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41章 暗流

第241章 暗流

京師。

幹清宮內(nèi)。

朱厚照臉色有些不太好看。

“你們的意思是,京師之中有人故意放出了消息,稱中山侯即將出海私自開啓海洋貿(mào)易,違背太祖高皇帝的祖訓(xùn)?”

西廠提督谷大用,東廠提督馬永成,錦衣衛(wèi)指揮使牟斌三人俱在此處。

“然後,你們?nèi)诉B背後主謀是誰都沒有查清楚,只是抓了些無足輕重的棋子?”

朱厚照靜靜地看著三人,然後陡然怒拍案桌。

“還愣著做什麼?”

“滾去查!”

“查不出來朕廢了你們!”

三人身子齊齊一顫,忙不迭地躬身退了出去。

等他們走後,朱厚照這纔看向了陳寬。

“大璫,你說這三人爲何就是如此不堪大用呢?”

“緹帥倒也罷了,他性情如此又是父皇舊臣,但是谷大用和馬永成這兩個廢物,真是越來越不堪入目了!”

伴隨著自身的成長,朱厚照現(xiàn)在已經(jīng)開始到了帝王進程的下一個階段,那就是考慮用人的問題。

比如谷大用和馬永成,這兩個太監(jiān)都是他的東宮舊臣,因此這才得以身居高位,一個執(zhí)掌西廠,一個執(zhí)掌東廠。

這種監(jiān)察機構(gòu)自然是要放在自己人手中才能安心。

然而多次事件表明,這兩個心腹好像並沒能擔(dān)當(dāng)起大任,反倒是在爭鬥之中一再落入了下風(fēng)!

www⊙ttκΛ n⊙co

朱厚照當(dāng)然對此感到不滿,或者說動了換人的心思。

陳寬思忖了片刻,還是提出了不一樣的意見。

“陛下明鑑,既然那背後主使敢將這種事情捅出來,而且鬧得滿城風(fēng)雨人盡皆知,那他定然就做好了一切準備。”

“敵人在暗,我們在明,廠衛(wèi)想要追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這個理由,足夠平息皇帝陛下的怒火了。

只是問題在於,他們不能就這樣一直被動下去。

朱厚照起身來回踱步,隨即咬牙切齒地開口道:“嘿,真是好手段??!”

“眼看著野人那邊船隊即將組建完畢,眼看著馬上就可以出海貿(mào)易了,這些該死的臭蟲在此刻將此事鬧大,直接擺在了檯面上來!”

“朕和野人千算萬算都沒有算到,他們竟然敢這樣做,真是好膽!”

朱厚照確實很憤怒,甚至是恨得咬牙切齒。

他和湯昊爲了這次出海貿(mào)易,可以說是費盡心機。

既沒有調(diào)動各地的船隻,也沒有抽調(diào)南京水師將士,一應(yīng)將士和船隻全都是他們自己準備的!

沒有船,那就在清河船廠造船,爲此湯昊不惜親自前去山東坐鎮(zhèn)!

沒有航線,那就先行出海一趟積攢經(jīng)驗,爲此湯昊更是親自帶隊出海!

沒有水師將士,那就自己訓(xùn)練戰(zhàn)兵然後改造成水師將士,爲此他們這對君臣付出了海量的錢糧!

結(jié)果現(xiàn)在,就在即將大功告成的時候,卻有人在背地裡使壞,將此事給徹底鬧大,阻止他們的船隊出海!

真是……該死?。?

“陛下,這件事情,必須要想辦法解決。”

陳寬嘆了口氣,道:“這幕後黑手用心險惡,將此事鬧得太大了,瞞是瞞不住的?!?

“然而一旦放在了檯面上來講,那定然就繞不過這些文臣縉紳,尤其是太祖高皇帝定下的祖訓(xùn),更是會成爲這些人攻訐中山侯的藉口!”

