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三十五章 信仰(上)

關於信仰問題,朱有孝感到這是一個非常令人頭疼的事情。在原始的中華大地上,有許多不同的原始信仰,包括對自然的崇拜、對祖先的崇拜,還有許多精英人物的崇拜。但是對於真正的信仰,並沒有多少,最多就是信仰老天爺,認爲老天爺主宰者天下的一切事物,而皇帝就是天子,代表老天爺的意思。至於儒教、道教,只是人們修身養性的一種方式,佛教的傳入,開始也不是那麼順利,後來摻進了中國的原始崇拜以後纔開始在中華大地流傳,但也是幾興幾衰。

後世人形容伊斯蘭教的信仰者是一手拿著《可蘭經》,一手舉著利劍,信仰我者就是我的兄弟姐妹,不信仰我者,就是我的敵人,當我搶光敵人時,搶無可搶時,連我的兄弟也可以搶劫。它奉行的是自私的道德行爲,但是也符合所有強者的行爲,因此能夠從中東一偶傳及到亞非歐各地,但是在其發源地卻到了搶無可搶的地步,在猶太人強大的財力面前進退維谷,反而是內鬥不止,這由於他們的信仰武力征服而缺乏建設造成的,除了地下擁有豐富石油的國家之外,富裕的國家幾乎沒有。

後世的的國人,無論信佛,還是信神,無非是做了壞事拿出一些祭品送到廟宇,祈求神靈護佑,被西方人認爲是見不得人的行賄受賄的另一種表現形式,並且形成了世人都在行賄受賄中生活。

反觀基督教的信仰者,他們教育別人接受上帝的安排,自己就是上帝的羔羊,而他們自己確實手持利劍,大殺四方,當他們睏乏時就向上帝祈禱,讓上帝的使者,就是那些神父之類的,向他們訴說自己的罪過,然後等到吃飽喝足了,再舉著利劍大殺四方,早就忘記了自己的懺悔。這就好比有福我享,殺你那是我代替上帝對你的懲罰。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以米國爲代表的聯軍,在中東的大地上大殺四方,然後留下一地雞毛,讓他們自己去收拾。但是在他們和清朝的戰爭時,卻是在堅船利炮後面伴隨著無數的神甫,把戰爭中得到的紅利,利用宗教的名義,再拿出一點殘羹冷炙去收買華人的民心,傳播上帝的福音,企圖在精神上徹底控制華人。在菲律賓這一點他們做的非常高明,但是在強大的中國儒家文化面前卻沒有完全得逞。至於幾十年後的基督教在華夏大地上流傳,仍然是因爲國人沒有刻骨銘心的信仰,閒下來心裡無聊的人,用來自己做心理安慰而已。

朱有孝的想法就是如何讓大明在四面出擊的時候,能夠有一個良好的藉口,不讓軍人有一種負罪感,認爲這是在拯救對方,這還必須要從儒家和道家的經典裡找到根據,這可是一個龐大的工程,需要幾代人的努力,但是現在必須有一個最原始的藉口,哪怕以後在加以圓滿也行,究竟該從那裡尋找突破口呢?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君權神授,天人合一與天人感應,實現大一統格局,宣揚天命,但懷疑鬼神,子不語怪力亂神,這是儒家的思想之一。道教以《道德經》的思想爲主要教義,倡導尊道貴德、重生貴和、抱樸守真、清靜無爲、慈儉不爭和性命雙修。道教認爲,無形無象的“道”生育了天地萬物。道散則爲氣,聚則爲神。神仙既是道的化身,又是得道的楷模。故道教徒既信大道,又拜神仙。擁有龐大的神團系統。如三官、四御、四值功曹、六丁六甲、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真武大帝、東嶽大帝、碧霞元君、鬥姥元君、驪山老母、關聖帝君、城隍、土地、竈君、門神等等。

這些儒家、道家的學說朱有孝並不知道多少,但是最主要的內容精闢語句還是知道一些的,再者現在貴爲皇帝,尋章摘句的事情還用不到朱有孝去親自動手,而向孫承宗這樣的大儒肯定不屑做這些事情,想來想去也許只有李信、牛金星、宋獻策這些人才有可能做這件事,牛金星現在掙錢已經掙得入迷了,估計沒有功夫做這事,李信和宋獻策這兩個忽悠專家做起來這事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至於道家方面,估計只要自己開了口,讓他們去大肆佈道,應該是不存在任何問題,肯定會大力協助。

想做就做,這一貫是朱有孝的原則,很快的宋獻策就被朱有孝調了回來,還有就是把黃道周也請了回來,再加上從武當山找來的一光道士,把他們幾個人叫到了一起,在朱有孝的書房裡,幾個人穿著便衣喝著茶水開始討論將來的信仰問題。

朱有孝說道:“今天把大家幾位請到這裡,也不要分什麼君臣有別,可以自由談論,無所顧忌。我們接下來談論的的事情,可能有關大明的未來思想領域問題,這是涉及到幾百年甚至上千年以後的問題,也是大明儒家文化如何向天下傳播,道教如何大興於天下的問題。朕對於這些儒家、道家的許多深奧的知識並不是非常瞭解,大家也知道朕並沒有讀過太多的書。朕欲將我大明的文化傳佈四海,就需要靠大家共同的努力,大家都是這方面的專家,希望能夠把儒、道兩家的文化如何融會貫通,作爲一種信仰,讓周圍的四夷接受,以便於我們的統治和管理,這纔是最終的目的。也許你們幾個人不夠,也可以在將來再尋找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來辦這件事?!?

