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007章 定計昆明(一)

第007章 定計昆明(一)

大明崇禎六年(1633年)八月,朝廷調(diào)派十萬大軍(實際人數(shù)五萬)入滇的旨意下到了昆明黔國公府,接旨的是時任黔國公沐天波,這是自沐英之後的第十二代黔國公了。

黔國公世襲是明代著名的四大世襲之一,另外三個分別是魏國公、成國公、英國公。在此之外雖然還有一堆世襲的勳貴,但是無論是歷史悠久的程度還是權(quán)勢地位人脈都不如這四家。

而在這四家中,以黔國公世襲最爲風光,因爲黔國公實際上是這雲(yún)南地面上的土皇帝,單單這一點就是其他三家望塵莫及的。

第一代黔國公是沐英,明朝開國名將。字文英,朱元璋義子,濠州定遠(今屬安徽)人。洪武九年以副帥之職征討吐蕃。洪武十三年第三次北伐中,以主帥職務大敗元軍。洪武十四年第四次北伐中,率西路軍連敗元軍,洪武十四年至十五年明攻雲(yún)南之戰(zhàn)中,以副帥之職屢敗元軍。其鎮(zhèn)滇10年間,大興屯田,勸課農(nóng)桑,禮賢興學,傳播中原文化,對西南安定做出傑出貢獻。封黔國公,追封黔寧王,諡昭靖,享太廟,塑英像於功臣祠,配享太廟。

沐英的威望究竟有多大呢?即使是在幾百年後,雲(yún)南的土司都還記得這位沐王爺。

不過此時的雲(yún)南早就不是沐英那會諸司歸心的局面了,事實證明“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的理論根本是在扯淡。無論沐英多麼英勇善戰(zhàn),都不等於他的子孫也有這麼牛B。

萬曆四十年(1612年)第十代黔國公沐昌祚稱病解任,沐啓元開始擔任都督僉事總兵官,實權(quán)依然掌握在沐昌祚手中。天啓二年(1622年),貴州安邦彥叛亂,朝廷命沐昌祚、沐啓元出征,兩人懼怕,多有推諉。估計沐英沐王爺泉下有知也得爬出來揍這不肖子孫一頓。

天啓四年(1624年)十二月,沐昌祚死後,天啓五年三月丁卯(1625年4月25日)沐啓元嗣其祖父黔國公爵位。沐啓元輕狂不法,縱容家奴殘害百姓,巡按餘瑊按律逮捕犯法家奴。這本來也是明代經(jīng)常上演的戲碼,大家扯扯皮什麼,互相彈劾一下也就過去了。但是也不知道怕死的沐啓元是不是膽量見長了,居然調(diào)集兵馬,用火炮對準巡按公署。這是要做死啊,擱在任何一個封建王朝,武力進攻朝廷委任的封疆大吏的舉動都可以被視爲謀逆。由此可見,沐王爺家的家教還是有嚴重問題的,這孩子一代不如一代。

崇禎元年六月己亥(1628年7月10日)其母宋氏害怕兒子爲家族惹禍,下毒將沐啓元毒死,然後由沐啓元年僅十週歲的兒子沐天波繼承黔國公爵位。

沐天波襲國公爵位的時候不過十歲,總兵事務只能由雲(yún)南巡撫代攝,府內(nèi)事務則由其母陳太夫人及管家阮氏兄弟主持。此時的明朝已是千瘡百孔,雲(yún)南也由於沐府及整個官場“網(wǎng)利營私,土司多叛”。

接旨的時候,沐天波也不過是十六歲,對於朝廷大軍入境的意義也是不甚明瞭,只是在母親的要求下依著規(guī)矩接旨了。

溫體仁估計對雲(yún)南的情況也是瞭解不多,他要是知道黔國公府是這麼個情況,估計他也不會上奏保舉黔國公爲這次西南平亂的主帥了。最搞笑的還不是溫體仁,而是崇禎皇帝,他是知道黔國公府情況的,但是他不知道溫體仁不知道,所以本著避免張振嶽等人做大的原則,居然同意了溫體仁的建議,把總經(jīng)略的帽子給了沐天波,反正是個十六歲的孩子,幫著壓壓張振嶽他們就好了,末了自己也別瞎折騰。

但是崇禎皇帝終歸是一個有想法的皇帝,他在雲(yún)南一地並無大亂的情況下,調(diào)這麼多兵馬趕赴西南是有目的的,那就是他需要一個穩(wěn)定的西南地區(qū)。

