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90章 以後我不收禮了

“第一,不許對外公佈我的生辰,也不許公佈夫人們的,更不許泄露小姐和少爺的.總之三節兩壽什麼的一律不許。”

“第二,過往冰敬,年敬,炭敬自我上任後,一律謝絕不收。”

“第三,不論任何人等拜訪於我,不得收取門包,尤其我身邊的人不得私受他人錢財,一經發現,嚴懲不怠!”

前往保定的馬車上,賈六正在就新官上任注意事項做交待。

梵偉、栓柱、保柱、扎木爾四人團擠在對面,兩個識字的認真作記錄,兩個不識字的在那努力做傾聽狀,並不時點頭。

聽沒聽進去不重要,重要的是態度。

保柱覺得自己得講兩句,便輕咳一聲,道:“大人,千里做官只爲財,這不收那不收,我們.大人豈不是虧了?”

“虧了我一個,幸福千萬家.沒什麼虧不虧的,我要掙的是大錢,不是小錢那個以後你要講話就舉手,不要咳嗽,你是大人還是我是大人?”

賈六端起茶壺直接對嘴來了一口。

這要擱他前世隨意打斷領導說話,再大的能耐也得窩著。

他雖然不喜歡官僚作風,但一把手幹久了,難免也有些動搖。

所以說官場就是大染缸,能保持初心者屈指可數。

一百個官,能有三五個清廉的,都是國家大幸了。

又吩咐栓柱和梵偉到了保定後,後者負責接管原直隸總督僚屬,也就是直隸總督衙門下設機構及辦公廳。

相當於縣衙的三班六房。

幾百年後將國家工作人員分成公務員同事業編制,這會本質上差不多。

不過一般意義上從七品以上才能叫官,從七品以下只能叫吏。

通常一個縣的佐貳官就三到四人,一是縣令,二是縣丞,三是主薄,四是典史。

縣令主抓全面工作;

縣丞主管賦稅、人口;

主薄負責水利、糧馬、派差;

等於兩個副縣長。

排名以資歷爲標準,通常是由舉人擔任。

有些大縣、發達縣高配進士。

典史則負責緝捕,也就是公安局長。

四人中,典史不是官,而是吏的頭目,沒有品級,屬不入流。

三班六房的“三班”指的是“皁、壯、快班”,其實就是衙役、鄉捕,類似刑偵、治安、稅務局的機構。

裡面的人既不是公務員,也不是事業編,屬於幫閒。

只不過這些幫閒有國家發給的衣服,掌握了國家賦予他們的某些特殊權力。

沒有這身衣服,誰都敢打。

有,馬大佬見著了都得繞道。

“六房”指的是吏、戶、禮、兵、刑、工房,全面覆蓋一個地方大到生死,小到吃喝所有環節。

辦事員叫書辦胥吏,需要一定文化,最低也得是個童生,因爲六房需要一定的業務能力。

封建時代,三班可能時有更替,六房基本上是被地方鄉紳壟斷的行業。

家裡沒點關係的想進都進不了。

縣往上州府乃至省,都配有三班六房這個僚屬機構,只是叫法不同。

國家運轉明面上看起來是一層層的官負責,實際則是一層層的僚屬機構從上而下施展。

沒有這些機構,賈六這個總督大人的命令都不定能出保定城。

所謂治理國家,治理地方,說白了是治理人。

因此,賈六想要把這個總督做實了,做強了,做美了,第一步就是必須全面接管總督衙門下設機構。

做到總督衙門行政運行快速化,效率化,之後才能對職權範圍內的下屬單位進行系列改革。

栓柱則組織賈辦進場熟悉總督衙門工作流程,等業務方面順手後逐步接替總督衙門下屬機構。

“原機構辦事人員,要組織一次考試,考試合格留任,不合格的.”

