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章:逃命

1960年春,已經(jīng)持續(xù)一年多的乾旱還在繼續(xù),浙西北的一個小村莊裡有百來戶人家,田地裡早就成了一片黃土,龜裂的大地就像是起了皮的松樹,河裡早就已經(jīng)沒了水,地裡的莊稼去年就沒了收成。

此地名叫洪村,已經(jīng)存在不知有多少年月,村裡頭的人大多數(shù)是清末民國初期從各地逃荒而來的,原本那村裡有多少人有多少事兒都早就埋進(jìn)了黃土裡。只是村口有一處老牌坊,牌坊用的是兩根水桶粗的石柱子立的,柱子下面各壓著個贔屓。

當(dāng)時(shí)的人哪知道贔屓的意思,都管它叫做老王八,這對老王八背上立著柱子,柱子上頭有一塊石頭牌匾,匾上寫著個大大的“洪”字,於是人們便管這裡叫洪村。

外來的人,有力氣的便選幾塊土地,佔(zhàn)一棟屋子,合著帶來的種子與農(nóng)具全家紮根在此。有從內(nèi)陸來的,也有從沿海來的,有安徽的,有河南的,也有江西的。在那個年月裡,哪裡有吃的,哪裡沒有戰(zhàn)亂便到哪裡紮根,我的祖輩原本是安徽安慶人,從我太爺爺那一輩便逃到了此處,從而成了洪村的人。

誰也不知道洪村是哪一年建的,誰也不知道這裡曾經(jīng)發(fā)生過什麼,村裡隨處可見石人石馬,破敗的廟宇大宅,有好多都在那些年被人給拆了。

被砸斷的石馬被拉去修埂建壩,廟宇大宅的青磚被拆下來蓋豬圈澡堂,留下來等我到那一輩的只剩下一座將軍廟和幾截半埋入黃土的石雕了。

浙西北地處兩省三縣交界,古時(shí)候是個重要的驛站,早在秦朝年間便由始皇帝正式封了郡,在秦更早的時(shí)代此處也多有人爲(wèi)活動的痕跡,只是一場太平天國鬧長毛的運(yùn)動把個本地的土著給鬧了個精光。

原住民們給後來者提供了現(xiàn)成的房屋和農(nóng)田,慢慢的,來的人越來越多,也就成了氣候。

洪村是浙西北里比較偏僻的一處山村,四面環(huán)山,中間有一條河,居民們沿水路兩邊而棲,引河水灌溉農(nóng)田。這片村莊的後來者們在這裡生息繁衍,他們避過了抗日戰(zhàn)爭,又避過了內(nèi)戰(zhàn),一直迎來了新中國的解放。

俗話說,山高皇帝遠(yuǎn),1960年,那是大躍進(jìn)和人民公社化到達(dá)頂點(diǎn)的時(shí)代,中國大地上滿地的開土窯大鍊鋼鐵,每個公社都有自己的年度鋼鐵生產(chǎn)目標(biāo),落實(shí)到大隊(duì),又落實(shí)到小隊(duì)。

村村都有任務(wù),人人都有指標(biāo),吃的是大鍋飯,喝的是大缸水,爲(wèi)了實(shí)現(xiàn)“趕英超美”,老百姓硬是把家裡的鐵鍋銅壺都給拿了出來,目的就是給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建設(shè)多添磚加瓦。

到了1960年,持續(xù)一年多的大旱還在繼續(xù),浙西北原本森林覆蓋率極高,漫山遍野都是翠綠的竹子,那一年,據(jù)說山頭上看過去到處都是焦黃的一片。婦女們開始餓著肚皮在田間尋覓野菜,男人們扛著鋤頭進(jìn)山剝樹皮充飢,年紀(jì)大的更是吃起了觀音土,但是社會主義的建設(shè)不能停。

在那個糧食極度匱乏的艱苦年代,洪村的“鋼鐵”產(chǎn)量卻是排在前列,每每都能上頭條。這可不同於“母豬塞大象”和“畝產(chǎn)十萬斤”的放衛(wèi)星誇張宣傳,是實(shí)打?qū)嵉漠a(chǎn)量。

浙西北本就不產(chǎn)鐵礦,爲(wèi)啥洪村能夠有如此大的鋼鐵產(chǎn)量呢?那是因爲(wèi),這裡遍地都是鐵疙瘩。只要你樂意,就去自家後院的地裡用鋤頭刨,拋出來的“鐵疙瘩”各種形狀都有,小的不過一隻碗,大的得十幾個男人用葫蘆吊,據(jù)說當(dāng)時(shí)最大的一個“鐵疙瘩”得有幾千斤,是一個三角的香爐模樣的玩意,硬是讓這羣人給敲了幾天幾夜給分成了幾個大塊丟進(jìn)了土窯裡拿去煉了鋼……