朱有孝說罷以後看了看幾人,發現這幾個人都是靜靜的看著自己,甚至都有點目瞪口呆的樣子,好像是被嚇著了,又好象是極度興奮。過了一會,最先反應過來的不是機智多謀的宋獻策,而是黃道周。

“陛下”,黃道周首先開口,“承蒙陛下不以爲臣年輕和學淺,派微臣前往西域教化土人,臣先說一下在西域遇到的情況。當地的土人可以說對於他們的信仰極爲虔誠,雖然有小帖木兒汗的幫助,但是教化的過程仍然非常艱辛,非是微臣不夠努力,而是當地土人已經在頭腦裡面被他們的信仰所徹底洗滌,而且他們所信仰的教義也是非常符合他們日常的行爲和性格,也和當地的生活匱乏有直接關係。當地的自然條件惡劣,偶有的幾片豐腴的地方都被搶來搶去,最終也會變得了無人煙,變成貧瘠荒涼?,F在陛下意欲改變他們的信仰,首先就得先讓那些地方的人們保證最起碼的生存問題,也就是儒家所說的衣食足而知禮儀,這樣纔好教化當地土人。”

朱有孝這時纔想起來,在中東那片荒涼的的沙漠裡,要想過上富足的生活是非常的不容易,尤其是那時候也不講究什麼計劃生育,本來產出就少,隨著人口的肆意生育,肯定過上一段時間就會發生食不果腹的事情,於是爲了爭奪有限的生存空間,戰爭就會不可避免,這就像《聖經》裡所說的什麼流著牛奶喝蜂蜜的地方,被無數的聖徒搶來搶去,無論是敵人亦或是兄弟,都在爲牛奶和蜂蜜高高的舉著刀子砍向對方,也許這就是西方人爲什麼會侵略成性,也許這就是最根本的原因,生存和宗教就是這樣緊密的聯繫到了一起,這纔是宗教盛行的基礎。

