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3節 灰飛煙滅

王離是大秦名將王翦的孫子,項羽是楚國大將項燕的子孫,他們之間的對決就象兩根永遠糾結在一起的繩索,生生死死,不到最後一刻,永不停休。

十餘年前,項燕在保衛楚國都城的最後一戰中,以身相殉,指揮秦軍圍困他的正是王翦,而今,世事滄桑,一切又將重新來過,只不過彼此的角色卻互換了位置。

王離剛剛率領士兵離開大部分,前方就傳來了斥候的緊急軍報,項羽的楚軍先頭騎軍就離他不足二十里了。

二十里,對於騎軍來說,不過是片刻的功夫。

在暗暗的叫了一聲‘完了!’的同時,王離急忙率領親衛侍從返回中軍駐營地,在離開之前他命副將李烈組織兵士結陣抵擋楚軍的攻擊,現在最緊迫的是時間,他必須火速返回,傳令圍城部隊將領把防線重心放到外面,只有這樣,才能抵擋住楚軍的進攻。

李烈是大秦驍將李信的兒子,李信曾經率軍攻伐燕國,並取太子丹人頭獻予始皇帝,不過他在進攻楚國時卻遭到楚將項燕的猛烈反擊,豪言只用二十萬軍隊就可以滅了楚國的李信連折七名都尉,被‘迴光返照’的楚軍殺得大敗。

不過,等到二世皇帝即位的時候,王翦、李信這些個統一戰爭時名噪一時的名將都故去了,就連滅齊的大將王翦的兒子王賁也因病早早的不在了。

滄海桑田,沒有人能逃脫生老病死的規律,名將也一樣。

公平的講,王離在鉅鹿的佈防相當的正統和符合兵法,北方軍團的防線並沒有多大的破綻,排列在方陣最前面的是三排弩兵,他們是整個方陣的前鋒,而在方陣的最後面,也有三排弩兵,他們是整個方陣的後衛,在弩兵的後面,是三列橫隊,無論從哪個方向看,都會有一列士兵面目朝外,虎視眈眈,這樣的佈置可以防備敵軍從任何一個方向進攻。

這樣一個方陣,進可以攻,無堅不摧,退可以守,固若金湯,在這樣屯聚的陣勢面前,再強大的敵人也難逃失敗的厄運。

然而,再好的陣法若是缺了靈魂的話,縱有千變萬化也會變得不堪一擊。

王離希望李烈能阻擋住楚軍的洶涌進攻,但他這一走,卻讓士兵們的心完全的涼透了,在危急關頭,主將只顧著逃跑,士兵又如何有鬥志,這仗又怎麼可能打好?

而更讓王離想不到的是,項羽這個天煞星居然也在第一波衝鋒的楚軍中,深悉此戰成敗之重要的項羽催動烏騅馬衝在前面,這使得楚軍將士個個士氣如虹,主將之間的對決以王離的不戰而逃結束,而接下來的戰況也就可想而知了。

“兒郎們,是男兒的,跟我衝!”項羽的大戟揮動,火紅的旌旗上‘項’字的刺繡迎風招展,如同一股強勁無比的紅潮,迅速的向黑點接近。

“射箭,快射箭!”李烈的聲音裡帶著無比的緊張,三排弩手已經失去了自信,他們的弩矢完全失去了準星。

很快的,李烈的阻擊部隊還沒有開始與楚軍接觸就潰退了,這倒也怪不得李烈無能,主要是項羽的猛衝猛打實在太過霸道,馬踏敵陣,戟下無一合之將,與精熟騎術的楚軍騎兵相比,北方軍團的士兵們實在太過於依賴人數上的優勢和弩箭了,而當這兩樣法寶都失靈時,等待李烈的就只剩下了敗逃的結局了。

若不是李烈識機的早,加之一手百發百中的射術,怕也逃不脫楚軍的包圍,不過,他能夠選擇的也只是向楚軍兵鋒相當薄弱的側翼逃奔,想要回歸本陣是不可能了。在李烈部傾刻覆滅的時候,王離距離中軍大營還有三裡,這十幾里路他忙著通知各部緊急應變以致於走走停停,他本以爲李烈縱然再是不濟,也能阻擊一陣的。