出去這些“鐵疙瘩”,還有些別的玩意,什麼瓶瓶罐罐之類的經(jīng)常會被一起拋出來,洗洗還能用的就被拿去當(dāng)做了家用,有些人運(yùn)氣好的還能挖出點(diǎn)金飾,至於那些玉飾多半都給了孩子們當(dāng)玩物。

70年代,曾經(jīng)有外人經(jīng)常來收那些瓶瓶罐罐,用些塑料盆塑料花,剪刀菜刀就能換一堆,至於那些小孩玩的玉,幾塊糖果就可以換走。

故事的開始,是從1960年那一次大鍊鋼鐵的最後一個階段說起的,那一年,有人去刨“貼疙瘩”很意外的刨出了個孩子。

1960年秋,洪村幾個壯年一起上山尋找原材料,他們知道哪些鐵疙瘩是幹嘛的,用老人的話說,哪些東西叫做“冥器”,是給死人陪葬用的。

不知道是誰開始想到用那些東西鍊鋼的,大概也是被逼的沒法子了,反正都是給死人用的,就當(dāng)是老祖宗們給社會主義添磚加瓦了。

找這種鐵疙瘩不是一般人都能可以的,得懂行的人,起初早的時(shí)候找那些有石人石馬的地兒下鋤就行。到了後期,能挖的都給挖了差不多了,就得請高人來瞧。

說是高人,在那個年代還是很謹(jǐn)慎的,其實(shí)就是一土夫子的後代。在洪村,有一戶人家的祖籍是從河南遷過來的,祖上在洛陽郊區(qū)定居。

古人有生在蘇杭,死葬北邙的說法,歷史上有三分之一的皇帝都埋在洛陽。中國人講究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說法,還有一部分人則是靠吃死人飯的,這些人就是土夫子,在有些地方他們還有個好聽的名號叫做“摸金校尉”。

這位高人姓李,據(jù)他說他跟那位大名鼎鼎的李鴨子是本家,屬於同一個大家族,不知道這位李兄說的是真假,起碼他的先輩到了洪村的時(shí)候也確實(shí)把那洛陽鏟的本事給帶來了。

盜墓者算不得是一門能見光的手藝,挖人祖墳,那是要遭天打雷劈的買賣,但是這一行講究的是半年不開張,開張吃半年。只要你運(yùn)氣夠好挖到一處大墓,那裡頭的東西可就寶貝去了,李家這位爺叫做李啓德,外號“二子”,也有人管他叫二爺。

這位二爺?shù)淖嫔希簿褪撬淖娓改鞘窃?jīng)是一代響噹噹的“掌眼”。懂風(fēng)水知識,拜過師傅,據(jù)說李老爺子只要往山崗上一站,一眼瞄過去,方圓五里地內(nèi)的老墓在哪全都明瞭,甭管你墳埋的有多深。

李老二是在二十世紀(jì)初跑到洪村的,當(dāng)時(shí)算是較早的一批人,他倒不是逃荒,他是被當(dāng)時(shí)的政府給通緝跑路來的這兒。在老家河南,李家兄弟那也是出了名的狠角色,幹他們那一行的,多半手底下都有條把人命,他弄死的是當(dāng)?shù)剀婇y裡頭的一小頭目,屬於典型的分贓不均,把人給活埋進(jìn)了墓坑。

那個年月,稍微有點(diǎn)能耐的流氓頭子拉上一羣三教九流的地痞就敢立山頭,手底下再有幾桿槍,那就能給自己樹個番號,一個個不是自稱司令就是大帥。只要今天隊(duì)伍在,那就是當(dāng)?shù)氐耐粱实郏玖钜驳冒l(fā)餉也得買傢伙啊。

於是,這些土軍閥們就把目光盯上了地下的文物,李家二爺自然是他們拉攏的對象。

人在財(cái)富面前,都會失衡,誰都不會例外,等李二爺真的掀開一座大墓後,說好的三七分賬眼瞅著就要被人“司令”獨(dú)吞。與其被人賣了數(shù)錢還不如一不做二不休,二爺和他兄弟來了個先下手爲(wèi)強(qiáng),哄騙那位“司令”說自己挖到了武則天的墓,事關(guān)重大,只準(zhǔn)他一人前去商量。

