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4章 築路工程開始

這些道路一旦建成,以後不管是淡水城轄域之內任何一個地方出了問題,其它地方的人員以及物資,都可以方便的迅速抵達出事地點,同時也大幅提高了淡水城一帶的物資流動速度,爲下一步繼續拓展地盤提供有利的條件。

雖然這種路放在後世,實在是算不上寬,但是在這個時代,絕對算是陽光大道了,就算是陸上大明現在城市之間的驛道,也遠達不到這樣的寬度,有些重要的驛道,寬度甚至不足於兩米,一米寬的驛道就算是好路了。

陸上的驛道多隻是用石磙隨便在土地上碾壓出一條堅實一些的路面,上面既不鋪沙石,也不鋪石板,就是一條土路,而且談不上什麼維護。

驛道兩側也沒有排水渠,天旱的時候走在驛道上,一腳深一腳淺,滿是浮土,古人接待朋友說爲其洗塵,其實很形象,在這樣的道路上走一趟下來,吃的土少都不行,一個個行人各個都是灰頭土臉的樣子。

長年累月這種路被行人車輛碾壓過去,漸漸的便會降低路面,日久天長下來之後,說是一條路,其實更像是一條溝,一旦下雨的話,這路就成了溝渠,加之沒人養護,被車輛碾壓的到處都是坑坑窪窪,雨天這種路根本就是一連串的爛泥坑,走起來說寸步難行都是表揚它們了。

也難怪古時候軍事行動非常困難,一場大規模的作戰,準備時間非常長,有時候從決定動兵,到真正開始動兵,長的甚至需要一年的時間,最短的也需要三個月時間才能成行。

除了官僚們的拖沓之外,道路難行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打仗需要物資,各種物資要先集中到出發地,道路實在是不給力,稍微下點雨,就基本上沒法走了,所以物資準備時間需要很長時間。

就算是好不容易準備好了物資,開始進兵了,軍隊的行動速度也堪比蝸牛一般緩慢,於孝天以前看書或者上網的時候,看到不少有關古代行軍速度的信息,說古代軍隊一天行軍距離,一般情況下不會超出三十里,有時候只能走十幾裡,他就很納悶這是爲什麼。

但是他到了陸上走了幾次之後,才理解了這是爲什麼了,古代的道路實在是讓人無語,大軍行動不光是當兵的走,還要攜帶大量的輜重物資以及大炮,這些東西必須要靠著車輛運輸,在這樣的道路上想要走快,根本就不可能。

當兵的要一邊走一邊還要修路,給車輛通行打通道路,下午早早的還要停下來安營紮寨,一天實在是走不了多長時間,道路也根本滿足不了大規模的物資運送。

但是於孝天決心在他控制的地盤上,不能再出現類似的情況了,道路是民生的基礎,同時也是重要的軍事設施,沒有像樣的好路,是不成的,一旦有事分散的物資人力,很難快速進行調動,更談不上快速反應了。

明朝北方建奴和明軍打的是一塌糊塗,北方的兵力一直不是很充足,就算是最危急的時刻,大明朝廷也沒有輕易將南方的軍隊朝北方調,也是因爲道路的原因。

從四川把兵調到遼東,期間從派人傳令,到地方軍隊接受命令開始準備,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然後再行軍,又需要很長時間,往往不等地方的軍隊走到地方,出事地方的戰事早就已經結束了,所以說起來大明常備軍數量不少,但是直至其滅亡,也極少從南方調兵到北方參戰,道路限制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這次於孝天要來一個大手筆,將淡水城的道路徹底整治一番,要徹底改變以前這裡道路交通情況太差的情況。

築路工程是和修渠工程同時開工的,各鄉各村之前的衛生大整頓經過爲期近半個月的整治之後,已經變得好了許多,棍棒之下沒人再敢不關注他們住處的衛生情況了,各村都飲用上了乾淨的水源,開挖出了排水的下水道,村子裡面不再污水橫流,許多地方的積水坑也被填埋了起來,改善了村子周邊的環境。

另外經過前期動員之後,各村也開始做好了修建水渠的準備工作,各村負責的施工規劃圖紙,也下發到了各村之中,村裡面的人看不懂不要緊,淡水城派人去他們村子裡面,田間地頭上用白灰給他們劃出線,讓他們照著白灰畫出的線進行施工就可以了。

