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2章 家之不幸,國之大幸!(求訂閱)

會稽郡。

一處沿溪的庭院中。

項梁、項藉及范增等人齊坐一堂。

室內氣氛肅然。

項梁望著手中的一份布帛,眼中露出一抹凝重,他將這份布帛遞給了范增,沉聲道:“方纔郡守殷通送來了一份布帛,上面記著咸陽傳來的信息,在十幾天前,王賁死了。”

“範兄,你對此怎麼看?”

聞言。

項藉眉頭微皺,冷聲道:“王賁死了?倒是便宜他了。”

范增將布帛接到手,仔細看了起來,在沉思片刻後,緩緩道:“從去年開始,王賁就已染疾臥榻在牀,眼下天氣稍加轉涼,病逝之事並不算什麼突然,只是我們前面商量好的事,恐要從長計議了。”

“亞父,何出此言?”項藉眉頭一皺,面露一抹不悅。

范增沉聲道:“王賁死的不是時候。”

“月初,大秦頒佈政令,在全國推行‘官山海’,齊地對此事反應最強烈,齊地貴族自不願手中利益拱手讓出,因而一直在暗中聯絡,試圖讓我們跟著鬧事,讓大秦疲於奔命,讓這個政令難以落實。”

“我們前面的確同意了。”

“只是王賁身死後,恐就有了變數。”

“有什麼變數?”項藉一臉不解,疑惑道:“這難道不是好事?”

“只要齊地發難,我們五地貴族也跟著發難,大秦定會陷入到被動,只要時間拖得夠長,或者我項氏能攻下一城一郡,等此事傳至天下,足以振慰士心,到時天下貴族竟皆跟著起事,豈是秦廷能鎮壓的?”

聽到項藉的好戰之言,項梁冷聲呵斥了一句。

“行軍打仗,豈能兒戲?”

“當年你大父,你父尚且不敵秦軍,眼下我項氏實力十不存一,楚地貴族也意見不合,這麼貿然舉事,一旦出了狀況,根本就不是項氏能承受的起的,而且我之前是怎麼給伱說的。”

“這次我們的目的是阻撓,是疲秦,不是跟秦人拼命。”

“你把我的話當耳旁風?!”

項藉低垂下頭,不敢出言反駁。

項梁冷哼一聲,看向范增,拱手道:“還請範兄細說。”

范增扶了扶須,將布帛放在案上,沉聲道:“現在情況的確不一樣了,而今始皇沒死,秦軍的戰力尚存,地方官吏雖跟秦廷離心離德,但也只是首鼠兩端,並未真的倒向我們,因而我們斷不能貿然舉事。”

“我們輸不起。”

“一旦輸了,地方官吏恐會倒向秦廷,到時我們的處境只會更艱難。”

“項藉有求戰之心是好事。”

“但不能操之過急。”

“我們原本跟張耳等人說好,等齊地發生暴動,跟著在楚地鬧一些事情來,只是隨著王賁身死,卻是不能這麼做了,王氏父子在秦軍中威望很高,眼下秦軍可謂是哀兵。”

“楚地各大郡尉、縣尉,大多都受過王氏恩情,我等此時舉事,定會爲他們所惡,這些人盡力圍剿下,對我們會十分不利。”

“項氏在楚地根基深厚,但也經不起這般消耗。”

“此事恐要作罷了。”

聞言。

項藉眼中露出一抹不滿,反駁道:“亞父之言,項藉認爲不對,哀兵又如何?我項藉要打的就是哀兵,若是能正面擊潰秦軍,這對秦軍的士氣可謂是致命打擊,秦軍不可戰勝的謠言,也會徹底被擊潰。”

“秦人自此將不足爲懼。”

“秦軍越是士氣高漲,就越要迎頭痛擊。”

“天下畏秦軍久矣。”

“一直這麼畏畏縮縮,束手束腳,這如何能成事?”

“不正面擊潰秦軍,就始終心有懼意,這樣的軍隊豈不成了笑話?!”

“我認爲該繼續既定的計劃。”

聞言。

項梁臉色一黑。

怒聲道:“項羽,你給我閉嘴。”

“現在還輪不到你在這指指點點,當年你大父手握四十萬楚軍,尚且不敵秦軍,眼下我項氏私兵不足千人,又豈能去跟秦人硬碰硬?我認同範兄的建議,該緩則緩。”

“秦人傷慟,若是此時鬧事,定會讓秦人同仇敵愾,還會讓嬴政生出提防之心,這對我項氏十分不利。”

“若讓各地郡尉縣尉生出不滿,對項氏日後行事也多有不便。”

項藉道:

“叔父,我項氏的確有兵不足千人。”

“但天下何人不怨秦?”