然而,他想得太天真了。

項羽又怎肯放過這般大好的機會,殲滅或者俘獲王離就能進一步造成敵軍的混亂,這對於楚軍來說,實在是天上掉下來的大餡餅。於是,在尚有四萬多北方軍團精兵存在的情況下,項羽硬是搶在王離歸陣之前截住了他,接下來只率著百餘名親兵的王離不得不舉械投降。

王離的無能與怯懦赤裸裸的顯現在他的士兵們面前,這不僅讓他的先輩蒙羞,更讓帝國軍人的榮譽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

接下來,雖然北方軍團的將校們組織起了九重方陣,希望以此來阻擋項羽的進攻,但這一切顯然是徒勞的。已經熟悉了對手戰法的楚軍在項羽的帶領下,已經勢不可擋。

“霸王戟!殺——。”項羽的神勇已經讓他在戰場上再找不到對手,死在他戟下的秦軍將領已經有十餘員了。

一個半時辰後,項羽殺透重圍,來到鉅鹿城下,這時,在城頭觀戰的趙王歇和張耳以及所有的趙軍將士都看呆了,不可一世的北方軍團精銳居然被項羽這一通窮追猛打殺得潰不成軍,血流成河,戰場上的楚軍將士象發瘋了一般個個爭先,不要命的追殺著潰散了的秦軍,這樣的楚軍是不可戰勝的,而這項羽簡直就是一尊無敵戰神。

僅這一戰,楚軍俘敵三萬衆,而其它在戰場邊的諸侯部隊,居然只能躲在旁邊觀戰,根本沒有插手的機會,事實上,就算有機會諸侯們也沒有膽量和楚軍去爭功。

“亞父,你留在這裡,兒郎們,跟我再去取那秦狗的頭顱!”項羽殺得性起,戟鋒一揮,楚軍的主力跟隨著他繼續向涉間的輜重部隊殺了過去。

如前一戰一樣,他也只留下少量的部隊看押俘虜,雖然周圍有各路諸侯的大軍作壁上觀,但項羽卻是半分也沒有把這些人看在眼裡,如果這些被秦人嚇破了膽的懦夫敢來搶奪勝利果實的話,那麼楚軍的長戟就會毫不留情的洞穿不勞而獲者的胸膛。

曾經不可一時的無敵軍團——大秦北方軍團玄甲軍就以這樣不可思議的方法崩潰了,時間短得甚至於連一天都不到,作壁上觀的諸侯們被面前的這一幕驚天激戰嚇壞了,就是幫助項羽策劃這一場戰役的范增也完全不知所措了,也是從這一戰起,范增纔對項羽這位少主的軍事纔能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

