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29章 瓜分天竺

奧斯曼帝國四王子被釋放,得到這個消息的大王子蘇萊曼·切萊比,二王子伊薩·切萊比都非常震驚。

他們知道現在的局勢會發(fā)生很大的變化,因爲穆罕默德跟穆薩的關係更加親密。

如果他們聯合起來,那麼三足鼎立的局勢將要被打破。

在這個時候,帖木兒要求三人給與穆薩一定的地盤,以維持其王子的身份。

面對帖木兒的威脅,蘇萊曼和伊薩雖然非常的不情願,但也沒有辦法,他們把一些發(fā)展比較差的地方,交給了穆薩。

伊薩感覺受到了威脅,他的實力比不上大哥蘇萊曼,也比不上三弟穆罕默德。

最關鍵的是,他跟穆罕默德同在小亞細亞半島,而得到了穆罕默德幫助的穆薩,肯定會支持穆罕默德,他自然就是首當其衝。

因此他找到蘇萊曼,想要跟其聯合起來,共同抵抗穆罕默德。

然而這個請求,卻被蘇萊曼拒絕了。

在蘇萊曼看來,自己是長子,是正統(tǒng)奧斯曼帝國的繼承人,父親巴耶塞特一世在的時候,也是這樣的情況。

所以在他的眼裡,雖然是因爲帖木兒的原因,奧斯曼帝國被分割,但穆罕默德和伊薩跟叛亂也沒有什麼區(qū)別,他們趁此機會,要搶奪原本屬於自己的王位。

他開了個會議,想要聽聽大臣們的意見是否跟自己一樣。

“殿下,我認爲應該跟二王子聯合在一起,因爲四王子因三王子而釋放,而且他們是同一個母親,因此必然會聯合在一起?!?

“雖然眼下三王子和四王子加起來,也比不過殿下,但如果小亞細亞半島被三王子所統(tǒng)治,那麼就會對殿下產生極大的威脅。”

“我們應該聯合二王子,先行攻打三王子的地盤?!?

大臣的意見非常中肯,但這並不是蘇萊曼想要聽到的,他繼續(xù)詢問別的大臣。

立即就有大臣提出了相左的意見。

“殿下,我認爲應該拒絕二王子的請求,原本殿下攻打三王子的時候,二王子就多次出來阻擾,否則殿下早就已經打下了三王子的城池,甚至是再一統(tǒng)我奧斯曼帝國。”

“這個時候去跟二王子聯合其實沒有任何意義,還不如讓他們去打起來,這樣不管是誰取得了勝利,都會有很大的損失,而殿下便可以趁此機會,徹底拿下小亞細亞半島,再一統(tǒng)我奧斯曼帝國?!?

“或者殿下也可以在二王子堅持不住的時候出兵,同時消滅三王子的軍隊,並且奪取二王子的城池?!?

