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28章 同宗同氏,千古之號

翌日,清晨。

斥候連續(xù)歸城,足足三五撥人馬,軍情戰(zhàn)報擺到了趙檉案前。

趙檉逐個看去,最後招來杜壆幾個,詢問軍中準備情況。

因爲一直處於戰(zhàn)時狀態(tài),所以想要出征並不用過多籌算,一切糧草輜重、車馬器械都是早就置辦好了的,只須歸攏起來,分派得法,然後動員一番,便能隨時率軍出行。

得到肯定答覆之後,趙檉讓幾人回去整頓,準備午時一過,便大軍開拔。

隨後,趙檉又寫了幾張手令,派校兵先一步往北送去,給前方剩餘的斥候得知。

他撒出去的探馬斥候頗多,此刻在鳴沙城軍隊南來的壓力之下,正層層有序後撤。

會州這邊一但出兵,便與這些斥候接續(xù)在一起,然後斥候回頭,先一步迎上西夏軍馬,比先鋒還要更早些,便於探查消息。

這番出戰(zhàn),幾乎集合了趙檉手中所有能用的兵馬。

敷川、卓囉、蓋朱等地都只剩幾百人守城,其他全調(diào)來了會州。

永祝、天登、和涼州歸呂將管配,趙檉不做理會,但估計著呂將一但兵出西涼府後,那麼這三地的軍兵也全都得調(diào)空。

正午一過,日頭偏斜,兵將坐騎都吃飽之後,會州北城門緩緩打開,然後大隊人馬開始出城。

火紅的旗子上書寫了斗大的趙字,既然身份已經(jīng)泄露,那便也不再做隱瞞,直接打出旗號。

旗分左右,幟呈兩色,另外一面黑色大旗上則寫了秦字,秦王的秦,大秦的秦。

其間無有宋旗,浩蕩軍中,只有趙秦,或者秦趙。

趙檉站在城頭瞭看,旁邊張憲道:“王爺,該下城了。”

趙檉微微點首,看著外面一望不到頭的軍馬,笑道:“秦不就是趙,趙不就是秦嗎?哪裡來的什麼宋呢!”

張憲愣了愣,臉上陡然露出恍然大悟神色:“王爺所言極是,秦即是趙,趙即是秦!”

秦趙同屬“嬴姓趙氏”,大秦宗室是姓嬴氏趙,所以秦始皇的本名是“趙政”!

其實在兩漢及先秦時代,是絕不會把秦始皇稱爲“嬴政”的,事實上也確實在古早年代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關於“嬴政”的記載,因爲漢左右的史家,生活年代距秦和戰(zhàn)國都不遠,對於古姓氏文化並不陌生。

上古時期,“姓”跟“氏”是兩種概念,所謂“姓,別婚姻;氏,分貴賤”。

同姓則意味著同源。而氏則不同,氏的來歷大概有這麼幾種,一種是以封地爲氏,一種是以官職身份爲氏,還有一種是以先祖爲氏,這種大多是各諸侯的公族。

嬴姓是上古八大姓之一,始祖是堯舜時期的伯益,就是那個拒絕了大禹的禪讓,最終讓夏啓終結(jié)了禪讓制的伯益。

伯益的後裔傳到了商朝末年,有惡來、季勝兩兄弟,這兩人都是商紂王的大臣,在與周武王的對抗中,惡來力竭戰(zhàn)死,季勝兵敗後投降,成了周武王的臣子,惡來的子孫就投靠了季勝。

季勝的四世孫造父是周穆王的御者,就是戰(zhàn)車上的車伕,是天子皇族的絕對心腹,因破徐有功被封在“趙”這個地方,成爲了貴族,於是這些嬴姓族人便以趙作爲氏。

而惡來一支的子孫此刻作爲宗族,同樣也隨稱趙氏!

到了周孝王時期,惡來的五世孫非子,因給周孝王牧馬有功,被封在“秦”地。

“秦”很小,才幾十裡地,秦地與趙城很遠,於是惡來後裔非子這一支,也就跟趙氏主宗逐漸分開來了。

但是因爲造父對其宗族有收留之恩,秦地這一支,仍舊使用趙氏,未曾改變他氏。

之後,到了周平王東遷的時候,“秦”這一支更是獲得了故周舊地,位列諸侯,這就是後來戰(zhàn)國七雄之一秦國的由來。

秦地小宗崛起,作爲晉國六卿的主宗那邊也不差,三家分晉,建立了七雄中的趙國。

嬴姓趙氏,自此在七國中獨佔其二,乃爲趙、秦。

是戰(zhàn)國時期最爲顯赫的姓氏!