不過,戰事還沒有結束。

涉間兵團二萬餘人還沒有被殲滅,雖然這二萬的殘餘不影響整個戰局的發展,但務求全殲對於信心滿滿的楚軍來說,仍是一件非做不可的事情。

第330節 解放奴隸第147節 突出重圍第303節 長矛投擲兵第163節 良宵一刻第9節 小兵尊嚴第339節 秦四世第184節 夜郎古道第172節 迎娶雙嬌第292節 悲哉桓楚第162節 少年玩伴第126節 守關惡戰第216節 生命之火第28節 苦肉計第165節 洞房行刺第199節 優旃出使第112節 人性善惡第111節 法儒之爭第241節 單挑決勝第266節 故人相逢第46節 北方軍團第240節 張良獻計第116節 大秦兵造第270節 指揮若定第292節 悲哉桓楚第71節 帝國猛將第237節 小公主第286節 流星飛墜第227節 勾心鬥角第62節 宜將剩勇第365節 經濟攻勢第106節 天網恢恢第280節 固守堅城第356節 女王登基第22節 降與不降第155節 擊潰聯軍第229節 各爲其主第147節 突出重圍第339節 秦四世第46節 北方軍團第214節 誘敵深入第315節 權力顛峰第286節 流星飛墜第48節 驕兵之計第23節 沛公劉邦第265節 軍令如山第177節 定軍山前第79節 戰場巾幗第240節 張良獻計第8節 大秦柱石第165節 洞房行刺第6節 香消玉隕第266節 故人相逢第320節 軍入王都第179節 來而不往第145節 秦師敗績第224節 落寞英雄第250節 大丈夫能屈能伸第243節 騎軍進攻第165節 洞房行刺第131節 所向披靡第258節 離間計成第338節 誰是新皇第267節 說服鍾離第59節 將帥失和第93節 耿耿精忠第236節 大秦再起第44節 知恥後勇第145節 秦師敗績第211節 猛虎出籠第67節 奇兵破敵第2節 男兒有淚第357節 大海戰來臨第230節 無賴戰法第164節 匈奴單于第245節 只抓了個替死鬼第152節 暗渡夏陽第301節 守城利器第16節 楚國侍婢第224節 落寞英雄第106節 天網恢恢第259節 鉅鹿之謀第26節 暗箭難防第233節 騎軍碰撞第360節 破敵之計第99節 城下之盟第163節 良宵一刻第19章 一咬之約第175節 再戰陳倉第153節 背水一戰第346節 小李廣第102節 風流昏君第69節 英雄無畏第246節 痛打落水狗第108節 聯合抗敵第244節 金蟬脫殼第362節 最強之師第265節 軍令如山第111節 法儒之爭第311節 豐功偉績第288節 四面楚歌
第330節 解放奴隸第147節 突出重圍第303節 長矛投擲兵第163節 良宵一刻第9節 小兵尊嚴第339節 秦四世第184節 夜郎古道第172節 迎娶雙嬌第292節 悲哉桓楚第162節 少年玩伴第126節 守關惡戰第216節 生命之火第28節 苦肉計第165節 洞房行刺第199節 優旃出使第112節 人性善惡第111節 法儒之爭第241節 單挑決勝第266節 故人相逢第46節 北方軍團第240節 張良獻計第116節 大秦兵造第270節 指揮若定第292節 悲哉桓楚第71節 帝國猛將第237節 小公主第286節 流星飛墜第227節 勾心鬥角第62節 宜將剩勇第365節 經濟攻勢第106節 天網恢恢第280節 固守堅城第356節 女王登基第22節 降與不降第155節 擊潰聯軍第229節 各爲其主第147節 突出重圍第339節 秦四世第46節 北方軍團第214節 誘敵深入第315節 權力顛峰第286節 流星飛墜第48節 驕兵之計第23節 沛公劉邦第265節 軍令如山第177節 定軍山前第79節 戰場巾幗第240節 張良獻計第8節 大秦柱石第165節 洞房行刺第6節 香消玉隕第266節 故人相逢第320節 軍入王都第179節 來而不往第145節 秦師敗績第224節 落寞英雄第250節 大丈夫能屈能伸第243節 騎軍進攻第165節 洞房行刺第131節 所向披靡第258節 離間計成第338節 誰是新皇第267節 說服鍾離第59節 將帥失和第93節 耿耿精忠第236節 大秦再起第44節 知恥後勇第145節 秦師敗績第211節 猛虎出籠第67節 奇兵破敵第2節 男兒有淚第357節 大海戰來臨第230節 無賴戰法第164節 匈奴單于第245節 只抓了個替死鬼第152節 暗渡夏陽第301節 守城利器第16節 楚國侍婢第224節 落寞英雄第106節 天網恢恢第259節 鉅鹿之謀第26節 暗箭難防第233節 騎軍碰撞第360節 破敵之計第99節 城下之盟第163節 良宵一刻第19章 一咬之約第175節 再戰陳倉第153節 背水一戰第346節 小李廣第102節 風流昏君第69節 英雄無畏第246節 痛打落水狗第108節 聯合抗敵第244節 金蟬脫殼第362節 最強之師第265節 軍令如山第111節 法儒之爭第311節 豐功偉績第288節 四面楚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陵川县| 卢湾区| 如皋市| 东兴市| 潜山县| 沧源| 阳信县| 丰城市| 宣城市| 阿巴嘎旗| 苍山县| 琼中| 长沙县| 栾城县| 晋江市| 剑阁县| 观塘区| 土默特左旗| 西充县| 景洪市| 东海县| 望奎县| 博爱县| 南充市| 黄山市| 建瓯市| 元阳县| 监利县| 临澧县| 潼南县| 九龙坡区| 龙井市| 南丹县| 达孜县| 自贡市| 德阳市| 莱阳市| 文昌市| 嵊泗县| 原平市| 彰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