這樣的說法,蘇萊曼就聽得很滿意了,他確實對穆薩非常的不滿。

因爲在此前蘇萊曼就派遣軍隊去攻打過穆罕默德,原本局勢一片大好,卻讓穆薩突然出兵攪局,導致他損失慘重。

這個仇一直在蘇萊曼的心裡記著,又怎麼可能去幫助穆薩抵抗穆罕默德。

這次也該自己去當那個在後的黃雀了。

另一邊穆罕默德確實是準備攻打伊薩,但他知道現在還不是個好時候。

他需要等,等到帖木兒的大軍去往天竺,或者是德里蘇丹國,跟大明對上的時候,只有這樣帖木兒纔不會來關注奧斯曼帝國。

否則哪怕是自己就要取得勝利,但帖木兒的大軍一過來,所有的準備就會化作泡影。

他希望大明能夠跟帖木兒僵持起來,最好能打上十幾年。

——

前往美洲的船隊出發(fā)之後,朱英就把目光放向了天竺。

在這個時候,整個草原地帶,已經徹底的被大明所統(tǒng)治,其中最重要的資源,戰(zhàn)馬,也是達到了中原王朝一個巔峰的數目。

如今的大明已經擁有四十萬的騎兵隊伍。

這裡頭許多騎兵本身就是草原民,不過在經過教化之後,也已經融入了大明之中。

其實這個融入並不複雜,對於幾乎一年到頭吃不飽的草原民來說,誰能給一口飽飯,自然就是效忠誰。

而有著幾乎大半個南洋作爲糧倉的大明,在糧食這塊的儲備,可以說每年都在大幅度的增加,更別說還有大量的高產作物來維持了。

“十萬騎兵,看來大孫是想要徹底踏平天竺?!敝煸靶χf道,只不過聲音有些吃力。

在之前昏厥過後,朱元璋就不能再是大魚大肉了,經常是白米粥,素食這些比較清淡的食物。

這也是爲了不讓高血壓復發(fā)。

原本有些肥胖的身材,隨著飲食的改變,還有身體的原因,已經變得越發(fā)的消瘦起來。

不過是三個月的時間裡,就瘦了一大圈,實在是看得朱英心疼。

“放在草原上養(yǎng)著也是浪費,前些日子傳來情報,說是帖木兒從奧斯曼帝國撤兵了,看這樣子,是準備屯兵德里蘇丹,跟我在天竺的地盤上來一場較量?!?

“藍玉所佔據的奧里薩邦,不過是天竺地區(qū)一小塊,我們需要在更多的時間裡,佔據足夠多的地盤,畢竟這次是跟帖木兒直接對上,而非是他們遠征了?!?

“十萬騎,想來也是足夠了。”

朱英講述著自己的一些想法,朱元璋則在一些細節(jié)上進行查漏補缺。

在陸地上,因爲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的阻攔,大明是無法直接抵達天竺的,過河西走廊過吐蕃,進入中亞,有著非常長的補給線。

