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十七章 將星殞落

鐵震奉令率大軍主力緊隨阿魯臺後面快速行軍。他所率大軍有一半以上是步軍,雖然一直奔跑著前行,但很快便被阿魯臺的兩萬騎兵甩開了。

鐵震本想與阿魯臺一道,隨其左右,互爲照應。但阿魯臺有令,讓他指揮後面行軍的大隊步軍,鐵震知道阿魯臺急於一雪前恥,又害怕鐵震搶了他的軍功,當下鐵震只好遵從阿魯臺的軍令,只是提醒阿魯臺要小心謹慎,提防著朱棣,兩萬騎兵儘可能的不要與後面的主力大軍相隔得過遠,要能首尾相互的呼應,互爲接應方能萬無一失。

阿魯臺口中答應了鐵震,心內卻又是另一番想法,他親自領著兩萬騎兵不分晝夜的快速行軍,早把後面的主力大軍甩在百餘里之外。

二萬騎兵在奔行了一天一夜之後,終於發現了明軍的蹤跡,阿魯臺見到明軍就在眼前,興奮不已,早將鐵震的話拋到九霄之外,他當即命全軍衝上前與明軍展開拼殺。

有將領問道:“元帥,敵衆我寡,是否要等一等後面的主力大軍趕上來,再與明軍來個決一死戰?”

阿魯臺道:“我兩萬鐵騎好不容易纔追趕上朱棣的大軍,若是等到後面的主力大軍趕來會合,恐怕會貽誤了戰機,一旦讓朱棣與另一支明軍主力合兵在一起,那戰場局勢便對我軍大爲不利,我兩萬鐵騎迎頭而上,殺他個措手不及,以我們的戰鬥力拖住朱棣大軍七、八個時辰應該沒有問題。那時鐵將軍所率的主力大軍必然也趕到了,朱棣大軍必亡於我韃靼。”

那將領聽阿魯臺這一說,也覺有理,阿魯臺一聲令下,兩萬鐵騎直衝嚮明軍尾後部隊。

明軍見突如其來的韃靼鐵騎,嚇得驚慌失措,拼了命的逃跑。

阿魯臺領著兩萬騎兵一路追殺,頓時間,死傷無數的明軍將士。阿魯臺正自殺得性起,四面八方突然出現數不清的明軍,將阿魯臺的兩萬鐵騎團團包圍。

阿魯臺暗叫不妙,又中了朱棣的詭計。他命兩萬騎兵朝著一路方向殺去,力圖衝破包圍,同時又能拖住朱棣大軍,等待鐵震的主力大軍趕來,再形成反包圍之勢。

韃靼騎兵果然驍勇,很快便衝開了一條血路,但前方不遠處,正有神機營的數千火銃手在候著他們。

待韃靼騎兵靠近,在火銃的射程範圍內,火銃手點燃了引線,火力全開,射向迎面而來的韃靼騎兵,頓時衝在最前面的韃靼騎兵人仰馬翻,戰馬聽到火銃的聲響,又見到同類倒下慘叫嘶鳴,嚇得四處奔逃,不受馬背上的韃靼騎兵的控制。

韃靼騎兵兵力分散,被圍上來的明軍乘機砍殺,只一會,由於兵力過於懸殊,韃靼兩萬騎兵已陣亡過半,整個戰場是血流成河。

阿魯臺重新的組織好騎兵,親自在前殺敵,試圖最後一搏,殺開一條血路來。

阿魯臺正自英勇殺敵,突見不遠處明軍陣中一長髯、著金甲,披紅色戰袍的將軍正騎在一匹紅棕色高頭大馬上觀戰。阿魯臺見到此人,心內一顫,暗道:“是朱棣,他竟然親自上戰場了。”

那長髯金甲將軍正是明軍統帥,永樂帝朱棣,朱棣見到阿魯臺殺近,也拍馬而來,朝著阿魯臺大聲地道:“太師,你、我朋友多年不見,想不到今天又在戰場之上相逢。”

阿魯臺怒道:“朱棣,你、我今日既然在戰場上相見,就必須要有一個死在這。當年殺我胞弟之仇,今天是時候找你報仇了。”

朱棣道:“當年你不是朕的對手,事隔多年,朕倒要看看太師的武功精進了多少。”