至於挖出的土方,除了加固在溝渠兩側夯實做成堤壩之外,多出的土方,則用於填平一些低窪的地方,還有就是將其堆放在要施工的道路沿線。

近千名苦役營的苦役們還有各處購買來的奴隸們,被集中了起來,近二百輛雞公車被分發下去。

另外大批新運來的鐵鍬鎬頭以及藤筐竹簍,也已經到位,還有采石場的石匠們,也已經用採下的巨石,雕鑿出了十幾個大石磙,作爲碾壓道路之用。

根據最初的規劃,這些苦役們,被分成了六組,同時在六個地方開始施工,基本上沒有爲其配備畜力,全部要靠著人力完成。

爲此還調派了一箇中隊二百多人的戰兵,來負責看押監督這些苦役和奴隸們,還有專門負責進行規劃記工的人員,來給這些苦役們分派任務,指導他們施工。

在築路工程正式開始之前,於孝天已經在淡水城外,通往船寮的道路上進行了實驗性的施工,以此來培養一些監工,來爲下一步大面積開工做準備。

於孝天設計的道路施工標準,其實也是照抄了後世鄉村公路的施工式樣,後世許多鄉村公路,因爲資金和財力有限,也並未採用水泥或者是瀝青來進行鋪路,同樣也是就地取材,差不多也是使用的純人力來進行築路,不過修築的公路基本上都是土路罷了。

但是就算是後世最落後的鄉村公路,也要比現在這裡的主幹道要強的太多,起碼鄉村公路的路基,也是經過夯實和碾壓過的,上面多少也要鋪上一層碎石或者爐渣沙子,起碼下雨天不會有很多泥。

所以他在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只能因陋就簡,採用這樣的道路修築方式。

按照於孝天的計劃和要求,道路兩側必須要開挖出來兩條排水溝渠,將開挖出的土方堆在道路上,作爲地基,並且摻入石灰,沙子,使之變成三合土,然後用打夯的方式或者用石磙反覆進行碾壓,將路基徹底碾實或者夯實。

路基碾實之後,再在路基上面鋪上一層爐渣抑或是碎石子,或者是大沙也行,同樣也摻入石灰徹底碾實。

道路橫截面修成弧形,這樣一來就算是下大雨,雨水也會立即流進兩側的水溝之中排走,道路上不會存有積水,這樣對道路也不會持續性的造成破壞。

至於爐渣,暫時海狼的爐渣不是很多,倒是熔鐵爐之中會排出不少的廢渣,可以直接拿去鋪路,也省的堆的到處都是,還佔用農田。

另外磚瓦窯和瓷窯裡面也有很多爐渣還有廢品,這些東西都可以用來修路,直接運到道路上,用石磙碾碎鋪在路上,碾碎的磚瓦碎瓷片的粉末,混合了一些石灰之後,還有水硬的效果,跟土水泥差不多,反倒是更好一些。

總之這一下把不少問題都解決了,以前扔都沒地方扔的許多廢物,倒是變成了寶貝,再也不許隨便處理,需要運到築路工地上鋪在路面上使用。

爲了解決人力的問題,於孝天讓人通知以前跟他們有合作的一些同行,近期加大朝海狼輸送奴隸的力度,多弄一些奴隸過來,投入到道路施工之中。

但是說起來簡單,築路這種事辦起來還是很難的,就算是於孝天提前派人做了一些準備,又是雕鑿石磙,又是製造雞公車,還準備了大批的工具,竹筐藤筐,有些地方還是因爲石頭多,很不容易修築。

於是於孝天不得已只好動用戰兵之中,一些專門學習爆破的工兵,投入大量的火藥,進行爆破作業,方能打通一些地方的道路,要不然的話就只能派石匠一點點的雕鑿,那這些路就不知道要修到猴年馬月了。

修路是屬於重體力活,奴隸和苦役的命雖然不值錢,但是好歹也是錢買來的或者是有效勞動力,也不能由著隨便浪費,否則的話路沒有修完,倒是把人給累死的差不多了,也不太劃算,畢竟今後很長一段時間之內,淡水這邊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所以於孝天要求給這些苦力們增加一些飲食,雖然談不上太多營養,但是糙米一天兩頓,還是差不多管飽他們,鹹鹽供著他們吃,起碼保證他們有體力施工,不會剛乾幾天,就被成批的累死。