賈六原是要說將不合格的全部開除,但一想這不符合他寬政的工作姿態,便讓梵偉將不合格的往下分配。

就是從省裡分到市縣,甚至鄉鎮。

這年頭文盲率太高,會寫字的都叫高端人材,沒必要把人家一棍子打死。

一個剛上任就砸人飯碗的大人,顯然不是一個好大人。

這是行政方面的初步安排,軍隊方面須緩一下,不宜操之過急。

這次隨賈六前往保定的是四個營護軍,連同衛隊有兩千多人,可以說現任封疆大吏除了豐升額那個異種,沒別人上任有賈六這麼拉風了。

“你們倆先下去,臥龍鳳雛留下。”

賈六讓保柱同扎木爾下去傳達他的指示精神,不但是到保定後衛隊同護軍要秋毫無犯,沿途更是不得侵攏地方。

“告訴弟兄們,眼下開春麥子正長,倘若有誰踐踏民田,我這個總督大人縱是不砍他腦袋,也得割了他辮子!”

說完朝後面跟著的馬車嫖了眼。

伊江阿打出京後除了中途休息下來撒泡尿,其餘時間多在車廂裡研究佛法。

爲了給這位新晉滿章京解解樂子,賈六特意讓人給他送了千佛名經一部。

佛經乍看倒是普通,就是裡面真的夾了千兩銀票三張。

賈六是規定不許人給他送禮,但沒規定自己不給別人送禮。

伊江阿雖只是四品章京,但他爹永貴是戶部尚書,賈六要在直隸搞工業,不可能不同戶部打交道,左右之前與伊江阿也狼狽爲奸過,索性繼續奸下去,不使這份友情隨著時間淡化。

送禮這東西很講究,比如信封上要寫“梅花詩八韻”,說明裡面就是八兩銀票一張。要是寫耳順則是六十兩,六十而耳順嘛.

千佛名經,就是千兩起步,這已經是王公大臣送禮的待遇了。

然而賈六這邊卻又提高幾個檔次,直接皇帝送禮待遇。

常規千兩,他就三千兩。

總之,他不允許有人送禮比他還拉風。

正如他可能記不得誰送多少錢給他,但他肯定記得誰沒送一樣。

送禮嘛,要麼別送,要送,就得突出印象,讓人深刻。

伊江阿這會肯定很深刻。

兵部那個職方司郎中玉保因爲品級關係,以及沒後臺原因,賈六當然不會當冤大頭也給他送三千兩,只叫栓柱去給對方送了個耳順。

六十兩足夠打發了。

“我就任之後,全省財政必須摸清,伱們費些心思找些專業人材給我搞一搞,嗯,可以直隸財政司名義辦事.”

“大人,這兩天我理了下,直隸財政主要收入來自地丁銀、耗羨銀、鹽課、關稅四個方面,大致每年賦稅收入四百萬兩左右,其它如蘆課、魚課、茶課、落地雜稅,契稅、牙當礦稅合一塊,不到三十萬兩”

直隸財政賈六聽奎尼講過一些,大致屬於財政持平省,就是既不屬於江蘇、浙江這種財政富裕有能力往國庫上交的省份,也不屬於四川、廣西這種財政赤字伸手跟朝廷要錢的省份,勉強混了個溫飽。

這個倒也符合賈六的認知。

直隸這個地盤其實就是以河北爲主,以天津爲輔,另外還有一些山西、內蒙、河南地盤的大省。

經濟上最好的地方肯定是天津那邊,其它地方卻是一般般,不少地方甚至相當長的時間內屬於貧困地區。

沒辦法,誰讓直隸的精華順天府不歸賈六管呢,而且鄰近順天府的直隸所屬州縣的良田,有一半在國初就被八旗圈佔了。

封建時代,地稅肯定是最大的財政收入來源。

良田成了旗產,當然會減少直隸財政收入。

賈六把地圖看爛了,得出的結果還是必須在直隸發展工業,從而帶動直隸經濟騰飛,否則,這片區域因爲京師的存在,老百姓甭想過上好日子。

他要不著手改變,任由歷史往前發展,最終直隸地區的百姓就是以打工爲掙錢的主要門道,地方想發展工業都沒可能。

“富中堂免我今年夏稅,屆時能夠動用的資金肯定要多一些,你們到地方後把賬盤一下,要給我個準確的收入與支出細表,收多少,收在哪裡,支多少,又支在哪裡,賬目必須分明。”