阿魯臺怒道:“廢話少說,納命來吧!”人從馬背上飛身而起,藉著腳踩馬背之力在半空中跨的幾步,攻向朱棣。

朱棣亦騰空而起,雙掌直拍向迎面攻來的阿魯臺。

四掌相碰,阿魯臺向後飛出數丈,摔落在地,隨即起身,口中滲出鮮血來。

而朱棣與阿魯臺硬碰了一掌,不退反向前進了一丈之遠,人緩緩的飄落而下,神態自若。

阿魯臺自知不敵,但此戰關乎生死,更關乎著尊嚴,他唯有戰死方休。阿魯臺暗自吐吶運氣,只覺胸口作痛,掌中力量消退不少,只有平時的七成力道。阿魯臺一咬牙,腳下運勁撲向朱棣,瞬間向朱棣攻出數招。

朱棣見招拆招,待雙方交手到十餘招時,朱棣突然變守爲攻,身形快若鬼魅。

只聽“咔”的一聲,跟著阿魯臺傳來“啊”的一聲慘叫,左臂竟被朱棣硬生生折斷,緊接著朱棣一掌擊向阿魯臺的胸口。

阿魯臺無法避開,整個人又向後連退,飛出數丈遠,這時阿魯臺血氣上涌,口中鮮血狂吐。阿魯臺強自站起,緩緩移步向前,他是要戰至最後一口氣。

朱棣心中掠過一絲欽佩,道:“太師,是該讓你兄弟二人團聚的時候了,朕便送你最後一程。”說罷身影逼向阿魯臺。

阿魯臺也向朱棣靠近,當此生死之際,朱棣突然感到背後一股冷風襲來,他不加思索的向旁避開,急回身望去,見身後之人竟是生平勁敵鐵震。

朱棣暗自罵道:“又是鐵震,實在是陰魂不散,屢次壞我大事。”朱棣道:“鐵大俠總能在關鍵時候趕到,實在是朕真正的對手。”

鐵震道:“出招吧。”

朱棣面對生平唯一的對手,不敢絲毫大意,暗自運勁,先自出招攻向鐵震。

鐵震亦迎了上去,二人傾刻間你來我往的交手十餘招,鐵震故意使出一招虛招,朱棣看得清楚,竟不去接招。鐵震突然化虛爲實,右掌向朱棣的左肩拍去。

朱棣驚駭之下忙以左掌相抵,但匆忙間變招,掌力終究是不足。

雙掌相碰,朱棣被震得向後連退,只感覺左手虎口震痛,一整隻手發麻抖動。

鐵震與朱棣硬碰了這一掌,身影突然閃到了阿魯臺身前,只這一瞬間,他背起阿魯臺飛奔急馳,縱身又一躍,將明軍一騎在馬上的小將從馬背上踢下,騎上他的戰馬,“駕”的一聲,縱馬疾馳。一路上左劈右擋,憑著一雙血肉雙掌將攔住他去路的明軍一一擊倒。

朱棣命弓箭手向鐵震射去,鐵震耳聽到身後箭矢飛來的聲響,飛身而起避開後面射來的箭矢,又在半空中向前連躍,重新騎上戰馬。這時鐵震離弓箭手越來越遠,箭矢在身後飄落。

鐵震和阿魯臺共乘一匹馬奔出十數里路,終於不遠處韃靼、瓦剌聯軍的騎兵和先頭步軍趕到。

鐵震命大軍火速行軍前去營救被明軍圍困的韃靼騎兵。自己則揹著阿魯臺匆匆的去隨軍軍醫處治療阿魯臺的傷。

韃靼士兵們急忙的搭了個臨時帳篷,鐵震將阿魯臺小心的放下,坐在羊褥上。

此時阿魯臺已經面色發白,直冒著冷汗,虛弱至極。

鐵震爲他把過脈,見脈象微弱無力,很明顯傷勢極重,鐵震當即運功爲他打通受阻的筋脈,如此的運功足足有半個多時辰,鐵震亦是冷汗直冒,面色無血。

鐵震收了掌調息了好一會,面色這才稍稍好轉。鐵震問阿魯臺:“元帥,你現在感覺有沒有好一點?”