所以按上古時候的習俗,秦始皇應該叫作趙政。

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開頭就說: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鄲。及生,名爲政,姓趙氏!

而趙人和秦人是同一個祖先。

“三家分晉”之後,趙國國勢越來越強,成爲戰(zhàn)國七雄之一,後在立國一百五十八年後被秦所滅。

亡國後的趙姓族人主要分爲兩系:一系是代王趙嘉的後人,被封在天水郡,即天水趙氏。

另一系是幽繆王趙遷的後人,先是被流徙至房陵,到了西漢時又遷居到涿郡,即是涿郡趙氏,又稱河間趙氏。

秦朝時,代王趙嘉之後趙公輔出主西戎,居天水西縣,其後遂爲天水人。

至漢代時,天水趙氏是趙姓人中的最大支派,族中被封爲侯爵者達十餘人,幾乎佔趙姓封侯總數(shù)的一半,至唐代,趙姓中有五人官拜宰相,其中的三人都出自天水趙氏。

但到了唐末五代時,出自河北涿郡幽繆王趙遷一脈,原西漢京兆尹趙廣漢的後裔趙匡胤,卻滅後周建立了宋王朝,使得趙氏家族再爲皇族,而涿郡趙氏的影響在此刻超過天水趙氏。

趙宋的先祖爲趙國末君幽繆王趙遷,趙遷又是趙氏始祖造父的直系後裔。

秦國王族趙氏,與造父趙氏,分別是商朝大臣蜚廉的大兒子惡來,與小兒子季勝的後裔。

所以,兩者爲同宗同氏同族。

秦後期乃至亡後,胡亥、趙高、項羽,層層屠殺秦皇族,倘若秦國趙氏當時徹底斷絕,那麼現(xiàn)今與大秦帝國,血脈最近的那就是涿郡趙氏了。天水趙氏是代王趙嘉後裔,涿郡趙氏卻是幽繆王趙遷後代,是爲嫡系正統(tǒng)。

而當今趙宋朝廷,正是涿郡趙氏一脈,在大秦趙氏後裔斷絕,或者是沒有斷絕卻隱世不顯,不出世的情況下,那麼毫無疑問,若有誰能夠承秦號,只有同宗同氏同族,且爲嫡系傳承的涿郡趙氏,才最有資格使用秦號!

趙檉嘴角流露出一抹笑意,秦啊,大秦!

太祖當年欺負人家孤兒寡母,建國稱帝,心懷愧疚,又臨逢天下金甌有缺,四海未靖,不願繼用趙號,怕被詬病,更就勿談於秦了。

不然哪裡來的宋?至少也要用趙纔對吧!

秦啊,秦!趙檉邊想邊走下城頭,張憲在旁卻是心中掀起驚濤駭浪。

王爺這是真的要反了,居然連國號都想好了,竟然是秦!

一想到秦,張憲不由熱血沸騰起來,秦趙本是一脈之事他自然知道,但卻沒想過趙檉居然要用這個秦號!

煌煌大秦,始皇趙政!

十三歲繼承王位,三十九歲稱爲皇帝,橫掃六國,統(tǒng)一天下。

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廢除分封,代以郡縣,書同文,車同軌,統(tǒng)一度量衡,築靈渠,通水系,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里長城,開創(chuàng)大一統(tǒng)。

取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gòu)成皇帝的稱號,被稱爲始皇帝,是爲千古一帝!