之前不管你怎麼藏著掖著,羣臣都可以裝作看不見,或者說選擇性的視而不見。

但是現(xiàn)在情況不一樣了,有人故意將此事給鬧大了,那文臣縉紳就不得不插手反對了。

這幕後黑手打的就是這個主意,逼迫文臣縉紳出手,或者說給文臣縉紳一個出手的理由,制衡中山侯湯昊率船隊出海!

朱厚照摸著下巴陷入了沉思,這是他學(xué)習(xí)湯昊的小習(xí)慣。

“大璫,你說那個幕後黑手,有沒有可能是……李東陽?”

陳寬聞言心頭一顫,隨後認真思索道:“並非沒有可能。”

“不如讓廠衛(wèi)盯死他,一旦發(fā)現(xiàn)任何異動,直接抓進詔獄拷問!”

對於李東陽,陳寬那是沒有半分好感的。

原因無他,這廝曾與劉瑾勾結(jié)過,那自然就是陳寬的死敵了。

朱厚照點了點頭,正準備開口下令,然而卻有些來不及了。

“陛下,謝學(xué)士與楊學(xué)士求見!”

一名宦官入內(nèi)通傳,帶來了一個不好的消息。

內(nèi)閣首輔謝遷,文淵閣大學(xué)士楊廷和。

他們二人此刻聯(lián)袂前來,所爲何事不言而喻。

朱厚照臉色一沉,只能陰沉著臉點了點頭。

“傳他們進來吧!”

片刻之後,衆(zhòng)人各自落座。

謝遷甫一坐下,就沉聲開口道:“陛下可知近些日子,京師裡面出現(xiàn)了大量謠言?”

“這些謠言稱,中山侯在山東私自組建船隊準備出海貿(mào)易,說的有模有樣的,而且還列舉出了中山侯勾結(jié)外夷的實證!”

呵,勾結(jié)外夷?

還真是好大一個罪名!

朱厚照不耐煩地回答道:“不過是些許謠言罷了,謝學(xué)士切莫當(dāng)真!”

“謠言?”謝遷沉聲道:“既是謠言,陛下爲何不召中山侯回京?”

“中山侯爲何在山東之地駐守半年之久?又爲何要在清河船廠徵召工匠廣造船隻?”

“這是爲了備倭!”

陳寬插嘴道:“先前兵部尚書許進曾經(jīng)提過,我大明戰(zhàn)船糜爛日久,備倭體系更是被破壞得一乾二淨(jìng)!”

“中山侯之所以駐守山東,建造船隻,自然是爲了重建備倭體系,難道有什麼問題嗎?”

備倭!

這是最好的藉口。

畢竟湯昊第一次離京出海,就是打著這個名義。

那麼這第二次,爲什麼不可以呢?

“陛下!”

謝遷臉色變得嚴肅了起來。

“太祖高皇帝曾有禁令,片板不得出海!”

“一人出海者,斬!三人出海者,斬其家!三人以上出海者,誅三族!率領(lǐng)船隊出海者,必被滅族!”

“若中山侯此刻所爲是爲了備倭,那倘若他日後率船隊出海呢?那請陛下以祖訓(xùn)治其罪!”

此話一出,朱厚照頓時勃然大怒。

這算什麼?

逼著他朱厚照表態(tài)嗎?

要麼你現(xiàn)在就把中山侯給召回來,停止出海貿(mào)易的念頭;要麼日後中山侯果真率船隊出海了,那你就將其抄家滅族,以尊太祖祖訓(xùn)!

這就是嫉惡如仇、略顯迂腐的謝遷。

也是爲何他做這內(nèi)閣首輔,能夠贏得文臣縉紳支持的真正原因。

畢竟有任何爭鬥發(fā)生的時候,嫉惡如仇的謝遷就會成爲那把最好用的尖刀利刃,替他們達成目的!

“謝遷!”

“伱放肆!”