阿魯臺無力的道:“多謝鐵將軍爲我運功療傷,阿魯臺感激不盡,實在是無以爲報。”

鐵震道:“元帥不用放在心裡,你、我總算是多年知交,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阿魯臺道:“難得你還把我當做朋友,阿魯臺實在是感動,卻又慚愧萬分。我知道這段時間以來,我做了很多對不起你的事情,而你卻以德報怨,數次救我於危難之時。我阿魯臺不知感恩,反而嫉妒你的才能,此番更是因爲我貪功心切,怕又被你搶去了所有戰功,不然也不至於中了朱棣的奸計,我阿魯臺是個小人,理應有此下場啊!只是我不甘心,恨自己再也不能親自領兵將朱棣大軍擊敗,親手砍下朱棣的人頭,爲我兄弟報血海深仇。”

鐵震見他說的真切,是肺腑之言,但在阿魯臺的話中也聽出了不祥之感。鐵震忙命軍醫進來,命軍醫趕緊治療。

阿魯臺卻令軍醫下去,說道:“阿魯臺受此重傷,自知命不久矣,便是長生天也保佑不了我再活下去,乘著我阿魯臺還有一口氣在,軍中尚有些事情要交待。”

阿魯臺請鐵震去傳軍中的多位重要將領過來,當著衆將領的面說道:“諸位將軍都是我韃靼國最勇敢的勇士,本帥能與你們並肩作戰,是本帥一生的榮幸,此番本帥中了朱棣奸賊的詭計,以致傷重難治,更是連累了我韃靼兩萬鐵騎幾乎全部陣亡,這都是本帥的過錯。本帥自知命不久矣,恨不能親手割下朱棣的人頭來祭奠我陣亡將士的英魂,此重任只有交給你們去完成了。”

衆將領含著淚道:“元帥好好養傷,一定會好起來的。”

阿魯臺歇了一會,接著道:“鐵副帥在我軍中立下了赫赫戰功,每每救我韃靼大軍於危難之時,我死之後,軍中一切大事交由鐵副帥全權負責指揮,若有人膽敢違逆鐵副帥的軍令,本帥縱是做鬼也不饒他。諸位將軍可都聽清楚了?”

衆將領都含淚點著頭,齊聲道:“我等謹遵元帥之命,誓死服從鐵副帥的指揮。”

阿魯臺滿意的點了點頭,對鐵震道:“鐵將軍,我韃靼全軍將士就拜託給你了,以後誅殺朱棣的重擔就由你來擔著了,本帥的仇也希望你能爲我報。”

鐵震道:“元帥放心,末將發誓必親手取下朱棣狗賊的人頭。”