張憲越想越激動,看著趙檉大袖飄飄,下來城池,也不著盔甲,直接上了千里獨行一盞燈。

前面白戰(zhàn)牽著坐騎,軍兵立刻閃出通道,直進中軍而去。

張憲見狀急忙上了坐騎跟上,隨著大軍一起向外,出了會州北城門。

一路之中,探馬斥候幾乎回報不停,杜壆在前鋒掌事,戰(zhàn)報不停往後面中軍傳遞,然後安排斥候休息,重新撒上一波新的出去。

會州城距離鳴沙城有三百多接近四百里,東側(cè)幾十裡外便是靜塞軍司邊界,但卻沒什麼城池,只有幾座小鎮(zhèn),人口稀薄,只夠用做分開兩座軍司的標誌。

大道西側(cè)則是山地丘陵,崎嶇起伏,勉強走人,但不好跑馬,光禿禿,少林少木,埋伏不得,也難馭什麼工事,多無太大用處。

軍兵此刻沿著大路中心北上,足足四萬多人,拉開幾條長龍,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盡頭。

兵行並不算快速,直至傍晚時分,也沒有走出百里路,算下來不過五六十里頂多,看著西方胭脂紅的太陽落下,趙檉傳令出去,就左近山地處紮營結(jié)寨。

營寨不能立在路間,必須在旁側(cè)高處,雖然那些丘陵山地不好紮下,但也沒法,爲了安全,就算辛苦也得往上面建造。

因爲雖然探馬不停回報西夏軍動向,但是未可全部放心,倘有騎兵大隊走靜塞軍司那邊,再包抄過來,於夜晚衝營,那在這平原之上,卻是大大不妙了。

這不比圍困城池之時,城內(nèi)出來偷營劫寨。

那種城前營盤都是仔細扎設,柵欄防護齊全,前後又有挖築的種種防禦工事,哪裡好衝,想要偷營要處處小心。

而這種荒野行軍扎設的營寨,都是粗陋簡單,只是休息一夜,第二天大早便要趕路,根本沒法太仔細用心,也沒時間去挖筑前後工事,只派人晚間站崗瞭望,一個不察,敵人騎兵馬快,便可能會奔殺過來。

夜晚平原衝營,又沒什麼工事阻攔,倘對方騎兵戰(zhàn)力出色,那大抵就是縱橫捭闔,來去自如了,很難阻擋防禦住對方。

所以這營寨不能紮在平地處,必須得住往高處,這樣哪怕就算沒有工事等防禦,至少可以讓戰(zhàn)馬難行,不好衝擊,如此被衝寨的可能便幾乎會降低到?jīng)]有。

戰(zhàn)馬不能奔襲直接上前,那還談什麼衝寨。

待荒丘野陵之上遍佈帳篷後,天色已經(jīng)是黑了下來,趙檉坐在中軍帥帳之內(nèi),正觀看斥候從前方送過來的最新軍報。

鳴沙城的軍馬已經(jīng)行出會州路程一半,也就是近二百里,距離他們此刻紮營的地方,約莫百五十里左右。

這個距離已經(jīng)是極近了,若是不出意外,明日一天,兩軍雙向奔赴,那麼肯定會撞在一起。

一百五十里,每軍七十多裡地,就算是步軍到不了,但騎兵卻是肯定會到的。

趙檉放下手中軍報,看著前方的杜壆、張憲、李彥仙幾個,道:“明日一切按計劃行事,步兵二十里外列陣待命,騎兵分爲三路,一路走東翼,上前兜搭探查,不要交手,對方若追,就跑撤回來,一支再往靜塞軍司那邊遠走,看能不能繞到對方後面,剩下一隻佈於前軍,引誘對方耗其精力精神。”

杜壆幾人皆點頭稱是。

趙檉又掃了眼案上的軍報,有兩組斥候已經(jīng)探到了鐵鷂子動靜,一切不出所料,這支重甲果然來了,那麼步跋子也肯定在軍中,既然西夏這兩支精銳都在,毫無疑問主帥必然是李察哥。

而趙檉此刻手下兵將並沒有對方多,他推測對方至少五萬兵馬,但實際上可能還會更多,而且單純的騎兵數(shù)量也肯定要優(yōu)於己方,自己這邊不佔任何優(yōu)勢,尤其是在這等山旁荒原,光明正大的硬碰硬開戰(zhàn),其實乃是劣勢。

正常來講,這等直接碰撞,那己方十有八九是會敗北的。

沒有任何陰謀詭計,單純的對抗廝殺,他手下這四萬多人,幾無可能戰(zhàn)過對方,別說對方人馬肯定會多於自家,就算彼此持平,他手下這四萬多人的正常戰(zhàn)力,也未必就能強過對面的精銳。

他手下的人,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敢殺敢衝,但卻還沒到百戰(zhàn)精銳那種程度,可對面的這些西夏兵卻是!