朱厚照怒斥道:“難道中山侯出海剿倭,你也要將他抄家滅族嗎?”

“祖訓(xùn)祖訓(xùn)!你就只記得這一條海禁祖訓(xùn)嗎?要不要朕再跟你提一下“貪腐六十兩及以上者剝皮實草”這條祖訓(xùn)?”

謝遷被懟得啞口無言,但他還是不甘心。

“陛下,有些事情絕不能開此先河!”

“若是人人都知道出??色@巨利,若是人人盡皆效仿中山侯,置海禁國策於不顧,那誰還甘心在鄉(xiāng)野田地間耕種?誰還願意做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nóng)戶耕戶?”

“人跑了,地荒了,糧食減產(chǎn),國不將國,朝廷收不上賦稅,那這大明還如何能夠維繫?”

“陛下三思啊!”

說實話,謝遷自然有著真才實學(xué),他也不是什麼爲了反對而反對。

中山侯和皇帝陛下的目的,明眼人一眼都能夠看得出來,無非就是想要開啓海洋貿(mào)易從中謀利罷了。

但是這樣做,是在傷害大明王朝的根基。

“自古當(dāng)權(quán)者首重農(nóng)桑,這也是我華夏能夠傳承至今的根基所在!”

“若是陛下爲了利益而興商貿(mào),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效焉,陛下不重農(nóng)桑之事,下面就更不重視農(nóng)桑之事,就算大明的絲綢織的再多,瓷器燒的再多也不能當(dāng)飯吃,若是我大明百姓人人爭利,爲了利益改稻爲桑,江南糧秣重地早晚會無糧可用,天下百姓也終將無糧可食……” 謝遷今日前來,本身就不只是爲了湯昊準備出海一事,他真正想要做的,是打消皇帝陛下的逐利之心!

做皇帝的不重視農(nóng)桑,反而像個商人一樣去追逐錢利,這是一個帝王該做的事情嗎?

謝遷這番話,無異於是在公然指責(zé)朱厚照這位天子失德!

朱厚照再也忍不住了,指著謝遷的鼻子怒罵道:“好!你謝遷真是好得很!”

“既然你罵朕追逐錢利,那朕倒是想要問問你,我大明王朝的賦稅爲何越來越少?”

“朕倒是想要問問你,爲何訓(xùn)練京軍戰(zhàn)兵,戶部卻不願意出錢出糧,還要朕從內(nèi)帑撥款?”

“你謝遷不是能說會道嗎?那你告訴朕?。 ?

謝遷聞言一怔,默默地低下了頭。

朱厚照臉色鐵青地怒斥道:“若不是你們這些文臣縉紳從中作梗,若不是你們這些文臣縉紳爭權(quán)奪利,朕用得著和湯侯如此苦心孤詣地發(fā)展海外產(chǎn)業(yè)填補這些漏洞嗎?”

“哈!你們這些文臣縉紳就會在那兒高喊,要朕勵精圖治,要朕中興大明,要朕發(fā)展民生,但是朕要練兵的時候你們不同意,朕自己花錢練兵你們還是不同意,朕和湯侯爲了練兵四處奔走籌措錢糧,朕這個皇帝他媽的像個商人一樣偷偷摸摸地組建船隊出海掙錢,你們還是不同意!”

“那謝遷你現(xiàn)在告訴朕,沒有一支強軍,你拿什麼去抵禦日漸強盛的北虜,你拿什麼去打那些蒙古韃子?拿你謝遷這項上人頭嗎?還是如你們這些文臣縉紳滾去九邊挨個站好,等那些韃子一刀一個砍了你們的狗頭?”

“回答朕,謝遷!”

皇帝陛下的話語,如同一柄柄利劍,狠狠刺進了謝遷心田。

他想不明白,爲什麼大明王朝會變成現(xiàn)在這樣子。

皇帝陛下經(jīng)商,這自然是不對的。

皇帝陛下違背祖訓(xùn)出海,這同樣是不對的。

但是,陛下爲何要經(jīng)商,陛下爲何要出海?