這人爲(wèi)財(cái)死鳥爲(wèi)食亡,土司令雖然也有懷疑但仍敵不過財(cái)寶的誘惑,只帶了幾個副官埋伏在附近。果不其然,李老二把他騙到坑邊一記悶棍了結(jié)了性命,待填土埋人之際,那邊衛(wèi)兵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頂著子彈貼著頭皮“嗖嗖”得飛,連夜就開始了逃命生涯。

這一逃就是好幾天,當(dāng)?shù)搅诉@西北時(shí)候,他是曾經(jīng)一度滿眼放光,好傢伙,沒想到這山溝溝裡頭遍地都是老墳窩子,這是老天有眼存心打算讓我發(fā)大財(cái)啊。

於是乎,到洪村還沒站穩(wěn)腳後跟後的一天夜裡,李老二就手癢癢了,拿著傢伙事直奔一處山坡,那地兒他來的第一天就盯上了,與他同去的還有個兄弟,那是他親哥。

一鏟子接著一鏟子,兄弟倆人藉著月光越幹越有勁,索性把衣服都給脫了,光著膀子掄著鋤頭挖。

“媽的,咱這回是要走大運(yùn)了,沒想到逃命到逃到寶藏堆裡來了。”說話的是李老二的大哥,他與李老爺子是同父同母,但倆人卻無半點(diǎn)相似。

老大長得三大五粗,力氣驚人,老二則瘦的跟猴精一樣,黝黑黝黑。這倆人在洛陽興風(fēng)作浪了好久,終於被人給報(bào)了棺,這在當(dāng)時(shí)被抓了就是掉腦袋的罪名,兄弟倆人收拾了細(xì)軟連夜就跑,跑了大半個中國終於在此處落了腳。