阿魯臺微微一笑,緩緩的閉上了雙目,結束了他的戎馬一生。

第七十章 將計就計第三十九章 迎娶新後第四十四章 危機四伏第八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八十章 互有計策第八十九章 決死一戰第七十一章 生死決戰第四十章 血染後宮第四十一章 傷心斷腸第六十九章 假意投敵第八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五十五章 興兵漠北第三十五章 白蓮起義第十七章 隻身報仇第四十章 血染後宮第七十一章 生死決戰第四十八章 故人相逢第六章 忠臣赴死第八章 一路兇險第八十二章 層層計謀第三章 臨危受命第一章 行俠懲兇第六章 忠臣赴死第三十一章 止戈修好第九章 憤然援手第十二章 勇鬥盜匪第七十五章 奇兵突至第八十七章 將星殞落第七十五章 奇兵突至第五十六章 兩軍交戰第五十章 初戰交鋒第八十七章 將星殞落第二十章 帝王權術第二十五章 瓦剌犯境第十四章 劫富濟貧第八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五十二章 英雄殞命第十一章 鋤強扶弱第十六章 貪官惡行第七章 逃亡路上第四十八章 故人相逢第六十六章 疑雲重重第七章 逃亡路上第四十章 血染後宮第八十六章 張輔兵敗第五十二章 英雄殞命第七十六章 兵臨宣府第十四章 劫富濟貧第三十三章 生離死別第七十五章 奇兵突至第四十五章 勢均力敵第六十九章 假意投敵第四十八章 故人相逢第五章 得償所願第五十二章 英雄殞命第十五章 白蓮當興第一章 行俠懲兇第三十六章 君憂臣危第十三章 誅匪救美第六十四章 內賊爲禍第四十章 血染後宮第六章 忠臣赴死第二十六章 勇擒敵帥第十九章 真誠所至第四十一章 傷心斷腸第二十章 帝王權術第二十三章 神女有心第十七章 隻身報仇第三章 臨危受命第七十一章 生死決戰第五十八章 魂斷漠北第七十八章 香消玉殞第八十三章 兵不厭詐第三十九章 迎娶新後第九章 憤然援手第七章 逃亡路上第五十二章 英雄殞命第十三章 誅匪救美第七十章 將計就計第十七章 隻身報仇第五十八章 魂斷漠北第二十一章 皇后賓天第二十四章 威震漠北第八十三章 兵不厭詐第五十五章 興兵漠北第五十三章 並肩死戰第四十二章 邊關客棧第二十三章 神女有心第四十六章 刀劍無敵第三十三章 生離死別第六十章 追憶往昔第八章 一路兇險第六十三章 王乾叛變第七十九章 御駕親征第四十五章 勢均力敵第四十九章 邋遢僧人第六十六章 疑雲重重第七十九章 御駕親征第七十四章 錦囊之計
第七十章 將計就計第三十九章 迎娶新後第四十四章 危機四伏第八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八十章 互有計策第八十九章 決死一戰第七十一章 生死決戰第四十章 血染後宮第四十一章 傷心斷腸第六十九章 假意投敵第八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五十五章 興兵漠北第三十五章 白蓮起義第十七章 隻身報仇第四十章 血染後宮第七十一章 生死決戰第四十八章 故人相逢第六章 忠臣赴死第八章 一路兇險第八十二章 層層計謀第三章 臨危受命第一章 行俠懲兇第六章 忠臣赴死第三十一章 止戈修好第九章 憤然援手第十二章 勇鬥盜匪第七十五章 奇兵突至第八十七章 將星殞落第七十五章 奇兵突至第五十六章 兩軍交戰第五十章 初戰交鋒第八十七章 將星殞落第二十章 帝王權術第二十五章 瓦剌犯境第十四章 劫富濟貧第八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五十二章 英雄殞命第十一章 鋤強扶弱第十六章 貪官惡行第七章 逃亡路上第四十八章 故人相逢第六十六章 疑雲重重第七章 逃亡路上第四十章 血染後宮第八十六章 張輔兵敗第五十二章 英雄殞命第七十六章 兵臨宣府第十四章 劫富濟貧第三十三章 生離死別第七十五章 奇兵突至第四十五章 勢均力敵第六十九章 假意投敵第四十八章 故人相逢第五章 得償所願第五十二章 英雄殞命第十五章 白蓮當興第一章 行俠懲兇第三十六章 君憂臣危第十三章 誅匪救美第六十四章 內賊爲禍第四十章 血染後宮第六章 忠臣赴死第二十六章 勇擒敵帥第十九章 真誠所至第四十一章 傷心斷腸第二十章 帝王權術第二十三章 神女有心第十七章 隻身報仇第三章 臨危受命第七十一章 生死決戰第五十八章 魂斷漠北第七十八章 香消玉殞第八十三章 兵不厭詐第三十九章 迎娶新後第九章 憤然援手第七章 逃亡路上第五十二章 英雄殞命第十三章 誅匪救美第七十章 將計就計第十七章 隻身報仇第五十八章 魂斷漠北第二十一章 皇后賓天第二十四章 威震漠北第八十三章 兵不厭詐第五十五章 興兵漠北第五十三章 並肩死戰第四十二章 邊關客棧第二十三章 神女有心第四十六章 刀劍無敵第三十三章 生離死別第六十章 追憶往昔第八章 一路兇險第六十三章 王乾叛變第七十九章 御駕親征第四十五章 勢均力敵第四十九章 邋遢僧人第六十六章 疑雲重重第七十九章 御駕親征第七十四章 錦囊之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沁县| 遵义市| 太谷县| 锡林郭勒盟| 宝坻区| 东乌| 资阳市| 义马市| 东安县| 肇东市| 彰武县| 中西区| 遂平县| 唐河县| 互助| 嘉义市| 长寿区| 福建省| 安平县| 班玛县| 青浦区| 陇西县| 石狮市| 三亚市| 辉南县| 京山县| 赤峰市| 淳安县| 阳新县| 宁强县| 舒城县| 柳江县| 白沙| 睢宁县| 漯河市| 泸水县| 东丽区| 含山县| 沈丘县| 桓台县| 固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