第五章 家底第八十六章 高句麗亂局第七十五章 澎湖列島之戰(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西域風雲(四)第一百四十章 天工開物(四)第二百三十六章 橫掃涇河兩岸(四)第五十四章 科爾沁蒙古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根治黃河規劃第九十四章 進軍大西北(二)第八十四章 東北驅逐戰(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橫掃涇河兩岸(二)第五十五章 藩王會議(一)第七十八章 鍋駝機 (一)第五十二章 山東的新變化(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毛堡爭奪戰(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第三百三十六章 鑽石戰爭(五)第七十二章 東海艦隊的處女戰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鐵路(二)第一百零六章 九代錦衣衛第三百二十章 鳳陽王國(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非洲的變化第二百四十九章 英格蘭探險隊第三百章 大順侯國(一)第六十七章 天啓二年的盤點第二百五十六章 非洲勢力範圍(七)第一百零一章 進軍大西北(九)第九十章 中醫和中藥(三)第三百一十一章 朱常潤的崛起(一)第三百一十五章 朱常潤的崛起(五)第五十章 河套戰役(四)第一百七十五章 太平洋東岸(五)第二百四十章 鐵路(一)第三百四十三章 糧食(三)第七十九章 鍋駝機(二)第二十五章舔舐著傷口的努爾哈赤第九十五章 進軍大西北(三)第八十九章 中醫和中藥(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西非混戰(五)第二百六十二章 西非混戰(六)第九十六章 進軍大西北(四)第二百三十五章 橫掃涇河兩岸(三)第二百零四章 歐洲形勢第一百九十章 勢力範圍第二百零六章 聯軍第七十三章 澎湖列島之戰(一)第二百零三章 來自歐洲的書籍第六十六章 朱有孝的移民規劃第一百一十三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非洲勢力範圍(五)第六十六章 朱有孝的移民規劃第一百四十八章 毛堡爭奪戰(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重組江浙銀行(六)第二百八十四章 朱由檢的未來第一百六十六章 對抗演習第二百九十九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四)第三百一十八章 朱常潤的崛起(七)第五章 家底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工開物(二)第一百八十章 紮根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和諧的事件第二百九十七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糧食(一)第三十七章 蘇州風波第一百五十章 毛堡爭奪戰(四)第二百四十七章 非洲的變化第八十三章 東北驅逐戰(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薄玨(三) 現在的科第十一章 和天才們的談話(一)第一百章 進軍大西北(八)第九十七章 進軍大西北(五)第一百一十七章 林丹汗的謀略第一百四十章 天工開物(四)第二百七十章 西西伯利亞(七)第五十一章 山東的新變化(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古裡第一百九十七章 薄玨(一)第十九章人才和發展(三)第四十八章 河套戰役(二)第七十八章 鍋駝機 (一)第九十七章 進軍大西北(五)第一百二十七章 牛金星的南洋策略(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維也納城 (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海洋的誘惑(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信仰(下)第三十八章 朱有孝的計謀第二百四十五章 飛速發展的大明第一百一十五章 謀劃北方第四十一章 蘇州事平第七十八章 鍋駝機 (一)第二百零四章 歐洲形勢第二十九章 西南邊陲(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重組江浙銀行(一)第一百零一章 進軍大西北(九)第一百一十五章 謀劃北方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工開物(三)第三百零七章 歐洲遊記(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薄玨(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毛堡爭奪戰(一)
第五章 家底第八十六章 高句麗亂局第七十五章 澎湖列島之戰(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西域風雲(四)第一百四十章 天工開物(四)第二百三十六章 橫掃涇河兩岸(四)第五十四章 科爾沁蒙古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根治黃河規劃第九十四章 進軍大西北(二)第八十四章 東北驅逐戰(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橫掃涇河兩岸(二)第五十五章 藩王會議(一)第七十八章 鍋駝機 (一)第五十二章 山東的新變化(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毛堡爭奪戰(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第三百三十六章 鑽石戰爭(五)第七十二章 東海艦隊的處女戰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鐵路(二)第一百零六章 九代錦衣衛第三百二十章 鳳陽王國(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非洲的變化第二百四十九章 英格蘭探險隊第三百章 大順侯國(一)第六十七章 天啓二年的盤點第二百五十六章 非洲勢力範圍(七)第一百零一章 進軍大西北(九)第九十章 中醫和中藥(三)第三百一十一章 朱常潤的崛起(一)第三百一十五章 朱常潤的崛起(五)第五十章 河套戰役(四)第一百七十五章 太平洋東岸(五)第二百四十章 鐵路(一)第三百四十三章 糧食(三)第七十九章 鍋駝機(二)第二十五章舔舐著傷口的努爾哈赤第九十五章 進軍大西北(三)第八十九章 中醫和中藥(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西非混戰(五)第二百六十二章 西非混戰(六)第九十六章 進軍大西北(四)第二百三十五章 橫掃涇河兩岸(三)第二百零四章 歐洲形勢第一百九十章 勢力範圍第二百零六章 聯軍第七十三章 澎湖列島之戰(一)第二百零三章 來自歐洲的書籍第六十六章 朱有孝的移民規劃第一百一十三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非洲勢力範圍(五)第六十六章 朱有孝的移民規劃第一百四十八章 毛堡爭奪戰(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重組江浙銀行(六)第二百八十四章 朱由檢的未來第一百六十六章 對抗演習第二百九十九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四)第三百一十八章 朱常潤的崛起(七)第五章 家底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工開物(二)第一百八十章 紮根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和諧的事件第二百九十七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糧食(一)第三十七章 蘇州風波第一百五十章 毛堡爭奪戰(四)第二百四十七章 非洲的變化第八十三章 東北驅逐戰(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薄玨(三) 現在的科第十一章 和天才們的談話(一)第一百章 進軍大西北(八)第九十七章 進軍大西北(五)第一百一十七章 林丹汗的謀略第一百四十章 天工開物(四)第二百七十章 西西伯利亞(七)第五十一章 山東的新變化(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古裡第一百九十七章 薄玨(一)第十九章人才和發展(三)第四十八章 河套戰役(二)第七十八章 鍋駝機 (一)第九十七章 進軍大西北(五)第一百二十七章 牛金星的南洋策略(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維也納城 (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海洋的誘惑(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信仰(下)第三十八章 朱有孝的計謀第二百四十五章 飛速發展的大明第一百一十五章 謀劃北方第四十一章 蘇州事平第七十八章 鍋駝機 (一)第二百零四章 歐洲形勢第二十九章 西南邊陲(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重組江浙銀行(一)第一百零一章 進軍大西北(九)第一百一十五章 謀劃北方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工開物(三)第三百零七章 歐洲遊記(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薄玨(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毛堡爭奪戰(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土默特左旗| 鄂托克前旗| 资溪县| 保靖县| 百色市| 化德县| 拉孜县| 抚松县| 达孜县| 伊春市| 连江县| 桂林市| 长寿区| 海南省| 若尔盖县| 都江堰市| 裕民县| 贵南县| 丰都县| 凌云县| 通化县| 鹤庆县| 启东市| 连南| 民乐县| 元阳县| 夏津县| 东乡| 宁乡县| 新巴尔虎左旗| 湖州市| 丰宁| 湛江市| 赤峰市| 武城县| 叶城县| 浦城县| 客服| 化隆| 莒南县| 库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