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55章 風波再起

時間匆匆而逝,轉眼已經到了1933年。

甘肅在孫興華的帶領下,一躍成爲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與此同時德國的希特勒也信心滿滿的做好了登上德國最高位置的準備。

希特勒並不是一個可以安分的人,在他準備登上德國最高位置的時候,他早已經派遣了相關的人員到達了甘肅,他需要孫興華的支持,因爲孫興華這裡有讓他瘋狂的先進武器。

國內的局勢沒有任何的改變,蔣校長熱衷於清剿他的對手,但是蔣校長部隊取得的進展是微乎其微的。

而在東北消化幾個月的關東軍,卻在他們的新司令武藤信義的指揮下,再次把目標放在了中國的熱河省,雖然關東軍前任司令官本莊繁因爲利用手上弱小的關東軍吞下了東三省而受到日本天皇的不滿,甚至受到了日本在野黨的攻擊。但是在日本民衆和部隊官兵的嚴重,本莊繁是英雄。

武藤信義也想要做英雄,而且他認爲張學良是一個很好欺負的對手。如果張學良是隻老虎,也許武藤信義會老老實實的守在東三省的地盤上,但是張學良卻偏偏是隻病貓,這樣剛剛上任的武藤信義,覺得自己有必要在爲日本多多爭取一些地盤了。

1933年1月1日,武藤爲保障主力迅速攻佔熱河、長城,令山海關守備隊和僞滿洲國國境警察隊製造榆關事件,鳴槍挑釁,反誣爲中國軍隊射擊,並通牒中國守軍撤出山海關。

在被中方拒絕後,日軍第8師第4旅在航空兵和海軍各一部支援下,於2日以優勢兵力及火炮向山海關中國駐軍第9旅第626團進攻。該團奮勇抵抗,至3日下午安德馨營長與所屬官兵300餘人于山海關奮戰無援陣亡。該團奉命撤退,山海關陷落。

日軍的魔爪從關外侵略到關內,熱河省成爲日軍的第一個目標。

南京國民政府在得到情況之後,授命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代理委員長張學良指揮所部抵抗日軍部隊,張學良也清楚,日本人是一點面子都不給他了,吞下東三省之後,又把目光打到華北來了。

日本人侵佔東三省,等於狠狠打了張少帥一個耳光,現在連張少帥最後華北這塊地盤日本人都想要奪取過去。張少帥腦袋一熱,乾脆和日本人打起來了,張少帥的依靠是什麼,幾十萬裝備精良的東北軍,爲了這支部隊,張少帥連他老子留下的地盤都不要了。

但是讓張少帥做夢都不會想到的是,幾十萬的東北軍,還是沒有保住熱河的地盤。

1933年二月十一日,國民政府行政院長宋子文至北平,與包括張學良等27名將領一起發表保衛熱河通電。

張少帥牛皮吹的是震天響,先後調集先後調集14個軍20餘萬人,企圖保衛熱河和依託長城阻止日軍進關。

但是想法和現實總是相悖的,熱河抗戰從二月二十一日開始,到三月四日承德失守,日軍用了十一天的時間,就控制了東北軍守備的熱河省。

東北軍唯一進步是,他們用不到一週的時間丟了遼寧省,這次他們用了十一天丟了熱河省。

日本人恐怕做夢都不會想到,哪個國家的部隊作戰都是越打越少,但是日軍和東北軍作戰是越打越多,在攻擊熱河的時候,被省主席湯玉麟丟下的部隊,一部潰逃,一部選擇投降了日本人。

湯玉麟倒是有點民族自尊心,至少他沒有投靠日本人,不過在開戰的時候,這位湯主席,用了整整二百輛卡車,裝著自己的金銀珠寶和鴉片跑了。

張少帥的表現,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東北三省是張少帥不打,讓自己東北軍撤回關內,很多人都想著,號稱東北虎的東北軍在張少帥的指揮下,怎麼也得和日本人在熱河打上幾個月,但是偏偏就不到半個月的時間,熱河再次從張少帥的手上丟了。

蔣校長也清楚了,這位張少帥除了吃喝嫖賭抽,恐怕也沒有別的本事了,於是蔣校長下達了命令,緊急抽調宋哲元的二十九軍投入作戰之中,以軍政部部長何應欽,取代張學良軍事指揮權。

1933年三月,在丟失熱河之後,守住長城,保住華北不受日軍侵佔,已經成爲中國部隊的首要事情了,除了宋哲元的二十九軍,蔣校長懷著一顆忐忑的心,向駐守在甘肅的二十三路軍下達了作戰命令,命令孫興華至少抽調五個旅以上的兵力,投入到長城作戰之中。

爲了讓孫興華更加容易接受這份命令,蔣校長同時任命孫興華爲前線總指揮官,統一指揮前線所有部隊。

在失去熱河之後,如果在丟失長城,那麼日軍引兵華北,進入北平的日子就不遠了,雖然北方不是蔣校長的地盤,但是如果丟失了北平,那麼千古的罵名,就要扣在蔣校長的頭上了。

對於前線作戰的東北軍,蔣校長是在也不敢抱有任何希望了。原本在開戰之前,蔣校長認爲張學良有幾十萬的東北軍,守住熱河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隻是十一天的時間,張學良就把熱河丟失了。

