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二十八章 李過在華夏軍

張強每天在中樞金華府辦公,回家過日子,當著一國國君,卻頂著個大都督的名號,但張強卻樂此不疲,並不在意朝中人怎麼說他,好多投靠過來的遺老遺少,已經叫囂著讓他登基爲君,起碼稱王,但他並不採納他們的意見,同時對於想要讓他登基爲君的高官們冷臉警告。

而本來就是大順軍忠貞營兵馬大元帥的李過,自從被部下背叛,被效忠的大順軍太后高氏關了禁閉,而後獻給華夏軍,全體投靠了華夏軍之後,每天深居簡出,華夏軍雖說也不敢對他掉以輕心,但並不像其他王朝對待前朝的皇族那樣,苛刻對待他,反而給他一定的自由,他想去哪裡,除了必須有人跟隨監視以外,他在中樞金華府,可以說暢通無阻。

哪怕是有時候開大朝會,他也能通報一聲,然後上來在門口找個座位坐下來,旁聽,他從來不開口,人比起原先蒼老了很多,可那份征戰沙場的殺氣,威嚴,一般人也不敢惹他,他不說話,別人也不同他交流,也不問他,責難他,所以他的地位在華夏軍地盤上是超然的。

而高氏,則時常出沒在總督府,和總督府的女眷們打成一片,同住在總督府的朱家有來往,朱大典對她也是恭敬有加,以禮賓待之,朱盼盼同她也多有交往,最近她同孔四貞走的近,一段時間以後,她找到周粥,想要一份工作。

周粥想她跟隨李自成戎馬一生,也是個武將,就想派她到兵部去,但她不想去兵部,倒是去了工商部,做了朱盼盼的副手。

而周粥想到她不想呆著,那麼李過和華夏軍雖然有交集,可也不是那種仇人一樣的對手,就把李過叫來,同時把魏無忌叫來,兩個人開了個小會,之後在大朝會上討論了一番以後,由內閣下令,讓他在兵部的新兵訓練營擔任了新兵訓練總監一職。

本來沒有這個總監的,可爲了他,就設立了一個新兵訓練總監,官職等同於兵部給事中,相當於是副廳長的等級,官職從三品。

新兵訓練大營在東陽鎮,東陽鎮四周就像一個大兵營,是軍事禁地,一面是新兵訓練營,一面是外來駐軍營地,另一面是本地駐軍大營,還有一面是即將建成的軍校大營,而東陽鎮則是這個凹字形的形狀的那個凹字底部,缺口直通金華府府城。

東陽鎮本地居民需要一直走到府城才能去其他地方,他們不能向其他地方走,否則會被直接抓起來,然後審訊,不論你有罪無罪,幾年牢獄之災是免不了的,住在這裡的東陽鎮居民都懂得這個,外人來了,別說是探查消息,你不被盤查就不錯了。

穿著沒有品級的高級軍官寶藍色的軍將制服,李過帶著幾名總督府拍給他的親兵,以及他保留的四名原先的老親兵,驅車來到了新兵營地。

他上任已經有半個月了,但對於東陽鎮的居民百姓來說,還是陌生的,雖然身邊有幾名全副武裝的親兵,可每次都要被軍民們盤查好幾次,親兵們解釋好久才能消除誤解,因爲時間還短,大家都不認識他,所以一些不知道他的百姓總是覺悟高,老要盤查他,試探他,抓住探子可是有獎勵的。

哪怕他是穿著軍裝制服,他們都要試探他,探查他,根本不認他這個新兵訓練總監,華夏軍軍事禁地的氛圍就是如此,每個人必須瞪大眼睛,留心敵人的滲透和打探,所以纔會有即便是高級官員來了,不認識百姓盤查,華夏軍不僅不驅趕,不討厭,不管,反而對他們的行爲給予獎勵和鼓勵,這樣有助於華夏軍重地的安全。

開頭李過面對如此事情也是有些忐忑,有些爲難,但知道身在別人的地盤上,不能惹事,所以也就小心應付了,他那時候想著,這簡直就是對他的侮辱,堂堂一個曾經把北方搞得的烏煙瘴氣,和自己的叔叔差點在北京城改朝換代的能人,如今竟然被區區幾個百姓,這些以前被他拿來當炮灰的刁民刁難,心頭火大,嘴上卻不敢多說,安靜的耐心的接受了他們的盤查。

