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七三章 號角

大明的新一輪造艦狂潮就此正式展開。

而且不僅僅是戰列巡洋艦。

在楊豐把權力扔給海軍的那些將領們,後者又從內閣爭取到了足夠的預算之後,新一代的戰列艦計劃也開始付諸實施,定遠級將建造十艘,已經有了六艘,而目前船廠有四艘正在建造,完成之後就停止這款戰列艦的建造,轉而建造新一代更大型的,同樣擁有一萬海里續航距離的戰列艦,而且不再以五寸炮爲主炮,直接使用最新的七寸炮。

也就是二二四毫米口徑。

同樣是以龍牙門的那款岸防炮爲基礎開發。

而新一代的戰列艦,將擁有三萬噸的恐怖排水量,也就是歐洲標準的一萬八千噸,火炮佈局類似定遠級,只不過變成八門七寸炮,而且將首尾軸線炮廓炮變成了炮塔炮,得益於大明水壓技術的飛速發展,這時候水壓驅動幾百噸重炮塔已經很輕鬆了,除此之外原本的側舷四寸炮也都變成了五寸炮。

這個倒依然是炮廓炮。

至於裝甲還是和定遠級一樣的鋼面鍛鐵,甚至厚度都一樣,反正這個厚度也沒人能擊穿。

這款戰列艦命名爲洪武級,全部以大明年號命名,未來準備把大明的年號建齊再說,這款戰列艦並非無的放矢的,因爲這時候英國人也已經開始自己製造大口徑線膛炮了。在沒有鍊鋼爐的情況下,他們使用的是以大型坩堝熔化從大明購買的廉價鋼製槍管,大明至今仍然禁止可用於武器製造的鋼鐵出口,歐洲各國在坩堝鋼產量有限情況下,都是以大量購買廉價滑膛槍熔融來獲得優質的炮管鋼,或者直接拉膛線造線膛槍,這也讓那些大明民營軍火廠賺得盆滿鉢滿。用這些熔融後的槍管鑄造成薄壁炮管,然後以簡陋的拉膛線技術拉出炮膛來,外面則一圈圈箍熟鐵,最後製造出完整的大炮。根據情報最大的炮彈重量已經達到了六十八磅,目前正在攀一百磅級別的,至於威力就不得而知了,而且因爲實在太沉無法用在戰艦上,只能用來充當岸防炮。

不過這種大炮還是很驚人,畢竟單純從炮彈重量來講,都已經趕上明軍四寸炮了。

這樣的實心彈,打穿巡洋艦外面的鋼板還是沒什麼壓力,至於裡面的穹甲,這個那就真不好說了,畢竟明軍的穹甲還沒進化到哈維滲碳鋼板,設計中的戰列巡洋艦穹甲,只不過是一層並不厚的鎳鋼板而已,四寸炮實心彈如果是鋼製,那麼到底能不能擊穿得以後測試再說,但仍舊可以說英國人有能力威脅到了。

尤其是他們的一百磅炮造出來的話,那就絕對很有威脅了。

這樣還是戰列艦保險。

除了洪武級戰列艦,還有以大明古代名將命名的戚繼光級戰列巡洋艦之外,再就是專門用於兩棲作戰的大型登陸艦,這個同樣是不可或缺,畢竟以後大明海軍實際上主要工作就是幹這個的,打海戰只是副業,哪怕英國人這時候也開始造初級版的蒸汽機了,也不可能進化到鋼鐵戰艦的時代,就他們那些木製風帆戰列艦對明軍來說,也就是個打著玩的靶子而已。

登陸作戰纔是主業。

這款登陸艦,就是楊皇帝提出概念,然後手下給他實現的。

不過這款登陸艦和真正意義上的登陸艦也不一樣,後者的難度實在太高了,尤其是他沒有大功率柴油機,在只能使用活塞蒸汽機的情況下,很難把那套複雜的注水後退裝置加上去。所以楊豐的登陸艦隻是款平底運輸船,排水量一千多噸而已,吃水不到一米,類似大型內河炮艦,能夠抵近到沒有碼頭的海岸,但衝灘是肯定不行,不過在船首開有可以關閉的艙門,另外有專用的木製跳板,可以讓步兵衝出去然後涉水登岸以避免劃小艇吃子彈。