與大宋西軍鏖戰(zhàn)多年的興慶府禁衛(wèi),豈是好相與?多少西軍名將折戟河西,都是損在這鐵鷂子、步跋子、六班直之手。

不過,看似一定要輸,難有勝利可能,但趙檉還是執(zhí)意要打這一場原野的遭遇大戰(zhàn),是因爲心中對藤甲軍有無上的信心。

五千鉤鐮槍兵,五千藤牌地趟刀手,必會破掉西夏鐵鷂子!

只要由來號稱戰(zhàn)無不勝的鐵鷂子一倒,那麼西夏兵馬定然大亂!

鐵鷂子是什麼?是西夏的軍魂,甚至可以說是西夏的國本都不爲過!

只要三千鐵鷂子倒下了,那麼剩下的西夏軍馬哪怕再精銳,也絕經(jīng)不住眼前震撼,受不得這種打擊!

眼睜睜看著鐵鷂子覆滅,餘下的西夏軍馬必然會喪失信心鬥志,戰(zhàn)力大打折扣,甚至直接敗北潰逃都不好說!

所以,實際上趙檉並非要與對面所有軍馬開戰(zhàn),他只是要和鐵鷂子鬥上一場。

只要鐵鷂子敗了,那這場大戰(zhàn),就算是勝利了!