因爲陛下想要練兵,陛下想要中興大明,那這又是無比正確的事情。

可是,爲什麼偏偏會是這樣呢?

問題到底出在誰的身上???

謝遷沉默了,好幾次張了張口,可是最後卻什麼話都說不出來。

哪怕他不願意承認,但是他的內(nèi)心已經(jīng)告訴了他答案。

問題,不在陛下,也不在中山侯,而是在……文臣縉紳!

楊廷和一直沒有說話,此刻終於開了口。

“陛下,事情已經(jīng)鬧大了,即便臣等二人不來,也定有其他同僚前來?!?

“所以眼下最好的解決辦法,是爲湯侯出海尋一個絕佳的藉口,比如濟州馬場!”

此話一出,在場衆(zhòng)人全都神情詫異地看向了楊廷和。

這位文淵閣大學(xué)士,好像……立場不對勁啊!

楊廷和不顧衆(zhòng)人的異樣眼神,自顧自地開口道:“濟州馬場現(xiàn)如今歸屬我大明,那湯侯可派遣船隊前去輸送物資轉(zhuǎn)運戰(zhàn)馬,不管怎麼說這些都是足以應(yīng)付的藉口。”

“至於那背後煽風(fēng)點火、造謠生事之人,必須要儘快挖出來,不然遲則生變!”

因爲楊廷和的意外配合,所以朱厚照心中的火氣也小了不少。

“楊師所言極是?!?

“這件事情朕心中有數(shù),你們退下吧!”

謝遷和楊廷和行禮離去。

朱厚照卻是看著二人的背影,一時間微微出神。

“大璫,若是現(xiàn)在讓楊師做內(nèi)閣首輔,可行?”

很明顯,朱厚照這是動了心思,想要強行扶持楊廷和繼任內(nèi)閣首輔。

從方纔這件事情不難看出,楊廷和這位帝師的立場,無疑是站在他和湯昊這一邊的,這一點極其可貴。

至少他們在短時間內(nèi),可以達成一致目標,共同致力於中興大明。

而現(xiàn)在的內(nèi)閣首輔謝遷,就是一塊迂腐不化的臭石頭,只知道拿著那些文臣縉紳的大道理說事,而且脾氣還倔得很!

朱厚照現(xiàn)在算是明白了,當(dāng)年湯昊跟他說的那句話。

劉健做內(nèi)閣首輔無疑是最好的,謝遷做了內(nèi)閣首輔那他這個皇帝陛下就有苦頭受了。

現(xiàn)在看起來,野人所言非虛?。?

陳寬提出了一個假設(shè)。

“楊學(xué)士入閣時間僅僅不到一年,按照資歷而言,是沒有資格做內(nèi)閣首輔的,否則也無法服衆(zhòng)?!?

“但若是謝學(xué)士識趣一點,如那李東陽一樣主動致仕歸鄉(xiāng),那麼楊學(xué)士則可以順理成章地接任內(nèi)閣首輔一職……”

聽到這話,朱厚照目光變得深邃了起來。

隨著李東陽致仕,現(xiàn)在內(nèi)閣裡面僅剩下謝遷和楊廷和二人。

而他們也多次舉薦其他賢才進入內(nèi)閣,但都被朱厚照以各種名義拒絕了。

朱厚照只是不想讓內(nèi)閣發(fā)展壯大,掐斷了其餘人進入內(nèi)閣的機會。

不過現(xiàn)在看起來,他這一步現(xiàn)在倒是有了意想不到的驚喜。

謝遷主動致仕……嗎?

幹清宮外。

謝遷和楊廷和同步而行。

“介夫,你爲何要……”

“陛下的那些問題,謝公心中不是已經(jīng)有答案了嗎?”

