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1章 恢復秩序

於是這些刁民們便首先想到了平時那些家中比較有錢,而且誰家還藏有漂亮的女子,或者是誰平時跟他們有過節,這個時候正是他們大幹一場的時候。

這些心性卑劣的傢伙們,於是立即便想到就做,找了一些傢伙,立即開始大幹了起來,在城中趁火打劫,接著搶或者是跑去糟蹋女人,也有人跑到叛軍營中,去撿漏,看看叛軍丟下什麼東西沒有,總之平度城之中,很快便遭到了又一次的洗劫,大人罵小孩哭,無賴們糾集起來,在某個強人的領頭之下,挨家挨戶的進行搜掠,見到漂亮一些的女人,便當場推倒,少有抵抗或者不服者,便會被他們當場擊殺。

就在這個時候,一隊衣甲鮮明,盔明甲亮的官軍騎兵,忽然間出現在了平度城北門,旋風一般的衝入到了城中,並且迅速分成小隊,十人一組,以最快的速度席捲向了城中各個重要的地方。

沿途只要發現有暴民在街頭胡來,他們二話不說揚手就是一刀,或者立即挺槍直刺,大街上立即便響起了一片暴徒們的慘叫之聲,在他們戰馬席捲而過之後,他們身後丟下了滿街的暴民的屍體,鮮血再次染紅了平度城的街道。

於家軍的騎兵連,最先衝入平度城之中,控制住了城中官署、庫房、水井、兵營、牢房等重要地點,包括部分已經被叛軍屠殺一空的大戶人家的屋宅,也被他們臨時控制了起來。

隨後不久,兩個步兵連便緊隨其後開入到了平度縣城之中,他們奉命開始在城中進行搜查,順便也彈壓城中趁機作亂的暴徒,以最短時間,便將城中的混亂給壓制了下去。

在於家軍入城之後不長時間,平度城總算是重新恢復了秩序,並且在城中開始實行爲期三天的宵禁。

有專司負責地方事務的海狼成員,進入城中,開始恢復城中各種事務的運轉,徵調城中百姓,清理亂七八糟的城市街道,將各種丟棄的雜物收集起來,交給於家軍進行甄選,留下有用之物,其餘的則運出城丟棄。

至於城中那些胡來而被殺的暴徒,則被於家軍剁下人頭,懸於各街道的街頭巷尾,作爲對城中不安分之人的震懾。

另外在各主要街道的十字路口,設置臨時的投告之所,接受城中普通百姓的投告,然後按照他們的投告,對於城中參與叛軍逃離之後搶劫殺人以及淫辱婦人的暴徒進行搜捕。

三天下來,清查出來並且被抓獲的參與亂來的那些暴徒,基本上都被抓獲,對於其中重犯,在進行了確認之後,當即斬首示衆,對於那些罪不至死之人,也分別痛打了一頓,搜繳了他們非法所得“充公”。

但是於家軍的兵將,對於普通百姓,卻還算是比較不錯,起碼沒有於家軍的兵將,在入城之後也胡來一番,絕大多數於家軍兵將,都堅守了軍紀,在城中恪盡職守,甚至給一些受難的普通百姓,提供了一定的物質和人力方面的幫助。

原來城中百姓天天盼官軍來克復平度城,但是官軍真的來的時候,他們又感到十分害怕,因爲官軍的名聲實在是不堪的很,特別是這些異、地(我暈,這倆字居然也違禁)調來的客軍,更是比起叛軍也好不到哪兒去,一旦得住機會,殺人越貨糟蹋女人,乾的比強盜還要猛。

所以當於家軍開入城中,控制了平度城之後,城中百姓無不嚇得心驚膽戰,躲在家中不敢出來。

但是觀察了一陣之後,他們發現這批入城的操著南方口音的官軍,似乎軍紀很不錯,基本上沒有人擅自闖入民宅之中,大肆搜掠或者是糟蹋女人,而是恪守職責,在大街上巡邏或者站崗,並且派人敲著鑼,在城中大街小巷裡面行走,宣佈他們的公告,讓百姓苦主到街頭有秩序的進行投告,他們可以爲百姓做主。

如此幾天下來之後,老百姓終於發現,這夥福建官軍,確實堪稱是一支仁義之師,不敢說他們愛民如子,但是起碼他們不輕易禍害百姓,甚至於強行徵調去,打掃城中街道,收殮城中屍體的青壯百姓,在幹一天活之後,還會給予他們一些糧食,讓他們帶回家中讓家人也吃上一口飯。

於是老百姓們這才漸漸的安心下來,變得不再那麼恐懼這些福建官兵,這時候街頭巷尾,都張貼上了安民告示,讓城中百姓不必恐慌,三天宵禁結束之後,做生意的可以復市,需要幹活的人可以復工,同時還給城中百姓,每家發放糧食十斤,先讓他們能暫時活下去。