賈六現在只是將自己的大致思路給臥龍鳳雛講一下,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人都沒到單位呢,哪裡可能一揮手打個噴嚏全省爲之震動呢。

梵偉說省財政支出最大頭無非三塊,一是官員俸祿開支;二是駐軍錢糧開支;三是水利河道開支。

這三個開支也是維繫一個王朝穩定的根本。

但這三個開支往往理不清,或者說理不順,而不管是哪塊的開支都會起蝴蝶效應,導致出現災難後果。

駐軍工資發不出自不必說,直接出人命。

水利河道開支這一塊也重要,要是因爲工程款撥付不到位導致水利設施出問題,引發洪災什麼的肯定會有流民,也要命。

官員俸祿這一塊,倒是有很大文章可做。

原因在於大清對官員工資開支不透明,稀裡糊塗。

也就是官員收入最大的部分養廉銀存在人爲操作空間。

因爲清廷規定養廉銀是正式工資的十到一千倍。

那究竟是給十倍還是一千倍,便大有文章可做了。

賈六打算在養廉銀著手,破天荒的在直隸首創工資一體化,也就是給官員發多少養廉銀定個制度,而不是從前看人下菜。

正議著如何將直隸打造爲公務員工資透明省時,前方來報,說是涿州官紳聽說新任總督大人打這過,特意前來拜見總督大人。

就是希望總督大人能夠接見他們一下,順便給他們講幾句。

“都是地方父老,也都是地方乾材,今後我的工作還要靠他們多多支持,既然來了,就下去見見吧。”

賈六本不想去見涿州的這幫人,但架不住栓柱在邊上說什麼來都來了,於是無奈下車在衆人簇擁下過去看一看。

來都來了這話,不知道誤了多少有志青年。

到地方一看,涿州知州吳同明領著一幫佐貳官,並同幾十個當地有頭有臉的士紳正恭敬侯著。

接下來也是老一套,無非是先行禮,然後說什麼總督大人前來保定上任辛苦什麼的,地方怎麼怎麼的,最後則是按官場慣例奉上了一堆錢財。

有箱子裝的銀錠,也有竹筐裝的銅錢。

銀錠肯定是孝敬總督大人的,銅錢則是慰問總督大人隨行的。

只是沒想到總督大人隨行隊伍多達三千人,所以銅錢準備的明顯不夠,約摸十來筐吧。

賈六輕咳一聲,栓柱立時上前揚聲道:“我家大人有言在先,此來保定就職以往官場慣例概不遵從,還請各位將送來的東西拿回去!若是有心,治理好地方,善待好百姓便是!”

這話一說,頓時現場響起如雲般的掌聲以及阿諛奉承聲。

聽得賈六覺得自己好像兩腳離地了,要飄。

果然,人就聽不得真話。

然而,涿州官紳稱頌了一番新任總督大人廉潔奉公後,卻還是強烈要求總督大人必須把東西收下,說什麼都是地方心意云云,總督大人要是不拿的話,未免寒了地方的心。

栓柱拿不定主意,扭頭看少爺。

後方的伊江阿和玉保叫這邊動靜驚動,也摸了過來。

“罷了,”

賈六這人壞就壞在心軟,也見不得別人爲難,徑直來到堆放錢財的地方,先是看了眼十幾個銀箱,估計大概也就三四千兩的樣子,還真是官場慣例的迎來接往。

不多,畢竟自己這個總督級別擺在這呢。

銅錢加一塊頂天三四百兩。

栓柱見少爺面有遲疑,便貼心低聲道:“少爺,反正你還沒上任,要不就收了吧?等上了任不收便是。”

“你當我說話是放屁?”

賈六瞪了眼財迷心竅竟想壞他道心的栓柱,眉頭微皺,轉身看向一衆面帶親切笑容看著他的涿州官紳,“既然如此,那本官也不好叫你們寒心,這樣吧,銅錢我收下,銀箱你們拿回去。”

涿州官紳顯然不認同總督大人收小不收大的舉動,正欲公推吳知州勸諫,卻見總督大人臉已經掛了下來,大有再敢進言者就地打板子的姿態,頓時嚇得不敢吱聲。

吳知州也是趕緊叫人將銀箱擡走,免得污了總督大人的慧眼。

賈六這邊象徵性的同涿州官紳講了幾句,真就幾句,一句沒多講,因爲天冷影響他說話的速度,沒辦法發揮。

愉快的畫面很快結束。

回馬車的路上,梵偉不解:“大人,您要麼不收,要麼全收,光收銅錢.”