第一百六十四章:誰在弔唁第三十八章:奇怪的乞丐第六十三章:開往北方的列車(二)第一百五十一章:輪迴和終點(diǎn)(四)第十一章:新年新計(jì)劃第六十二章:三三制第二十一章:真相第一百九十五章:小憶之死第二十四章:師徒聯(lián)手第一百六十九章:另一個世界(一)地二十五章:化財(cái)積德第九十七章:玉面狐貍第八十章:嗜骨天香蠶第十一章:捲進(jìn)命案第一百三十八章:失靈了第一百二十一章:不宜動土(四)第四十四章:我沒錢第一百四十六章:兄妹第一百四十七章:尾隨第九十五章:背後的手第五十八章:出洞第五十五章:挑釁第九章:1960(二)第一百零一章:選中的人第一百八十章:面具(一)第五十九章:戰(zhàn)!第一百七十一章:定數(shù)(二)第五十三章:撓人的音律第一百零五章:胖子的故事(三)第七章:正月裡發(fā)喪第一百一十六章:落葉歸根(1)第一百三十七章:孤身探營第三十三章:奇遇鼓浪嶼(一)第三十六章:一塵不染的椅子第六十五章:見死不救第一百一十四章:古宅心慌慌(一)第九章:千人哭第九章:千人哭第二章:胖子報(bào)仇第一百二十章:命運(yùn)(一)第一百九十五章:小憶之死第三十六章:送鬼送上路第一百三十七章:孤身探營第七十二章:奇怪的屍體第一百三十七章:蓬萊道人第一百五十二章:輪迴和終點(diǎn)(五)第七十七章:狀元村(3)第七章:我的“洪村”第十一章:詭異的一晚第七十四章:傘中鬼第六十二章:開往北方的火車(一)第十八章:衣服第一百六十章:以命換命第二十一章:新生活第一百三十三章:十八副圖第十四章:牆壁裡的影子第三十九章:故人第四十二章:詛咒石室第五十七章:俘虜第一百四十章:熱火朝天的陰謀(一)第五十一章:南柯一夢(二)第一百六十一章:老三第九章:端倪第三十一章:拔傷第一百五十四章:新房第八十二章:大地紅蓮第四十章:畫像驚魂一夜(三)第十章:一夥人第七十六章:狀元村(2)第三十六章:遷墳的前湊第一百零九章:被人打了第八十一章:最後一個道士第八十章:獵熊計(jì)劃第一百二十章:不宜動土(三)第一百六十章:無處不在的鬼魂第一百七十四章:峰迴路轉(zhuǎn)第一百零三章:難題!第八十七章:帝陵第三十三章:奇遇鼓浪嶼(一)第七十七章:因爲(wèi)他是神第七十七章:先祖的遺蹟第二十九章:妙計(jì)收鬼第七十一章:神湖第八十章:嗜骨天香蠶第六十六章:除夕夜的鬼聲第一百四十五章:哥哥第五十四章:驚魂一夜(二)第八十一章:墓樑上的手腳第一百五十六章:老夫夜觀星象第一百八十九章:斷頭路第一百三十二章:道士也會中招第八十三章:謎團(tuán)(二)第三十一章:前因地一百一十五章:先人的腳步第一百六十九章:另一個世界(一)第一百七十四章:水渠的秘密第九十九章:突變第七十七章:狀元村(3)第四十一章:胡菲兒
第一百六十四章:誰在弔唁第三十八章:奇怪的乞丐第六十三章:開往北方的列車(二)第一百五十一章:輪迴和終點(diǎn)(四)第十一章:新年新計(jì)劃第六十二章:三三制第二十一章:真相第一百九十五章:小憶之死第二十四章:師徒聯(lián)手第一百六十九章:另一個世界(一)地二十五章:化財(cái)積德第九十七章:玉面狐貍第八十章:嗜骨天香蠶第十一章:捲進(jìn)命案第一百三十八章:失靈了第一百二十一章:不宜動土(四)第四十四章:我沒錢第一百四十六章:兄妹第一百四十七章:尾隨第九十五章:背後的手第五十八章:出洞第五十五章:挑釁第九章:1960(二)第一百零一章:選中的人第一百八十章:面具(一)第五十九章:戰(zhàn)!第一百七十一章:定數(shù)(二)第五十三章:撓人的音律第一百零五章:胖子的故事(三)第七章:正月裡發(fā)喪第一百一十六章:落葉歸根(1)第一百三十七章:孤身探營第三十三章:奇遇鼓浪嶼(一)第三十六章:一塵不染的椅子第六十五章:見死不救第一百一十四章:古宅心慌慌(一)第九章:千人哭第九章:千人哭第二章:胖子報(bào)仇第一百二十章:命運(yùn)(一)第一百九十五章:小憶之死第三十六章:送鬼送上路第一百三十七章:孤身探營第七十二章:奇怪的屍體第一百三十七章:蓬萊道人第一百五十二章:輪迴和終點(diǎn)(五)第七十七章:狀元村(3)第七章:我的“洪村”第十一章:詭異的一晚第七十四章:傘中鬼第六十二章:開往北方的火車(一)第十八章:衣服第一百六十章:以命換命第二十一章:新生活第一百三十三章:十八副圖第十四章:牆壁裡的影子第三十九章:故人第四十二章:詛咒石室第五十七章:俘虜第一百四十章:熱火朝天的陰謀(一)第五十一章:南柯一夢(二)第一百六十一章:老三第九章:端倪第三十一章:拔傷第一百五十四章:新房第八十二章:大地紅蓮第四十章:畫像驚魂一夜(三)第十章:一夥人第七十六章:狀元村(2)第三十六章:遷墳的前湊第一百零九章:被人打了第八十一章:最後一個道士第八十章:獵熊計(jì)劃第一百二十章:不宜動土(三)第一百六十章:無處不在的鬼魂第一百七十四章:峰迴路轉(zhuǎn)第一百零三章:難題!第八十七章:帝陵第三十三章:奇遇鼓浪嶼(一)第七十七章:因爲(wèi)他是神第七十七章:先祖的遺蹟第二十九章:妙計(jì)收鬼第七十一章:神湖第八十章:嗜骨天香蠶第六十六章:除夕夜的鬼聲第一百四十五章:哥哥第五十四章:驚魂一夜(二)第八十一章:墓樑上的手腳第一百五十六章:老夫夜觀星象第一百八十九章:斷頭路第一百三十二章:道士也會中招第八十三章:謎團(tuán)(二)第三十一章:前因地一百一十五章:先人的腳步第一百六十九章:另一個世界(一)第一百七十四章:水渠的秘密第九十九章:突變第七十七章:狀元村(3)第四十一章:胡菲兒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榆社县| 朔州市| 新蔡县| 罗定市| 庄河市| 长顺县| 茌平县| 淮滨县| 景泰县| 双牌县| 循化| 沂南县| 葵青区| 四会市| 陕西省| 潼南县| 莱阳市| 天长市| 桂平市| 牙克石市| 商城县| 景谷| 柯坪县| 麟游县| 扎赉特旗| 汤原县| 平罗县| 孟村| 平阳县| 博白县| 德保县| 沐川县| 龙门县| 包头市| 裕民县| 吉水县| 门源| 民权县| 沁源县| 九龙县| 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