後來張名振知道了以後,直接找了魏無忌,魏無忌招了民情部的黃韜,黃韜派遣民情部在東陽鎮的負責人,才把這些事情擺平,大部分人不爲難他了,一些人不知道不長記性還是真的記不住他,還是爲難他,但這時候他已經習慣了,應付兩句就過去了。

來到了軍營裡面,聽著新兵們整齊的喊著一二一,立定,看著他們走正步,互相捉對廝殺,整齊的跑步,整個人的心就安心了,他畢竟是軍人,還是習慣軍隊的氣息。

而且他對於華夏軍這種訓練方式很感興趣,問這個,問那個,就是想知道爲什麼華夏軍會從一支起義軍,發展爲現在的幾乎在大明這片土地上無敵的存在,用了不過區區十年的時間,就已經能同清軍分庭抗禮,並且把大明軍和清軍打的節節敗退,幾乎沒有失敗的戰績,同時還在海上把聽說很厲害的泰西人打的全軍覆滅,把那個海霸王鄭成功弄得灰頭鼠面,華夏軍佔據了他地盤的一角,他都不說什麼,即便是以李過的猜想,鄭成功肯定是打不過華夏軍才忍氣吞聲讓華夏軍佔據著自己的地盤的。

一隊隊新兵從他面前跑過,穿著雜七雜八服裝的是新入伍的新兵,這些是百姓中招手的新兵,他們還在進行隊列紀律訓練,訓練他們服從命令,大約需要三個月時間。

穿著華夏軍舊有的青色沒有標識的軍裝的是從明軍隊伍裡面投靠過來的,還有就是從俘虜裡面改編過來的,以及從清軍那邊投靠過來的將領的士兵,還有從基層的民兵裡面挑選上來的有過駐守地方經驗的沒有經過訓練的青壯民兵。

他們同樣要經過一個月的隊列和紀律訓練,然後進行冷兵器搏擊,隊形,戰陣訓練。

而穿著藍色沒有標識的軍裝的已經有一些戰鬥經驗,並且在底下民兵部隊和守備部隊裡面經過簡單的訓練,並且有過作戰經驗,使用過火器的新兵,這些新兵只會進行半個月的隊列,紀律訓練,然後進行半個月的冷兵器搏擊,隊形,戰爭訓練,最後轉到現在,進行火器的使用,認識,戰鬥訓練。

他們其實才是新兵營裡面最終能走出去的新兵,他們的去向一般是民兵隊伍裡面的基層伍長,守備營的士兵。

還有一部分已經是守備營的士兵了,但他們回來進行武器升級換代的訓練,他們要學習新的武器的使用,以及新的戰術的磨合,對駐紮在地方上的一些認識和需要他們做的事情的講解,同時對戰清兵如何做,對戰南明軍如何做,以後遇到了別的地形和氣候如何行軍打仗,怎麼做好一個斥候,怎麼做好一個火槍兵,炮兵,騎兵,這些深入的認識的學習,主要是以文化學習爲主,以思想教育爲主,等於是深造。

這些士兵深造以後,會被派回到民兵中擔任總旗,百戶,或者守備營裡面擔任什長,總旗,以後可以進入軍校進行深入學習。

將來是當官的苗子。

看到如此,李過不由的感嘆,華夏軍比起大清和大明來要進步和先進多了,看人家對於士兵和武將的培養,那是下了大功夫的,這些士兵出去以後經過一段時間的駐守,回來在經過深造,出去就是隊伍裡面的小軍官,經過一段時間的熬資歷,或者被調去打戰,有了戰鬥經驗,戰功,回來就能進軍校深造。

深造半年出來,起碼是個把總,百戶的,這比自己的忠貞營要厲害多了。

忠貞營一般都是把那些跟隨部隊戰鬥時間長,經歷過生死的老兵作爲苗子,挑選進老營,多少次戰鬥不死,並且認了主將,忠誠於主將,纔會進家丁隊,進了家丁隊就是重點培養的對象,然後被派下去擔任新裹挾的百姓青壯裡面的頭目,這些人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因爲忠貞營每次十幾萬,幾十萬兵力,其實真正能戰鬥的不過一兩萬,這些人要從一兩萬人中脫穎而出,看起來很難,其實只要不死,他們就是精銳,但實際戰鬥力還真的比不過三天一小操,五天一大操的明軍官軍精銳。

只要幾千的官軍精銳士兵,就能打敗他十來萬的部隊。

他們都是一輩子爲兵,戰鬥了十幾年,最短也有五六年的,而華夏軍只用三個月就能訓練處合用的士兵,半年就能訓練處一支精兵,一年時間,就能比那些戰鬥了五六年的老營老兵還要厲害,差不多和終身戰鬥的清兵一樣厲害了。

多一些戰鬥經驗,再上過軍校,這樣一支五六千人的部隊,就敢和清兵女真士兵一兩萬人打,還捎帶打幾千綠營兵,華夏軍還真的是厲害呀。

如果早點能認識張強那個大都督就好了,那麼大順還會被清軍擊敗嗎?