當初帖木兒的騎兵隊伍就是從這裡過來,如果大明也想從這過去,那麼就只能大量依託於騎兵部隊快速穿行,但同樣也會遇到補給問題。

走南洋陸地,還不如直接乘船,南方氣候條件惡劣,有很多熱帶瘴氣的猛獸,未開化之地,十分危險,可能還沒過去就遭遇到了嚴重損失。

因此現在從暹羅半島乘船去到天竺,是最爲快捷穩(wěn)妥的辦法。

朱英和朱元璋簡單的商議過後,一道令旨下達,草原歸化城十萬騎兵隊伍開始集結。

如果是從前,十萬騎兵去到暹羅半島,不談消耗的時間,哪怕是所需軍餉,都是個極其龐大的數字。

但是現在有了火車,就變得簡單許多了。

只需要乘坐火車,然後抵達福建福州長樂太平港,再乘船去到暹羅半島。

這裡需要的時間僅僅一月出頭。

洪武三十五年,八月。

大明向天竺增兵,藍玉從暹羅和真臘兩地,徵召了二十萬的新兵隊伍,只是經過簡單的訓練就投入到天竺地區(qū)。

同時十萬騎兵也乘船而來。

現在藍玉的手裡,總兵力已經達到了五十萬的規(guī)模,其中大明兵二十萬,真臘暹羅兵力三十萬。

五十萬兵力顯然已經不是奧里薩邦能夠承受得住了,巨大的糧食消耗,還需要不斷從南洋運來糧食。 九月。

藍玉開始出兵,五十萬軍隊留下不到十萬兵力鎮(zhèn)守奧里薩,其餘四十萬兵分三路,向天竺巴赫馬尼王國進軍。

德里蘇丹統(tǒng)治南天竺失敗,從而被帖木兒一舉擊潰,王朝覆滅,這使得南天竺許多獨立的地區(qū)王國興起。

其中巴赫馬尼王國便是其中一位,而這個國家的疆域,幾乎跟唐朝時期的天竺戒日王國差不多重合,就是那個曾經被王玄策一人滅國的天竺國。

巴赫馬尼王國分爲古爾伯加、道拉塔巴德、比達爾、貝拉爾四省。

其中古爾伯加便是王都所在。

藍玉在擁有強大兵力下,親率十五萬軍隊直取古爾伯加。

徐輝祖和李景隆分別率十二萬餘大軍進攻道拉塔巴德,比達爾兩省。

十月。

巴赫馬尼王國覆滅,沒有被攻打的貝拉爾省直接投降。

大明一月就打下了巴赫馬尼王國的消息,很快的就傳到了撒馬爾罕。

畢竟帖木兒的目光早就落在了天竺,尤其是大明的身上,因此在情報上比較重視,而這麼大的變動,顯然不存在隱瞞。

原本已經向德里蘇丹國增兵二十萬的帖木兒,當即再度籌備十萬大軍,屯兵德里蘇丹。

同時他派遣自己的兒子沙哈魯,率領在德里蘇丹的二十萬軍隊攻打拉吉普特邦。

拉吉普特一詞,在梵語中意爲“王族後裔”。

千年以前,貴霜、匈奴和古加拉等部族以及安息人和希臘人大批移居天竺。

他們與當地居民融合形成拉吉普特人,建立了衆(zhòng)多的王國。

因此傳言說,拉吉普特人是英雄輩出的部族。

三百年前,拉吉普特諸王公組成聯軍長期抵抗穆斯林的入侵。

在兩百年前的戰(zhàn)役中,普利色毗王公率領的聯軍戰(zhàn)敗,從此開始了德里蘇丹的統(tǒng)治。

但是拉吉普特依然在拉賈斯坦廣大的土地上維持著相對獨立的衆(zhòng)多王國。

帖木兒拿下德里蘇丹國後,拉吉普特邦自然就脫離了德里蘇丹的統(tǒng)治進行獨立。

這個被認爲是英雄輩出的拉吉普特邦,在帖木兒大軍的鐵騎下,幾乎沒有爆發(fā)出像樣的戰(zhàn)鬥,就被徹底的征服。

說征服都有一些誇張了,在聽聞帖木兒大軍逼近時,拉吉普特邦的城池幾乎是一批批投降。

沒得辦法,畢竟他們是德里蘇丹國的附庸,而宗主國都被帖木兒給滅了,他們又拿什麼來進行抵抗。

更別說當初德里蘇丹國還得到了大明的支持,也同樣沒有改變滅亡的命運。

大明王朝跟帖木兒帝國掰手腕,卻讓整個天竺都瑟瑟發(fā)抖。

但剩餘的天竺王國們,貢德瓦那王國,孟加拉國,坎德什國,維賈亞納加爾王國,信德邦,錫蘭國,他們想要聯合反抗,卻又感覺起不到什麼作用。

哪怕知道現在的天竺在未來不久之後,就會徹底的被大明跟帖木兒瓜分。

沙哈魯在輕易征服拉吉普特邦後,並沒有停止進軍,他把德里蘇丹,拉吉普特的衆(zhòng)多兵士編爲奴隸軍,繼續(xù)攻打周邊天竺王國。

大明則不同。

藍玉在打下了巴赫馬尼王國後,開始整頓兵馬。

畢竟巴赫馬尼王國相當於十個奧里薩邦的疆域面積,同時生活著大量的人口,加上奧里薩邦,近兩千萬人。

因爲種姓制度的關係,天竺的底層百姓對於換了個統(tǒng)治者並沒有太多的感覺,藍玉原本還擔心自己這五十萬兵統(tǒng)治兩千萬人口,很容易出現起義,暴動的問題。