第574章 陣發(fā)殺機,劍斬無情第102章 謀劃第536章 潰城第657章 哥是天上一條龍在這裡說說藤甲,防禦以及水火問題第299章 貞娘,你要往哪裡跑?第245章 廬州之策第438章 報仇雪恨第77章 刑部來人第517章 驚變第90章 裡獨行一盞燈第367章 陣前一罈酒第594章 畢其功於一役,一舉而竟全功第247章 便把令來行第614章 豪聚第56章 大事第501章 對策第166章 陽謀暫用,火引燒身第493章 兵不厭詐,瞞天過海第381章 血染箭門嶺第77章 刑部來人第250章 前方戰(zhàn)局第100章 美人如玉槍如龍第306章 上臺,上臺!第199章 宋江謀算祝家莊第672章 秦天帝第72章 江山如畫,英雄好漢第96章 我姓柳行五,家門七進士,父子三探花第123章 白龍魚服,君臨七海第11章 京城勢力第263章 奪命十劍,無名一劍(合章)第467章 進退維谷,圍魏救趙第176章 江州來信第337章 幫源即位,漆園誓師第72章 江山如畫,英雄好漢第47章 惡來之谷第250章 前方戰(zhàn)局第78章 此處如此善良嗎?第213章 廬州擂奇謀第417章 劍氣碧煙橫第470章 綁人,刺殺第606章 進東京第337章 幫源即位,漆園誓師第210章 一箭雙鵰第609章 陣法第93章 風物長宜放眼量第299章 貞娘,你要往哪裡跑?第393章 異變突生第374章 心狠手辣第522章 這不對勁!第372章 再無後顧憂第200章 三娘,扈三娘第94章 古原南面的王第517章 驚變第639章 會寧來人,天人大門第635章 破城,潛藏第655章 形勢,下城第187章 小樓內(nèi)的初春第393章 異變突生第539章 飛嶺,越關第497章 追追追第443章 小子,你莫非想剃度不成?第117章 高寵逞威,武松心焦第445章 嵩山絕藝,六指四爪第373章 兵不厭詐第204章 貞娘,你也不想錦兒聽到吧第511章 投誠,調(diào)兵第230章 八步蟬第623章 來是空言去絕蹤,世事不料哪天成第197章 趙檉的真正目的第389章 節(jié)外生枝第127章 海上明月聽吹簫第308章 東京曲貴,文壇之爭第45章 狠狠打擊第557章 自在門內(nèi)步閒庭第442章 蛛絲馬跡第168章 行酒章程第551章 五虎八騎十六彪第588章 宋武大帝,宋文帝,宋天帝第647章 追殺,肅殺,風火絕滅第523章 禽獸不如第360章 刀劍森寒夜闌珊第638章 仇人相見第258章 奇謀妙計第55章 花開花落,雲(yún)捲雲(yún)舒第648章 包圍,劍主,尺八無情第8章 延福宮第231章 圓月刀第616章 北伐,燕京第459章 格物造器第116章 海闊天高,濤生雲(yún)滅第229章 光明使第428章 出宮,離開,馬第343章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第399章 暗戰(zhàn),失策第63章 九紋龍第381章 血染箭門嶺第416章 雕飛向南去第161章 桃花島上在這裡說說藤甲,防禦以及水火問題
第574章 陣發(fā)殺機,劍斬無情第102章 謀劃第536章 潰城第657章 哥是天上一條龍在這裡說說藤甲,防禦以及水火問題第299章 貞娘,你要往哪裡跑?第245章 廬州之策第438章 報仇雪恨第77章 刑部來人第517章 驚變第90章 裡獨行一盞燈第367章 陣前一罈酒第594章 畢其功於一役,一舉而竟全功第247章 便把令來行第614章 豪聚第56章 大事第501章 對策第166章 陽謀暫用,火引燒身第493章 兵不厭詐,瞞天過海第381章 血染箭門嶺第77章 刑部來人第250章 前方戰(zhàn)局第100章 美人如玉槍如龍第306章 上臺,上臺!第199章 宋江謀算祝家莊第672章 秦天帝第72章 江山如畫,英雄好漢第96章 我姓柳行五,家門七進士,父子三探花第123章 白龍魚服,君臨七海第11章 京城勢力第263章 奪命十劍,無名一劍(合章)第467章 進退維谷,圍魏救趙第176章 江州來信第337章 幫源即位,漆園誓師第72章 江山如畫,英雄好漢第47章 惡來之谷第250章 前方戰(zhàn)局第78章 此處如此善良嗎?第213章 廬州擂奇謀第417章 劍氣碧煙橫第470章 綁人,刺殺第606章 進東京第337章 幫源即位,漆園誓師第210章 一箭雙鵰第609章 陣法第93章 風物長宜放眼量第299章 貞娘,你要往哪裡跑?第393章 異變突生第374章 心狠手辣第522章 這不對勁!第372章 再無後顧憂第200章 三娘,扈三娘第94章 古原南面的王第517章 驚變第639章 會寧來人,天人大門第635章 破城,潛藏第655章 形勢,下城第187章 小樓內(nèi)的初春第393章 異變突生第539章 飛嶺,越關第497章 追追追第443章 小子,你莫非想剃度不成?第117章 高寵逞威,武松心焦第445章 嵩山絕藝,六指四爪第373章 兵不厭詐第204章 貞娘,你也不想錦兒聽到吧第511章 投誠,調(diào)兵第230章 八步蟬第623章 來是空言去絕蹤,世事不料哪天成第197章 趙檉的真正目的第389章 節(jié)外生枝第127章 海上明月聽吹簫第308章 東京曲貴,文壇之爭第45章 狠狠打擊第557章 自在門內(nèi)步閒庭第442章 蛛絲馬跡第168章 行酒章程第551章 五虎八騎十六彪第588章 宋武大帝,宋文帝,宋天帝第647章 追殺,肅殺,風火絕滅第523章 禽獸不如第360章 刀劍森寒夜闌珊第638章 仇人相見第258章 奇謀妙計第55章 花開花落,雲(yún)捲雲(yún)舒第648章 包圍,劍主,尺八無情第8章 延福宮第231章 圓月刀第616章 北伐,燕京第459章 格物造器第116章 海闊天高,濤生雲(yún)滅第229章 光明使第428章 出宮,離開,馬第343章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第399章 暗戰(zhàn),失策第63章 九紋龍第381章 血染箭門嶺第416章 雕飛向南去第161章 桃花島上在這裡說說藤甲,防禦以及水火問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洛市| 宁明县| 唐河县| 镇赉县| 芦溪县| 邓州市| 岢岚县| 开原市| 手游| 吉木乃县| 萝北县| 安化县| 扎囊县| 大渡口区| 玉田县| 留坝县| 沅江市| 南漳县| 云和县| 江西省| 恭城| 隆子县| 奈曼旗| 秦皇岛市| 阳江市| 五常市| 昌江| 顺昌县| 本溪| 普安县| 朔州市| 达拉特旗| 绥宁县| 抚宁县| 永年县| 图们市| 桂平市| 嘉峪关市| 双城市| 龙门县| 金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