1933年三月五日,甘肅省主席孫興華在得到蔣校長命令之後,迅速的抽調了黨軍第一旅爲先頭部隊,乘坐火車增援前線作戰。

在黨軍第一旅離開之後,孫興華再次召開軍事會議,經過會議決定之後,黨軍第二旅,保安第一總隊,炮兵師第三團,作爲第二梯隊開赴前線,由保安第一總隊長張智能統一指揮。

黨軍第一師餘部,保安第四旅,炮兵師餘部,作爲第三梯隊,迅速在蘭州集結,等待前線命令,一旦有需要的話,第三梯隊可以保證隨時投入到作戰之中。

孫興華跟隨航空隊混編大隊行動,提前趕到前線指揮作戰。

шшш●тт kán●C〇 1933年三月六日,黨軍航空隊混編大隊趕到北平機場,參加長城抗戰,跟隨混編大隊一起行動的孫興華,在飛機降落之後,直接乘坐吉普車趕赴前線,並沒有去張學良的指揮部。

張學良似乎知道孫興華對自己有偏見,對於這件事情也沒有在意。因爲黨軍部隊要做的事情,就是接替前線的東北軍,守住長城的戰線。

1933年三月九日,孫興華在河北省密雲縣成立前線總指揮部,同日孫興華下達命令,黨軍第一旅接替古北口東北軍防務。

等到黨軍第一旅趕到古北口的時候,這才發現東北軍早已經敗退,日軍攻擊部隊已經行至關下,到達古北口的黨軍第一團,在團長的帶領下,隨即下達了作戰命令,利用第一營配合團部直屬機槍連搶佔古北口東西兩側高地,第二營就地組織防禦,第三營做爲全團預備隊。

東北軍看到有援軍到來之後,總算是鬆了一口氣,一部分東北軍官兵在長官的帶領下撤出了戰場,一部分東北軍選擇留在了陣地上面。

日軍原本想要趁著追擊敗退的東北軍,一舉拿下古北口,但是他們卻沒有想到,他們在這裡遭遇了強硬的抵抗,被中國守軍打退之後,日軍連續發起了四次集團攻擊,黨軍第一團打退了日軍的四次集團攻擊。

到了夜晚的時候,日軍總算是老實了下來,同時他們也意識到了,自己碰到真正的對手了。

負責攻擊古北口的是日軍第八師團,屬於日軍精銳師團,用了十一天拿下熱河的就是這個第八師團,師團長是西義一中將。

日軍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那就是前線的指揮官,都喜歡超額完成上面交下來的任務,例如37年的淞滬會戰,日本政府只是希望拿下上海,給國民政府製造壓力,但是前線的部隊在拿下上海之後,直接去攻打南京了。

關東軍司令官武藤信義給西義一的任務是控制熱河,但是西義一用了十一天就奪下了熱河,現在西義一的想法,就是乾脆指揮自己的第八師團打到北平去,反正上面的長官不會責怪自己佔領的地區太多的。

至於張學良的幾十萬東北軍,西義一根本就沒有放在眼裡,他認爲第八師團和第六師團聯手,足可以控制整個華北了。

實際上面從熱河打到這裡,第八師團的部隊沒有付出太大的傷亡,反而僞軍的數量一直在增加,如果不是西義一沒有把那些僞軍看在眼裡,現在他所指揮的部隊,至少會在五萬人以上。

此刻的西義一,正在熱河省和河北省交界處的一個小縣城裡面,等待著前線部隊的報告,西義一已經給前線部隊下達了命令,那麼他就不會在去過多的干涉前線部隊的指揮了。

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西義一認爲,自己的對手,根本就沒有能力讓他重視起來,如果說兩年前九一八事變的時候,石原莞爾說關東軍用竹刀就可以解決東北軍,那麼西義一現在就敢說,關東軍赤手空拳也能夠解決東北軍。

“師團長,第四旅團報告,步兵第五聯隊第一大隊被阻止在古北口,第四旅團現在已經派遣第五聯隊增援了過去。第四旅團長鈴木美通少將請示,攻克古北口之後,是否可以向北平展開行動。”第八師團參謀長小林角太郎從外面走了進來,看著面前的西義一說。