老百姓得知這支官軍居然還給他們放糧放賑之後,不少人都感動得差點又一次嚎啕大哭,連稱總算是遇上了一支仁軍,這一下他們不用天天再提心吊膽了。

在發放糧食的事情上,於家軍也沒有讓老百姓自己亂哄哄的去領,因爲糧食不多,少不了會有人跑去多次冒領,這樣實在不容易控制,於是他們便在城中找了百十個平時素有德行比較不錯的名聲之人,代他們給每家每戶送去一張看上去印製很精美的票據,持著這張紙票,方能在放賑點上,領到十斤糧食。

如此一來,想要多領或者冒領的人,就沒了辦法,基本上可以保證每家每戶,都領到臨時救濟糧食,但是事後還是發現,有部分人沒有領到,嚴查下去之後,發現本該給他們的糧票,卻被幾個傢伙私吞,讓他們自己領回了家中。

這幾個懷私之人,少不了又被揪出來遊街示衆,還當場脫光了,就按在他們家門口附近,公開暴打了一頓屁股。

總之於家軍入城之後的各種舉措,都在平度城中深得民心,讓於家軍在當地獲得了相當不錯的口碑。

這種口碑一傳十十傳百,今後肯定會被漸漸傳開,而且會越傳越遠,這對於以後於家軍再在北方開展行動,將會起到令人想不到的巨大作用。

這時代其實皇權只是潛移默化,深入人心的東西,明面上皇權佔據著大義,但是這種大義,其實也多隻是在讀書人心目之中強大一些,但是對於社會最底層的老百姓來說,卻並無那麼大的威懾力,要不然的話現在也不至於天下大亂,流民紛紛從賊造反。

而一支仁義之師的名聲,對於於家軍來說,至關重要,老百姓根本不管你是誰,他們最關心的只有誰纔會對他們好,誰纔會對他們有利,歷史上李自成爲何能攻入京師,說白了還是李自成得了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李自成之所以後來短短時間之內,又被趕出京師,說白了也是他又失了民心,所以他才最終被打回原形,成了草寇,最終落得了一個死的不明不白的下場。

所以雖然於家軍來登萊這邊平叛,他們只是客軍身份,但是於孝天卻並未因爲他們是客軍的身份,便放鬆軍紀,讓手下去胡來。

他只允許手下,針對那些缺德的有錢人下手,拿那些無主的財貨,對於普通百姓,卻不能去進行肆意的加害欺凌,這也是在爲他以後的行動,提前做鋪墊。

在他克復平度城之後,也沒有馬上就領兵殺往萊州城,而是在平度州境內停止了前進,將消息稟報給了青州坐鎮的朱大典。

朱大典幾天之中,便連續接到了於孝天數次報捷,興奮的差點沒暈過去,跟其他幾路官軍相比,於孝天所率的福建官軍,完全可以說是一枝獨秀,這短短十多天的工夫,他們便從膠州到平度,接連打了一場接著一場的勝仗,按照於孝天所呈報的戰報,這些天來,他們斬殺叛軍近千人以上,俘獲叛軍,也起碼在兩千人左右。

自叛軍起兵作亂以來,明軍官兵對陣叛軍,可以說是打一場敗一場,損失官軍已經數萬之巨,叛軍卻是越打越多,除了登州本身的東江軍舊部之外,他們還不斷的強行逼迫被俘的官兵入夥,給他們當炮灰,並且徵召逃到登萊一帶的遼東漢人入夥,跟著他們作亂,加之裹挾的民衆,使得叛軍現在總兵力發展到了數萬之巨。

但是山東這邊的官軍卻越來越少,打一場敗一場,一支支官軍就這麼成了叛軍的補給大隊,平白給叛軍送去了大量的兵員、器甲、營帳、錢糧,讓叛軍越來越囂張了起來。

現如今山東兵、浙兵、川兵被朱大典調往青州和萊州沿線佈防,這些兵馬到現在有些還沒有到位,有些即便是到位了,也是緊閉城門,堅決不肯主動出擊,除了偶爾雙方夜不收之間發生一些小規模的衝突,偶然斬獲了幾個叛軍夜不收,也會被這幫傢伙大肆宣揚,號稱大捷,屁顛屁顛的派人跑到青州奏捷,還要求給他們賞賜。

但是這幫貨和於孝天所率的福建兵一比,簡直就沒法看,說起來他們也有兩萬多兵馬,可是總共這些天下來,斬獲叛軍人頭,不過區區幾十個都不足,其中到底幾個是真的叛軍的人頭,這還有待考察,弄不好乾脆就是他們殺良冒功,也說不定。

(繼續鳴謝大漠笑西風兄弟和叉魚、飛起來看書等幾位兄弟的打賞?。?