雲(yún)桂川黔四省,土司林立,這個在大明王朝強大的時候還沒覺得如何。可是等到王朝末世,土司們越來越能折騰,野心越來越大的時候,大明王朝就有點吃不消了。

所以崇禎的想法很簡單,一勞永逸,讓善於和土著打交道的張振嶽去,把西南四省的土司們收拾一下,讓他們消停點,以後規(guī)規(guī)矩矩過日子就好了。這就是崇禎皇帝的真實想法,不過如果他知道張振嶽的想法那他估計就只能自愧不如了。

已經(jīng)帶兵抵達曲靖的張振嶽壓根就沒打算做第二個沐英,因爲今時不同往日了,大明滅亡的警鐘已經(jīng)敲響,張振嶽的想法也越來越多起來。

一開始,張振嶽也曾想過“禦敵於國門之外”,直接把所有的危機都扼殺在搖籃裡。但是隨著他的地位越來越高,所接觸到帝國的真相越來越多,他的三觀不知不覺發(fā)生了變化。

大明不是被誰滅掉的,滅掉大明的既不是李自成也不是滿清,那些都是表象,真正滅掉大明的是大明自己。

落後的軍事制度,扯皮的文官集團,效率低下的行政機構(gòu),嫉賢妒能的文武百官,以及貪墨成風的官場和嚴重落伍的治國理念。這一切都讓張振嶽清醒的認識到,在這樣一個框架下要想保住大明,幾乎沒有可能,袁崇煥不行,孫承宗不行,孫傳庭不行,盧象升、楊嗣昌也不行。因爲扯後腿的太多了,壞事的太多了,放屁的也太多了。

崇尚虛名,性格看似剛毅實則優(yōu)柔寡斷的崇禎皇帝如果早生些年,或許真是個明君,趕上明末這個體制病集中爆發(fā)的時候,他就只能是悲劇了。

而且有一個道理張振嶽是明白的,就當大明是一家公司好了,如果這家公司已經(jīng)沒錢發(fā)工資了,沒錢維持生產(chǎn)經(jīng)營活動了,那麼除了倒閉還能做什麼?

張振嶽爲之努力過了,他得罪了整個江南士紳階層,爲朝廷搞到了大筆商稅,但是這些錢現(xiàn)在被東林黨勸進了戶部。他開辦歐亞聯(lián)合公司賺取貿(mào)易利潤,但是這些錢最終落入勳貴和太監(jiān)們的腰包,這已經(jīng)不單單是錢的問題了。。。