第331章 謀略第225章 校長態度第251章 報國疆場上(五)第109章 校長密電第373章 陣前換將第286章 反攻2第2章 火攻西關第364章 打亂部署第43章 棉湖大戰(二)第326章 後路第343章 平息第78章 奉命增援第43章 棉湖大戰(二)第154章 校長出面第273章 南天門3第336章 時光第385章 大同會戰2第134章 招撫人才(上)第232章 九一八事變(六)第360章 突變第93章 開辦工廠第109章 校長密電第122章 慷慨就義第29章 孤軍奮戰(上)第241章 九一八事變(十五)第304章 刺殺第181章 亂中取慄(下)第268章 長城抗戰12第192章 獵日坦克第329章 攻堅第248章 報國疆場上(二)第323章 夾擊第344章 召見第324章 騎兵第205章 中原大戰(四)第186章 飛機制造第194章 三家聯盟(一)第69章 惠州之戰(一)第361章 萬全縣第76章 駐守惠州(三)第371章 預備役第99章 漏洞百出第43章 棉湖大戰(二)第347章 動亂第213章 中原大戰(十二)第17章 重任在肩第269章 長城抗戰13第133章 攻克永定第268章 長城抗戰12第160章 初戰日寇(一)第7章 冤家路窄第382章 成敗第57章 廣州平叛(二)第180章 亂中取慄(上)第89章 艱難選擇第248章 報國疆場上(二)第27章 防禦寮步(中)第117章 側翼行動第306章 關愛第303章 成婚第99章 漏洞百出第215章 中原大戰(十四)第170章 迷霧陣陣(下)第373章 陣前換將第187章 寸步難進第230章 九一八事變(四)第369章 功虧一簣第355章 晚餐第102章 朦朧之愛第235章 九一八事變(九)第372章 軍事會議第142章 校長下野第72章 惠州之戰(四)第155章 杜大耳朵第161章 初戰日寇(二)第225章 校長態度第121章 阻敵增援第100章 增兵湖南第98章 北伐作戰第197章 三家聯盟(四)第360章 突變第116章 火炮襲擊第71章 惠州之戰(三)第345章 密商第114章 制定計劃第244章 九一八事變(十八)第383章 大同會戰第258章 長城抗戰2第249章 報國疆場上(三)第318章 迷局第382章 成敗第228章 九一八事變(二)第328章 兵法第173章 濟南希望第101章 留守部隊第391章 打援第340章 局面第349章 解決第241章 九一八事變(十五)
第331章 謀略第225章 校長態度第251章 報國疆場上(五)第109章 校長密電第373章 陣前換將第286章 反攻2第2章 火攻西關第364章 打亂部署第43章 棉湖大戰(二)第326章 後路第343章 平息第78章 奉命增援第43章 棉湖大戰(二)第154章 校長出面第273章 南天門3第336章 時光第385章 大同會戰2第134章 招撫人才(上)第232章 九一八事變(六)第360章 突變第93章 開辦工廠第109章 校長密電第122章 慷慨就義第29章 孤軍奮戰(上)第241章 九一八事變(十五)第304章 刺殺第181章 亂中取慄(下)第268章 長城抗戰12第192章 獵日坦克第329章 攻堅第248章 報國疆場上(二)第323章 夾擊第344章 召見第324章 騎兵第205章 中原大戰(四)第186章 飛機制造第194章 三家聯盟(一)第69章 惠州之戰(一)第361章 萬全縣第76章 駐守惠州(三)第371章 預備役第99章 漏洞百出第43章 棉湖大戰(二)第347章 動亂第213章 中原大戰(十二)第17章 重任在肩第269章 長城抗戰13第133章 攻克永定第268章 長城抗戰12第160章 初戰日寇(一)第7章 冤家路窄第382章 成敗第57章 廣州平叛(二)第180章 亂中取慄(上)第89章 艱難選擇第248章 報國疆場上(二)第27章 防禦寮步(中)第117章 側翼行動第306章 關愛第303章 成婚第99章 漏洞百出第215章 中原大戰(十四)第170章 迷霧陣陣(下)第373章 陣前換將第187章 寸步難進第230章 九一八事變(四)第369章 功虧一簣第355章 晚餐第102章 朦朧之愛第235章 九一八事變(九)第372章 軍事會議第142章 校長下野第72章 惠州之戰(四)第155章 杜大耳朵第161章 初戰日寇(二)第225章 校長態度第121章 阻敵增援第100章 增兵湖南第98章 北伐作戰第197章 三家聯盟(四)第360章 突變第116章 火炮襲擊第71章 惠州之戰(三)第345章 密商第114章 制定計劃第244章 九一八事變(十八)第383章 大同會戰第258章 長城抗戰2第249章 報國疆場上(三)第318章 迷局第382章 成敗第228章 九一八事變(二)第328章 兵法第173章 濟南希望第101章 留守部隊第391章 打援第340章 局面第349章 解決第241章 九一八事變(十五)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拉孜县| 渭南市| 巴里| 秦皇岛市| 肇庆市| 沅陵县| 灌南县| 涪陵区| 南江县| 衡阳县| 阜康市| 子长县| 乐安县| 云阳县| 合山市| 潼关县| 买车| 康保县| 长沙县| 麻城市| 洛南县| 全椒县| 玛多县| 桑植县| 荔浦县| 新竹市| 大新县| 利辛县| 灵台县| 余干县| 咸丰县| 都兰县| 和平县| 江北区| 焦作市| 乐都县| 文水县| 曲阜市| 合阳县| 新野县| 洛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