當然,這款登陸艦速度慢適航性能差,不可能進行遠洋的登陸作戰,也就是從亞歷山大港起航可以在地中海沿岸玩一下。

不過這也足夠了。

拿登陸艦跑到北海沿岸登陸本身就是很誇張的,哪怕現代登陸艦玩這個都不是那麼簡單,楊豐要的也就是跨過地中海,然後登陸意大利或者馬賽,去登陸鹿特丹這種事情,根本沒在計劃範圍內,歐洲就那點縱深,在馬賽登陸然後打出法國去還能花多大點時間?

戰列艦,戰列巡洋艦,巡洋艦,登陸艦,大型運輸船,總之整個大明迅速掀起了一股造艦狂潮,從北到南,所有造船廠全部開足馬力生產,一座座鋼鐵廠內,一塊塊巨大的造船鋼板,一座座水壓機下,一根根巨大的結構件,一臺臺蒸汽錘下,一個個巨大零部件,源源不斷運輸到一座座船塢內,然後被造船工人組裝鉚接甚至焊接起來,一艘艘鋼鐵鉅艦不斷成型,等待著開始踏上遠征歐洲的征程。

儘管這一天還很遙遠,但終究還是會到來的。

對於這一點,無論是歐洲的各國君主,還是大明內部的有識之士,都可以說是心知肚明的,大明已經基本徵服了亞洲,雖然還有些不自量力的小螳螂在負隅頑抗,但他們的命運已經註定,那麼楊皇帝怎麼可能放過這個星球上,最後一片有能力挑戰大明的土地,這是大勢所趨,就連大明軍校內,一些學生都已經喊出了馬踏萊茵劍指英倫的口號。

“馬踏萊茵,我喜歡!”

楊皇帝對此感覺很滿意,大明軍人就要有這種氣魄,不侵略擴張的軍隊不是好軍隊,連混一宇內的氣魄都沒有,怎麼配得上他們頭頂的日月。

當然,這只不過是一些私人言論,與大明帝國皇帝陛下和他的政府是沒有任何關係,就像現在歐洲越來越多的huang禍論一樣,都只是一小部分人而已,明歐絕大多數人民還是熱愛和平友好擁抱彼此的。

和平發展纔是主流。

就像挖蘇伊士運河是爲了讓東西方交流更便捷,把鐵路修到歐洲也只是爲了重現絲綢之路的輝煌,跟侵略什麼的是毛關係也沒有的,所有渲染這兩項工程對歐洲威脅的,那都是別有用心的造謠,都是有著不可告人目的。

“照目前進度,最多五年就可以同從肅州向這邊施工的鐵路完成接軌,只要這座鐵橋完成,再向前就只有分水嶺的隧道羣,其他地方都是很容易施工,而從肅州向西的鐵路,那時候估計也差不多可以和輪臺向東修築的鐵路完成接軌了,他們那裡最大的障礙是風沙,沙漠區鋪軌簡單,但如何保證路基不被風沙掩埋或掏空纔是最難的。”

西京鐵路總管,站在楊豐面前滿臉激動地說。

這個問題實際並不嚴重,這時候不是兩百多年後,那時候的新疆人口數量都奔五百萬了,而這時候北庭和山南人口加起來也纔剛突破百萬,這還主要是因爲龍城建設的帶動,要不然兩個省加起來才幾十萬。所以西域的環境遠好於現代,比如現在的羅布泊或者大明地圖標註蒲昌湖還是一個像樣的大湖,縱然比起太湖也不遑多讓,實際上整個大明都是如此,比如科爾沁沙地現在可是一片肥美的大草原。

“困難都是暫時的,朕相信你!”

