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81章 被遺忘的勳臣

第481章 被遺忘的勳臣

仁壽宮。

朱瞻壑的書房再次成爲了禁地一樣的存在。

基本上從永樂八年,也就是隨太宗皇帝北征回來之後,不管朱瞻壑在哪兒,應天府、香州府亦或者是歐洲,他的書房都是屬於禁地,而且還是最頂級的那種。

無論是在什麼時候,朱瞻壑的書房都是有人把守的,沒有朱瞻壑的允許或者是手令,擅入者的下場就只有一個。

後來,像應天府和香州府這些地方,因爲朱瞻壑長期不在的緣故,重要的奏摺和公文都被帶走了,自然也就不再重要了。

不過這順天府的書房,朱瞻壑回來還不到一個月,就再次成爲了禁地,可想而知在這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朱瞻壑處理了多少的事情。

而這些,僅僅只是個開始,他還有很多的事情要處理。

“世子殿下,這是不是有些……”李彬的臉上有著掩飾不住的疲憊,但仍舊能夠看得出惶恐和不安的情緒。

這一切的一切,都源自於他雙手捧著的那道聖旨。

也就是朱瞻壑之前去找太皇太后張氏蓋章的,任命李彬爲中軍都督府左都督的那道聖旨。

年過花甲,坐上了這可以說是天下武將都夢寐以求的位置,李彬沒有多少高興的情緒,反而全都是沉重和惶恐。

因爲他知道,他其實沒有資格坐上這個位置,而這道聖旨之所以能夠出現在他的手裡,完全是仰賴朱瞻壑對他的信任。

如果不是朱瞻壑的話,張輔不死,沒人能坐得上這個位置。

“怎麼,沒有信心?”看著李彬那惶恐的樣子,朱瞻壑笑道。

“放心吧,中原現在還是安定的,也就只有一個東察合臺汗國蠢蠢欲動,其他人還是老實的。”

李彬聞言語塞。

他擔心的不是這個,他哪裡不知道如今的中原有多麼安定?

韃靼被滅、兀良哈三衛被滅,倭國被滅,瓦剌被趕到斡難河以北,朝鮮臣服,就剩下一個東察合臺汗國了,他這個中軍都督府左都督,怕是有史以來最安逸的了。

再說了,他還巴不得有仗打呢,看著歐洲那邊送回來的戰利品,試問大明哪個武將不眼紅?

也就張輔這種已經躺平了,想要個好名聲安享晚年的人才不眼紅。

所以,他從來都不擔心自己的能力,他擔心的是人們的閒言碎語。

雖然朱瞻壑的光環實在是太強大了,但朱瞻壑畢竟姓朱,甚至人們在心中儼然已經將朱瞻壑當做“君”來看待了。

除了朱瞻壑之外,這些年也就錢勇三人的戰功最爲輝煌了,但錢勇三人無官無爵,只屬於朱瞻壑,不屬於大明。

所以,這大明第一武將的位置,人們還是默認爲是張輔。

如今,自己這個沒打過多少仗的人,只是憑著從當年的漢王擁躉到如今的吳王死忠的身份就坐到了這個位置上,李彬不用想都知道,外面會傳出怎樣的閒言碎語。

“行了,不用擔心。”看著李彬那沉默的樣子,朱瞻壑有些不滿,但還是開口安慰。

在朱瞻壑看來,像李彬這麼杞人憂天可不行,但試問這天地下又有幾個人能看得開呢?

無非就是旁觀者清罷了。

“李彬,你記住。”朱瞻壑看著李彬,語氣變得很是嚴肅。

“做對了選擇,也是一種本事。”

“人的一生,本來就是在做各種選擇,無論什麼事情都逃不開選擇,而你當初選擇對了,他張輔選擇錯了,這就是結果。”

“至於別人的閒言碎語,如果能做到,你可以完全不必在意,如果做不到完全無視他們,那你就加倍努力,用實力讓這些閒言碎語消失。”

“相比之下,你在這裡自怨自艾杞人憂天,實際上是最差的選擇。”