“楚人心中從始至終都只認可楚王,只要我項氏登高一揮,楚地民衆豈會不來投?到時我項氏能統領的士卒,豈止千人?”

“叔父你們太怕秦人了!”

“正因爲此,才越發舉事,唯有斬滅雜念,才能破除心中懼意。”

“我楚國也才能得以光復。”

聽到項藉狡辯的話,項梁怒喝道:“你一豎子又知道些什麼?”

“秦軍有何懼的?”

“當年我雖你大父又不是沒殺過秦人,但你要明白,現在局勢跟過去不一樣,秦人獨得了天下,嬴政更是威望如山,這些年秦人北伐匈奴,南取百越,軍隊實力並未衰減多少,而今更是南北各擁兵三五十萬,你真以爲秦人跟那枯草一樣?一把火就能滅了?”

“狂妄無知!”

“枉我過去這麼器重你。”

“你就這般德行?讓你平日多讀書,你這書都讀到狗肚子上了。”

“真是氣煞我也!”

說著。

項梁已忍不住想動手。

一旁的范增連忙出手制止了。

他朝項藉使了個眼色,項藉這纔不情願的離席出去。

項梁道:“範兄,你對項藉太慣著了。”

范增笑著道:“年輕人嘛,本就血氣方剛,衝動在所難免。”

“不過項藉說的其實也沒錯。”

“我們這些年對秦軍太過忌憚了,甚至畏之如虎,若一直是這個心態,等日後真的面對秦軍,恐也會十分束手束腳。”

項梁點了點頭,嘆氣道:“我又如何不知?”

“只是形勢比人強。”

“眼下我項氏,乃至整個六國貴族,都還沒有做好準備,跟秦人決一死戰,也實在機會不大,這纔不得不隱忍,只是這些年,秦廷對地方的控制力愈發不力,這纔給了我們積蓄實力的機會。”

“但還不夠。”

“秦廷依舊太強了。”

“天下對秦廷的積怨也還不夠。”

“我項氏只能繼續等。”

范增對此頗爲認可,沉聲道:“項兄所言甚是,眼下的確不能風頭太過。”

項梁遲疑一下,道:“那齊地怎麼辦?”

范增冷聲道:“當年秦楚大戰,齊國就見死不救,這次就讓齊人自己去面對吧。”

項梁點了點頭。

另一邊。

韓地,潁川。

張良坐在屋舍內,屋內燃著爐火,他看著一份布帛,眼中露出一抹沉思。

最終沉沉嘆氣了一聲。

他起身,負手而立,緩緩道:“官山海,秦廷是爲謀取錢糧,大秦恐是想借此改變疲敝現狀,原本此事當成爲六地合作的機會,可惜隨著王賁的身死,一切也就戛然而止了。”

“一鬆一緊。”

“卻是不知對天下影響幾何。”

張良擡起頭,遙遙望向天穹,眼神頗爲深邃。

這時。

屋外響起一陣腳步聲。

張良心神一緊,在聽清腳步聲後,又重新坐回了席上。

“子房兄,大喜事,大喜事。”

何瑊興奮的跑了進來,手中還揮舞著一份布帛。

“王賁死了。”

“真是天助我等啊。”

張良搖搖頭,沉聲道:“何兄,恐非是如此。”

“王賁之死,利的是秦。”

原本還興奮的何瑊,臉色當即一滯,疑惑道:“子房兄,你何出此言?王賁乃天下名將,他若身死,對秦軍的士氣打擊很大,這難道不是對我們有利嗎?”