意思這樣做不符合不收禮的規定。

“你們有所不知,銅錢乃我朝法定貨幣,我大清任何人等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本官身爲直隸總督,怎麼能知法犯法呢。”

言罷,邁上車箱,捧起暖壺繼續取暖。

車外,梵偉同栓柱彼此看了一眼,均是從對方眼中發現商機:是不是以後他們收別人的銅錢就不算違反大人的規定呢?

第938章 羅馬正統在大清第493章 大人,你被捕了!第218章 六子,大局爲重!第288章 不要放過一個第116章 我是通敵,不是叛國!第576章 賈富私人條約第464章 忠心是要經過批準的第946章 乾隆的充實生活第891章 去大清化工程第684章 六子,你快樂麼?第95章 少爺,不會有同行吧?第356章 給八旗留點種子吧!第445章 漢八旗團結起來第398章 火燒紫禁城第998章 打倒保皇派鬼子六第752章 還是老滿好啊第207章 服從會裡安排第389章 大人,這樣看著精神不?第792章 敵在紫禁城第704章 不好意思,這位子是我的!第208章 你是不是通敵了?第930章 富哥永遠值得信任第92章 手拉手共同進步第58章 進步道路都是坑第214章 碰鬼子六的瓷第670章 兵部對我不夠友好第168章 人不能太出名第38章 朋友一生一起走第740章 八旗的最後一口氣第1006章 陛下說行,就一定行!第748章 紀桑,你完了第356章 給八旗留點種子吧!第615章 刺賈第169章 賈大人的工程項目第227章 額駙當我是外人?第258章 提督大人就是仁義第602章 賈大人勸農第410章 龜兒子,造反不喊你爹!第471章 六子,別這樣第527章 老富調兵了第638章 九千歲沒意思第559章 我的富爸爸啊!第607章 我笑不出來啊第298章 和大人說天塌不下來第391章 氣氛來了第293章 鬼子六,我跟你沒完!第525章 爹就是爹,老來勁了第214章 碰鬼子六的瓷第213章 賈大人,您想怎麼聊第279章 開始吧,諸位!第464章 忠心是要經過批準的第870章 乾隆的親子鑑定報告第455章 我們當中有壞人第656章 世襲罔替的生意第115章 溫中堂終於上路了第727章 朝中出了奸臣!第143章 宜婚嫁納娶第524章 老當益壯賈大全第119章 私人恩怨第1024章 六子,你下來了?第742章 八旗出征第477章 我,乾隆,打錢第715章 富哥,朕不幹了第346章 當世名將鬼子六第776章 老陳,你要把握機會第477章 我,乾隆,打錢第609章 賈家真要出天子第154章 收錢辦事是忠臣第765章 別了,愛新覺羅第214章 碰鬼子六的瓷第818章 小心鬼子六當吳三桂啊第338章 真八旗猛男!第115章 溫中堂終於上路了第709章 看在大清份上拉兄弟一把第951章 這個送我家去第300章 乾隆你不能污我清白!第30章 說你幾等就幾等第287章 額駙要獨走!第137章 我們纔是忠臣第299章 能取保候審麼?第106章 溫中堂的茅房在哪?第808章 大清臨時政府第438章 十八相送一水黑第1016章 去新單位報到第301章 讓我當掃墓的?第411章 大人說了,旗主的不要第851章 我們是睿親王的兵第661章 讓皇上講幾句第578章 鬼子六黃袍加身第769章 王爺,金鳳送喜來啊第1019章 形勢大大的好第936章 色大爺不老實第25章 少爺我像不像中堂?第94章 金川大劫案第719章 八旗之花已凋零第288章 不要放過一個第1010章 陛下,是演習!第654章 大哥,沒想到你是這種人!第594章 有黃馬褂了不起?第8章 賈家還是有貴人