“是!”李彬猛然驚醒,低頭領命,同時雙手也緊緊地握住了那道聖旨。

其實,李彬的能力並不差,或許不如張輔這個堪稱是定海神針級別的老將領,但相較於年輕一代,他其實並不差。

畢竟,年紀在這擺著,李彬再怎麼也是年過花甲的人了,總不至於比不過幾個小年輕。

“好了,你先退下吧,把那四個人給叫進來。”

見李彬也醒悟過來了,朱瞻壑也就擺擺手示意他退下,畢竟他能做的也就這些了。

更何況,這些其實並不是他的分內之事,如今的朱瞻壑,要找的是才能出衆的將領,而不是去培養一個才能出衆的將領。

這二者是有本質區別的。

隨著李彬退出書房將朱瞻壑的命令傳達給門外的四人,吳克忠等人也低著頭來到了朱瞻壑的面前。

“臣等拜見世子殿下!”×4。

“免禮。”朱瞻壑擺了擺手,示意四人起來,自己則是靠在了椅背上,審視著下面的四個人。

吳管者、吳克忠、吳克勤、薛綬,這四人都是大明武將,而且還都是這兩年備受冷落的武將。

除此之外,他們四人還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不是漢人。

吳管者、吳克忠、吳克勤是親兄弟,他們都是隨著父親吳允誠歸降大明的。

吳家一家子原本不姓吳,吳允誠原名把都帖木兒,是韃靼人,洪武二十三年拖家帶口的投誠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安排他駐守涼州,此後十餘年間恪盡職守,未曾犯過任何錯誤。

後來太祖高皇帝駕崩,惠文帝繼位,因爲其忙於削藩,吳允誠一家繼續駐守涼州,直到永樂三年,太宗皇帝完全平定內亂後,吳允誠一家再次進京,拜見太宗皇帝。

就是在那個時候,太宗皇帝賜姓吳,併爲其起名爲吳允誠。

吳家一家四人全都是武將,而且全都是有戰功的武將,更是一門雙爵。

吳家一家都參與過大明的重要軍事行動,而且還是多次,從駐守到巡邊,再到招降、北征、平叛,都有他們一家人的影子,並且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洪武朝歸降,鎮守涼州,並招降周圍少數民族多個。

永樂朝隨太宗皇帝北征,歸來後繼續駐守涼州,涼州衛、永昌衛將領起兵反明,吳管者與其母被困虎穴,可饒是如此,吳家仍舊是頂住壓力,在朝廷援軍未到之前順利平叛。

這些經歷,讓吳允誠得封恭順伯,其二子吳管者因爲在平叛中深入虎穴,也得封廣義伯。

然而,這樣的武將世家,在洪熙朝後卻並沒有得到重用,只因爲在當年北征時,這吳家人一父三子全都是三千營的成員。

在那時,三千營是歸當時還是漢王的朱高煦統領。

“你們的父親……葬在涼州了嗎……”

看著下面的吳家三兄弟,朱瞻壑的心裡多少有些愧疚。

他們三人,當初都是跟著自己父親朱高煦征戰過的,雖然算不上是死忠,但吳家如今落到這種境地,他們吳王一脈是要負主要責任的。

“有勞世子殿下掛念,家父已在涼州安息二十餘年了。”吳家三子中的大哥吳克忠低聲回道。

“唉……”朱瞻壑長嘆一聲,一時之間竟然不知道該怎麼繼續下去了。

當年吳王一脈去雲南就藩,可以說是拋下了一切,就只帶了徐亨一個人走,其他人全都被丟在了應天府。

雖然後來吳王一脈仍舊是武將的領軍人物,朱瞻壑的起勢也保全了武將在大明的地位,但這些被留在京中的武將卻沒了晉升的機會。

“世子殿下不必掛懷。”似乎是看出了朱瞻壑的心思,吳克忠輕聲說道。

“當初的事情,並非人力所能改變,況且自吳王殿下就藩之後,大明就沒什麼戰事了,我們一家就在涼州,爲大明守著大門,挺好的。”