張良正色道:“王賁本就身染重疾,也早已不能外出領兵,對天下的實際影響已很小。”

“王氏父子在軍中的確威望很高。”

“但有蒙恬坐鎮北方。”

“王賁的病逝,實際影響更小。”

“若是拉長時間,的確對我們有利,但就目下而言,對我們並不利。”

“這是爲何?”何瑊滿眼不解。

張良沒有回答,只是在手指上沾了點水,在案上寫下了一個字,而後道:“官山海的政令下來後,六地貴族一直暗中聯繫,也都決定在齊地發難後,一起在各地製造動亂,讓大秦疲於奔命,耗費大秦國力。”

“但隨著王賁身死,其他五地恐會因此動搖。”

何瑊眉頭一皺,他沒有急著發問,而是看向大案,見到上面的字,臉色變了變,最終不甘道:“難道就這麼退縮了?這次好不容易六地達成共識,一致興亂,消耗秦國,這次一旦退縮,再想凝聚起來,恐就難了。”

“齊地更是會因此被重創。”

何瑊滿臉不甘。

張良看著何瑊,眼神很是平靜,負手道:“天下之事如此,又能如何?”

“或許秦之氣數眼下還未盡。”

咸陽。

一連半月。

嵇恆都過的很愜意。

無人打擾。

每日就在院中照料著那點小菜,而今他的菜園,比往日又多了一些菜種。

他最看重的是崧。

即白菜。

不過秦時的白菜,自比不過後世的圓潤,葉片也很稀疏,但嵇恆卻很開心,有了白菜,他就可以去醃製一些泡菜了,秦朝的各種醬實在讓人難以下嚥。

他也實在吃不下去了。

半月時間。

王賁的喪禮已經結束。

城中又恢復了往常的寧靜,相對過往變得肅然不少。

嵇恆給自己的躺椅加上一層薄墊,而後舒服的躺在上面,他將相關竹簡拿在手中,仔細的核對了一番。

之前登記的史料,他都記錄了下來。

眼下再做一次覈對,就可送到御史中丞那了。

嵇恆神色放鬆的看著竹簡,突然門外響起一陣腳步聲。

不多時。

扶蘇的身影出現在院內。

扶蘇行禮道:“見過嵇先生。”

嵇恆沒有擡頭,目光依舊停在竹簡上。

扶蘇道:“嵇先生,十日前,齊地貴族張耳夥同一些鹽工、隸臣,發動了暴動。”

“眼下暴動已蔓延了齊地數郡。”

聞言。

嵇恆面色如常,彷彿早已料到。

扶蘇滿眼擔憂,繼續道:“眼下通武侯病逝,軍心已有所動搖,齊地業已生亂,我擔心其餘五地恐會生出異心。”

“先生這可如何是好?”

扶蘇焦急的求問。

嵇恆微微蹙眉,看了扶蘇幾眼,凝聲道:“扶蘇,你可看過兵法?”

扶蘇一愣。

不知嵇恆爲何發此一問。

他道:“有所涉獵,但涉獵不深。”

嵇恆道:“老子曾說過: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故哀兵必勝。”

“眼下通武侯的確病逝,但對大秦而言,利大於弊。”

“王賁在軍中威望很高,天下各地的郡尉縣尉,大多都曾受其恩情,或者是其父王翦恩情,眼下王賁新逝,僅在咸陽,就有無數的挽幛長幡掛滿大街小巷,更有數不清的香案祭品堆滿家門,而今軍中聽聞王賁病逝,定是滿心悲愴。”

“若知齊地在王賁病逝時鬧事,又會作何感想?”

扶蘇目光微凝,道:“會很憤怒。”

嵇恆點了點頭,道:“六地貴族畏懼的向來都是秦軍,眼下秦軍滿腔悲憤,又豈是六地貴族敢招惹的?”

“其餘五地不會輕易鬧事的。”

“非是不敢。”

“而是不願。”

“他們只是想疲秦,並非想跟秦人拼命,但若是將秦人徹底激怒,到時秦軍會做出什麼,可就難以預料了,六國餘孽不敢賭,也不想賭,因而王賁之死,於王氏有傷,於國卻是大利。”

“禮不伐喪。”

“這是春秋時的道義。”

“這個道理世上很多人都懂的。”

“五地眼下名不正言不順,就算想鬧事,也鬧不出多大名堂,還會將自己置於悠悠衆口,日後就算真的成事,也會爲人詬病,所以但凡六國餘孽中有點遠見的,都不會選擇在這時出手。”

“齊地是沒有辦法。”

“大秦的政令已經下發下去,若再不發難,恐就要被蠶食殆盡了,齊地作亂是註定的,但沒有五地作爲響應,齊地的叛亂很快就會平定,因而你的擔心有些多餘。”

“再則。”

“這次齊地作亂給了朝廷口舌。”

