)第20章 陣線(中)第41章 大石(上)第55章 涌金(下)第34章 出戰(上)第11章 宣傳(下)第5章 西路(二)第3章 老種(下)第14章 包圍(中)第1章 夜話(上)第19章 軍器(下)第7章 先鋒(上)第63章 九五(下六)第5章 西路(二)第54章 九五(上)第9章 伊德利斯東遊日記(二)第61章 九五(下四)第1章 北行(上)第61章 九五(下四)第50章 道阻(四)第25章 突遇(下)第40章 故人(下)第46章 明教(下)第10章 迎擊(下)第44章 決勝(中)第17章 傳承(三)第44章 蔡攸(上)第38章 股票(下)第26章 野心(中)第43章 交涉(上)第17章 神機(中)第61章 九五(下四)第12章 白山黑水(五)第26章 野心(中)第20章 勇氣(上)第39章 土著(下)第44章 蔡攸(上)第32章 跳牆(中)第15章 船場(上)第36章 異變(上)第18章 軍器(上)第18章 謀算(上)第51章 道阻(五)第28章 連橫(上)第16章 遭遇(上)第21章 文治(下)第47章 助守(上)第30章 輕取(上)第11章 琉球(上)第51章 道阻(五)第9章 懲戒(下)第16章 變奏(上)第49章 道阻(三)第34章 改變(上)第36章 異變(上)第47章 江山(中)第19章 謀算(下)第18章 商戰(下)第52章 杭州(中)第25章 突遇(下)第33章 局勢(下)第32章 輕取(下)第24章 喪事(下)第41章 後續(下)第33章 冬雨(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津南区| 新密市| 安仁县| 沧源| 昂仁县| 芦山县| 乌拉特前旗| 九江县| 延吉市| 襄城县| 新和县| 繁峙县| 永靖县| 清原| 宁晋县| 吴桥县| 尉氏县| 德阳市| 鹰潭市| 靖州| 遵义县| 莱芜市| 吕梁市| 云阳县| 柘荣县| 大名县| 准格尔旗| 庆云县| 江华| 临城县| 龙海市| 井研县| 嵊州市| 衡阳县| 喀喇沁旗| 徐汇区| 古丈县| 科尔| 宝清县| 淮滨县| 布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