這也是許多大明將領們擔心的問題。

不過事實證明,這是他們多想了,不管是頒佈什麼條令,天竺的底層百姓完全就是一幅逆來順受的樣子,輕易就接受了被大明統(tǒng)治的事情。

洪武三十五年十二月,帖木兒大軍拿下了天竺信德地區(qū),包括吉吉拉特邦。

天竺的西北地區(qū)幾乎被帖木兒完全掌控。

而帖木兒奴隸軍的數量,也已經達到了九十萬。

雖然對於天竺兵士戰(zhàn)力不屑,可現在帖木兒總共一百一十萬的兵力,也給了藍玉很大的壓力。

這些奴隸軍在帖木兒麾下將領的帶領下,顯然戰(zhàn)鬥力比之前要高一些,畢竟他們不會在乎奴隸軍的死活,要想活下去,這些奴隸們只能拿命去拼。

在攻打信德地區(qū)和吉吉拉特邦的時候,沙哈魯就是讓奴隸軍作爲先鋒炮灰去攻城,只要敢後退的,立即就會被後面的督戰(zhàn)軍斬殺。

在這種類似於養(yǎng)蠱的情況下,奴隸軍的戰(zhàn)力也是在不斷的提升著,雖然依舊很爛,但不可否認數量足夠的情況下,也是有著不小的用處。

如果不是因爲後勤的問題,帖木兒甚至想強制徵召所攻打下天竺地區(qū)的所有青壯。

藍玉這邊,面對帖木兒百萬大軍的威脅,而且似乎帖木兒還有增兵的傾向下。

也不得不開始徵召天竺士兵爲己用。

不過在選拔上,大明跟帖木兒完全不同。

因爲大明並沒有像是帖木兒那樣直接進行殘暴的統(tǒng)治,在攻下城池後,一般就是對天竺貴族進行鎮(zhèn)壓,收其金銀,糧食。

所以大明在天竺的威望還是很不錯的。

在商議過後,藍玉這邊決定徵召三十萬的天竺兵作爲附庸軍。

天竺大部分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因此哪怕是進入到冬季,也不會有太大寒冷的感覺。