“原本朝廷還需束手束腳,唯恐引起六地極大不滿,但在王賁身死之後,齊地的叛亂,卻給了朝廷一個下重手的藉口,朝廷甚至可以借這次作亂,對齊地進行一次大清洗。”

“朝廷師出有名。”

聞言。

扶蘇卻是一愣。

他前面並未想清楚其中的彎彎繞繞,但經嵇恆的一點撥,瞬間豁然開朗。

自古以來,禮不伐喪。

這個規矩雖然在戰國時幾乎無人遵守。

但王賁在軍中威望很高,在王賁病逝之時,齊地卻在這時作亂,無疑會激起軍中士卒憤慨,到時朝廷便可藉此,大舉整頓齊地,而六地的反叛越激烈,就越會激起秦軍的憤怒。

秦軍也會更團結在朝廷左右。

朝廷目前最要緊的就是穩住軍心,因而並不想大動,但若能借著王賁病逝的憤怒,讓士卒同仇敵愾,將有些動搖的軍心穩定下來,六地的叛亂其實是在幫朝廷的忙。

秦軍出手還佔了一個理。

朝廷完全可以藉機對齊地下狠手。

至於其餘五地跟著出手,朝廷也怡然不懼,因爲朝廷想要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就是穩定軍心。

鎮壓五地的叛亂,完全就是附贈的。

朝廷之所以收斂錢財,就是爲穩定軍心,安撫士卒。

眼下通過王賁的死,朝廷不僅能穩定軍心,還能趁機打壓六國餘孽,何樂而不爲?