第938章 羅馬正統在大清第493章 大人,你被捕了!第218章 六子,大局爲重!第288章 不要放過一個第116章 我是通敵,不是叛國!第576章 賈富私人條約第464章 忠心是要經過批準的第946章 乾隆的充實生活第891章 去大清化工程第684章 六子,你快樂麼?第95章 少爺,不會有同行吧?第356章 給八旗留點種子吧!第445章 漢八旗團結起來第398章 火燒紫禁城第998章 打倒保皇派鬼子六第752章 還是老滿好啊第207章 服從會裡安排第389章 大人,這樣看著精神不?第792章 敵在紫禁城第704章 不好意思,這位子是我的!第208章 你是不是通敵了?第930章 富哥永遠值得信任第92章 手拉手共同進步第58章 進步道路都是坑第214章 碰鬼子六的瓷第670章 兵部對我不夠友好第168章 人不能太出名第38章 朋友一生一起走第740章 八旗的最後一口氣第1006章 陛下說行,就一定行!第748章 紀桑,你完了第356章 給八旗留點種子吧!第615章 刺賈第169章 賈大人的工程項目第227章 額駙當我是外人?第258章 提督大人就是仁義第602章 賈大人勸農第410章 龜兒子,造反不喊你爹!第471章 六子,別這樣第527章 老富調兵了第638章 九千歲沒意思第559章 我的富爸爸啊!第607章 我笑不出來啊第298章 和大人說天塌不下來第391章 氣氛來了第293章 鬼子六,我跟你沒完!第525章 爹就是爹,老來勁了第214章 碰鬼子六的瓷第213章 賈大人,您想怎麼聊第279章 開始吧,諸位!第464章 忠心是要經過批準的第870章 乾隆的親子鑑定報告第455章 我們當中有壞人第656章 世襲罔替的生意第115章 溫中堂終於上路了第727章 朝中出了奸臣!第143章 宜婚嫁納娶第524章 老當益壯賈大全第119章 私人恩怨第1024章 六子,你下來了?第742章 八旗出征第477章 我,乾隆,打錢第715章 富哥,朕不幹了第346章 當世名將鬼子六第776章 老陳,你要把握機會第477章 我,乾隆,打錢第609章 賈家真要出天子第154章 收錢辦事是忠臣第765章 別了,愛新覺羅第214章 碰鬼子六的瓷第818章 小心鬼子六當吳三桂啊第338章 真八旗猛男!第115章 溫中堂終於上路了第709章 看在大清份上拉兄弟一把第951章 這個送我家去第300章 乾隆你不能污我清白!第30章 說你幾等就幾等第287章 額駙要獨走!第137章 我們纔是忠臣第299章 能取保候審麼?第106章 溫中堂的茅房在哪?第808章 大清臨時政府第438章 十八相送一水黑第1016章 去新單位報到第301章 讓我當掃墓的?第411章 大人說了,旗主的不要第851章 我們是睿親王的兵第661章 讓皇上講幾句第578章 鬼子六黃袍加身第769章 王爺,金鳳送喜來啊第1019章 形勢大大的好第936章 色大爺不老實第25章 少爺我像不像中堂?第94章 金川大劫案第719章 八旗之花已凋零第288章 不要放過一個第1010章 陛下,是演習!第654章 大哥,沒想到你是這種人!第594章 有黃馬褂了不起?第8章 賈家還是有貴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繁昌县| 黄浦区| 湘西| 连城县| 七台河市| 霍邱县| 闸北区| 金平| 西华县| 武陟县| 沙洋县| 芜湖市| 呼图壁县| 阳新县| 兴国县| 隆安县| 平顺县| 合水县| 汕头市| 和硕县| 邹城市| 临漳县| 宜宾市| 精河县| 泉州市| 息烽县| 双城市| 莎车县| 抚顺市| 华容县| 台南市| 白城市| 巫山县| 南昌市| 莱州市| 额敏县| 丁青县| 天峻县| 佛教| 大田县| 肥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