爲了讓這三十萬兵能夠發(fā)揮出作用,藍玉等一系將軍,開始對挑選出來的天竺兵進行訓練。

至少能有最基礎的紀律,不至於上了戰(zhàn)場亂糟糟的一團。

第332章:委屈的朱允炆第165章:姚廣孝遠走高麗第625章:有被嚇到的倭國貴族第313章:皇子守國門,藩王死社稷(求月票)第450章:最擅長薅羊毛的朱元璋第724章 水師對占城幫派的威懾力第749章 邊關要道第769章 崩潰的北元大軍第433章:朱元璋的擔憂第111章:奉天承運皇帝第六章:身世之謎第248章:我許你第一任安南王第226章:朱英發(fā)難第373章:謠言案第765章 後裝燧發(fā)槍第769章 崩潰的北元大軍第十六章:朱英畫像第355章:朱元璋的殺心第八十章:煌煌大明第183章:朱允炆的坦白局第七十一章:神宮監(jiān)的老太監(jiān)第261章:藍玉惹事第三十三章:朱高熾的小心思第128章:秦王投誠第329章: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第500章:忌憚的邊關將領第817章 遠征軍的返回第五十四章:朱元璋的發(fā)現第686章:朱英的傳奇神話故事第677章:佔王的堅持,太孫的安排第559章:風浪越大,魚越貴第326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353章:冠名,給陛下拜年第277章:特色實業(yè)興國第369章:來自文人的反抗第417章:邸報的恐怖利潤第201章:足以和始皇長城相比第594章:大明皇曾長孫出世第508章:草原山的冬天第473章:懷疑的對象第十四章:朱元璋的思念第173章:大孫的錢糧,真的很多(日萬,求月票)第750章 已經開始的蒸汽火車第二十二章:朱元璋不信第六十三章:海禁第481章:是到了給天皇陛下盡忠的時候了第174章:咱大孫有大智慧第537章:咱這是老了嗎第四十四章:父王不要慌第285章 :從未有過的早朝第153章:皇宮就是你的家(年底求月票)第六十一章:倭寇第463章:姐姐對弟弟的血脈壓制彙報欠更第576章:北元都得念著太孫的好第327章:刺殺太孫的後果第146章:咱大孫比咱更厲害第672章:太孫手裡的刀第761章 老爺子的霸道第207章:第一屆演武大比第217章:鍍金的朱英第615章:萬民館第334章:帝王心態(tài)第171章:大水之後必有瘟疫第四十二章:謀取安南第467章:張士誠的張第327章:刺殺太孫的後果第591章:圍剿安南,強勢的大明水師第443章:朱元璋的選擇第680章:大明全面改革之初第八十一章:大小琉球國第700章:暴跌的房價第431章:蘇州第221章:長孫對長孫第九十三章:領先世界兩百年的大明火器(求訂閱,月票)第547章:朱英的四項基本國策第226章:朱英發(fā)難第242章:朱元璋昏厥,大氣的朱英第138章:都是東家的人第408章:陳慕月終入宮第824章 即將啓航東勝神洲第五十六章:朱英的底子第673章:對朱允炆的敲打第307章 :惶恐的劉三吾第392章:大明春耕第二十一章:爺孫倆的第一次見面第552章:大明的強盛第十五章:這,絕不可能第814章 平定倭國,改四大行省第539章:改名長安第719章 蒸汽機就這麼造出來了?第646章:在歐洲的東方貴族第625章:有被嚇到的倭國貴族第302章 :朱棣下西洋第242章:朱元璋昏厥,大氣的朱英第188章:繼承蒙古帝國的遺產第八十五章:傷痕累累第105章:紅顏禍水(求訂閱求月票)第697章:這不是撞槍口上麼第219章:虞王殿下
第332章:委屈的朱允炆第165章:姚廣孝遠走高麗第625章:有被嚇到的倭國貴族第313章:皇子守國門,藩王死社稷(求月票)第450章:最擅長薅羊毛的朱元璋第724章 水師對占城幫派的威懾力第749章 邊關要道第769章 崩潰的北元大軍第433章:朱元璋的擔憂第111章:奉天承運皇帝第六章:身世之謎第248章:我許你第一任安南王第226章:朱英發(fā)難第373章:謠言案第765章 後裝燧發(fā)槍第769章 崩潰的北元大軍第十六章:朱英畫像第355章:朱元璋的殺心第八十章:煌煌大明第183章:朱允炆的坦白局第七十一章:神宮監(jiān)的老太監(jiān)第261章:藍玉惹事第三十三章:朱高熾的小心思第128章:秦王投誠第329章: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第500章:忌憚的邊關將領第817章 遠征軍的返回第五十四章:朱元璋的發(fā)現第686章:朱英的傳奇神話故事第677章:佔王的堅持,太孫的安排第559章:風浪越大,魚越貴第326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353章:冠名,給陛下拜年第277章:特色實業(yè)興國第369章:來自文人的反抗第417章:邸報的恐怖利潤第201章:足以和始皇長城相比第594章:大明皇曾長孫出世第508章:草原山的冬天第473章:懷疑的對象第十四章:朱元璋的思念第173章:大孫的錢糧,真的很多(日萬,求月票)第750章 已經開始的蒸汽火車第二十二章:朱元璋不信第六十三章:海禁第481章:是到了給天皇陛下盡忠的時候了第174章:咱大孫有大智慧第537章:咱這是老了嗎第四十四章:父王不要慌第285章 :從未有過的早朝第153章:皇宮就是你的家(年底求月票)第六十一章:倭寇第463章:姐姐對弟弟的血脈壓制彙報欠更第576章:北元都得念著太孫的好第327章:刺殺太孫的後果第146章:咱大孫比咱更厲害第672章:太孫手裡的刀第761章 老爺子的霸道第207章:第一屆演武大比第217章:鍍金的朱英第615章:萬民館第334章:帝王心態(tài)第171章:大水之後必有瘟疫第四十二章:謀取安南第467章:張士誠的張第327章:刺殺太孫的後果第591章:圍剿安南,強勢的大明水師第443章:朱元璋的選擇第680章:大明全面改革之初第八十一章:大小琉球國第700章:暴跌的房價第431章:蘇州第221章:長孫對長孫第九十三章:領先世界兩百年的大明火器(求訂閱,月票)第547章:朱英的四項基本國策第226章:朱英發(fā)難第242章:朱元璋昏厥,大氣的朱英第138章:都是東家的人第408章:陳慕月終入宮第824章 即將啓航東勝神洲第五十六章:朱英的底子第673章:對朱允炆的敲打第307章 :惶恐的劉三吾第392章:大明春耕第二十一章:爺孫倆的第一次見面第552章:大明的強盛第十五章:這,絕不可能第814章 平定倭國,改四大行省第539章:改名長安第719章 蒸汽機就這麼造出來了?第646章:在歐洲的東方貴族第625章:有被嚇到的倭國貴族第302章 :朱棣下西洋第242章:朱元璋昏厥,大氣的朱英第188章:繼承蒙古帝國的遺產第八十五章:傷痕累累第105章:紅顏禍水(求訂閱求月票)第697章:這不是撞槍口上麼第219章:虞王殿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和县| 元朗区| 哈密市| 葫芦岛市| 信宜市| 阳谷县| 淮安市| 建昌县| 佳木斯市| 溧阳市| 齐齐哈尔市| 彰武县| 西青区| 平安县| 承德县| 来安县| 拉孜县| 多伦县| 临泽县| 诸城市| 桂林市| 阿尔山市| 贵州省| 安宁市| 顺义区| 三河市| 岗巴县| 色达县| 怀集县| 河池市| 醴陵市| 洪湖市| 黄梅县| 夏河县| 彩票| 凤城市| 林芝县| 晋江市| 万年县| 海伦市| 青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