甚至於只要六地不大亂,朝廷都是樂於見到的。

想到這。

扶蘇眼露覆雜之色。

他其實對王賁的死很悲慟。

帝國柱石傾塌,這放在任何時候,都是件舉國悲愴的事,只是腦海中想著嵇恆所說,心中不禁泛起了一絲漣漪,這種感覺很古怪,但又很是奇異。

一時間。

他都不知該怎樣開口。

嵇恆面色淡然。

他沒有這個多情緒波動。

在他看來,王賁死的很是時候,也真是爲大秦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第10章 如此長子,人何以堪?!(求收藏)第258章 嬴政的不安!(求訂閱)第1章 戰國者,古今一大變革之會!(已刪改第309章 遙望會稽山!(明天恢復更新)第262章 始皇,你讓我失望了!(求訂閱)第403章 誰不想當人上人?!(求訂閱)第4章 大舟已過巨波海,新帆卻覆江河前!(第138章 風起咸陽!(求訂閱)第131章 禍起秦廷!(求訂閱)第93章 大丈夫謀天下!(求訂閱)第259章 始皇,你認爲世上有神靈嗎?(求訂第186章 軍政分離是大秦的紅線!(六千字第第173章 史祿!(求訂閱)第153章 你們可知罪?!(求訂閱)第66章 安國之法!(求收藏)第293章 望祀虞舜於九嶷山!(求訂閱)第361章 凜冬將至!(求訂閱)第305章 七國論!(下)第166章 民最可欺,也最不可欺!(求訂閱)第417章 掌御天下兵馬!(求訂閱)第226章 投其所好!(求訂閱)第23章 二次分封!(求收藏)第143章 壞!!!(求訂閱)第487章 勿謂言之不預!(求訂閱)第432章 我要的是始皇的遺詔!(求訂閱)第24章 周禮,秦法!(求收藏)第239章 君是君,臣是臣!!!(第三更,求第367章 想知道原因?我扶蘇親自講給你們聽第166章 民最可欺,也最不可欺!(求訂閱)喝酒了,emo一下第318章 不書不語唯殺人,天意何其神妙哉!第44章 儒家一定會捲土重來!(求收藏)第484章 磨劍斬君澤!(求訂閱)第65章 航海世家!(求收藏)第438章 不忠不孝不悌!(求訂閱)第347章 人以羣分!(求訂閱)第390章 冗募歸,辭曰日已備,致未來!(求第140章 商賈也是這麼想的!(求訂閱)第347章 人以羣分!(求訂閱)第162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求訂閱)第400章 仲春,無作大事!(求訂閱)第432章 我要的是始皇的遺詔!(求訂閱)第298章 天下震恐!(第二更)第330章 暗流涌動!(今天倒下時差,明天恢第340章 朝聞道,夕可死矣!(求訂閱)第449章 裨將韓信!(求訂閱)第294章 大政不修,天下難平!(求訂閱)第390章 冗募歸,辭曰日已備,致未來!(求第256章 明年祖龍死!!!(求訂閱)第174章 和而不同!(求訂閱)第82章 君之下,皆爲民!(求收藏)第260章 天象背後的真相!!!(求訂閱)第479章 嵇恆真正的野望!(求訂閱)第43章 法即是儒!(求收藏)第295章 法不阿貴,繩不撓曲!(求訂閱)第338章 貴賤無序,何以爲國?!(求訂閱)第299章 以道事君,致君堯舜!(第三更)第191章 人人有氏,等於人人無氏!(求訂閱第310章 殷通的惱怒!(求訂閱)第13章 大仁不仁,大善不惠!(求收藏)第221章 權勢富貴同樣也定於一!(求訂閱)第283章 我,閻樂,大秦丞相?(求訂閱)第209章 請立長公子爲儲!(求訂閱)第208章 政治就是不講道理的!(求訂閱)第343章 途中染疾!(求訂閱)第188章 宮中的兄友弟恭!(求訂閱)第199章 小心趙佗!(求訂閱)第314章 殷通的心思!(24)第312章 這就是大秦的官吏?!(求訂閱)第75章 入仕經緯非我意!(求收藏)第403章 誰不想當人上人?!(求訂閱)第211章 易治者嚴,難治者寬!(求訂閱)第433章 朕在等扶蘇跟胡亥!(求訂閱)第266章 此乃務實陰陽之爭也!(求訂閱)第178章 從重從嚴從快!(求訂閱)第446章 只是始皇餘策罷了!(求訂閱)第224章 五花八門的建議!(求訂閱)第462章 論功行賞!(再寫十來萬字)第430章 陛下今日必須死!(欠一章)第52章 法之天下,儒之教化!(求收藏)第37章 窮者變,變則通,通則達!(求收藏)第149章 一環扣一環!(求訂閱)第414章 我劉季的仕途當在咸陽!(求訂閱)第172章 我並不比扶蘇差!(求訂閱)第47章 兒臣感覺大秦要亡了!(求收藏)第356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求訂閱)第216章 帶大秦銳士回家!(求訂閱)第318章 不書不語唯殺人,天意何其神妙哉!第288章 大秦強大之實也!(求訂閱)第308章 謀長遠之勢你,行長久之策!(感冒第230章 真正的核心是軍隊轉職!(求訂閱)第1章 戰國者,古今一大變革之會!(已刪改第27章 你把我當豎子?!(求收藏)第2章 天之變局,尚未始定!(求收藏)第360章 再苦一苦底層好了!(求訂閱)第249章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求訂閱)第250章 智者如妖!(求訂閱)第402章 大政:不懈怠,不折騰!(求訂閱)第259章 始皇,你認爲世上有神靈嗎?(求訂第276章 三代無定法,國難當變通!(求訂閱