楊廷和麪無表情地回答道。

“哪怕謝公不願意承認,但這就是實情。”

“我曾聽過一句話,這滿朝公卿誰家名下不是良田千頃?”

此話一出,謝遷臉色變得極其難看,甚至隱隱可見猙獰之色。

“說實話,起初我聽到這話的時候,還覺得十分可笑,但很快我就笑不出來了,因爲我遠在鄉(xiāng)中的親人寄來了信件?!?

楊廷和目光深邃,語氣卻很是無奈。

“自從我楊廷和進了內(nèi)閣之後,越來越多的百姓子民主動將田地投獻給楊氏,自願成爲我楊氏族內(nèi)的佃戶,現(xiàn)如今我楊氏也是良田數(shù)百畝的大戶人家了!”

說出這句話的意思,楊廷和語氣裡面沒有絲毫驕傲得意,反而是充滿了戲謔自嘲意味。

“想來,謝公遇到的情況,同樣如此吧?”

謝遷沒有回答,只是身形愈發(fā)蕭索。

“這些田地,自然是不用繳納賦稅的,地方官府也不敢問我楊氏收取賦稅,他們害怕我楊廷和的權(quán)勢,一句話就可以斷了他們的仕途!”

“那諸如這楊氏的大戶人家,天底下又會有多少呢?至少在這滿朝公卿身後,每一個朝臣背後都站著這樣一個士族大家,還有各地的布政使、按察使,還有各地的知府,還有各地的縣官……猶如過江之鯽,密密麻麻,數(shù)不勝數(shù)!”

“謝公,你告訴我,到底有多少田地是屬於陛下的,有多少田地是屬於百姓的,又有多少田地是屬於士紳縉紳的呢?”

謝遷豁然扭頭,難以置信地看著楊廷和。

他好像太過小瞧這位……正德帝師了!

“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朝廷賦稅收入越來越少,九邊軍民苦不堪言……”

“爲什麼我大明會軍民窮困?!”

“爲什麼我大明會天下困苦?!”

“爲什麼我大明會民窮財盡?!”

“這纔是真正的原因!”

謝遷怔怔地看著楊廷和,最後長嘆了一聲。

“楊廷和,你不會是劉健,你會是那商鞅王安石之流!”

“難怪陛下即位之後一直銳意革新,原來根子卻是出在你楊廷和身上!”

謝遷憤怒地指責(zé)道,楊廷和卻是搖了搖頭。

“我從未教授過陛下經(jīng)義之外的任何東西?!?

這種說辭,也只有糊弄小孩子了。

謝遷自然是不信的,他徑直轉(zhuǎn)身離去。

“老夫不會擋你的路?!?

“明日老夫就會上奏請辭。”

“楊廷和,且看你如何中興大明吧!”

目的達成。

楊廷和對著謝遷的背影遙遙一拜。

“謝公好走!”