……

朱瞻壑聞言默然。

當朝武將中,支持吳王一脈的佔大多數,但這大多數中,卻極少能有吳克忠這般明事理的人。

當初,吳王一脈前往雲南就藩,帶走一個徐亨已經是老爺子開恩了,要是帶得多了,怕是吳王一脈就被當做是叛逆給剿了。

這一點,其實絕大多數,甚至可以說所有人都能看得出來,但能夠理解的確少之又少,敢於說出來的更是寥寥無幾。

“唉……”再次長嘆一聲,朱瞻壑才緩緩開口。

事情已經發生,面對纔是唯一的辦法。

“你們一家鎮守涼州了,駐邊、巡邊、北征、招降、平叛,爲大明立下了汗馬功勞,然而這些年因爲我們朱家人內部的事情卻遭到不公正的待遇,我在這裡對你們表示歉意。”

“萬萬不可!”吳家三兄弟聞言頓時跪倒在地,吳克忠也低著頭解釋道。

“世子殿下,吳家的遭遇,其實都是命中註定,與太宗皇帝、洪熙皇帝和先皇,以及吳王殿下和世子殿下沒有半分關係。”

“既是入了這世俗,那自然是要遵守世俗的規矩,況且吳家自太祖高皇帝之時就鎮守涼州,這只是我等的本分。”

“好了,起來吧。”朱瞻壑起身,親自將吳家三兄弟扶了起來。

“眼下,我需要你們,大明也需要你們,不知道你們是否願意再次爲大明拼搏一次?”

“回世子殿下!”吳家三兄弟對視一眼,異口同聲地說道。

“既是大明武將,自當是爲大明衝鋒陷陣!馬革裹屍!”

(本章完)