第10章 如此長子,人何以堪?!(求收藏)第258章 嬴政的不安!(求訂閱)第1章 戰國者,古今一大變革之會!(已刪改第309章 遙望會稽山!(明天恢復更新)第262章 始皇,你讓我失望了!(求訂閱)第403章 誰不想當人上人?!(求訂閱)第4章 大舟已過巨波海,新帆卻覆江河前!(第138章 風起咸陽!(求訂閱)第131章 禍起秦廷!(求訂閱)第93章 大丈夫謀天下!(求訂閱)第259章 始皇,你認爲世上有神靈嗎?(求訂第186章 軍政分離是大秦的紅線!(六千字第第173章 史祿!(求訂閱)第153章 你們可知罪?!(求訂閱)第66章 安國之法!(求收藏)第293章 望祀虞舜於九嶷山!(求訂閱)第361章 凜冬將至!(求訂閱)第305章 七國論!(下)第166章 民最可欺,也最不可欺!(求訂閱)第417章 掌御天下兵馬!(求訂閱)第226章 投其所好!(求訂閱)第23章 二次分封!(求收藏)第143章 壞!!!(求訂閱)第487章 勿謂言之不預!(求訂閱)第432章 我要的是始皇的遺詔!(求訂閱)第24章 周禮,秦法!(求收藏)第239章 君是君,臣是臣!!!(第三更,求第367章 想知道原因?我扶蘇親自講給你們聽第166章 民最可欺,也最不可欺!(求訂閱)喝酒了,emo一下第318章 不書不語唯殺人,天意何其神妙哉!第44章 儒家一定會捲土重來!(求收藏)第484章 磨劍斬君澤!(求訂閱)第65章 航海世家!(求收藏)第438章 不忠不孝不悌!(求訂閱)第347章 人以羣分!(求訂閱)第390章 冗募歸,辭曰日已備,致未來!(求第140章 商賈也是這麼想的!(求訂閱)第347章 人以羣分!(求訂閱)第162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求訂閱)第400章 仲春,無作大事!(求訂閱)第432章 我要的是始皇的遺詔!(求訂閱)第298章 天下震恐!(第二更)第330章 暗流涌動!(今天倒下時差,明天恢第340章 朝聞道,夕可死矣!(求訂閱)第449章 裨將韓信!(求訂閱)第294章 大政不修,天下難平!(求訂閱)第390章 冗募歸,辭曰日已備,致未來!(求第256章 明年祖龍死!!!(求訂閱)第174章 和而不同!(求訂閱)第82章 君之下,皆爲民!(求收藏)第260章 天象背後的真相!!!(求訂閱)第479章 嵇恆真正的野望!(求訂閱)第43章 法即是儒!(求收藏)第295章 法不阿貴,繩不撓曲!(求訂閱)第338章 貴賤無序,何以爲國?!(求訂閱)第299章 以道事君,致君堯舜!(第三更)第191章 人人有氏,等於人人無氏!(求訂閱第310章 殷通的惱怒!(求訂閱)第13章 大仁不仁,大善不惠!(求收藏)第221章 權勢富貴同樣也定於一!(求訂閱)第283章 我,閻樂,大秦丞相?(求訂閱)第209章 請立長公子爲儲!(求訂閱)第208章 政治就是不講道理的!(求訂閱)第343章 途中染疾!(求訂閱)第188章 宮中的兄友弟恭!(求訂閱)第199章 小心趙佗!(求訂閱)第314章 殷通的心思!(24)第312章 這就是大秦的官吏?!(求訂閱)第75章 入仕經緯非我意!(求收藏)第403章 誰不想當人上人?!(求訂閱)第211章 易治者嚴,難治者寬!(求訂閱)第433章 朕在等扶蘇跟胡亥!(求訂閱)第266章 此乃務實陰陽之爭也!(求訂閱)第178章 從重從嚴從快!(求訂閱)第446章 只是始皇餘策罷了!(求訂閱)第224章 五花八門的建議!(求訂閱)第462章 論功行賞!(再寫十來萬字)第430章 陛下今日必須死!(欠一章)第52章 法之天下,儒之教化!(求收藏)第37章 窮者變,變則通,通則達!(求收藏)第149章 一環扣一環!(求訂閱)第414章 我劉季的仕途當在咸陽!(求訂閱)第172章 我並不比扶蘇差!(求訂閱)第47章 兒臣感覺大秦要亡了!(求收藏)第356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求訂閱)第216章 帶大秦銳士回家!(求訂閱)第318章 不書不語唯殺人,天意何其神妙哉!第288章 大秦強大之實也!(求訂閱)第308章 謀長遠之勢你,行長久之策!(感冒第230章 真正的核心是軍隊轉職!(求訂閱)第1章 戰國者,古今一大變革之會!(已刪改第27章 你把我當豎子?!(求收藏)第2章 天之變局,尚未始定!(求收藏)第360章 再苦一苦底層好了!(求訂閱)第249章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求訂閱)第250章 智者如妖!(求訂閱)第402章 大政:不懈怠,不折騰!(求訂閱)第259章 始皇,你認爲世上有神靈嗎?(求訂第276章 三代無定法,國難當變通!(求訂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乐市| 铁力市| 乐陵市| 安庆市| 灵川县| 那曲县| 平昌县| 江城| 清苑县| 章丘市| 南康市| 苍山县| 武义县| 平陆县| 邯郸市| 环江| 武隆县| 漳平市| 湘西| 双城市| 务川| 黑水县| 鸡泽县| 海宁市| 体育| 莱芜市| 花莲市| 南宁市| 如东县| 新津县| 康乐县| 乾安县| 淅川县| 七台河市| 扎鲁特旗| 合川市| 比如县| 大方县| 淳化县| 朝阳市| 商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