第296章 收尾與京師第137章 無妄之災(zāi)!李東陽氣得吐血!第188章 觀刑!兇狂暴虐中山侯!第374章 愛買不買不買滾蛋第202章 濟州牧胡!第65章 朱暉請功!老首輔的離間計!第79章 千古罪人劉大夏!第10章 瘋狗之所以是瘋狗!第139章 退而求其次!湯昊的真正目的!第36章 陳大璫的算計!第190章 剝皮實草!王鏊抵達戰(zhàn)場!第210章 硬闖宮禁第69章 黨派之爭!絕不能讓天子掌兵!第401章 血腥屠戮!第184章 狠辣毒計!衛(wèi)璋戰(zhàn)死!第280章 大喜與別離第94章 要麼恢復(fù)舊制!要麼本侯繼續(xù)查下去!第165章 梟首示衆(zhòng)!剝皮實草!第373章 達延汗的帝王魄力第157章 腥羶之藪!戶部都察院集體出動!第108章 三十二言官下獄!真是一條好狗!第354章 那是一座什麼?第164章 肅清運司!記住這一巴掌!第115章 新任大司馬!割裂文臣縉紳!第266章 背刺第111章 當(dāng)衆(zhòng)殺人!你能奈我何?第172章 殺人!臨清鈔關(guān)!第170章 交易與威脅!士紳的底氣在哪裡?第251章 魯王第19章 土木之禍的真相!第107章 規(guī)矩!科道言官的撈錢手段!第195章 海戰(zhàn)第372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288章 赤松氏第326章 囚車入京第252章 宗藩第379章 武夫不可當(dāng)國第255章 士紳第81章 斬配營!新軍終成!第39章 激烈交鋒!第53章 與內(nèi)閣首輔的對話!第53章 與內(nèi)閣首輔的對話!第110章 科道言官朝天闕!本侯建議直接殺!第265章 宗藩新制第273章 虛與委蛇第101章 大逆不道!歪理邪說第一人!第367章 戰(zhàn)地記者大明軍第8章 司禮監(jiān)!第389章 憤怒的大明皇帝第221章 剝離權(quán)柄第279章 主動請纓第1章 暴躁小皇帝!野人湯日天!第35章 司禮監(jiān)的職責(zé)!第207章 朝鮮服軟第385章 徽商出手第315章 東海貿(mào)易與刺殺第95章 恢復(fù)舊制!再踹劉瑾!第325章 罪有應(yīng)得第3章 誰敢動他?他是朕的救命恩人!第432章 臨別囑託第173章 鈔關(guān)改制!錢正貴的命中貴人!第401章 血腥屠戮!第126章 革除功名?絕不能開此先河!第227章 糜爛馬政第187章 密信真假!開啓追責(zé)制度!第24章 在下一介莽夫!第165章 梟首示衆(zhòng)!剝皮實草!第104章 戍邊流放!老首輔的請求!第236章 鐵廠第280章 大喜與別離第106章 惡名昭著!都察院的瘋狂彈劾!第107章 規(guī)矩!科道言官的撈錢手段!第392章 蒙古勇士的驕傲!第389章 憤怒的大明皇帝第275章 一場鬧劇第51章 五年計劃!第170章 交易與威脅!士紳的底氣在哪裡?第49章 冥府神兵!小皇帝氣壞了!第371章 傑出的子嗣第414章 巨大收穫第384章 商稅可是好東西!第368章 達延汗的狠辣第150章 漕運!那就換個平江伯!第280章 大喜與別離第294章 正德辛未條款第219章 反擊開始第422章 解放與同化第33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第290章 倭國震動第380章 楊廷和的選擇第94章 要麼恢復(fù)舊制!要麼本侯繼續(xù)查下去!第380章 楊廷和的選擇第217章 湯家異動第89章 鷹犬湯日天!酷吏中山侯!第414章 巨大收穫第163章 屠!雞犬不留!第309章 三侯七伯!第147章 君臣一心!大明永遠不缺忠良!第141章 颳起了一陣風(fēng)!吹動了士紳的心!第39章 激烈交鋒!