楊豐拍著他肩膀說。

然後總管閣下就激動得趴在地上哭了。

他們此時正在蘭州黃河鐵路橋的建設工地上,這座大橋是鐵路向西應該說最主要一座大橋,過了黃河之後,沿途就只剩下數量稀少的小河溝了,不過再往前還有烏鞘嶺或者現在名字分水嶺隧道羣,但就算五年誇大點,六七年內和肅州向東修的鐵路完成接軌還是沒問題,這時候肅州的鋼鐵廠也已經投產,雖然目前產量每天只有一百噸,但時間會解決剩下的問題。

反正這座鋼鐵廠就是修路的,其他用途暫時基本沒有。

而輪臺鋼鐵廠也即將投產,以這座鋼鐵廠爲依託,同樣會分別向東西修築鐵路,這樣在蘭州至肅州段接軌時候,輪臺至肅州段也就基本上差不多了,而伊犁鋼鐵廠正在建設,這座鋼鐵廠建成後同樣會這麼玩,就這樣從三個點開始,最晚七年,他就可以乘坐火車到達龍城了。

而龍城的建設也已經開始。

至少兩萬工人,還有兩萬駐軍和五萬奴隸,正在那裡爲龍城建設而揮灑汗水。

當然也揮灑鮮血。

七年後,七年後大明的觸角將真正深入中亞,甚至深入西伯利亞。

因爲從伊犁向外延伸出的鐵路並不僅僅向東,還有一條支線會向北,然後一直修到額爾齊斯河岸邊,並且在那裡建立起一座港口城市,這座城市已經被命名爲新津,北京的天子津渡是天津,南京本身就是河港,而西京當然也要有自己的天子津渡,而這個就是新津,那裡還將建一座造船廠,未來的皇帝陛下將乘坐火車從西京出發,到新津換上輪船沿著額爾齊斯河直達遙遠的北冰洋。