李過這樣想著,他還是念念不忘大順軍,畢竟曾經風光了十幾,還打進了京城,坐上了皇帝寶座,幾乎改朝換代。

想歸想,可他知道,如今說什麼都是假的,他得爲自己後半生打算,爲自己的子孫後代考慮,要想活下去,要想讓子孫後代都過上好生活,自己憑著現在的身份,只要做出一些貢獻,他就能達到目的。

筆下讀,更多精彩閱讀,等你來發現哦。

第六百八十一章 暗殺第五百五十二章 鄭成功服軟第二章 奇怪的朱大典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家共同進步第四百六十一章 會鰲拜13第六百五十六章 裁撤軍隊2第四百七十六章 是個好辦法第九十一章 田地第四百七十二章 戰爭紅利第四五十八章 會鰲拜10第五百九十八章 兩軍相遇第七百七十九章 二王子起義2第二百一十二章 鐵桶給他砸成豆腐皮第六百七十七章 迴歸原位第八百八十五章 古人太聰明第四百八十三章 敵人來了第二百五十六章 文武怨氣1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要緊給他們第七百三十章 三王子的憂慮第一百七十三章 伏擊6第一百六十二章 鐵模築炮法3第六百一十章 主戰場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面獸心第三百二十五章 驚聞噩耗第二百六十八章 官制改革4第一百三十四章 兵工廠4第八百三十七章 編制有些不合理第二百九十九章 調整部署應對來敵第二百七十一章 另謀出路(求訂閱,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五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2第三十九章 擔憂第五百二十一章 懲戒營視察第一百三十七章 鄭彩末日3第五百九十四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2第四百五十五章 會鰲拜7第五百四十五章 兄弟來我這裡吧第一百四十三章 鄭彩末日9第六百九十五章 找事的都打死第八百四十六章 頑強的山城第二百八十三章 支援第七百五十章 我們支援你們兵力第一百九十三章 追兇2第六百二十九章 戰爭應該這麼打第六百零九章 戰爭還在繼續第六百二十七章 正面決戰第二百七十八章 攻防3 (求訂閱,求收藏,求打賞。)第六百八十七章 捉拿第七十章 金聲來投奔第一百七十一章 伏擊4第六百五十章 逐漸消亡的冷兵器士兵們第二百一十三章 震撼的炮擊第七百六十一章 瑣事煩神2第二百二十七章 領地局勢第四百八十七章 暗渡陳倉1第二百一十七章 赤嵌城歸屬談判第二百七十四章 偷人(求訂閱,求打賞,求收藏)第六百六十六章 巨大的利潤第六百一十八章 竟然沒有兵可以使用了第四百五十七章 會鰲拜9第六十三章 偷襲得手第二百六十八章 官制改革4第八百四十五章 大兵壓境鳳凰鎮第二百二十七章 領地局勢第一百五十一章 軍餉2第五百九十三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1第五百四十一章 初戰敵人先來第一百四十四章 鄭彩末日10第一百三十七章 鄭彩末日3第三百二十章 圍殲2-屠戮第一百九十六章 追兇5第一百一十三章 伏兵出擊第七百三十章 三王子的憂慮第五百章 李過困局第五百零四章 動手第五百三十九章 李定國和南明國初戰第六百六十五章 小香江第六百四十八章 渡江戰役第六百五十八章 兵強馬壯第2371章 交替第八百三十六章 陝西州戰事怎麼打?第二十六章 遭遇潰兵第八百四十七章 乾淨利落的殲滅第七百三十八章 四國島的厄運1第四百一十六章 南明國問題第六十三章 偷襲得手第三百二十二章 齊頭並進第一百八十章 忠誠衛士獎章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彩壞事第二百七十九章 白文選的感嘆第三十二章 左金王賀錦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要緊給他們第六百七十七章 迴歸原位第九十七章 處罰第七百八十章 二王子起義3第二章 奇怪的朱大典第八百六十二章 四面合圍沿岸府第七百五十章 我們支援你們兵力第三百二十六章 勝利在即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維合一的軍隊控制體系第二百三十六章 讓世界亂起來,和蘇尼特談判