第103章 沐家人第525章 爛泥總是扶不上牆第410章 歷史上的第一個世界性帝國第97章 漢王,仍有追隨者第264章 從社會制度上開始第46章 說的……是誰呢?第131章 故地重遊第225章 舊港宣慰司第322章 未來的決策者第165章 搞我?我直接自斷後路!(二合一)第469章 人比人得死第256章 富和強是兩碼事第254章 最好的勞工第501章 未來的京觀第173章 無差別清掃第394章 與虎謀皮(下)第309章 無人敢犯!第402章 總有人不怕死第515章 自信和自大是兩回事第149章 回馬槍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110章 耍小脾氣怎麼了?第94章 Ta,來了第238章 獻囚求功第200章 無法交流的二人第343章 人終會被年少不可得之物困其一生第163章 不是很好的信號(二合一)第36章 臚朐河,一切的開始第13章 計劃之外的異變第463章 其樂融融和刀光劍影第248章 自此,天高任鳥飛第446章 背叛的結果第15章 猩紅色的大幕拉開第390章 被黑暗逼退的聖光第118章 沒有金剛手段,莫行菩薩心腸第417章 眼中的未來第17章 該死的,一個都跑不了第431章 合而爲一第210章 討好的人第461章 來自明軍的警告(下)第477章 足以和夏原吉相提並論的人才第28章 放他孃的狗屁!第280章 帶有目的的姻親第58章 朱棣的心結第436章 如坐鍼氈的沐昂第163章 不是很好的信號(二合一)第170章 推進,平安京第331章 國基第287章 權利二字第236章 合縱之術第307章 世間萬般人第376章 一花一世界第13章 計劃之外的異變第75章 女中人傑第346章 論狡詐僞善,他遠超我爹第188章 漢王改封!第37章 第一次遭遇第367章 鎮,博壓也,貴重沉穩第436章 如坐鍼氈的沐昂第362章 意想不到的改變第314章 聰明人該做的事情第212章 報仇和奴隸貿易第180章 痛打落水狗?第35章 朱瞻基的轉變,朱棣的欣賞第480章 給孩子規劃第324章 清算第13章 計劃之外的異變第274章 混亂的順天第227章 草原之亂第294章 初次見面,送你個禮物第170章 推進,平安京第36章 臚朐河,一切的開始第376章 一花一世界第75章 女中人傑第252章 改變科舉的定製第108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149章 回馬槍第261章 跨越五百年,相似的結局第310章 文賊竊國第313章 河套第10章 狗血男女第302章 各方矚目第16章 殘忍嗎?第421章 死亡其實才是最大的逃避第460章 來自明軍的警告(上)第219章 土豆計劃的後續第484章 冬天的戰爭,自有冬天的打法第366章 從一件大事到另一件大事第275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14章 這將會是一場屠殺第458章 沒有人可以算無遺策第253章 奴性第488章 躡景追風第57章 徹底解決問題!第451章 真正的毀滅第185章 以籌碼,換雲南第460章 來自明軍的警告(上)第541章 最後的棋子落位第82章 財神爺的新思路第193章 新稅制下隱藏的暗流
第103章 沐家人第525章 爛泥總是扶不上牆第410章 歷史上的第一個世界性帝國第97章 漢王,仍有追隨者第264章 從社會制度上開始第46章 說的……是誰呢?第131章 故地重遊第225章 舊港宣慰司第322章 未來的決策者第165章 搞我?我直接自斷後路!(二合一)第469章 人比人得死第256章 富和強是兩碼事第254章 最好的勞工第501章 未來的京觀第173章 無差別清掃第394章 與虎謀皮(下)第309章 無人敢犯!第402章 總有人不怕死第515章 自信和自大是兩回事第149章 回馬槍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110章 耍小脾氣怎麼了?第94章 Ta,來了第238章 獻囚求功第200章 無法交流的二人第343章 人終會被年少不可得之物困其一生第163章 不是很好的信號(二合一)第36章 臚朐河,一切的開始第13章 計劃之外的異變第463章 其樂融融和刀光劍影第248章 自此,天高任鳥飛第446章 背叛的結果第15章 猩紅色的大幕拉開第390章 被黑暗逼退的聖光第118章 沒有金剛手段,莫行菩薩心腸第417章 眼中的未來第17章 該死的,一個都跑不了第431章 合而爲一第210章 討好的人第461章 來自明軍的警告(下)第477章 足以和夏原吉相提並論的人才第28章 放他孃的狗屁!第280章 帶有目的的姻親第58章 朱棣的心結第436章 如坐鍼氈的沐昂第163章 不是很好的信號(二合一)第170章 推進,平安京第331章 國基第287章 權利二字第236章 合縱之術第307章 世間萬般人第376章 一花一世界第13章 計劃之外的異變第75章 女中人傑第346章 論狡詐僞善,他遠超我爹第188章 漢王改封!第37章 第一次遭遇第367章 鎮,博壓也,貴重沉穩第436章 如坐鍼氈的沐昂第362章 意想不到的改變第314章 聰明人該做的事情第212章 報仇和奴隸貿易第180章 痛打落水狗?第35章 朱瞻基的轉變,朱棣的欣賞第480章 給孩子規劃第324章 清算第13章 計劃之外的異變第274章 混亂的順天第227章 草原之亂第294章 初次見面,送你個禮物第170章 推進,平安京第36章 臚朐河,一切的開始第376章 一花一世界第75章 女中人傑第252章 改變科舉的定製第108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149章 回馬槍第261章 跨越五百年,相似的結局第310章 文賊竊國第313章 河套第10章 狗血男女第302章 各方矚目第16章 殘忍嗎?第421章 死亡其實才是最大的逃避第460章 來自明軍的警告(上)第219章 土豆計劃的後續第484章 冬天的戰爭,自有冬天的打法第366章 從一件大事到另一件大事第275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14章 這將會是一場屠殺第458章 沒有人可以算無遺策第253章 奴性第488章 躡景追風第57章 徹底解決問題!第451章 真正的毀滅第185章 以籌碼,換雲南第460章 來自明軍的警告(上)第541章 最後的棋子落位第82章 財神爺的新思路第193章 新稅制下隱藏的暗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陵县| 玉环县| 吴江市| 青川县| 大新县| 铅山县| 明光市| 乌恰县| 南丹县| 曲阜市| 崇明县| 丹凤县| 阿拉善盟| 潼南县| 枞阳县| 久治县| 宜川县| 英山县| 舒兰市| 华宁县| 乡宁县| 广南县| 松阳县| 定南县| 香格里拉县| 隆昌县| 武邑县| 万载县| 陆河县| 苗栗市| 金川县| 杭锦后旗| 宁国市| 霍邱县| 淮北市| 上犹县| 凌源市| 松阳县| 青田县| 海伦市| 东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