第十九章 民族融合的喜人成果第三三三章 滿江紅第四四六章 殭屍復活第九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四四一章 楊皇帝的最愛第五二四章 封建第一七四章 合肥第二四八章 西進,爲了神皇!第三五九章 善良的皇帝陛下第六十九章 豐收的季節第四三六章 論倭國存在的意義第一二六章 煉獄第五三二章 堅船利炮第五三六章 霸王行動第一七四章 合肥第三七三章 最後通牒第一四三章 凌遲第三三七章 網住霸王龍的後果第五零九章 不可戰勝的敵人第三五零章 胤禛是個好同志第三五九章 善良的皇帝陛下第三八八章 何爲事此胡神第一二六章 煉獄第一零一章 火,火,火第一六六章 教化遠人第四零六章 裝逼裝到飛起來第一一三章 年大將軍的崛起第五三六章 霸王行動第三九二章 向東方第六二零章 神的旨意第一七五章 神兵天降第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二十三章 軟玉杯第三五三章 哥薩克的悲劇第一二九章 日暮途窮第二十三章 軟玉杯第一四四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二零二章 好漢架不住三泡屎第二零五章 麻哥的最後旅程第三九一章 拒絕大明善意的後果第四三七章 只是因爲在人羣中多看了你一眼第五二四章 封建第五二二章 應許之地第二十九章 中二的康麻子第三五八章 又一個第一七四章 合肥第三九七章 最後的八旗第三三四章 天賜良機第三八五章 落幕第四零三章 現世神第三三五章 這些qin獸第四六五章 黃huo第二一七章 萬劫不復第二十三章 軟玉杯第一章 妖星現,大清亂第一一六章 鐵血雄關第一零一章 火,火,火第一九九章 麻哥你別走第七十章 開刀第一六二章 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第六十七章 萬舸競流第三四五章 信楊豐,得永生!第四十二章 這就是八旗?第四四三章 狂信徒的吶喊第四五七章 奴隸養殖基地第一三七章 第二個軍工基地第五十七章 二阿哥犬第三七五章 大明沒有一寸土地是多餘的第三十一章 太子親征第二二四章 鬼門關第三九九章 速射炮VS戰象第六十三章 朱三太子第三八七章 明月出天山第三五零章 胤禛是個好同志第四三三章 挑釁第三五七章 乾隆的最後旅程第四一一章 楊皇帝的新玩具第四八一章 殖民地第四七七章 統一哈第四二三章 麻哥的闔家團圓第二零八章 攪屎棍的崛起第八十三章 西湖的血第一二三章 重返北方第一九零章 砸碎舊世界第五零一章 人民戰爭第四七三章 號角第二一一章 勸進第四十章 國際友人也白搭第五十三章 狂化第四十四章 打臉第四七四章 神愛世人第四四二章 奉神宮第四七五章 美洲第三三九章 插翅難逃第三九八章 侵略者第三五七章 乾隆的最後旅程第四三零章 楊皇帝的追求第十三章 殺出重圍第三九三章 路易的逆襲第一四一章 大明高麗殖民地
第十九章 民族融合的喜人成果第三三三章 滿江紅第四四六章 殭屍復活第九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四四一章 楊皇帝的最愛第五二四章 封建第一七四章 合肥第二四八章 西進,爲了神皇!第三五九章 善良的皇帝陛下第六十九章 豐收的季節第四三六章 論倭國存在的意義第一二六章 煉獄第五三二章 堅船利炮第五三六章 霸王行動第一七四章 合肥第三七三章 最後通牒第一四三章 凌遲第三三七章 網住霸王龍的後果第五零九章 不可戰勝的敵人第三五零章 胤禛是個好同志第三五九章 善良的皇帝陛下第三八八章 何爲事此胡神第一二六章 煉獄第一零一章 火,火,火第一六六章 教化遠人第四零六章 裝逼裝到飛起來第一一三章 年大將軍的崛起第五三六章 霸王行動第三九二章 向東方第六二零章 神的旨意第一七五章 神兵天降第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二十三章 軟玉杯第三五三章 哥薩克的悲劇第一二九章 日暮途窮第二十三章 軟玉杯第一四四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二零二章 好漢架不住三泡屎第二零五章 麻哥的最後旅程第三九一章 拒絕大明善意的後果第四三七章 只是因爲在人羣中多看了你一眼第五二四章 封建第五二二章 應許之地第二十九章 中二的康麻子第三五八章 又一個第一七四章 合肥第三九七章 最後的八旗第三三四章 天賜良機第三八五章 落幕第四零三章 現世神第三三五章 這些qin獸第四六五章 黃huo第二一七章 萬劫不復第二十三章 軟玉杯第一章 妖星現,大清亂第一一六章 鐵血雄關第一零一章 火,火,火第一九九章 麻哥你別走第七十章 開刀第一六二章 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第六十七章 萬舸競流第三四五章 信楊豐,得永生!第四十二章 這就是八旗?第四四三章 狂信徒的吶喊第四五七章 奴隸養殖基地第一三七章 第二個軍工基地第五十七章 二阿哥犬第三七五章 大明沒有一寸土地是多餘的第三十一章 太子親征第二二四章 鬼門關第三九九章 速射炮VS戰象第六十三章 朱三太子第三八七章 明月出天山第三五零章 胤禛是個好同志第四三三章 挑釁第三五七章 乾隆的最後旅程第四一一章 楊皇帝的新玩具第四八一章 殖民地第四七七章 統一哈第四二三章 麻哥的闔家團圓第二零八章 攪屎棍的崛起第八十三章 西湖的血第一二三章 重返北方第一九零章 砸碎舊世界第五零一章 人民戰爭第四七三章 號角第二一一章 勸進第四十章 國際友人也白搭第五十三章 狂化第四十四章 打臉第四七四章 神愛世人第四四二章 奉神宮第四七五章 美洲第三三九章 插翅難逃第三九八章 侵略者第三五七章 乾隆的最後旅程第四三零章 楊皇帝的追求第十三章 殺出重圍第三九三章 路易的逆襲第一四一章 大明高麗殖民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泾阳县| 彩票| 彩票| 菏泽市| 滨海县| 赞皇县| 三门峡市| 鸡西市| 绵阳市| 鄂托克旗| 科技| 从江县| 郎溪县| 油尖旺区| 漳浦县| 金沙县| 惠来县| 桃江县| 周至县| 岳普湖县| 塔河县| 太湖县| 安化县| 海阳市| 丰城市| 潮州市| 华宁县| 樟树市| 阜新市| 大田县| 额尔古纳市| 翼城县| 临漳县| 张家口市| 齐齐哈尔市| 通辽市| 拉萨市| 雅江县| 大安市| 定日县| 修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