第65章 對壘第68章 雞公車第10章 戰兵登陸第72章 新炮未就第22章 圖窮匕見2第121章 試航第31章 決戰2第101章 奪舷第268章 產業轉移第38章 惡果惡報第99章 以夷制夷第138章 大炮對決第162章 集結整訓第160章 元老的不滿第303章 摟頭一棍第223章 垮塌第118章 交手第85章 實戰是最好的訓練第50章 未雨綢繆第44章 潛入第174章 穩紮穩打第130章 奇怪船隊第224章 停戰條件第94章 舉措第33章 怒??駶?/a>第184章 直入珠江口第270章 對手相見第120章 新船下水第97章 休整第172章 耍猴第194章 虛張聲勢第168章 褚彩老的特使第63章 示之以好第57章 親赴臺灣第169章 儲備第187章 人心惶惶第83章 陳九的困局第98章 悍賊授首第303章 摟頭一棍第8章 屢試不爽的火攻戰術第121章 炮擊見威第64章 金銀島第181章 祭旗出戰第51章 銃管第182章 謀定而動第101章 應戰第153章 回家第164章 窮書生1第45章 震怒第50章 烏合之衆第65章 劍指雞籠灣第56章 沙子第127章 刁難第241章 計劃打亂第213章 進擊滸茂城第183章 有病亂投醫第46章 巡視新船寮第59章 殺心第45章 震怒第256章 刺客第115章 再次出獵第11章 對陣第32章 決戰3第21章 攤牌第6章 唯一的溫暖第200章 挖坑第129章 殺雞儆猴第70章 第一條膛線第179章 撤離第48章 賭命第263章 知府的擔憂第11章 自請剿匪第137章 大勝分贓第56章 沙子第103章 降卒第178章 動拆第65章 劍指雞籠灣第226章 意外的成功第61章 關廂第111章 限期建造第32章 人口和農業第217章 適者生存第42章 第一門自造火炮第156章 刻意結交第24章 斷其四肢第263章 潭頭鎮第65章 轉機第161章 特戰隊第275章 杯酒化之第116章 包餃子第72章 火中取栗第140章 會師西犬島第124章 孔有德的震驚第28章 有何所第48章 生財之道第143章 殖民之路第119章 小挫第68章 破釜沉舟第137章 有恃無恐
第65章 對壘第68章 雞公車第10章 戰兵登陸第72章 新炮未就第22章 圖窮匕見2第121章 試航第31章 決戰2第101章 奪舷第268章 產業轉移第38章 惡果惡報第99章 以夷制夷第138章 大炮對決第162章 集結整訓第160章 元老的不滿第303章 摟頭一棍第223章 垮塌第118章 交手第85章 實戰是最好的訓練第50章 未雨綢繆第44章 潛入第174章 穩紮穩打第130章 奇怪船隊第224章 停戰條件第94章 舉措第33章 怒海狂濤第184章 直入珠江口第270章 對手相見第120章 新船下水第97章 休整第172章 耍猴第194章 虛張聲勢第168章 褚彩老的特使第63章 示之以好第57章 親赴臺灣第169章 儲備第187章 人心惶惶第83章 陳九的困局第98章 悍賊授首第303章 摟頭一棍第8章 屢試不爽的火攻戰術第121章 炮擊見威第64章 金銀島第181章 祭旗出戰第51章 銃管第182章 謀定而動第101章 應戰第153章 回家第164章 窮書生1第45章 震怒第50章 烏合之衆第65章 劍指雞籠灣第56章 沙子第127章 刁難第241章 計劃打亂第213章 進擊滸茂城第183章 有病亂投醫第46章 巡視新船寮第59章 殺心第45章 震怒第256章 刺客第115章 再次出獵第11章 對陣第32章 決戰3第21章 攤牌第6章 唯一的溫暖第200章 挖坑第129章 殺雞儆猴第70章 第一條膛線第179章 撤離第48章 賭命第263章 知府的擔憂第11章 自請剿匪第137章 大勝分贓第56章 沙子第103章 降卒第178章 動拆第65章 劍指雞籠灣第226章 意外的成功第61章 關廂第111章 限期建造第32章 人口和農業第217章 適者生存第42章 第一門自造火炮第156章 刻意結交第24章 斷其四肢第263章 潭頭鎮第65章 轉機第161章 特戰隊第275章 杯酒化之第116章 包餃子第72章 火中取栗第140章 會師西犬島第124章 孔有德的震驚第28章 有何所第48章 生財之道第143章 殖民之路第119章 小挫第68章 破釜沉舟第137章 有恃無恐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山县| 东辽县| 建湖县| 满城县| 遵义市| 石柱| 南京市| 桃江县| 大悟县| 宁远县| 邛崃市| 清丰县| 湘潭县| 龙南县| 红桥区| 永善县| 牡丹江市| 黑山县| 晋城| 灵川县| 南澳县| 武陟县| 青州市| 贵南县| 新丰县| 清河县| 仁布县| 佳木斯市| 清水河县| 内乡县| 五家渠市| 嘉鱼县| 客服| 高安市| 军事| 大丰市| 清远市| 元谋县| 嵩明县| 石家庄市| 德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