隨著於孝天一聲令下,幾個築路施工地段便立即開始忙活了起來,剛剛經受了簡單培訓的監工們,在工地上大聲的吆喝著,給苦力中的工頭們分派任務,告訴他們該幹什麼,怎麼幹。

第14章 獎懲第175章 奉旨南下第133章 幣制2第53章 舵把子第275章 杯酒化之第167章 意外消息第131章 船底包銅第16章 悶聲發大財第127章 拳頭就是道理第34章 意外發現第191章 最後的準備第110章 粒狀火藥第129章 新難題第17章 劉一刀來訪第145章 撈到一條大魚第190章 淡水警報第34章 意外發現第125章 逼降第196章 水鬼第114章 工商業第29章 大禮第40章 大明的財政困局第163章 睜開眼吧第141章 一箭雙鵰第208章 分頭行動第268章 產業轉移第86章 決戰南門3第103章 降卒第84章 複雜環境第26章 接火第17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74章 一官來訪第77章 香皂第106章 業務進展第148章 決死一搏1第80章 黯然退去第298章 清除行動2第28章 螳螂捕蟬2第215章 亂炮齊發2第132章 招募第127章 刁難第138章 皇子親征第102章 鐵腕治國第155章 勳章制度第317章 火炮升級2第110章 開誠佈公第142章 審俘第134章 死鬥3第38章 焦慮第242章 一籌莫展第153章 新版螳螂捕蟬第83章 輕鬆擊穿第125章 禪位第265章 息兵談判第166章 馬梟來投第257章 怒殺第188章 伏擊第120章 護航第231章 夜襲2第91章 武力震懾第124章 下一站淡水河第124章 困獸之鬥第171章 張虎有請第180章 富貴險中求第8章 海盜襲來第8章 屢試不爽的火攻戰術第1章 凌亂第116章 包餃子第125章 求援第169章 褚彩老的特使2第169章 驗收成果第22章 獸血沸騰第199章 崇禎的樂觀第166章 西班克們的決斷第80章 君臣相見2第26章 接火第42章 偵查第244章 不平等條約第130章 科舉改制第92章 選材第115章 抱大腿第267章 狗頭軍師的下場第26章 接火第168章 褚彩老的特使第169章 儲備第211章 嗜血爲盟第79章 求見正主第163章 錯誤第150章 以夷制盜2第11章 佔領天津衛第70章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第113章 曙光第24章 一籌莫展第25章 服軟第45章 寧海州西山村第51章 吳橋兵變第49章 清君側第108章 改漕爲海以工代賑第67章 獻門第74章 紅夷大炮
第14章 獎懲第175章 奉旨南下第133章 幣制2第53章 舵把子第275章 杯酒化之第167章 意外消息第131章 船底包銅第16章 悶聲發大財第127章 拳頭就是道理第34章 意外發現第191章 最後的準備第110章 粒狀火藥第129章 新難題第17章 劉一刀來訪第145章 撈到一條大魚第190章 淡水警報第34章 意外發現第125章 逼降第196章 水鬼第114章 工商業第29章 大禮第40章 大明的財政困局第163章 睜開眼吧第141章 一箭雙鵰第208章 分頭行動第268章 產業轉移第86章 決戰南門3第103章 降卒第84章 複雜環境第26章 接火第17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74章 一官來訪第77章 香皂第106章 業務進展第148章 決死一搏1第80章 黯然退去第298章 清除行動2第28章 螳螂捕蟬2第215章 亂炮齊發2第132章 招募第127章 刁難第138章 皇子親征第102章 鐵腕治國第155章 勳章制度第317章 火炮升級2第110章 開誠佈公第142章 審俘第134章 死鬥3第38章 焦慮第242章 一籌莫展第153章 新版螳螂捕蟬第83章 輕鬆擊穿第125章 禪位第265章 息兵談判第166章 馬梟來投第257章 怒殺第188章 伏擊第120章 護航第231章 夜襲2第91章 武力震懾第124章 下一站淡水河第124章 困獸之鬥第171章 張虎有請第180章 富貴險中求第8章 海盜襲來第8章 屢試不爽的火攻戰術第1章 凌亂第116章 包餃子第125章 求援第169章 褚彩老的特使2第169章 驗收成果第22章 獸血沸騰第199章 崇禎的樂觀第166章 西班克們的決斷第80章 君臣相見2第26章 接火第42章 偵查第244章 不平等條約第130章 科舉改制第92章 選材第115章 抱大腿第267章 狗頭軍師的下場第26章 接火第168章 褚彩老的特使第169章 儲備第211章 嗜血爲盟第79章 求見正主第163章 錯誤第150章 以夷制盜2第11章 佔領天津衛第70章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第113章 曙光第24章 一籌莫展第25章 服軟第45章 寧海州西山村第51章 吳橋兵變第49章 清君側第108章 改漕爲海以工代賑第67章 獻門第74章 紅夷大炮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贡嘎县| 措美县| 隆尧县| 明水县| 仙居县| 太仓市| 淅川县| 昭平县| 和林格尔县| 都昌县| 青海省| 共和县| 册亨县| 会东县| 诸暨市| 达拉特旗| 竹山县| 禹州市| 潼南县| 雅江县| 汉源县| 龙口市| 乌海市| 静安区| 乐亭县| 改则县| 贵德县| 邹平县| 忻城县| 靖江市| 鸡泽县| 青田县| 麻阳| 乐亭县| 平江县| 武宣县| 勃利县| 兴仁县| 精河县| 临桂县| 瓦房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