第296章 收尾與京師第137章 無妄之災(zāi)!李東陽氣得吐血!第188章 觀刑!兇狂暴虐中山侯!第374章 愛買不買不買滾蛋第202章 濟州牧胡!第65章 朱暉請功!老首輔的離間計!第79章 千古罪人劉大夏!第10章 瘋狗之所以是瘋狗!第139章 退而求其次!湯昊的真正目的!第36章 陳大璫的算計!第190章 剝皮實草!王鏊抵達戰(zhàn)場!第210章 硬闖宮禁第69章 黨派之爭!絕不能讓天子掌兵!第401章 血腥屠戮!第184章 狠辣毒計!衛(wèi)璋戰(zhàn)死!第280章 大喜與別離第94章 要麼恢復(fù)舊制!要麼本侯繼續(xù)查下去!第165章 梟首示衆(zhòng)!剝皮實草!第373章 達延汗的帝王魄力第157章 腥羶之藪!戶部都察院集體出動!第108章 三十二言官下獄!真是一條好狗!第354章 那是一座什麼?第164章 肅清運司!記住這一巴掌!第115章 新任大司馬!割裂文臣縉紳!第266章 背刺第111章 當(dāng)衆(zhòng)殺人!你能奈我何?第172章 殺人!臨清鈔關(guān)!第170章 交易與威脅!士紳的底氣在哪裡?第251章 魯王第19章 土木之禍的真相!第107章 規(guī)矩!科道言官的撈錢手段!第195章 海戰(zhàn)第372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288章 赤松氏第326章 囚車入京第252章 宗藩第379章 武夫不可當(dāng)國第255章 士紳第81章 斬配營!新軍終成!第39章 激烈交鋒!第53章 與內(nèi)閣首輔的對話!第53章 與內(nèi)閣首輔的對話!第110章 科道言官朝天闕!本侯建議直接殺!第265章 宗藩新制第273章 虛與委蛇第101章 大逆不道!歪理邪說第一人!第367章 戰(zhàn)地記者大明軍第8章 司禮監(jiān)!第389章 憤怒的大明皇帝第221章 剝離權(quán)柄第279章 主動請纓第1章 暴躁小皇帝!野人湯日天!第35章 司禮監(jiān)的職責(zé)!第207章 朝鮮服軟第385章 徽商出手第315章 東海貿(mào)易與刺殺第95章 恢復(fù)舊制!再踹劉瑾!第325章 罪有應(yīng)得第3章 誰敢動他?他是朕的救命恩人!第432章 臨別囑託第173章 鈔關(guān)改制!錢正貴的命中貴人!第401章 血腥屠戮!第126章 革除功名?絕不能開此先河!第227章 糜爛馬政第187章 密信真假!開啓追責(zé)制度!第24章 在下一介莽夫!第165章 梟首示衆(zhòng)!剝皮實草!第104章 戍邊流放!老首輔的請求!第236章 鐵廠第280章 大喜與別離第106章 惡名昭著!都察院的瘋狂彈劾!第107章 規(guī)矩!科道言官的撈錢手段!第392章 蒙古勇士的驕傲!第389章 憤怒的大明皇帝第275章 一場鬧劇第51章 五年計劃!第170章 交易與威脅!士紳的底氣在哪裡?第49章 冥府神兵!小皇帝氣壞了!第371章 傑出的子嗣第414章 巨大收穫第384章 商稅可是好東西!第368章 達延汗的狠辣第150章 漕運!那就換個平江伯!第280章 大喜與別離第294章 正德辛未條款第219章 反擊開始第422章 解放與同化第33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第290章 倭國震動第380章 楊廷和的選擇第94章 要麼恢復(fù)舊制!要麼本侯繼續(xù)查下去!第380章 楊廷和的選擇第217章 湯家異動第89章 鷹犬湯日天!酷吏中山侯!第414章 巨大收穫第163章 屠!雞犬不留!第309章 三侯七伯!第147章 君臣一心!大明永遠不缺忠良!第141章 颳起了一陣風(fēng)!吹動了士紳的心!第39章 激烈交鋒!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手游| 和硕县| 古浪县| 涟水县| 沁源县| 德钦县| 平罗县| 郴州市| 广丰县| 惠来县| 阿合奇县| 远安县| 英德市| 库车县| 临漳县| 合肥市| 丹东市| 仙居县| 嵊泗县| 衡阳县| 思茅市| 灵武市| 汕头市| 南平市| 府谷县| 罗江县| 岳阳市| 津南区| 剑河县| 长武县| 黔江区| 东山县| 潼关县| 龙岩市| 安康市| 利辛县| 剑河县| 连江县| 盈江县| 太康县| 托克逊县|