羣妖跟隨著兩名城隍,來到了縹緲山。
一到此地,衆人卻是吃了一驚,只看見山林之間,雲霧繚繞,清靜幽深,似是仙境一般。
猛然吸一口,一股靈氣沁入心脾,令人心曠神怡。
“咦……好奇怪,這人世之間,竟然會有這樣靈氣豐厚的地方?”
羣妖之中,不少人瞪大了眼睛,似是有些驚詫。
要知道,自從天道秩序制定以來,三界靈氣便發生了劇烈的變化。
地獄的靈氣完全消失,在地獄之中想要修煉,除非通過特殊的手段,例如像三大惡鬼之中的吡屍鬼那樣,通過不斷吞噬掉鬼魂的力量,來壯大自身的力量。但實際上,這是一種笨方法,普通靈體一般自帶的靈力,微忽其微,幾乎到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要想通過吞噬鬼魂來進行修煉,恐怕就是將整個地獄之中的鬼魂全吞了,能力也漲不了多少。這也是爲什麼數萬年來,地獄之中,也只出了一個吡屍鬼的原因,其餘兩大惡鬼,生前都是能力通天的人物,死後殘魂不滅,被真仙強行封印在了地獄裡頭。
人世之間,原先是與天界相通的,天人兩界的靈氣,也是相互遊走的,那時候,人世之間擁有充沛的靈氣。最早之時,崑崙、五嶽等地,乃是真仙出沒之地,大成修煉者,隱入深山密林之中,通過數百年的修煉,可以達到真仙水準,得道飛昇。相對於那時候來說,飛昇所要面對的天劫,並不是修煉者最大的難題。
天界,自然就不用說,仙山雲集,爲靈氣最密集的地方,這也是爲什麼真仙們會選擇在天界修煉,真正的修煉者,最終的目的,便是成功飛昇進入天界,以獲取更大的靈氣,在修煉之上可以事半功倍。
然而,自從老子李耳飛昇之後,本體太上制定天道秩序,將天人兩界分隔,並設立天門爲玄關,徹底關閉之後,天界的靈氣再也無法流入人世之間,而人世之間僅存的靈氣在數千年的時間裡,已經消磨殆盡,越來越稀薄,末法時期的出現,很大程度,也是因爲靈氣的稀缺所造成的,修煉的人類難以再突破自我,飛昇成仙,成爲了遙不可及的夢境。
自從胡老太爺強行破開天門,反出天界,短短十來天的時間,雖然天門得以修復,但是,仍舊有一部分靈氣,流入了人世之間。
而縹緲山,最早之時,便屬於人間界的仙山之一,後來天人兩界徹底相隔之後,縹緲山的靈氣纔會變得越發稀薄,最後,隱仙派用盡整座縹緲山最後一絲靈氣,修煉至大成,舉教飛昇。
羣妖雖然驚詫這縹緲山的靈氣爲何會比其他地方濃密,但卻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原因。
兩位城隍,凝視看了一下,像是察覺到了什麼。
“我明白了!”馬城隍臉上露出了一絲冷笑。
“噢?城隍大人,你可看出什麼端倪?”
一旁的小妖,連忙開口問道。
未等馬城隍回答,雷城隍便應聲說道:“這縹緲山之中,有隱仙派留下的陣法。”
“什麼?陣法?”
在場羣妖,聽到這句話,頓時都吃了一驚,倒吸了一口涼氣。
隱仙派的傳說,他們可都是有所耳聞,雖然不像其他道門派教那般,存世的時間很長,但是……這個教派,可是最多真仙的教派,舉教飛昇這一壯舉,一夜之間,多了數百名真仙,這手筆……簡直就是神話一般。
如今,聽雷城隍說這縹緲山,有隱仙派留下的陣法,頓時羣妖心裡頭都膽怯了幾分。
“怪不得那李長生,會躲在這個地方……”
“難不成……他是想要依靠隱仙派留下的陣法,庇護自己不成?”
羣妖紛紛開口,議論起來。
馬城隍卻是冷笑一聲,搖了搖頭,說道:“這裡是有隱仙派留下的陣法不假,不過……這個陣法,不是殺陣。”
“不是殺陣?那是什麼?”
羣妖瞪大了眼睛,一時之間鴉雀無聲。
馬城隍說道:“這陣法,乃是吸收天地靈氣的陣法,正因爲如此……這縹緲山的靈氣,纔會如此豐厚,天門一打開,大量的靈氣彙集飄入人世之間,卻是還未等完全散開,便被這隱仙派留下的陣法,強行吸收,留在了這縹緲山裡頭?!?
“原來如此!”
衆人聽罷,紛紛恍然。
“這麼說來,這縹緲山裡頭,並沒有什麼道門殺陣,我們完全不用擔心咯?”
“不錯!”
雷城隍點了點頭。
“哈哈哈……這下好了……既然這縹緲山,靈氣如此豐厚,那我們,便殺了那李長生,之後回去稟報柳仙,將這縹緲山,佔爲己有……有這麼豐厚的靈氣,修煉起來,一定突飛猛進……”
羣妖們個個摩拳擦掌,眼神之中,都閃爍著光芒。
“走,進山!”
羣妖呼喝連連,一個個都已經心急如焚,急不可耐了。
有兩名城隍爺在,區區一個李長生,何足畏懼?
兩名城隍爺在前頭帶路,順著氣息,入了山林,直奔那李長生所在地方去。
一路之上,綠草茵茵,樹木蒼鬱,靈氣瀰漫在山間,讓羣妖心中直癢癢,這樣一個風水寶地,怎麼之前沒有發現?
還好,現在發現,倒也不算太晚。
不多時,穿過了山林,衆人便來到了李長生所在的地方。
一眼看去,只看見山林之間,一條溪流,橫跨在了中間,潺潺的流水流過,似是無限平靜。
小溪之上,有一座小木橋,很長,但不寬,約摸只能過得了一個人身。
在溪流的另一頭,一座草廬,出現在了衆人的視線當中。
四周仙霧繚繞,嫋嫋而生,清幽靜謐。
“哈哈哈……李長生!你出來……以爲躲到了縹緲山,我們就找不到你了嗎?”
馬城隍仰天大笑起來,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神色,一聲大吼。
聲音響徹整片山林,似是打破了這份沉靜,驚起不少的飛禽,紛紛振翅而起。
草廬裡,兩名小童,走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