第六百八十一章 暗殺第五百五十二章 鄭成功服軟第二章 奇怪的朱大典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家共同進步第四百六十一章 會鰲拜13第六百五十六章 裁撤軍隊2第四百七十六章 是個好辦法第九十一章 田地第四百七十二章 戰爭紅利第四五十八章 會鰲拜10第五百九十八章 兩軍相遇第七百七十九章 二王子起義2第二百一十二章 鐵桶給他砸成豆腐皮第六百七十七章 迴歸原位第八百八十五章 古人太聰明第四百八十三章 敵人來了第二百五十六章 文武怨氣1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要緊給他們第七百三十章 三王子的憂慮第一百七十三章 伏擊6第一百六十二章 鐵模築炮法3第六百一十章 主戰場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面獸心第三百二十五章 驚聞噩耗第二百六十八章 官制改革4第一百三十四章 兵工廠4第八百三十七章 編制有些不合理第二百九十九章 調整部署應對來敵第二百七十一章 另謀出路(求訂閱,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五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2第三十九章 擔憂第五百二十一章 懲戒營視察第一百三十七章 鄭彩末日3第五百九十四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2第四百五十五章 會鰲拜7第五百四十五章 兄弟來我這裡吧第一百四十三章 鄭彩末日9第六百九十五章 找事的都打死第八百四十六章 頑強的山城第二百八十三章 支援第七百五十章 我們支援你們兵力第一百九十三章 追兇2第六百二十九章 戰爭應該這麼打第六百零九章 戰爭還在繼續第六百二十七章 正面決戰第二百七十八章 攻防3 (求訂閱,求收藏,求打賞。)第六百八十七章 捉拿第七十章 金聲來投奔第一百七十一章 伏擊4第六百五十章 逐漸消亡的冷兵器士兵們第二百一十三章 震撼的炮擊第七百六十一章 瑣事煩神2第二百二十七章 領地局勢第四百八十七章 暗渡陳倉1第二百一十七章 赤嵌城歸屬談判第二百七十四章 偷人(求訂閱,求打賞,求收藏)第六百六十六章 巨大的利潤第六百一十八章 竟然沒有兵可以使用了第四百五十七章 會鰲拜9第六十三章 偷襲得手第二百六十八章 官制改革4第八百四十五章 大兵壓境鳳凰鎮第二百二十七章 領地局勢第一百五十一章 軍餉2第五百九十三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1第五百四十一章 初戰敵人先來第一百四十四章 鄭彩末日10第一百三十七章 鄭彩末日3第三百二十章 圍殲2-屠戮第一百九十六章 追兇5第一百一十三章 伏兵出擊第七百三十章 三王子的憂慮第五百章 李過困局第五百零四章 動手第五百三十九章 李定國和南明國初戰第六百六十五章 小香江第六百四十八章 渡江戰役第六百五十八章 兵強馬壯第2371章 交替第八百三十六章 陝西州戰事怎麼打?第二十六章 遭遇潰兵第八百四十七章 乾淨利落的殲滅第七百三十八章 四國島的厄運1第四百一十六章 南明國問題第六十三章 偷襲得手第三百二十二章 齊頭並進第一百八十章 忠誠衛士獎章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彩壞事第二百七十九章 白文選的感嘆第三十二章 左金王賀錦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要緊給他們第六百七十七章 迴歸原位第九十七章 處罰第七百八十章 二王子起義3第二章 奇怪的朱大典第八百六十二章 四面合圍沿岸府第七百五十章 我們支援你們兵力第三百二十六章 勝利在即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維合一的軍隊控制體系第二百三十六章 讓世界亂起來,和蘇尼特談判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宁县| 宁河县| 同心县| 行唐县| 陆丰市| 南丰县| 惠东县| 滦平县| 左贡县| 炉霍县| 延寿县| 阳原县| 鹤庆县| 普兰县| 丹江口市| 宁陵县| 汶上县| 昌宁县| 固始县| 岳普湖县| 乌兰浩特市| 平陆县| 交城县| 年辖:市辖区| 东兴市| 宾阳县| 北安市| 郧西县| 格尔木市| 钟山县| 交城县| 连平县| 淮南市| 永胜县| 云和县| 安仁县| 舟曲县| 临汾市| 新建县| 平远县| 刚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