第012章 磨牙向北(二)第045章 動盪時代(四)第011章 天日昭昭(八)第061章 寧遠大戰(zhàn)(十一)第065章 覺華島主(一)第002章 北京的末日(二)第013章 大叛亂(二)第050章 遼東歲月(六)第085章 天啓帝(三)第036章 風雲(yún)變幻(五)第056章 海上堡壘(一)第063章 寧遠大戰(zhàn)(十三)第003章 充軍遼東(三)第005章 英雄救美(五)第063章 寧遠大戰(zhàn)(十三)第021章 和記南陽(二)第030章 太行山上(三)第066章 張獻忠之死(一)第002章 西方來客(二)第046章 遼東歲月(二)第027章 奇恥大辱(二)第039章 痛擊大順軍(一)第066章 張獻忠之死(一)第015章 磨牙向北(五)第016章 出兵歐洲(一)第003章 北京的末日(三)第002章 西南風雲(yún)(二)第058章 海上堡壘(三)第001章 充軍遼東(一)第049章 遼東歲月(五)第033章 草原搶婚(三)第058章 王師北伐(二)第008章 北京的末日(八)第084章 天啓帝(二)第020章 臺灣大海戰(zhàn)(五)第060章 海上堡壘(五)第073章 一統(tǒng)南洋(五)第042章 動盪時代(一)第061章 威服南洋(一)第013章 發(fā)家致富(四)第043章 動盪時代(二)第027章 一救唐王(五)第035章 火併江湖(三)第043章 榮升參將(二)第021章 整頓軍備(一)第001章 充軍遼東(一)第019章 三義百貨(四)第031章 平臺召對(三)第006章 北京的末日(六)第037章 風雲(yún)變幻(六)第038章 海商之路(五)第063章 寧遠大戰(zhàn)(十三)第021章 西南王(四)第021章 西南王(四)第018章 西南王(一)第055章 寧遠大戰(zhàn)(五)第048章 新昆明(四)第039章 大混戰(zhàn)(二)第029章 蘇州民變(一)第027章 西南新政(二)第041章 招賢納士(三)第019章 總督江南(四)第029章 一救唐王(七)第062章 威服南洋(二)第045章 痛擊大順軍(七)第0003章 三朵奇葩(二)第077章 北京之行(四)第013章 磨牙向北(三)第068章 光復南京(六)第070章 買賣招標(三)第010章 北京的末日(十)第083章 天啓帝(一)第062章 王師北伐(六)第052章 啓航(二)第028章 東海之戰(zhàn)(三)第007章 唐家兄妹(一)第020章 進軍遼東(一)第064章 寧遠大戰(zhàn)(十四)第027章 東海之戰(zhàn)(二)第021章 出兵歐洲(六)第049章 營救紅娘子(三)第043章 痛擊大順軍(五)第069章 買賣招標(二)第045章 退路(一)第017章 總督江南(二)第0004章 三朵奇葩(三)第073章 買賣招標(六)第008章 天日昭昭(五)第017章 臺灣大海戰(zhàn)(二)第037章 大開眼界(五)第031章 西南新政(六)第046章 三年之約(三)第067章 張獻忠之死(二)第032章 平臺召對(四)第006章 遼西七匹狼(一)第018章 西南王(一)第036章 遊江南(三)第016章 大叛亂(五)第004章 再立新君(四)
第012章 磨牙向北(二)第045章 動盪時代(四)第011章 天日昭昭(八)第061章 寧遠大戰(zhàn)(十一)第065章 覺華島主(一)第002章 北京的末日(二)第013章 大叛亂(二)第050章 遼東歲月(六)第085章 天啓帝(三)第036章 風雲(yún)變幻(五)第056章 海上堡壘(一)第063章 寧遠大戰(zhàn)(十三)第003章 充軍遼東(三)第005章 英雄救美(五)第063章 寧遠大戰(zhàn)(十三)第021章 和記南陽(二)第030章 太行山上(三)第066章 張獻忠之死(一)第002章 西方來客(二)第046章 遼東歲月(二)第027章 奇恥大辱(二)第039章 痛擊大順軍(一)第066章 張獻忠之死(一)第015章 磨牙向北(五)第016章 出兵歐洲(一)第003章 北京的末日(三)第002章 西南風雲(yún)(二)第058章 海上堡壘(三)第001章 充軍遼東(一)第049章 遼東歲月(五)第033章 草原搶婚(三)第058章 王師北伐(二)第008章 北京的末日(八)第084章 天啓帝(二)第020章 臺灣大海戰(zhàn)(五)第060章 海上堡壘(五)第073章 一統(tǒng)南洋(五)第042章 動盪時代(一)第061章 威服南洋(一)第013章 發(fā)家致富(四)第043章 動盪時代(二)第027章 一救唐王(五)第035章 火併江湖(三)第043章 榮升參將(二)第021章 整頓軍備(一)第001章 充軍遼東(一)第019章 三義百貨(四)第031章 平臺召對(三)第006章 北京的末日(六)第037章 風雲(yún)變幻(六)第038章 海商之路(五)第063章 寧遠大戰(zhàn)(十三)第021章 西南王(四)第021章 西南王(四)第018章 西南王(一)第055章 寧遠大戰(zhàn)(五)第048章 新昆明(四)第039章 大混戰(zhàn)(二)第029章 蘇州民變(一)第027章 西南新政(二)第041章 招賢納士(三)第019章 總督江南(四)第029章 一救唐王(七)第062章 威服南洋(二)第045章 痛擊大順軍(七)第0003章 三朵奇葩(二)第077章 北京之行(四)第013章 磨牙向北(三)第068章 光復南京(六)第070章 買賣招標(三)第010章 北京的末日(十)第083章 天啓帝(一)第062章 王師北伐(六)第052章 啓航(二)第028章 東海之戰(zhàn)(三)第007章 唐家兄妹(一)第020章 進軍遼東(一)第064章 寧遠大戰(zhàn)(十四)第027章 東海之戰(zhàn)(二)第021章 出兵歐洲(六)第049章 營救紅娘子(三)第043章 痛擊大順軍(五)第069章 買賣招標(二)第045章 退路(一)第017章 總督江南(二)第0004章 三朵奇葩(三)第073章 買賣招標(六)第008章 天日昭昭(五)第017章 臺灣大海戰(zhàn)(二)第037章 大開眼界(五)第031章 西南新政(六)第046章 三年之約(三)第067章 張獻忠之死(二)第032章 平臺召對(四)第006章 遼西七匹狼(一)第018章 西南王(一)第036章 遊江南(三)第016章 大叛亂(五)第004章 再立新君(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城区| 报价| 武宣县| 晋城| 凉山| 永川市| 松江区| 黄陵县| 蒙城县| 佛教| 墨脱县| 云和县| 百色市| 西丰县| 全州县| 永州市| 屯留县| 鞍山市| 锡林浩特市| 丰顺县| 米脂县| 盐山县| 泊头市| 金寨县| 天镇县| 梅河口市| 府谷县| 盘锦市| 皮山县| 彭阳县| 岳普湖县| 昭通市| 名山县| 阳春市| 安泽县| 丽江市| 夏邑县| 张家口市| 永兴县| 二手房| 金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